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選擇電腦顯示器?

BIANTDDL


現在很多人在陪電腦的時候有一個慣性思維就是顯示器只要能顯示就好,把很大一部分錢全部堆到主機的配置上面,雖然我在曾經的配機建議裡面推薦購買二手顯示器,但是那只是在預算少的不能再少的情況下,只能犧牲顯示器的顯示效果來換取最大化的性能配比,但是如果預算充足,你至少要拿出1/4的錢來放到顯示器上面,因為有的時候顯示器對於體驗的影響要遠高於你堆配置的來的明顯,提升顯示器,能夠直接從感官層面提升你的體驗,因此看我以下的觀點也希望能夠改變你的觀點。

一、屏幕的長寬比

我們知道屏幕的長寬比對於現實效果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加入你是忠熱於遊戲和電影那麼帶魚屏肥膩莫屬了,一般情況下16:9的屏幕比列可能更多的用於一般的辦公或者普通觀影但是如果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那麼21:9的顯示比列是非常給力的。21:9的顯示器相對於16:9寬了很多,這樣視野也就會多很多,我們的電影就是原生21:9的,如果使用16:9的顯示器去看電影,為了保證不砍掉電影原畫,系統只能裁去你的顯示器上下部分來達到21:9的效果,那麼你的顯示器上下就是有黑邊的,而21:9顯示器看電影就是直接鋪滿的。所以21:9在看電影的時候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如果你是個電影達人,我非常推薦你去選擇21:9的顯示器。

二、分辨率

說完屏幕比列,接下來最應該聊的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可以說屏幕的分辨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參數,這個參數直接決定著你的顯示器顯示的效果好壞,同一款遊戲如果在標清和2K級別之下畫面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常見的分辨率目前有3種,1k,2k,4k:

1k說的是1080P,長1920,寬1080(1920X1080)、2k說的是1440P,長2560,寬1440(2560X1440)、4k說的是2160P,長3840,寬2160(3840x2160)。目前很多家用液晶電視也都是4K了,當然我們家用電腦如果你很有錢可以直接上4K但是要想將遊戲在4K下玩耍,沒有一個好的顯卡支撐那是萬萬做不到的。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標清和2K的像素密度是有差距的這個差距還是蠻大的,像素密度越大,其顯示出來的畫面就會越清晰,也就是可以說從1k分辨率到2k的分辨率,其清晰的程度也大概翻了一倍,因此在2K下的遊戲畫面的細膩程度是非常漂亮的。

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出左邊是1K的分辨率和右邊2K分辨率在清晰度來說差距是很大的,當然不是你有一個2K的顯示器就能夠顯示出這麼清楚的畫面的,比如遊戲或者電影需要支持2K才可以,遊戲比較容易達到,但是2k的電影一般需要自己單獨下載,並且那個體積是非常可怕的。目前比較推薦的的如果是屏幕是27寸以下的話可以購買1k如果是27英寸以上購買2K,如果是32寸以上屏幕建議購買4K顯示器,但是4K的確很好但是能帶的動的顯卡好像沒有幾個吧。一般是1K標清配備魯大師跑15w+以上的跑分顯卡,2k配備魯大師跑分25W+跑分,4K咱的也在40W+左右的跑分顯卡吧。

色域問題

色域這個東西很多人一直搞不明白是個什麼意思,現在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光是一種波,我們的眼睛就是接受這種波的工具,而我們的眼睛只能接受某一段波長的光,人眼識別光線的波長範圍在320nm-760nm之間,超過760nm的光線人眼就無法見到,比如紅外光等。因此,我們將人眼可見的全部光繪製成一幅畫,這幅畫就是我們稱之為的“色域馬蹄圖”,這幅圖片包含了我們人類肉眼可見的全部顏色,而顯示器色域表達的就是這個顯示器能顯示馬蹄圖上多少顏色的一個稱呼。

最完美的顯示器就應該能顯示馬蹄圖上全部的色彩,但是,我們的顯示技術還沒有達到那種水平。NTSC說實話不應該拿出來說,因為我們的安卓手機,蘋果手機,windows電腦,使用的都是sRGB色彩,但是我看目前很多人描述色彩都有在使用NTSC標準。色域值越高的顯示器,他所能表現的色彩越豐富,顯示效果越棒。

