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金堂縣實驗小學正大力建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揚長教育文化主題學校

遠離中心城區的郊區(縣)如何在資源、投入都不佔優的情況下辦好小學教育?對於這個問題,眾多郊區(縣)教育部門、學校一直都在努力想要找到答案。

在四川省成都市,位處三圈層的金堂縣通過不斷探索教育改革的創新機制,走出了一條金堂教育快速之路,成為成都市三圈層區縣教育改革發展的典範。

在這之中,作為金堂縣小學教育的代表,金堂縣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實驗小學”)另闢蹊徑,大力建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揚長教育文化主題學校,以“美”為核心,形成了帶有“實驗小學”特色的獨特教育理念。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肖軍表示,希望通過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長項,讓教育“美”起來

揚長促全 讓教育“美”起來

“現在的教育變得不那麼美好了。”提到教育話題,成都市特級校長、金堂縣實驗小學校長肖軍就有說不完的感受,“我從教30餘年,一直覺得中小學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肩負了太多的責任與壓力:升學、就業、成才,甚至家庭改善、社會進步……”

肖軍表示,由此帶來的後果是教育變成了實現功利化目標的工具,缺失了對生命的尊重,學校累,家長累,孩子更累。

2000年,肖軍被任命為金堂縣實驗小學校長,他想,是時候改變了。經過和管理團隊、學校老師的多次探討,肖軍決定以“揚長教育”作為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將以往中小學教育的“一味補短”變為“揚長促全”。通過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長項,實現孩子的身心蛻變,從而讓教育能夠真正地“美”起來。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實驗小學為了改善校園環境,提出了“物象美”行動,讓學校能夠四季有花,四季見綠。

育人先育已 讓學校先“美”起來

在現有的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下,要想實現孩子的身心蛻變,首先就要實現學校、老師,甚至家長的蛻變。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肖軍覺得應該讓學校先“‘美’起來”,讓實驗小學來一次內外的蛻變。

首先是校園環境,但作為公立學校,要想一下子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改善校園環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肖軍表示,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實驗小學除了有計劃性地對學校教學樓進行分階段改造之外,提出了“物象美”行動。號召全校師生都參加到“美麗陽臺”、“美麗教室”、“美麗辦公室”等活動中來,大家一起動手整潔環境,裝扮校園,讓學校能夠四季有花,四季見綠。

肖軍稱,在裝扮校園的過程中,師生們看到了優美環境的來之不易和帶來的視覺享受,也會自發產生出愛護環境的習慣。

除此之外,學校還圍繞建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揚長教育文化主題學校這一目標,對校門、教學樓樓梯、走廊進行文化牆打造,通過文化氛圍的營造,讓校園更美,也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核心價值觀能夠走進每位師生內心。

據瞭解,為了更好探索“揚長教育”的發展方向,實驗小學還廣泛徵集專家意見,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如邀請北京師範大學的專家團隊來校實地調研,對“揚長教育”作更多內涵延伸;金堂縣教育和培訓中心的數位教研員也已受邀成為實驗小學常年的學科顧問。

此外,實驗小學還與中心城區的學校頻繁開展交流合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邀請省、市、縣各級專家來校“傳經”,讓學校在辦學理念和方向上變得更美。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會生活,有學問”是金堂縣實驗小學教師文化的建設目標

身教勝於言傳 讓老師都“美”起來

老師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老師都不美,學生怎麼美?”肖軍清楚地知道,要想完整地貫徹落實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一核心理念,就必須要讓老師“美”起來。

為此,實驗小學圍繞教師隊伍的建設發展,提出了“會生活,有學問”的教師文化建設目標。

“會生活”是一種對生活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以及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姿態。按肖軍的話說,老師就是要“把美化進妝裡,把美穿進衣裡,把美融進身姿裡,把美寫進字裡,把美說進話裡”,即從外到內,提升老師們的形象、氣質,從而影響學生。

據肖軍介紹,學校除了發佈對老師的相關要求和規章制度外,還不定時邀請美容、化妝、禮儀等方面的專家來校為老師們上課,在節假日還會為老師們送上美容、服飾方面的小禮物,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去提升老師們對“美”的需求。

