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摩天嶺風景區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北部,地處塞北高原,東靠歷史名城大同,南鄰煤電新都朔州,西接晉北大門右玉,北眺草原明珠呼市,佔地面積約77平方千米,於2010年11月24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名勝風景區。景區以摩天嶺長城為依託,古堡、烽臺林立,長城、教堂交相輝映,軍旅文化、商貿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農耕文明、草原文明、西方文明、中華文明在這裡交匯碰撞。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大同火山群是我國中部著名的死火山群。左雲火山,以五路山、摩天嶺為代表。石林,是由火山噴發,高溫岩漿冷卻結晶而形成的柱狀節理,最高達300米,最寬達500米,山體全部由一兩米高的黑紅色六方柱體組成,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鬼斧神工,美輪美奐,宛如一座火山岩石林自然博物館,其與雲南騰衝石林、內蒙古阿斯哈圖花崗岩石林並譽為中國三大石林景區。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位於摩天嶺西側的紅砂岩口,徑口長50米,寬10米。是最早的西口古道,也是草原文化通向中原的大通道之一。歷史上草原文化向中原傳播,以及蘇武歸漢、昭君出塞、拓跋珪從盛樂東遷平城等均走紅砂岩口古道,是北方中華歷史文明大通道。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景區內保存有東漢長城、明長城。漢長城遺蹟尚存,橫亙莽原,而明長城卻牆體完整,堞垣崇隆,像一條巨龍蜿蜒起伏、騰躍盤越在摩天嶺山上,十分雄險壯現,有“東看八達嶺,西看摩天嶺”之說,因而摩天嶺長城又被稱作“小八達嶺”。

摩天嶺長城為明長城,東起左雲八臺子村,西至寧魯口箭樓,共3.5千米,該段長城跌宕起伏,像一條巨龍盤繞在崇山峻嶺之上,氣勢壯觀、雄險。長城前有戍邊將軍墓、總兵墳、北魏王陵數座,有腹式接火臺數座、箭樓兩座。箭樓拱券上嵌“鎮寧”石匾,箭樓下又修築了寧魯口關城,與箭樓形成完整的關口防禦體系,是邊塞特徵最鮮明、邊塞文化遺蹟最集中的地方。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月花池位於左雲威魯村北的明長城內側,又與長城緊緊相連。它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建在長城上的袖珍小城。月花池以長城為北牆,另築東南西三面圍牆,圍成一座周長約260米的城堡,大小約同北京小團城。就是這座微型城堡,卻集合了屯兵、瞭望、報警乃至戰鬥等多種軍事功能,北牆上高出牆體兩丈的烽火臺,腹內有洞梯可上,洞梯81級。月花池造型像一張“弓”,東、南、西三面是一道弧形的城牆,像弓背;正北的牆筆直,似弓弦。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寧魯堡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萬曆元年(1573)包磚。分管邊牆11裡3分(5.65千米)、邊墩18座、火路墩11座,北距長城2.5千米,周長1.75千米,高12.3米,堡南設有1門,平面呈矩形,堡置摩天嶺寧魯口幾重之地,是明長城大同鎮左衛北西路“外五堡”之一。其既是軍事要塞,又是中原與草原之間的驛站,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現存堡牆包磚已拆除,東西北三面將城牆掘成豁口通行,土牆保存較完整。


左雲摩天嶺風景區



鎮寧空心箭樓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為防禦韃靼、瓦剌而設,是史上形制最大、功能最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唯一大型長城空心箭樓,也是大同現存唯一磚砌空心敵臺。據史料記載,該空心敵臺由名將戚繼光主持修建,是明長城防禦體系逐漸加強的重要標誌,也是整個山西外邊長城遺存下來的少數幾個磚砌敵臺之一。它雄踞於隨山勢逶迤起伏的長城線上,而這段長城又臥於海拔兩千餘米的摩天嶺上,更顯得卓爾不群。

空心箭樓又叫馬市樓,是因為到了清代,長城上帶“虜”字的地名一律改為諧音“魯”,“箭樓”也被和平性質的“馬市樓”長久取代,當地老百姓甚至直接稱作“寧魯磚樓”。在居庸關以西至嘉峪關之間的長城沿線上,寧魯馬市樓是現今僅存的一座馬市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