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這樣魏博節度使全面開打了。

六月,辛未,田承嗣遣其將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眾降李寶臣。甲戌,承嗣自將圍冀州,寶臣使高陽軍使張孝忠將精騎四千御之,寶臣大軍繼至;承嗣燒輜重而遁。孝忠,本奚也。

在五月份丟失了磁州和德州之後,田承嗣又派遣其將領裴志清攻打冀州,可是這個裴志清居然偷襲了李寶臣。之後,田承嗣親自帶兵再次攻打冀州,這次很有效果,居然講冀州包圍了起來。然而,沒想到的是李寶臣派了其大將張孝忠將精騎四千前來救援,而且李寶臣隨後也來了。這張孝忠只是前頭部隊。足見李寶臣也非常重視這裡。這樣來看,就是裡外合擊,田承嗣大敗,以至到了焚燒自重棄城而逃的地步了。想來也只有這種戰術,老滑頭田承嗣才會大敗。最後,史文 提到了張孝忠也是奚人。說明,成德節度使的核心應該是以奚人為主的集團。這點在種族上與田承嗣不同。這也是為什麼成德節度使在對待李唐中央的態度上有些微與其他幾個藩鎮不同——沒有毀壞唐玄宗的銅像。這當然不能說明李寶臣集團對唐玄宗是真的忠心愛戴,只是要做兩頭鷹、腳踏兩頭船而已。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紅色為戰前控制區,滄州地區為後來的控制權。大體是明代的真定府和河間府地區。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明代真定府轄區圖)

田承嗣何以有此大敗?當然是因為他攻打了冀州造成的。所以下一個問題田承嗣為什麼要攻打冀州?

從前面的雙方的較量來看。

田承嗣的軍事安排是以北方為重,南方為輕。南方的李寶臣帶領思路節度使大軍從黃河和運河方向來攻打衛州。田承嗣沒有什麼太大動作。

也就是以河北地區為重點,而以今天河南為第二位安排的。同時,河北地區,特別是今天的冀州地區也是田承嗣的爭奪的目標。即使是在滏口陘下的磁州丟失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有動搖對北方的目標。對於北方的軍事目標來說,磁州滏口陘其實就是一個防禦性的。以防對手從後面包抄。奇怪的是此時的朝廷在獲得了磁州後也沒有繼續前進。

以北方作為重點,這就是在說,田承嗣是以幾個藩鎮為重要對手的,此時的朝廷派來的幾路大軍對於他來說似乎沒有放在心上。

反過來說,田承嗣也沒有將南方的軍隊作為重點。這透露出他沒有更大的野心。這點從安祿山南下的路線就可以看出了,安祿山從范陽起兵之後直接就殺向了洛陽,而後從洛陽入潼關,再進入長安的。

顧祖禹再論述冀州所屬的真定府,其實就是成德節度使轄區的位置的重要性說道:

府控太行之險,絕河北之要,西顧則太原動搖,北出則范陽震懾。

上列兩幅圖,基本可以證明顧祖禹所言不虛,這裡第一位的重要線是控制了太行天險——井陘口。也就是現在的石家莊的位置。關於井陘的重要性,論述多有,我這裡不再重複。但是控制井陘口的卻是成德節度使轄區。這裡的關鍵的關鍵是河北之腰,是河北的腰的位置,也就是中間的位置——從南北縱向來說。往北出兵,就會震動今天背景地區了,是北京的第一道屏障。此道屏障丟失,北京危矣。西出則直接影響太原,而太原是當時的李唐的北都。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一旦得到太原就意味著,東南威脅邯鄲地區,而西南就可以進入關中。

當然如果北京地區勢力越過這個地區那麼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若夫歷清河,下平原,逾白馬,道梁宋,如建瓴水於高屋,騁駟馬於中逵也。

可見,如果突破這片地區,那麼就可以突破今天邯鄲地區直接到了今天的開封和商丘地區。那效果就是駿馬奔馳在平坦而開闊的大馬路上。非常非常的順利!

中逵:1.謂道路交錯之處;九通路口。

2.泛指大路。唐 高彥休《唐闕史·辛尚書神力》:“辛 則正立中逵,俟其欲至,兩執其角,牛不能前。”清 季麒光《田婦行》:“五更挈伴走中逵,天明始到田頭好。”

3.猶中途。《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中逵絶無軌,改轍登高崗。”劉良 注:“逵,道也。”唐 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百川盡凋枯,舟檝閣中逵。”清 錢謙益《高會堂酒闌雜詠》序:“常中逵而徙倚,或當饗而欷歔。”