對於我們普通家庭來說,選擇一個72%NTSC(99%sRGB)的顯示器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這種色域在屏幕界已經可以達到A的水平了,現在可以說基本上大多數的顯示器都能夠達到這個色域水準,因此如果你不是專業製圖人員可以忽略這個參數,只要色域在70%NTSC左右都是好的色域顯示器。

刷新率

最近幾年顯示器的刷新率可以說是非常火的一個概念了,因為自從吃雞遊戲大火之後,我們對第一人稱的FPS遊戲的幀速率可謂是非常的較真的,很多人買一個好的顯卡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有一個好的幀速率,然後配備一款高刷新率的顯示器,提高畫面的流暢度。刷新率的意思就是一秒鐘能顯示多少張畫面,一般的顯示器是60HZ,因此一秒鐘可以刷新出60張畫面,如果是144hz的顯示器就意味著一秒鐘可以刷新出144張畫面,但是這個要看顯卡的能力了,顯卡刷新出的畫面數量越多大,高刷新率的顯示器才能發揮作用。當然如果你不是一個競技遊戲玩家,其實60hz和144對你的個人影響似乎不是很大的。

響應時間和拖影

這個也是液晶顯示器的一個關鍵性參數,可以說好的顯示器這兩個參數一般都很敏感的。響應時間就是一個液晶的像素點在完成自己的顏色時候在轉移到另外一種畫面時候產生的顏色之間過渡的時間,如果這個響應時間很長的話,你就會發現當其中一張圖片已經產生的時候上一幀圖片還沒有消失那麼會產生兩張畫面疊加到一塊的效果,就是重影,這種現實效果當然是非常糟糕的,尤其是在畫面快速轉化的這種場景尤為嚴重,當響應時間越短,這種效果就會越不明顯,一般情況下我們購買顯示器最好購買10MS以下的響應時間,因為在這個響應時間參數下,我們肉眼幾乎是不能分辨出來的。現在很多面板的響應時間都已經做到了1ms,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了。


面板類型

最後一個想說的就是面板的類型,可以說面板的類型是所有影響顯示器顯示好壞的最關鍵的因素,一個顯示效果好的顯示器,其面板絕對是不差的,那麼我們常見的面板類型有哪些呢?目前最好的面板是OLED,不過臺式機大尺寸OLED很難量產所以數量極其稀有暫且不討論。目前主流面板類型是:追求色彩的ips/PLS,追求電競的tn,響應時間長但是對比度高的va。

TN由於響應時間非常短,都是1MS,而且成本低,所以大量用於低端144上,你看見的絕大多數低於2000的144顯示器都是TN,但是TN的致命缺陷是色彩很差,而且可視角度很窄,但是看在TN的響應時間有時候我們多數會放棄其他面板類型。

IPS是目前最流行的面板,色彩很不錯,可視角度也廣,所以大量流行於目前以色彩為主的顯示器當中,但是IPS的面板價格比較高。目前來說,日常家用主推IPS面板,色彩好,可視角度廣,唯一的劣勢就是高刷新率的IPS太貴。響應時間大多數IPS都可以控制在10MS內。因此如果你的預算是很好的一般我都會推薦IPS屏幕,不論是色彩顯示還是響應時間都是比較不錯的。

VA面板是目前中端高刷新率顯示器主要配備的,VA面板主要是靜態色彩要好於IPS,但是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響應時間長,拖影比較嚴重,但是現在很多廠家通過一些算法可以減少拖影的出現,但優點是VA的面板價格比較實惠,如果你想體驗好的色彩並且還要高刷新率VA面板也是事一個不錯的選擇。

PLS和IPS技術原理很相似,可以說基本上就是一個產品類型吧,只是這個產品是三星搞出來的一種技術,未來這種屏幕可以說是一種主流的屏幕,不僅有著和IPS屏幕差不多的素質,而且價格要低於IPS屏幕,如果有PLS屏幕供你選擇,極力推薦。

綜上述:只要你掌握了以上的顯示器知識,那麼挑選一塊自己心儀的顯示器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希望的知識普及能夠幫助到你。


程序小崔


1、尺寸

現在27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顯示器正在瘋狂的蠶食著市場,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在實用性方面還是在未來的發展,大屏顯示器都是我們的首選。

分辨率方面,“27英寸+2K高清”是當下顯示器的“黃金搭配”。雖說更高的分辨率也有,但一方面分辨率雖然高了,但對主機顯卡的要求也就更高,這影響到大家的購買預算;另一方面,在這個全高清仍是主流的階段,資源的匱乏、軟件的不匹配,使得高分辨率的用戶體驗還不夠好。

