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哪吒之魔童降世》入選競爭本屆奧斯卡獎。而目前,它的票房已經突破49億元,是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國產好動畫。於是,我又去刷了一遍,依舊為之感動。

一個鍋蓋頭,兩個小啾啾,大大的黑眼圈,咧嘴一笑露出兩排小牙齒。總愛雙手插在褲腰,擺出一副怒懟眾生的臭臉,妥妥一個禍害人間的惡魔形象。他以嚇唬村民為消遣,以破壞公共設施為樂趣。可以說,他所到之處,片甲不留。

父母鎖住他,村民厭惡他,而他也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看著這樣的哪吒,我竟有一種揪心的感覺:被”惡魔化“的孩子,真的很悲哀!

但將人惡魔化並非村民就真的惡毒,而是“惡魔效應”在作怪。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01 什麼是惡魔效應

前不久,曾經因為嫖娼被抓的黃海波在社交平臺發佈視頻,表示自己將會在此營業,希望網友支持。這本是一件好事,底下卻出現一些不太友好的評論。因為曾經的汙點,有些網友表示討厭他,抵制他。有些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為什麼會這樣呢?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惡魔效應”。就是說,人們會抓住別人的一點短處、缺點,逐漸延伸,鄙視與痛恨會衍生到他的一切方面,認為他什麼都不好,還會實行打壓。

比如前段時間“周海媚退出微博”佔據了熱搜榜第一位。翻開一看,原來是因為她在《香蜜沉沉燼如霜》裡飾演的天后一角十分狠毒,被觀眾憎恨和唾罵。還有演員王茂蕾,因為飾演《延禧攻略》中壞太監一角,演得太逼真,遭遇觀眾痛罵。最後他無奈道歉:對不起大家,“袁春望”讓你們添堵了!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物,我向大家致歉!

你有沒有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不自覺地使用了“惡魔效應”來評價別人。就像我有個同事A,她曾經悄悄地告訴我同事B的一個缺點。同事A當時就表現出不喜歡同事B。於是同事A只要聽到有關同事B的事,她都會說一句:他就是那樣的人,太討厭了!

一旦覺得某個人不太好,就會放大他們的缺點,最後整個人都是缺點。

回到哪吒,村民目睹了哪吒出生時的情形,一出生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破壞力。神仙明言:此乃魔丸轉世,成魔後會大開殺戒。

從此哪吒就成了村民口中的妖怪,只要他一出現,村民都會喊:妖怪來了!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在養育孩子時,你有沒有也試過,會因為孩子很活躍,跳上跳下,就給孩子冠上“搗蛋鬼”的稱號?你會不會每次看到孩子有磨蹭拖拉的苗頭,心裡就不耐煩,甚至對他生氣發火?你有沒有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好,就認定他是一個不聰明、沒出息的孩子?

如果有,你這種想法可能會毀了他。

02 惡魔效應怎樣毀掉孩子

(1)以偏概全,全盤否定孩子。

惡魔效應其實是與光環效應相對的,都是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但惡魔效應則是對人的某一品質,或對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壞的印象,會使人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評價偏低。

這是一種片面的、偏執的表現。

就像我們去一間餐飯吃飯,受到了某一位服務員的不禮貌對待,我們就會認為這家餐廳服務不好,並且列為黑名單,還會向朋友傳播:不要去這家餐廳。

比如哪吒為了救小女孩,不顧一切追捕水怪,卻被村民們誤會,還因此遭到討伐。這與村民對他“妖怪”形象的評價,以及出生以來的所作所為有關。村民認為哪吒是壞的,一直是壞的。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在我們教養孩子的時候,也常常會以點概面地評價孩子,比如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我們會認為他笨。不管孩子學什麼都會說:他就是笨,學不會的!給孩子做出了片面的評價。

(2)心理暗示:你不是好孩子!

當哪吒被帶進指點江山圖後,其母對他好言相勸。他卻憤怒地說:“為他們斬妖除魔,他們卻把我當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

在“惡魔效應”的影響下,哪吒的心態逐漸受到了他人的暗示。“他暗示”同時在哪吒心裡發酵。

村民給了哪吒“妖怪”的稱號,哪吒已經徹底承認自己是妖怪。並且以實際行動告訴別人,我就是壞孩子。比如哪吒一直幹壞事,常常會故意捉弄別人,就是要匹配上“惡魔”的罪名。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

帶孩子時,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也會不自覺地對孩子使用了“他暗示”。比如孩子沒有複習功課,我們就會說:你就是不愛學習;孩子沒有幫忙做家務,我們會說:你真是太懶了;孩子上學遲到,我們會說:你就是拖拉磨蹭……接收到各種評價後,他暗示在孩子心裡起作用。他們真的就是不愛學習、懶惰、拖拉磨蹭。

(3)輿論導向,孩子容易被孤立。

在指點江山圖中,哪吒回想起小時候的事:在街上,一個小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點頭。結果旁邊一個成人喊了一聲:哪吒。街上群眾驚恐:快逃啊。小女孩被人抱走,他傷心地站在牆角撿起毽子時,被群眾扔垃圾,“妖怪,去死吧!”

