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清初名臣蘇克薩哈,為何不得善終?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幼年繼位的他被順治皇帝和孝莊太后指定了四大輔政大臣,在其親政之前輔佐康熙帝處理朝政,這四個輔政大臣分別是鰲拜,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這其中有一個極為終於清廷的人,但是最後卻慘死於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之中,此人便是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全名納喇·蘇克薩哈,滿洲正白旗人,父親名叫蘇納,是最早追隨努爾哈赤起兵的一員大將,東征西討,屢立戰功,深得努爾哈赤喜愛,為了讓其父更加忠心便把女兒許配給了蘇納,自此蘇克薩哈一家便加入皇親國戚的行列。

清初名臣蘇克薩哈,為何不得善終?

崇德六年,蘇克薩哈跟隨鄭親王攻打錦州,八旗勁旅很快便完成了對錦州的戰略包圍,此時明朝大將洪承疇率兵馳援錦州,面對敵我雙方的態勢,蘇克薩哈向鄭親王建議說:錦州已被我們重兵包圍,眼下敵軍又來增援,與其被敵軍反包圍不如我們派出一支部隊對敵援軍進行阻擊,鄭親王聽從了蘇克薩哈的建議,最後大獲全勝。戰後的總結會上,鄭親王高屋建瓴的把蘇克薩哈的建議概括為“圍點打援”戰術,並對其進行著重嘉獎。

順治七年,蘇克薩哈接替了父親蘇納的班,榮升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順治十年,湖南廣東一帶土匪孫可望結匪作亂,破壞了湖廣地區的和諧穩定局面,對朝廷的權威形成了實質性的威脅,消息傳到乾清宮,諸位王公皆力主鎮壓平叛,儘快恢復當地秩序,很快,朝廷達成決議,命令蘇克薩哈和陳泰前往湖廣地區維穩。兵貴神速,接到命令後蘇克薩哈率領清軍迅速提刀上馬,沿著馳道一路南下湖廣,為了儘快平叛,蘇克薩哈率領部隊星夜兼程,路過驛站而不停,全體將士抱著必勝的信念開赴湖廣地區,到達預定地點後,蘇克薩哈與南方前來協助維穩的前明降將洪承疇進行了接觸,並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確定了兩面夾擊的戰鬥策略,最後僅僅用了一個星期,孫可望等亂匪便被悉數剿滅,湖廣地區再度恢復了往日的祥和與平靜!

清初名臣蘇克薩哈,為何不得善終?

順治十二年,湖北地區又發生叛亂,匪首劉文秀及其黨羽盧明臣分兵進犯嶽州、武昌。霎時間,湖北告急,武昌告急,嶽州告急,清廷接到消息後立即派蘇克薩哈前往平叛,蘇克薩哈用火攻將叛軍擊潰於江面,斬獲甚眾,匪首盧明臣跳江自殺,劉文秀逃往貴州,至此,湖北地區戰事結束。

回到京城之後,朝廷提拔蘇克薩哈為領侍衛內大臣,負責京城的城防和紫禁城的安保,級別為正一品,另加太子太保銜,之後年幼的康熙皇帝繼位,蘇克薩哈,索尼,鰲拜,遏必隆四人受順治皇帝遺囑,輔政幼年康熙康熙帝,這四人中間索尼最為年長,是四朝元老,在朝廷德高望重,威信極高,遏必隆隨圓滑但也非等閒之輩,鰲拜是大清五大開國重臣之後,實力背景極其雄厚,況且鰲拜武藝高強,戰功卓著,常常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而蘇克薩哈是正白旗,其餘三位輔政大臣都是正黃旗的,所以這就註定了在權爭中蘇克薩哈是孤獨的。

那麼四輔臣之間相互關係如何?

據《清史稿·蘇克薩哈傳》記載:“時索尼為四朝舊臣,遏必隆、鰲拜皆以公爵先蘇克薩哈為內大臣,鰲拜尤功多,意氣凌轢,人多憚之。蘇克薩哈以額駙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亞索尼,與鰲拜有姻連,而論事輒齟齬,寖以成隙。”

這段記載為分析四大臣在輔政中糾紛及鰲拜的擅政專權提供了線索。更是由於鰲拜圈地問題使蘇克薩哈和鰲拜的矛盾就公開化了,蘇克薩哈很清楚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朝不保夕,於是上奏皇上,懇請他儘快親政,然後準我為順治帝守陵寢,以便退出權爭,力保全身而退。

但是沒想到此舉激怒了鰲拜也刺激到了孝莊太后,鰲拜本想繼續借輔政之名行私利之事,孝莊太后則擔心皇上年幼,過早親政不利於統治,而鰲拜正好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夥同大學士班布爾善聯名誣告陷害蘇克薩哈,列舉了他二十四條罪狀,並建議皇上依照忤逆罪論處,要把蘇克薩哈和他的六個兒子,一個孫子,兩個侄子全部誅殺。

清初名臣蘇克薩哈,為何不得善終?

當然康熙帝和孝莊太后也都不是傻子,沒有準奏,最關鍵的孝莊皇太后也沒有出來為蘇克薩哈說話,鰲拜見此,便繼續強硬的要求皇上對蘇克薩哈家施以極刑,康熙帝尚且年幼,不敵權臣,不得已下詔將蘇克薩哈家的十人問斬。

後來康熙親政扳倒鰲拜後特意下詔說:蘇克薩哈雖然有罪,但罪不足以誅全家,這一切都是鰲拜公報私仇所致,我也非常痛心,即日起恢復蘇克薩哈的功名爵位,由他的幼子蘇常壽繼承。

蘇克薩哈的一生,起於戰爭,卒於權爭,一生都在各種各樣的鬥爭中如履薄冰,只能說生不逢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