2、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也很重要,它會決定在顯示高速動態畫面時是否會出現模糊和拖尾現象。

一般來說反應時間越快,顯示器就會越少出現拖尾、殘影現象。最好在購買前看看實際播放動作片的效果。比較推薦小於5毫秒的。

3、亮度、對比度

其實消費者可以直接忽略廠商提供的亮度和對比度參數,直接以自己的目測感受為主,方法為在 5 米以外的距離,查看屏幕顯示亮度和對比度,注意一些黑暗場景中的細節表現,多做幾款產品對比。

4、壞點

在購買之前一定要仔細地觀察屏幕上是否有亮點和暗點。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辨別壞點的小竅門:

可以在白屏的時候尋找暗點,黑屏的時候尋找亮點,在全綠屏的時候找暗點,全藍屏的時候找亮點,一旦有亮點或者暗點非常容易就看出來了。

5、接口

顯示器的接口也十分重要,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便宜貨,只有一個VGA接口,連HDMI或者DP這樣的高分接口一個也沒有,無論是用來看高清視頻、玩遊戲,還是設計辦公,都會受到大大的限制。


略萌


在今年端午節之後,DIY攢機的旺季也隨之發生了轉移,因為學生攢機而被關注的9月開學季銷售期也成為新的黃金期,很多非學生用戶也都會選擇在這個期間出手。與此同時,各個DIY廠商也都會選擇在這個時期大搞促銷,種類繁多的攢機配件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大難題。在攢機配件的大件中,通常花費最多的液晶顯示器的選購卻最容易被忽視,特別是在目前市場各種促銷和降價的混亂環境中,有沒有選購竅門?小編試著總結了十條,希望能給大家選購液晶提供幫助。

訣竅一:購買之前先上網瞭解

液晶顯示器有很多品牌,每個品牌又分不同尺寸和不同型號。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款19英寸寬屏的顯示器有帶DVI接口和VGI接口的,有隻有一個接口的,還有帶HDMI接口等等。消費者在去購買之前,一定要對相關的產品進行全面的瞭解,先要把一些基本的信息弄清楚了,看一下是不是與自己的需求匹配。在上網瞭解相關資訊和用戶評價之外,還可以查看一下目前液晶顯示器的大致的市場行情,包括感興趣的目標產品的價格。如此一來,去市場採購的時候就會心裡有底,不會被奸商黑了。目前主流的尺寸是19英寸寬屏,也有不少預算充足的選購22英寸和24英寸以上的。一般不同電腦配置選擇不同的顯示器,如果想參考組裝電腦配置單請閱讀:6480元優派VX2336S-LED顯示器的電腦組裝機配置。

訣竅二:貨比三家,現場對比

在電腦城選購的過程中,同一個品牌的產品總是能看到不少商家在出售,售價有時候也會上下有一些差別。這個時候消費者就要擦亮眼睛,在選購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驗貨,同時最好能貨比三家。在驗貨過程中,可以自己隨身帶一些圖片拷在U盤上,用自己的眼睛來明察秋毫,千萬不能相信商家的忽悠。

通常來說,像三星等市場主流品牌的產品品質都比較過硬,因此在選購時注意驗一下有沒有亮點、彩點燈瑕疵就行,另外看一下外裝箱內的配件是否齊全。市場上的行貨一般包裝都非常完整,各種配件也都非常齊全。比如說三星的絕色系列,行貨新品底座上都貼了透明的薄膜,電源線和數據線、產品介紹光盤等都封裝非常規整。 如果消費者在幾個品牌的主力型號間猶豫不決,那麼不妨做現場的對比。除了顯示器點亮後的畫質可以用眼睛去對比分辨好壞外,還可以從產品的整體設計、製作工藝的精細和外觀造型的時尚等方面進行對比。

