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今天分享的是一位心理諮詢師橙子媽媽的教育故事。

橙子上五年級了,媽媽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原本對孩子學習問題一直很淡定。但是面臨小升初的關鍵時刻,這位媽媽也不敢馬虎。和其他家長交流過之後,橙子媽媽決定給孩子的學業加碼:奧數、英語課外班都報上。

但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橙子從一個從來不需要家長催寫作業的孩子,逐漸變得拖延、不願意主動學習……媽媽及時最孩子的學業任務做了調整,並感嘆:把一個孩子逼到厭學,只需要兩個月。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橙子媽媽分享的這番經歷,可能同樣的情形也會在你家上演,橙子媽媽的的做法或許會對你有借鑑意義:

0 1

馬上小升初了

媽媽決定給孩子學業加碼

我深深知道,孩子厭學的背後,和家長的焦慮和逼迫有著很大的關係。

是的,我知道。但這是頭腦的“知道”。

當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從積極寫作業,到拖延著不想寫,對學習有了牴觸情緒,我才深深“體會”到家長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事要從這學期開學說起。

我的橙子今年9月就上五年級了。暑假時,和海淀、西城的家長們聊了一圈下來,我有些不淡定了。

所以,開學第一天的路上,我就非常認真地和橙子進行了一場談話,大意是: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們都儘量創造條件讓你多玩,你也玩了四年了,五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年,你要做好思想準備,要給自己加壓力了,等等等等。

橙子也點頭表示同意。

我自我感覺思想工作做得很到位,橙子是個比較省心的孩子,道理講透了,利害關係也擺明白了,接下來,他就該知道努力了。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但沒多久,我就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橙子的英語語法比較弱,這學期我給橙子報了英語課外班,難度要比學校學的高不少,橙子一開始根本聽不懂,很多該知道的知識點都不會。

橙子爸爸給他輔導時,也總是弄得一肚子火。

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橙子晚上做完學校的功課後,還要做奧數作業,補英語課外班的進度。

功課弄得差不多了,也快睡覺了,每天晚上玩不了20分鐘。

週末除了寫作業的半天時間,還要上兩個興趣班,感覺一下子變得緊緊張張的。

那一陣子,橙子蔫蔫的,感覺總是在疲於應付。

我們看著橙子的樣子,看著乾乾淨淨的奧數作業本,也憋了一肚子怨氣——

都讓你玩了四年了,你也該知足了,也該抓抓學習了。

你看看誰家的孩子像你這麼輕鬆,哪個不是報了一堆課外班?

你就是以前太鬆懈了,稍微緊張一些就受不了。

……

一這麼想,耐心就少了很多,就各種看不順眼。

0 2

孩子開始出現厭學苗頭

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有幾次,我看到橙子在玩,問他寫完作業了嗎?

橙子說:還沒呢。

沒寫完作業還不趕緊去寫。

我嘴上催著他,心裡卻有點意外。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橙子寫作業從來沒讓我們操心過,基本都是到家先寫作業,甚至在課間都會抓緊時間寫作業。他比我們心裡還裝著寫作業這件事。

而現在,居然需要我們催他寫作業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兩三次後,我覺得不對勁。有一天,我和橙子聊了聊。

原來,橙子覺得即使寫完了學校作業,還有奧數和英語作業,感覺作業無邊無際,沒有盡頭,好不容易寫完作業,也就沒時間玩了。

還不如偷空先玩一會兒,能玩一會兒是一會兒,能賺一點是一點。

橙子說:“我已經在學校抓緊時間寫作業了,課間的時候,我想做英語課外班的作業來著,可是一看到上面的題我都不會,還那麼多,我就特別煩躁……”

說著說著,橙子的眼圈紅了。

我忍不住摟過橙子,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孩子上小學這幾年,我一直儘量做到開明、淡定,儘量為橙子抵住大環境的壓力,讓他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是,當小升初越來越近,我也不由得變得焦慮了。

我一焦慮,就把壓力傳導到孩子身上。

可是,我的孩子已經很努力了。

他是個懂事的孩子,他理智上知道要好好學習,但是,一下子加重的學業和我們的壓力,打破了他自身的節律,讓他下意識地想要逃離這種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的生活。

生活對他來說,變得枯燥、沉悶、無趣……

0 3

減掉課外班!

關於這件事,我好好地想了想。

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看到了很多孩子比我家孩子更優秀。

不僅優秀,還勤奮;不僅勤奮,心理素質還好,抗壓能力強。

這麼一比較,就生出了許多焦慮:你怎麼就不能像他們那樣?

但是,橙子的反應讓我不得不面對現實:

我的孩子,他有他原本的樣子。

橙子是一個有些敏感的孩子,他遵守紀律,知道上進。

響鼓不用重錘,他不喜歡過於嚴厲和嚴格的環境,這幾年,我們也一直在營造一個抱持的環境,儘量讓他的生命力舒展開。

但是,如果因為學習這件事給他施加太多的壓力,他好不容易舒展開的生命力可能又會蜷縮回去。

我問自己,如果在一個開開心心、身心健康的孩子,和一個學習很好,看起來很成功,但心內充滿焦慮和恐懼的孩子之間選擇,我會選擇哪個?

