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繼續給一份完整的CRO概念機會!(標的股票池)

首先給大家說,到目前為止CMO和CRO這兩個醫藥板塊的細分行業已經誕生了非常多的牛股,比方說:

泰格醫藥、昭衍新藥、藥石科技、藥明康德等等。

繼續給一份完整的CRO概念機會!(標的股票池)


繼續給一份完整的CRO概念機會!(標的股票池)



繼續給一份完整的CRO概念機會!(標的股票池)



繼續給一份完整的CRO概念機會!(標的股票池)

CRO、CMO、CSO,就是醫藥外包服務中的幾種不同的組織——所謂醫藥外包,簡單來說就是賣藥的不想自己研發新藥、不想自己生產新妖、甚至不想自己銷售,於是找到了一個乙方幫忙做這種事情,這種關係就叫醫藥外包。

目前醫藥外包組織已經貫穿到醫藥行業上下全週期全流程當中,其中CRO、CMO、CSO就是分別服務於醫藥行業的研發、生產、銷售三大環節。

今天我們要深入研究的,就正是三個細分子行業中最最賺錢的——CRO(也就是醫藥外包研發。

那為什麼藥品的研發要進行外包呢?

-過去國內很多藥企其實都是靠仿製藥賺錢,在國家頒佈的一致性評價政策出臺後以及醫保制度越來越嚴格的背景下,不少醫藥企業都面臨轉型的問題,但是從仿製藥企要直接轉型成創新藥企業是非常困難的!

眾所周知,醫藥的研發沒有3-5年根本看不到成果,甚至沒有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研發,三五年也不定能看到成果。

於是為了加速這一轉型的過程,醫藥產品公司的研發活動正在從研發階段化轉型向研發外包轉變。

CRO業務,其實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在過去,國內的CRO企業基本都是接國外的單子,但是現在,國內的需求也越發旺盛,所以相應的醫藥外包服務在環境的影響下已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

很多投資者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多醫藥股能即使是50-80、甚至100倍的高市盈率都還能繼續漲。


實際上在我們業內,根據DCF現金流貼現估值法(國際投行常用的估值法),如果一家企業未來十年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能達到30%,那麼這家企業的合理估值應該是55.4倍,如果能達到35%,那麼合理估值應該是73.7倍。

目前A股的創新藥企過去幾年的淨利潤複合增速一直都保持在30%-50%的區間,享有50-80倍的市盈是十分合理的,甚至我認為,還太低。


例如在CRO行業中最為正宗的概念股:康龍化成,業績營收持續保持在20億左右,並持續穩定增長。,去年的符合利潤增長率是51.52%,因此他即使在100倍的市盈的情況依舊穩步上漲 !



繼續給一份完整的CRO概念機會!(標的股票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