訣竅三:技術指標,適用就好

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液晶顯示器的時候會發現,目前民用液晶顯示器,幾乎清一色用的都是TN屏。不過TN的液晶屏也有好壞之分,包括色彩飽和度、色差、色偏和對比度等指標,因為各個廠商相關面板資源和技術的掌握不同,也會有一些不同。通常來說,目前市場銷量較大的品牌擁有選購上游A級面板的優先權,這一類面板在色彩飽和度、還原度等指標上的表現會比較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度,這個指標從07年開始就一直是液晶顯示器行業的熱點。對比度分為常規的對比度和動態對比度,目前TN屏的顯示器主流常規對比度是1000:1,而動態對比度各家因為技術開發不同,略有差異。目前是三星處於業界領先地位,包括50000:1動態對比度的T220P和40000:1的T220G都是動態對比度方面的旗艦產品。在衡量這些指標的同時,消費者還要注意顯示器與攢機配件的適用性,特別是與顯卡的匹配性更是要注意。如果消費者還想考慮未來的高清應用,那可以選擇16:9的產品或者是全高清大屏的產品。

訣竅四:配家居,時尚設計很重要

跟以往老舊的CRT顯示器相比,輕薄的液晶顯示器在工業設計上總能給我們很多想象的空間——包括顯示器的底座、支撐架、前面框等都可以做很多變化。在工業設計方面,三星絕對是業界的翹楚,之前推出的屏幕能上下左右旋轉的顯示器一度成為各大媒體當年的“時尚液晶”的最佳。

08年,顯示器行業的工業設計繼續前行,以往只在汽車領域被採用的TOC技術被三星首次採用到顯示器上,使顯示器顯得更加時尚、亮麗,與現代家庭裝修的時尚風格放在一起更顯得相得益彰。採用這項技術的三星角色系列產品,不僅具有顏色漸變的晶虹外觀,可以裝點家居空間,同時該材質還是可以循環可利用的環保材質,不帶任何噴漆,對用戶完全沒有傷害。

我們注意到,時尚藝術設計感已經成為各大廠商新品設計的共識,但消費者必須注意到各家的功力不一樣,通常而言,具有全球設計優勢的企業會更勝一籌。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也需要注意顯示器的外觀設計風格是否跟自己的家居環境匹配。

訣竅五:根據需要,選擇接口

液晶顯示器常見的接口主要分為模擬信號接口(VGA接口)和數字信號接口(DVI接口)兩種,最近兩年隨著高清應用的興起,HIMI接口也逐漸成為大屏液晶顯示器的標配。於此同時,不少品牌還推出了多媒體顯示器,這類顯示器通常擁有豐富接口,除了上述三種常見接口,還包括分量、TV、AV、S端子等接口,實現TV功能、多媒體的語音視頻應用等。以三星為例,08年年初推出的奧視系列2232MW和2232MG都是這樣的產品,既能當顯示器又能當電視看。

隨著家庭影音娛樂的興起,很多娛樂設備走進家庭,像微軟的XBOX和索尼的PS3,這類娛樂主機都需要與顯示器相聯,基本上都需要720P以上的高清畫面,通常大屏顯示器都能滿足高清顯示的需求。

訣竅六:別掉進低價陷阱

時下各大品牌的促銷可謂如火如荼,在這些促銷中難免存在混水摸魚的廠商,或是為了清理一些舊貨庫存,或者是為了把通過低價低質的產品來賺取暴利。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雖然說是選購商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但千萬不能掉進某些廠商的低價陷阱。

目前,市場上以低價售賣的除了一部分是大的廠商真正在讓利促銷之外,也有一些二三線的品牌用較次品質的液晶面板製造的產品。這類產品一般剛買的時候沒什麼事情,但用了一段時間就容易出現亮點、壞點等產品質量問題。同時也有一些黑心的經銷商拿舊型號冒充新型號售賣,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查驗清楚,特別是注意查看產品銘牌處的製造工廠、生產日期等重要信息是否正確。

訣竅七:做節能衛士 勿購電老虎回家

在全球環保浪潮中,節能減排早已經是每一個消費選購商品會衡量的一個標準,液晶顯示器也不例外。目前各個廠商在顯示器的節能控制上也都不遺餘力,特別是領先的幾個廠商都紛紛推出了節能出眾的產品。

還是以三星角色系列舉例,這款產品具備了僅0.3W的超低待機功耗,運行時的能耗約為60w,比普通的液晶顯示器要低40%。高效節能的電路設計的節能特點,無形中也是為用戶節約了不少待機時間的電費,也節約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能源消耗。據悉,三星即將推出更節能的顯示器,包括使用功耗和待機功能將再創新低,對於這樣的綠色明星,消費者可以拭目以待。