從這裡看,當然是大路,而且是非常好走的大路。

這裡,顧祖禹給我們劃了一條線,那就是過了冀州後要走清河,而後是平原,在是白馬天險,最後是開封和商丘地區。為什麼是清河為第一站?看圖就知道了清河緊挨著冀州啊。從這裡反推,那麼田承嗣老賊北伐李寶臣、李正已和朱滔,也是從清河出發的。這裡是直達路線。至於必佔平原,我們就不多說了,前文介紹德州的時候都介紹了。也就是說清河是北方勢力突破河北腰這個部位的核心,但是其南下的出發點卻是山東德州。所以,清河和德州是這麼一個關係,注意,這是從北方南下的角度來說的。而李正已前面介紹首先搶佔德州,那麼就意味著堵住了他南下的路線。起碼有利於保護他山東的勢力範圍。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這是現代地圖的大致標誌)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唐代歷史地圖走向大致標誌)

而這對於田承嗣來說,如果頂不住冀州方面的攻擊,那麼就意味著地盤會被搞丟。整個邯鄲地區就會成為他人囊中之物。他當然得親自往北來,北邊才是他命門所在。特別是清河這個位置和冀州挨著。

所以顧祖禹說:“其地表帶山河,控壓雄遠。”控壓雄遠這句話才是更為關鍵,也就是這裡是有遠大抱負的人必須得到的地方。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從顧祖禹這裡說直接到了開封和商丘一帶了。怎麼能說不雄遠呢?

顧祖禹指出,安史之亂後,安祿山就是突破了這裡直接到了洛陽,一路上勢如破竹。常山太守顏杲卿旋舉兵於後,斷祿山歸路,且阻其西入之謀,事未獲遂。既而李光弼、郭子儀相繼出井陘,入常山,屢敗賊兵,軍聲大振,漁陽之路再絕。可惜此時安祿山恰好進了潼關,郭子儀和李光弼只好把軍隊撤回去再去拯救長安,這樣,從今天河北石家莊地區切斷安祿山大軍歸路的戰略計劃就沒有實現。

但是反過來說,這也證明了,田承嗣沒有更大的雄心。因為對於他魏博地盤來說真正的肥肉是黃河以南的開封和商丘,這就佔據了黃河以南直到淮河之間的大平原了。可是他跟他的幾個老弟兄爭地盤,鬧到四下被圍,所以說他沒有更大的雄心和遠見。其實當時的開封地區是頗為不穩定的,如果以魏博的勢力拿下開封,在軍事上應該問題不大,不過影響肯定不小,比較,開封當時是控制著淮河方向來的江南的糧食,所以控制了開封就等於卡住了長安的 命脈了。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後來的山東李正已的兒子謀反的時候就卡斷了運河。

宋祁曰:河朔天下根本,而真定又河朔之根本。其地河漕易通,商賈四集,屯田瀦水,限隔敵騎,進戰退守,綽然有餘,故常倚為北面之重。

具體到田承嗣大敗的冀州。我們剛才說了,他應該是從清河北上的。冀州本身的特點是什麼呢?

顧祖禹分析道:

州據河北之中,川原饒衍,控帶燕齊,稱為都會。光武入信都,為中興之本。其後慕容垂得之,遂兼幽、冀。高歡始事於此,亦成僭竊之謀。豈非以東近瀛海,則資儲可充,南臨河濟,則折衝易達,經營太行以東州其根本之地歟!

從顧祖禹分析看,核心是“控帶燕齊”。這正是北破燕軍,東破齊兵的最佳結合點。為控制太行以東的根本之地。也就是說得此,太行以東就好控制了。這正是田承嗣的目的——控制華北平原。

田承嗣以諸道兵四合,部將多叛而懼,秋,八月,遣使奉表,請束身歸朝。

己丑,田承嗣遣其將盧子期寇磁州。

這裡正是田承嗣極為狡猾的地方,一方面上表請降,一方面居然還要再將丟失的磁州再搶回來。可謂是完全沒有信用。接著:

李寶臣、李正己會於棗強,進圍貝州,田承嗣出兵救之。兩軍各饗士卒,成德賞厚,平盧賞薄;既罷,平盧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為變,引兵退,寶臣亦退。李忠臣聞之,釋衛州,南度河,屯陽武。寶臣與朱滔攻滄州,承嗣從父弟庭玠守之;寶臣不能克。

這裡首先提到了棗強這個地方。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顧祖禹介紹棗強之沿革:

棗強縣州東三十里。北至深州百二十里,東至景州故城縣六十五里。漢縣,屬清河郡。以地多棗而名。後漢省。晉末復置,屬廣川郡,蓋亦僑置於濟南北境也。後魏省。太和中,復置縣,屬長樂郡。隋屬冀州,唐因之。宋熙寧初,省為鎮。十年,復置,仍屬冀州。

特別是這個棗強縣城:

○棗強舊城縣東三十里。漢縣治此,武帝封廣川惠王子晏為侯邑。晉永和八年,趙石寧以棗強降於冉閔。太元中,慕容垂徙治於廢廣川城。後魏復還舊治。隋以後因之。五代梁乾化五年,全忠侵趙王,自魏州遣軍圍棗強。棗強城小而堅,力攻始拔,即此城也。金天會四年,以河患,始遷今治。

