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妹,再借我五萬買車吧”“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

文|新面紗

新來的朋友,右上角“關注”點一點,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

“妹,再借我五萬買車吧”“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

01.

兄弟姐妹之間,自從各自結了婚,就成了親戚。

既是親戚,就應該有界限,講究禮尚往來。最難處理的關係,恐怕也是親戚關係。講錢,傷面子;不講錢,傷裡子。

誰都有困難的時候,親戚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扶持幫助也是常有的事。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但是,倘若一方不講理,認為另一方反正不缺錢,就不還錢,舊債未還又添新債,換誰都受不了。

誰家的錢不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呢,難不成大海漂來的?

親兄弟明算賬,借歸借,給歸給,既然是借,吃早都是要還的。

吳豔最近因為錢的事,跟哥哥大吵了一架,最後還是爸爸出面調解,才作罷。

“妹,再借我五萬買車吧”“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

02.

事情是這樣的,吳豔跟老公一起做點小生意,以前行情好,賺得還可以,現在行情不好,別說賺錢,就是保本維持生計都困難。

可是呢,這種舉步維艱的困境,孃家兄弟根本不理解,還以為妹妹的錢很好賺,反正做生意比打工強,怎麼著也賺得比打工者多。

吳豔承認,在行情好的時候,確實賺得比打工者多,但是大環境不好的時候,支出比收入多,煩心事也跟著一起來,還要考慮一家大小的吃穿,還要考慮給員工發工資。工資給低了,員工不開心,一言不合就辭職,又得重新找人,上手慢,還時常被客戶投訴。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誰都覺得別人的錢好掙,自己的錢難掙。

要是幾年前,吳豔賺了些錢也會幫助一下孃家,也不是什麼很為難的事情。

就拿哥哥來說,幾年前要買房,沒錢付首付,跟吳豔開口就要10萬。吳豔二話不說就借給他了。

雖說是親兄妹,但是涉及到大金額,還是要有言在先,吳豔叮囑哥哥,等到經濟寬裕的時候,就得還給她,畢竟做生意也需要資金週轉。

“妹,再借我五萬買車吧”“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

03.

當時哥哥滿口答應,現在都過去四五年了,哥哥一毛錢都沒還,有時候出去外面乾點什麼事情,急需錢的時候,又是微信又是支付寶的轉給他,幫他墊付。

這些吳豔都沒計算在內,覺得好歹是親兄妹,小錢就不計較那麼多了。

好傢伙,最近哥哥又問吳豔借錢。

哥哥:“妹,再借我五萬塊買車吧。

吳豔最近生意不好,壓力比較大,原本心情就比較煩躁,哥哥又來借錢,一口回絕:“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現在又來借,你當我是搖錢樹啊,搖一搖就有錢掉下來。”

哥哥:“連五萬都不借,你又不缺這點錢,太小氣了。”

“我就小氣怎麼了,有本事先將我的10萬塊還給我,我就再借你五萬。借人家錢,幾年不還,好像白給你了一樣。”

吳豔也不客氣了。這種無賴一樣的哥哥,就該懟他。

這下,兄妹倆因為錢的問題,吵了起來,哥哥說妹妹有錢了,了不起了,看不起家裡人了。

妹妹氣死,怎麼會有這種不講理的哥哥,以前就不該幫他,一斗米養個恩人,一旦米養個仇人。

“妹,再借我五萬買車吧”“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

04.

十個手指伸出來都有長短,儘管是親兄妹,可是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吳豔跟老公白手起家,雙方老人都沒幫忙,那種苦和累,哪裡是別人能體會的。

反倒是哥哥,買房首付是跟妹妹借的,剩下不夠的錢是父母掏的,孩子是父母幫帶的。兩個孩子,夫妻倆只掏一點奶粉錢,還要埋怨父母妹妹幫得不夠多。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得到的都有恃無恐,不懂感恩。

生活中,為什麼常發現一母同胞,哥哥或者弟弟沒什麼出息,窮困潦倒,而姐姐或者妹妹則混得比較好,處於食物鏈的中上層?

歸根結底,不難發現,因為女孩從小不像哥哥或者弟弟那樣,備受關注,得到父母的過分幫助,只能靠自己,發誓要拼出一條血路。

“妹,再借我五萬買車吧”“不借,你借我的10萬買房款一毛沒還”

天降大任於斯人,越是吃得了苦的那個女孩,將來的成就越大。

別人的處境,你未必懂,別說是親兄妹,有時候就是父母,也未必能感同身受。

兄弟姐妹之間,各自成家以後,關於錢的問題,幫你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既然開口借,就得還,而不是靠親情綁架手足,一副我窮我有理,你富就得幫我的姿態。

-end-

今日話題:如果親戚借錢不還,你會怎麼樣?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