訣竅八:勿輕信概念,選購成熟產品

眾所周知,廠商在產品推廣的過程中總會製造一些新概念、新名字來刺激消費者。其實這些新概念或新技術的確都是顯示器相關的創新,但目前未必都適用於普通消費者。在這點上,廣色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08年年初,廣色域技術被大家炒得很熱,但是市場反應卻一直很冷淡。究其原因就是這項技術在消費者需求中還不是很旺盛,技術也還不是特別成熟。

時下,16:9的產品概念也被媒體炒得很熱,除了性價比的優勢外,其實16:9的產品與16:10的產品並無多大區別。據媒體評測,不少16:9的機型在觀看高清電影是仍會出現上下留有黑邊的問題。同時不少廠商藉著16:9剛出現消費者還不瞭解的機會,以18.5英寸的當19英寸寬屏、21.5英寸的當22英寸寬屏在市場上低價銷售,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別,多問幾句,最好能選擇成熟的產品。

訣竅九:記得索要促銷品

促銷品是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話題,但其實各個廠商的促銷品有時候是比較豐厚的。以三星為例,目前9月份促銷包括絕色系列買一送一,送鍵盤鼠標和漫步者音箱的活動,還包括一個購買更多型號產品送刮刮卡,刮中即返現金的活動。因此,消費者在去賣場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問商家有沒有促銷品。有些商家為了剋扣促銷品,會對所售液晶顯示器進行一定幅度的降價,這種情況也不少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

訣竅十:選口碑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訣竅。無論什麼樣的商品,消費者最看重的並不是產品的價格,而是產品的品質。液晶顯示器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一個耐用消費品,即使是DIY發燒友也不會三天兩頭更換液晶顯示器,因此選品質就是關鍵。

選品質就要選口碑,這一點其實可以從各大媒體的攢機推薦,以及專業媒體的顯示器排行中去尋找答案,通常類似三星這樣的大牌的主打產品總是市場上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比如目前三星舒心繫列的943NW就是一直佔據各大排行榜首位,也是目前市場上各個品牌中出貨最多的一個液晶顯示器,而三星的另一個型號絕色T190近期因為讓利促銷,人氣也非常旺。


奇趣玩


我是賣二手電腦顯示器的,簡單推薦幾種選擇二手顯示器的方法!

1看外觀成色,看下外觀是否乾淨啊,屏幕是否有劃痕、磕碰啊,看下邊框是否有損壞,評判下外觀成色如何!