這說明,今天的位置和當時的位置有所不同。但是當時的棗強卻是真的很強的。從下面的圖來看,棗強的位置大體也正是在清河的北面,是在德州和石家莊的中間位置,僅僅靠著現在的冀州區。這也正是李寶臣、朱滔和李正已合兵的地方。說明他們再解了冀州信都之圍後馬上到了這裡。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棗強的位置

棗強縣其實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棗強縣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南端。據《畿輔通志》,棗強古時盛產紅棗,早在戰國時期此地就以蒸煮棗油聞名於世,並且因此得名棗強城。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到西漢時,這裡更是“棗木強盛”,所以命名為棗強。但正史地理志中仍皆作“栆疆”(“疆”與“強”同音同義),直到《明史·地理》始改作“強”字。所以西漢初,劉邦時置棗強縣。棗油,指乾燥的棗泥,因狀似油脂,故稱。《玉函山房輯佚書·通禮類》引 晉 盧諶 《雜祭法》:“春祀用棗油。” 可見,是進入祭祀的東西。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棗》:“棗油法: 鄭玄 曰:‘棗油,擣棗實,和,以塗繒上,燥而形似油也。’”

為什麼天下一統的霸主必先佔領今天河北中部冀州地區?

今天的棗強位置

李正已如此退兵奇怪,是何緣由?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禮而遣之,遣使盡籍境內戶口、甲兵、谷帛之數以與之,曰:"承嗣今年八十有六,溘死無日,諸子不肖,悅亦孱弱,凡今日所有,為公守耳,豈足以辱公之師旅乎!"立使者於廷,南向,拜而授書;又圖正己之像,焚香事之。正己悅,遂按兵不進。於是河南諸道兵皆不敢進。承嗣既無南顧之虞,得專意北方。《舊唐書田承嗣傳》

遠來是私下給了李正已好處,而且此時的李正已的勢力遠沒有後來的大。何樂而不為呢?可是看看這個田承嗣多會演戲!簡直就是個戲精。與他的老主子安祿山真是一丘之貉!安祿山跳胡旋舞將貴妃和玄宗迷糊得暈頭轉向,他這裡將這個李正已玩了一個留夠。居然將自己的境內戶口、甲兵、谷帛之數交給李正已,這是等於說將自己的家底交給了李正已,可想而知,這個數字能是真的嘛?又說自己歲數大了,八十有六這個數字不會假。此人高壽。自己的兒子也不成材,言外之意當然是說自己並不是真正的威脅。還說這些財富是給李正已守的。這話真是連鬼都不會信的。那李正已又不是腦殘?演得有點過頭。接著對李正己的使者行君臣之禮,就是讓李正己的使者被背面南,自己還要拜了之後再接受使者的書信,這分明是接天子詔書的做法。又將李正己的圖像掛起來,焚香禮拜。老頭真是能演戲。梟雄也。能屈能伸。八十六了,什麼看不透?對這些虛的是早就看淡了的。李正己自然很受用,裡外得實惠,自然罷兵。

從前面的情況看,此時的李正己應該沒有很富裕,而且此時他只是佔據了現在的山東大約山東丘陵北部,而南部到江蘇徐州地區還沒有納入他的版圖,所以相對來說勢力最弱。這也正是田承嗣和李正己能達成戰略妥協的原因。對於這些有奶便是孃的藩鎮來說,眼前的好處才是真的。在說,他們和田承嗣之間的矛盾才是“人民內部矛盾”,而與長安的矛盾才是水火不容的敵我矛盾!這也就是為什麼藩鎮雖然屢次內亂但是大多很快平息的原因。這些以安祿山胡商的基因作為基礎的藩鎮,雖然不喜歡被唐王朝管著,可是也沒有吞併唐王朝的野心!他們只希望可以獨立自由而已。商人的狹隘的視野,勢必不能夠產生地主階級那樣的雄偉的戰略眼光。地主對土地的控制的基本要求絕對了他必須把整個華夏地區作為一個完整的目標控制起來,否則不能完全控制。

安史之亂及其之後的藩鎮割據是商業文明在我們這個農耕文明地域最大的一次政治實驗——商人來控制農耕文明大國——但是,事實證明,不行,失敗了。他們只能適應那種綠洲的割據的小王國部落的分散的聯合通知,不能建立高效的統一的大帝國——這是與商業交換為本質特徵的文明是不相容的。所以馬克思說商人是生活在古代各個王朝和大民族之間的氣泡裡,即夾縫裡。西方是猶太人,在我東方的中古是粟特人。

李正己兵退,結果南方淮南節度使李忠臣的帶領的部隊也撤退了。他們以四路大軍而毫無成績,說明他們這邊也沒有真心實意地攻打田承嗣。其實李忠臣也是安祿山當年培養的。

這是朝廷代宗時期平定魏博節度使這次戰事的第一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