04.17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作者|張東丹 魏子育 邊延志

本期推出“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重大主題宣傳之“北疆有我”(26):《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人物名片

馬建哲,河北鉅鹿人,1988年出生,2006年12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現任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三連連長。參加旅崗位技能比武取得個人全能第一、三個單項第二的好成績;參加陸軍“精武—2018”比武競賽,所在參賽班成績在陸軍邊海防部隊名列第五。曾被內蒙古軍區評為“十大優秀戍邊青年”,榮立二等一次、三等功四次。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戰馬,日行千里,夜戰八方,奔跑不息,戰鬥不止。

北緯49°,茫茫草原深處,夜至凌晨,室外呵氣成霜。3月初,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組織全線封控演練,各應急分隊聞令而動。被官兵稱為“戰馬”的連長馬建哲,帶領應急分隊潛伏在山脊一處的草叢之中,密切觀察著周圍的風吹草動。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剛到新兵連時,馬建哲就聽班長說:“當兵就要當精武強能的尖兵。”這句話深深烙在了馬建哲的心裡。他是班裡最瘦弱的一個,但也是最刻苦的一個,每天比別人早起一個小時,晚上練體能總是加練到最後才肯睡覺,跑五公里總是與最優秀的戰友較著勁跑。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汲取迸發的力量。新兵連一次摸底考核,他信心滿滿,向班長立下“軍令狀”誓奪第一。五公里考核那天,出奇的冷,倒數第三圈時,他明顯感覺到“寒將軍”的惡意,胸悶、岔氣、雙腿無力,速度越來越慢,咬緊牙關奮力跑到終點時,成績還未及平時的訓練水平。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考核後,馬建哲的情緒一度低落。見此情景,班長故意諷刺他:“一次小小的考核就不行了,還當什麼兵?”馬建哲的臉漲得通紅,班長話風轉開:“每一次失敗都是為成功積聚力量,天氣越惡劣越能鍛鍊人。”從此,馬建哲就把這句話當做座右銘,在一次次加練中拼搏衝鋒,在一次次極限挑戰中汲取決戰決勝的力量。

勤能補拙,功在不捨。在新兵連的結業考核中,他取得軍事綜合第一名的好成績。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眼睛裡始終盯著第一,腦子裡總是想著第一。馬建哲通過艱苦的付出,與優秀相伴,一步步從普通戰士成長為共和國軍官。

當上連長後,馬建哲更拼了!任連長僅9個月,參加執勤近200次,累計里程3000餘公里,日夜奔跑在邊防線上,是官兵心目中名副其實的“戰馬”。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邊境就是戰場,執勤就是戰鬥。如何將備戰打仗與執勤控邊有效結合起來?是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問題。馬建哲白天帶領戰士苦練軍事技能和邊防勤務,巡邏途中現地巡查標繪情況,晚上與老邊防推演邊境封控的戰術。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反覆試驗總結後,他探索出嚴寒條件下切換時間和切換強度的訓練模式;利用“假想敵”和“紅藍”對抗等方式,在轄區複雜的地形內進行驅殲戰鬥、防禦戰鬥連排戰術演習,將各項軍事技能有機應用於執勤控邊的實踐中。

一段時間後,連隊官兵的軍事素質、管控能力大幅提升,在去年旅組織建制連比武中,該連取得總評第一的好成績。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在酷寒的北國雪域,馬建哲日復一日帶著連隊官兵迎風斗雪戰嚴寒;練兵備戰謀打贏。他把執勤當打仗練,把邊境當陣地看,義無反顧、痴心不改。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拼搏的勇士最可敬。去年,馬建哲帶隊參加陸軍“精武-2018”軍事比武競賽。備戰之初,大家對規則和內容都十分陌生,許多課目是第一次接觸。為了儘快進入狀態,他帶領小組成員加緊訓練,苦研戰法,常常熬至深夜。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訓練中,每名參賽隊員要負重30多公斤,尤其在實戰背景下的40公里越野行軍中,還要穿插障礙、射擊、救護、奪控等多個課目。上等兵單良,入伍前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寶”,沒吃過苦。在障礙訓練時,他常被鐵鏈磨破皮,鮮血滲出,逐漸出現畏懼心理,訓練戰戰兢兢。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馬建哲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晚上搬到單良的上鋪,想辦法打開他的“心結”。訓練場上,馬建哲手把手教他過每個障礙的動作要領;訓練間隙帶著他放鬆身體。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真情激血性。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單良逐漸克服心理障礙,不斷挑戰極限,各項能力素質大幅提升。參賽中,兩人配合默契,戰鬥力十足,為旅隊贏得了榮譽。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戰馬雄風正勁,塞外長城如鐵。如今,在馬建哲的帶動下,連隊官兵像一群戰馬,馳騁奮戰在邊防一線。“盤馬引弓,蓄勢待發!”官兵們的誓言掠過黃沙,響徹雲霄……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如果您喜歡這位連長的故事,請為他點個好看吧!

一連之長,一馬當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