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二戰兵器全集|遠征柏林的尖刀,蘇聯ISU-122和ISU-152自行火炮

SU-152是蘇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得自行火炮,1943年開始服役,正趕上著名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它以著名的KV-2重型坦克底盤為車身,未作改動,在車體上方前部加裝大型裝甲方艙,火炮為M1937型152毫米榴彈炮,正面斜角裝甲上有巨大的炮盾,方艙頂部有艙口,預留了安裝高射機槍的位置。SU-152既是重型突擊炮又是坦克殲擊車,紅軍的軍事思想認為從戰術角度講這兩者差別不大。SU-152純粹依靠彈丸的重量和爆炸威力摧毀敵方的裝甲目標。

當KV坦克逐漸被IS系列坦克所取代時,也對IS進行改裝以繼續滿足SU系列自行火炮的生產需要,到這時ISU-152的型號才逐漸為世人所知。對普通人來說只知道SU-152和ISU-152在外形上不同,實際上ISU-152裝備的是更為現代化的ML-20S榴彈炮(備彈20發),這一型號的榴彈炮技術水平更高,威力更大,尤其在紅軍戰術條令規定的攻擊範圍內,這一特性表現的十分明顯。火炮安裝在正面為斜角裝甲的厚厚的方艙中,頂部周邊裝有扶手,供搭乘坦克的步兵用。裝甲最厚處達75毫米。

二戰兵器全集|遠征柏林的尖刀,蘇聯ISU-122和ISU-152自行火炮

SU-152自行火炮

二戰兵器全集|遠征柏林的尖刀,蘇聯ISU-122和ISU-152自行火炮

SU-152自行火炮

ISU-152與ISU-122配合作戰,二者外觀相近。ISU-122配備一門大威力122毫米M-1931/4或A-19S榴彈炮(備彈30發)。從數字上說ISU-122似乎不如ISU-152重要,但實際上ISU-122的彈丸速度比ISU-152要高很多,ISU-152主要依靠彈丸重量發揮威力。

二戰兵器全集|遠征柏林的尖刀,蘇聯ISU-122和ISU-152自行火炮

二戰兵器全集|遠征柏林的尖刀,蘇聯ISU-122和ISU-152自行火炮

SU-152自行火炮

1944年到1945年,在紅軍向柏林前進的征程上,ISU-122和ISU-152是衝鋒在前的尖刀力量,最先進入柏林的紅軍中就有ISU-152,用來摧毀堅固支撐點,掃清通往市中心的通道。

如果非要說ISU有什麼缺點的話就是車內彈藥存儲空間不足,因此需要專門的裝甲彈藥輸送車跟隨,保證不間斷的彈藥供應,這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對紅軍的坦克師和摩托化步兵師來說,ISU提供的近距火力支援是十分寶貴的。戰後ISU系列車型仍服役了一段時間。

參數

型號:ISU-122

類型:自行突擊炮

乘員:5人

重量:46.430噸

動力:一臺V-12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387.8千瓦(520馬力)

尺度:全長9.8米,車身長6.805米,寬3.56米,高2.52米

行駛性能:最大公路時速37公里,最大公路行駛距離180公里,涉水1.3米

武備:一門122毫米榴彈炮,一挺12.7毫米機槍


《二戰兵器全集》系列頭條號首發,稍後上傳同賬戶名公眾號,如喜愛本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二戰兵器全集》系列涵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使用的武器裝備型號數量如下:

坦克 42型

坦克殲擊車 14型

特種車輛 14型

兩棲車輛 12型

半履帶式車輛 14型

裝甲汽車 13型

卡車 9型

輕型汽車 16型

自行火炮 16型

重型火炮 17型

步兵炮 17型

重型高炮 15型

輕型高炮 15型

火箭武器 13型

反坦克火炮 16型

步兵火力支援武器 17型(迫擊炮擲彈筒)

步兵反坦克武器 16型

步槍 14型

手槍 16型

機槍 14型

衝鋒槍 18型

火焰噴射器 13型

戰鬥機 27型

重型轟炸機 15型

輕型轟炸機 15型

噴氣式戰鬥機 20型

攻擊機 30型

夜間戰鬥機 14型

水上飛機 16型

艦載水上飛機 16型

反艦攻擊機 15型

艦載戰鬥機 18型

運輸機 16型

攻地武器 12型

輕型飛機 16型

潛艇 23型

航空母艦 41型

戰列艦 14型

巡洋艦 14型

驅逐艦 16型

護衛艦 15型

海岸快艇 14型

登陸艦 16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