我寧願選擇前者。

我接受我的孩子就是一個普普通通、資質中等的人,他能開開心心地做自己,就好。

何況,我相信橙子有自己的潛力,有自己的天命,他不會差到哪裡去。

是我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在作怪,在競爭和壓力下,我忘了自己的初心。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想清楚了這些,我的焦慮減輕了很多。

我們為此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討論怎樣安排學習和玩的時間。

討論的結果是,減掉週末的一個課外班,除了學校作業必須完成外,減少課外作業的量,每天閱讀20分鐘,規定動作做完,剩下的時間就由橙子自己安排了。

這麼操作下來,每天晚上橙子基本上都能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週末可以玩一天半的時間了。

我們會盡量帶他到戶外活動——據說孩子每天要在戶外活動兩三個小時,對身心發育、對視力都有好處。

大家都感覺輕鬆了很多。

橙子又恢復了以前的狀態:內心穩定、開心、自信。

拖延著不想寫作業的情況沒有再發生過。

有一個週末,橙子爸爸告訴他,把作業寫完、該做的家務做完後,剩下的時間你來安排,我們的時間都是你的,你說去哪兒玩咱們就去哪兒玩。

你都想象不到,那天橙子寫作業、做家務的效率有多高,而且做得興致勃勃。

0 5

孩子成了小詩人!

在這樣的狀態下,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很受觸動,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

上個週末,吃完晚飯的家庭活動時間,橙子提議大家一起畫畫。

好啊。我們積極配合。

我家廚房牆面鋪的是純白瓷磚,我專門指定了一整面牆,橙子可以在上面隨意塗畫。

我畫了一隻像老虎的貓,橙子爸爸畫了一個橙子的頭像(除了頭髮像,其他都不像),橙子畫了他最擅長的蓮花荷葉圖後,靈感大發,說要畫梅蘭竹菊。

我和橙子爸爸看沒我倆啥事了,就溜了出來,只剩下橙子自己在廚房搞創作。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我們在臥室待著,半天聽不到廚房的動靜。

橙子爸爸想去看看情況,順便捧捧場,卻被小孩兒拒之門外,說還沒有完成,不能進。

又過了好一會兒,橙子宣佈:好啦,可以來參觀了。

我們進去一看,忍不住“哇”了一聲。

小孩兒太會玩了。

一整面牆,他畫了竹、梅、松、菊、荷、柳,每幅畫下面還題了詩。

我略略掃了一遍那些詩,有點不敢相信:這些詩都是你寫的?

是啊。

字寫得龍飛鳳舞,頗有古人的豪放做派,實在不好辨認。

在橙詩人的指點下,我一句句讀下來。邊讀邊在心中暗歎:這是怎樣一個小腦袋啊!這小腦瓜裡都藏著什麼啊!這些句子都是怎麼想出來的啊!

真是很出乎我的意料。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我狠狠地誇了橙子。

真的,我覺得橙子比我強,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都沒想過寫詩這回事。

我把這些詩畫一一拍照保存了下來,當然,免不了發到朋友圈裡曬一曬。

0 6

媽媽的反思:孩子不是白紙

而是一粒種子

這件事讓我很感慨:如果一味地逼著孩子學習,埋頭在書山題海里,他哪裡有時間、有心情放飛去題詩作畫?

在創作過程中,他勾勒線條、斟酌字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不就是無形中在培養創造力、專注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嗎?

通過創作,他收穫了成就感和自信心,這些對他內心的自我構建不是益處多多嗎?

而這些能力和信念,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遠,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遷移到孩子的學習中。

我很慶幸,因為一直在學習,一直有覺察,所以橙子厭學這件事只是剛露出苗頭,我們就及時發現並扭轉了過來。

一位媽媽的教育感悟:小升初關鍵時期,焦慮和逼迫開始讓孩子厭學

橙子寫的小詩

據橙詩人說,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一句,各種形式都有了。

我知道,我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媽媽,免不了會受大環境的影響,這一波焦慮過去,以後還會免不了焦慮。

這是我的功課。

我能做的,就是儘量自我調整,不把焦慮傳遞給孩子。

同時,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提醒自己養育孩子的初心——讓他開開心心地做自己。

因為: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你在上面構畫理想藍圖。

孩子是一粒種子,他的天賦,他的性格,都已經包含在種子的基因裡。

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的天性一些尊重,給生活一些敬畏。

給它時間,讓它慢慢長大;

給它空間,讓它盡情舒展;

給它呵護,讓它的根扎得更深更穩。

因為,你根本想象不出,這粒種子會開出怎樣絢爛的花,結出怎樣豐碩的果實,長成怎樣的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