2看品牌,一般大牌子的顯示器質量好,價格高點,像三星、AOC、飛利浦、清華同方……

3看後邊的標籤,標籤會備註型號、大小、生產時間啊等等信息,根據自己的需要經營選擇,

4看配件是否齊全,插上線試下畫面效果,看有無問題

5一款顯示器就選好了









領達電腦真真Vlog


相信很多消費者在購買電腦顯示器的時候被各種參數挑花過眼,刷新率、面板材質、色域等上面的參數繁多複雜,有很多小夥伴就因為複雜的參數,僅僅對比了一下尺寸和價格就草率的選擇了自己的顯示器。其實選擇顯示器並沒有那麼的讓人頭疼。下面我就以“授人以漁”的方式讓大家瞭解該如何挑選顯示器。
屏幕尺寸知多少:27英寸正合適
首先,我們要確定想要購買顯示器的尺寸,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尺寸過小的顯示器顯示的正常字體也會相對較小,而尺寸過大的則會讓你顧及不全,同時還有考慮到家中擺放的空間,因此顯示器的尺寸對於想要購買或是更換的用戶來講顯得極其重要。
根據目前各大廠商提供的眾多尺寸以及各大電商平臺銷售數據來看,27英寸的顯示器較為受大眾們喜愛,並且我也認為27英寸顯示器比較適合現階段絕大多數人的要求。
現如今絕大多數的16:9顯示比例的顯示器尺寸主要集中在長度600mm-750mm之間,高度在350mm-500mm之間,這樣的尺寸更加利於擺放,並且更利於多頁面辦公以及在遊戲時洞察全局。
屏幕面板很重要:普通家用選IPS
其次,我們要看重的就是屏幕材質了,當前市面顯示器主要有三種材質,分別為IPS、VA、TN以及OLED四種屏幕材質,OLED屬於自發光類型,我們現暫列一邊,而剩下的三種材質歸屬於LCD技術,它們最大區別就是液晶的排列方式的不同,IPS和VA面板擁有原生8bit色彩數量。
而TN面板則是原生6bit色彩數量,TN屏幕最大的特點就是響應的時間比較短,這在之後會講到,VA面板在對比度上高於IPS面板,但在色彩還原的表現上IPS面板表現較好,如果你是對遊戲情有獨鍾的玩家,可以考慮下VA面板顯示器,但如果是辦公加娛樂的話建議還是選擇IPS面板顯示器。
屏幕分辨率選多大:2K已成主流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屏幕的分辨率,很多人有誤區就是分辨略越高的電腦就會越好,然而並不是如此,現階段大家最為熟知的就是1920*1080分辨率,也就是1080p,除此之外還有2K屏幕、3K屏幕、4K屏幕以及8K屏幕,主要的區別就在顯示器上的像素點的多少,從而導致的像素之間點距的問題。
顯示器尺寸如果較小,那麼即使是8K的屏幕也基本和2K屏幕看不出任何的區別,因此顯示器尺寸和分辨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27英寸的顯示器在我認為更加適合2K的屏幕(土豪請忽略)。之所以這樣推薦是因為2K的2560*1440分辨率放在27英寸顯示器上基本上看不出顆粒感,並且也可以展示非常豐富飽滿的色彩細節。
很多玩家會說2K屏幕比較看顯卡配置,其實沒錯,但卻只是針對大型3D遊戲而言,而將遊戲的畫質下調,也可以進行暢玩。而現如今各大電影、電視劇都已經支持1080P畫質,而隨著5G網絡的普及,2K畫質也必將成為影音界輸出畫質的主流,正因如此各大廠商也紛紛推出自家的2K顯示器。
屏幕注重高刷新:遊戲偏愛144Hz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各大廠商都在積極推出的屏幕刷新率的問題,所謂的電競顯示器就是刷新率在144Hz以上的屏幕,也就是顯示器每秒會輸出144張以上圖片,不可否認的是刷新率確實可以減少遊戲時畫面卡頓、撕裂等現象。
但往往卻忽略了顯卡和主機性能的對刷新頻率的制約程度,而且大多數高刷新率顯示器的因為需要追求較低的屏幕響應時間,所以大都選用TN面板材質,TN材質的顯示器相對來說其他材質在色彩還原上偏蒼白,可視角度也相對較小。
其實,在刷新率層面更加重要的其實是“同步調整技術”,也就是G-Sync和FreeSync兩種同步技術了,它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充當顯示器與顯卡之間的調配器,當顯卡渲染完圖像後,給顯示器發出一個同步信號,之後顯示器才會開始進行畫面刷新,既解決了畫面撕裂,又解決遊戲時畫面掉幀的情況。
需要提醒的是G-Sync技術是通過NVIDIA顯卡認證的,在價格上較高;FreeSync技術則被納入了開放的DP標準,千元級別就可以搭載。
看到這裡,不少小夥伴們已經自己心裡有數了,其實不管是任何產品,都要根據實際用圖和自身的使用習慣以及採購預算來進行選擇,不要盲目追求價格較高的(希望土豪也如此吧),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選擇一款性價比高以及適合自己的才是選擇顯示器的正確思路。

禾誰說


顯示器是人機互動的最重要設備,現在顯示器的參數是五花八門,那麼怎麼挑選自己需要的產品呢。

首先是針對自己使用的使用用途進行大致的估算,這裡一般分辦公和娛樂。

先說辦公,我這裡將辦公分為數據型和圖面型兩種用途

數據型包含了碼字,碼文,碼代碼等各種主要以字體輸入的工作,一般這類工作使用一塊尺寸在19寸以內,分辨率在1440*900左右,刷新率60hz,6bit面板,響應速度2ms左右即可。

圖面型的就是主要處理圖片,視頻等工作,此類工作建議量身挑選,大眾一點的話一般是27寸左右,刷新率60-144均可,分辨率比較重要,基本做圖形的顯示器分辨率至少1080p起步,4k都是常見(需要硬件支持),響應速度1ms以內,面板至少8bit。

娛樂用的顯示器,其實就是在圖形類顯示器上,加入了例如3d(主動式nvidia 3d套裝和被動式aoc偏振3d顯示器)、曲面屏(3600r,1800r)、帶魚屏(21:9)。

另外選擇顯示器的時候,還要注意顯示器的接口,目前主流的3大接口是DVI、HDMI、DP。VGA已經是淘汰了,DVI也算是淘汰中,所以買的時候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顯卡上是什麼接口,如果是新買的電腦,顯卡上是肯定有HDMI或DP的,選這2類接口的顯示器就行了,另外DP的規格是高於HDMI的,某些顯示器上插HDMI只能開到2K 120hz,但是使用DP就能開到2K 144hz。