哪吒被所有人唾棄,孤立。因為他一出生就揹負著魔丸的惡名。

一旦人們對某個人貼上不好的標籤,人們會由此及彼,不喜歡某人身上的缺點,也會不喜歡這個人。遭遇到排斥時,我們無法享受應有的尊重與接納。

記得小學時,班上有一位男同學的左手有六個指頭。同學們都說他是六指怪,甚至叫他“六指琴魔”。大家都不跟他玩。他總是被孤立,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看著別人玩。

“思想上的偏見必然導致行動上的不公正。”——斯蒂芬·茨威格《異端的權利》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但其實,被孤立的孩子內心都是非常希望有朋友,被人接納。像哪吒和敖丙交了朋友。他激動得悄悄擦眼淚,他說:從小到大除了娘,第一次有人和我踢毽子,所以很激動。”我那個“六隻手指”的同學也會在看到別人玩得開心時,輕輕一笑。

03 如何預防惡魔效應

既然我們都知道了惡魔效應會讓我們對孩子產生片面的評價,引向不良的發展。孩子還會對自己產生消極的負面評價,那我們該如何預防惡魔效應呢?

(一)接納不完美的孩子,做會包容父母。

當孩子因為某一缺點或短處受到“惡魔效應”困擾時,作為父母,我們首先應該包容。沒有寬大包容的心,就很難給孩子做出理智的、全面的評價。僅憑某一個缺點就給孩子“判死刑”,是不公平的做法。

在指點江山圖裡,娘說:吒兒,其實你心裡是想被人接受的,對不對?只是因為別人的偏見讓你受了委屈!所以你才這麼恨他們吧?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她正以一顆包容的心,來安慰受到傷害的孩子。

我鄰居家的孩子在初中時,因為青春期的叛逆,學會抽菸喝酒,受到學校開除學籍的處分。這一汙點讓他受到鄰里的嫌棄。鄰居們常常勸告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學XX,那樣會被學校開除的。”

但他的父母並沒有放棄他,被學校開除後,其母親辭掉工作,增加陪伴與引導。其母常對我們說:“對他多包容吧!”。最近孩子參加了技能培訓,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哲學家斯賓諾莎

父母學會包容孩子的缺點,能讓孩子感受到,即使我不夠完美,父母還是愛我,接納我,這對孩子保持高的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二)發現孩子閃光點,做精明的父母。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中學時父母讓他學文學,但老師認為他過分拘泥,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成就;後來他學油畫,學校認為他在繪畫藝術方面不可造就。當所有人都對他失望時,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品格。於是他開始了學習化學之路。

至此這個孩子像被點亮了一樣,在化學研究上獲得巨大成就。他就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托·瓦拉赫。

這就引申出“瓦拉赫效應”。就是說,個體的發展是不均衡的,要挖掘優勢,潛心培養,充分發揮,會有不俗的成就。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對待受到“惡魔效應”影響的孩子,父母要擦亮眼睛,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哪吒的母親,她就很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她在與哪吒踢毽子時發現,哪吒“天生神力,能斬妖除魔。”於是,她請神仙為哪吒指點仙術,苦練法術,從而改變哪吒自暴自棄的心態,積極向上。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找到出路,看見光明。這份喜悅,能讓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孩子可藉此重新進行自我評價,找到正向發展的方向。

(三)善用羅森塔爾效應,做聰明的父母。

在指點江山圖中,哪吒的父親突然想說出哪吒的真實身份,哪吒驚喜地以為自己是靈珠轉世,其母將錯就錯,答:“對,你是靈珠轉世,所以天生神力。別人才把你當異類。靈珠轉世是要擔負起替天行道的重任。”

哪吒得知後歡天喜地,對自己突然有了期待,並且苦練神仙法術,就為了做一個真正的“靈珠轉世”。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為什麼其母的一句話有這麼大的威力呢?這是“羅森塔爾效應”在起作用。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挑選了一些學生進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他將“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校長,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當他對該部分學生進行復試時發現,名單上的學生學習都有了進步,而且活潑開朗有自信,求知慾旺盛,人際交往佳。

但其實,羅森塔爾只是利用了自己的權威撒了一個謊言:最有發展前途者只是隨機挑選的。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是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的社會心理效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可以善用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正面的評價和期待,引導孩子走出消極影響,並積極應對人生。

《哪吒》入選奧斯卡,我卻發現一個殘忍真相:惡魔效應會毀掉孩子

最後

泰戈爾的美詩——“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她的花朵來報答。”

家有“小惡魔”般的孩子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抱著平常心,學會包容孩子的缺點,同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善用我們的智慧,激發孩子的積極向上的動力。

父母們,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是一朵美麗的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