如果說“會生活”強調的是教師的外在美,那麼“有學問”則更多強調的是內在要美。為了讓老師們“有學問”,學校開展了大量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活動,甚至每兩週會在老師間開展一場“揚長講壇”,由校長帶頭,全員參與,在講壇上,可以講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故事,也可以講老師自己的生活體會,“只要有助於提升我們的精神高度,內心世界,都可以去講。”

其次,實驗小學的老師們可以通過自願組合團隊,建立“團隊研修”機制,每一個團隊針對性的做課題,做交流,相互敦促和進步。

“賞識課堂”,是實驗小學歷練教師隊伍的重要模式。通過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相互賞識,強調尊重、自信與成長,促進教師隊伍發展。

肖軍說,經過對“會生活、有學問”的堅持實施,實驗小學的教師們的內在美、外在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並在教學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實驗小學的孩子們通過“揚長教育課程體系”,養成了認識美的能力,養成了美的習慣。

各美其美 讓學生“美”起來

回到教育最重要的學生教育問題,據肖軍介紹,學校圍繞建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揚長教育文化主題,建構了“正心課程”、“勤業課程”、“敏行課程”等三大“揚長教育課程體系”,通過對學生長處的挖掘發揚,讓學生們也“美”起來。

和講授式課程不同的是,“揚長教育課程體系”在形式上是以活動來進行的,這樣能讓師生甚至家長都積極參與進來,以實現言傳身教的良好效果。

如“我文明我優雅好習慣養成教育”課程,通過向家長和老師徵集好習慣的形式,編寫出實驗小學十大好習慣手冊、好習慣拍手歌、好習慣評價體系等,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展示我創造校園文化創建”課程,旨在通過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等四大“節日課程”,張揚和發展孩子的個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而“我參與我成長紅領巾假日小隊”活動,通過深入街道社區、大自然,從事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達到增加孩子們見識,發揚其主觀能動性的體驗式課程。

肖軍說,通過“揚長教育課程體系”,孩子們養成了認識美的能力,養成了美的習慣。“除了培養學生挖掘長處、張揚美的個性,還要讓他們擁有成就他人之美、包容他人之美。”

成都市金堂縣實驗小學:讓教育“美”起來

讓學生“美”起來,老師“美”起來,學校與社會都“美”起來是實驗小學深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揚長教育

美美與共 讓社會“美”起來

通過對“揚長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與實踐,實驗小學不僅教學質量在金堂縣名列前茅,藝體活動影響力也逐年擴大。

如今,學校已經成為全國新教育實驗示範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校園示範校、四川省優秀少先隊集體、成都市陽光體育示範校,金堂縣第一所成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歷年來居全縣同類學校前列。

但作為教育工作者,肖軍深知,獨美不如眾美。

據其介紹,實驗小學作為成都市校長髮展基地學校、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學校,理當要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所以從肖軍擔任校長以來,就十分重視教學教育成果的對外輸出,通過對區域其他教育單位進行經驗的傳授,來實現金堂小學教育的集體騰飛。

據介紹,近年來,實驗小學承擔了金堂縣每年100多位新分配教師跟崗培訓工作。學校120餘名教師積極參加互聯網“一師一優課”活動,三年來共錄製80餘節網絡優課,20餘節優課獲市級獎勵。而肖軍的名校長工作室成立2年以來,帶動區域內十多位(副)校長,圍繞《校長的專業領導力提升》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究,取得豐碩的交流成果。

肖軍說,金堂縣雖然位於成都市三圈層,但經過實驗小學與眾多學校的共同努力,近年來金堂縣的教育,無論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內部管理、課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還是教學成果,都有了質的飛躍。

2019年是實驗小學推進“課程建設年”,肖軍表示,希望能夠通過深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揚長教育文化主題學校的建設,讓教育能夠迴歸本真,讓學生“美”起來,老師“美”起來,學校與社會都“美”起來。(作者:張其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