整文並沒有提到亮度、色彩度、對比度、色溫的參考,這些其實在顯示器生產時廠家已經優化好,一般這些參數顯示器上都是可調的,無需過多關注。

所以總結下來

尺寸越大,屏幕就越大

分辨率越高,顯示內容越精細

刷新率越高,動態效果越好越清晰,球賽遊戲玩家就需要高刷新

面板bit值越高,色彩越鮮豔

響應速度約高,接收信號越快,延遲越低


經紀人-阿翔


當電子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同質化現象變得就會越來越嚴峻,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方面,如同手機,如同顯示器。對於消費者,尤其是選擇糾結症晚期的用戶來講,在大一堆“差不多”的產品中,要選對一款適合自己的產品,更是難上加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選擇一款顯示器。

告別犯傻被忽悠 小白如何挑選顯示器?

先說一下尺寸的問題,當前已經進入了“大屏時代”,27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顯示器正在瘋狂的蠶食著市場,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在實用性方面還是在未來的發展,大屏顯示器都是我們的首選。

再說分辨率,筆者認為“27英寸+2K高清”是當下顯示器的“黃金搭配”,雖說更高的分辨率也有,但一方面分辨率雖然高了,但對主機顯卡的要求也就更高,這影響到大家的購買預算;另一方面,在這個全高清仍是主流的階段,資源的匱乏、軟件的不匹配,使得高分辨率的用戶體驗還不夠好。

人體工學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臺可升降、旋轉的顯示器,顯然使用起來更加的方便,畢竟每個人的身高體型,使用習慣大不相同,而靈活的底座支架設計則可以讓我們將顯示器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使用狀態下。

除此之外,顯示器的接口也十分重要,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便宜貨,只有一個VGA接口,連HDMI或者DP這樣的高分接口一個也沒有,無論是用來看高清視頻、玩遊戲,還是設計辦公,都會受到大大的限制。

最後,大家在購買顯示器的時候可以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購買專業顯示器、電競顯示器,或者就是大眾實用顯示器,當然,對於是否購買曲面顯示器這個問題,就看自己的個人喜好了。


創意風向標


看你做什麼用途,如果是單純的上網k歌,看電影一般的就可以了,如果是用來做ps,AE,CG的話建議不要買大屏,因為工作起來眼睛範圍照顧不了那麼寬,容易出現誤差,除了遊戲以外,所以建議買三星,三星做其他硬件不行但做液晶屏顯示器還不錯,有較好的口碑,只是我的建議!實際上我剛換了顯示器27寸,但實際只有26.8,統稱27寸,雜牌,曲屏680元,效果不錯!


段公子83587217


選擇顯示器。

第一步,屏幕長寬比例。現在常見的顯示器長寬比都是16:9和21:9。顯而易見21:9的寬度視野更好,如果你是電影迷或者遊戲迷。推薦使用21:9。

第二步,分辨率。你用肉眼去看顯示器是一張完整的圖像,但實際上你看到的圖像是由無數個小點點組成的。而這些小點點就是我們稱之為像素點,像素點的個數我們稱為分辨率。常見的分辨率目前有三種,1K.2K,4K。1K說的是1080p,長1920,寬1080。2K說的是1440p,長2560,寬1440。4K說的是2160p,長3840寬2160。25寸以下的顯示器,推薦使用1K的分配率,27寸的推薦2k,32寸推薦4K。分辨率越高,像素越清晰,當然對顯卡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三步,面板類型。目前最好的面板是OLED。最常見的是ips。中高端的是VA面板。

最後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挑選。


假裝我是CEO


一般顯示器的簡單選擇:

1. 選大牌子的,三星、AOC這種,非電競顯示器畢竟不太貴,不要為了眼睛省錢

2. 小的選19的,一般大小選24的,再大點的27的,再大的就是30多的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買就行,不要買21 22 的

3. 曲面看個人,我家就是三星1800r曲面的,個人感覺沒有多大用處,但裝逼滿分

4. 純個人建議,家用選帶兩聲道音箱的,一根hdmi 或者dp線即可帶視頻和音頻,能省很多線,桌子上不擺音箱立刻就能整潔不少,缺點是這種帶音箱的通常邊框不會很薄。這個也完全看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