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全域旅遊富全民 ——武義旅遊開發篇

壯麗70年.輝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遊富全民 ——武義旅遊開發篇

壯麗70年.輝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遊富全民 ——武義旅遊開發篇
壯麗70年.輝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遊富全民 ——武義旅遊開發篇

從古到今,旅遊是認知世界改變自己的有效途徑。武義得天獨厚個性突出風景人文一直吸引著各地遊客自發前來,傳說中軒轅黃帝親臨過武義、牛頭山是老子青牛化身、劉秀逃難劉秀壟大紅巖……歷史上東晉、南宋兩撥遊客不僅在武義種下豐厚文化,還為後來的武義養生旅遊奠定淵源基礎。先說東晉竹林七賢阮咸之子阮孚、阮侯隱居隱逸明招山白陽山,牽連竹林七賢劉伶大小女兒跟隨夫君永康縣令張彥卿、隱士阮侯歸隱白陽山;南宋大儒呂祖謙因在明招山丁憂守墓開闢明招講學,四方學子趨之若鶩科甲連連,明招山一時成為福佑武義文化發祥名山。南宋武義詩人鞏豐可謂縣域旅遊開發先驅,他邀請師友朱熹、呂祖謙、陳亮等遊玩現泉溪鎮車蘇村水簾亭,舉辦詩會留下不朽的《江南序》《游水簾亭》等詩文;明代長沙太守何貴掛冠歸隱老家郭洞寶泉巖,對全村山水人文和民居建築做風水規劃營造,為今天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江南風水村郭洞旅遊文化打下堅實基礎,不愧為武義旅遊開發歷史宗師。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郭洞何氏宗祠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探索挖掘求突破

《武義縣旅遊志》主編程慶仲說:“搞旅遊,要發現挖掘山水人文資源,發展業態,以特色拳頭產品為引擎撬動零點地平線。”有了改革開放10多年的積累助推,武義縣委、縣政府順勢而為,在1990年9月18日正式成立縣風景旅遊開發領導小組及縣政府風景旅遊辦公室,邀請省市部門專家和縣域工作人員一起著手旅遊資源的調查、保護、開發和景區申報工作。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俞源村俞氏宗祠

武義旅遊開發發展資深人士朱連法告訴記者,1991年,“龍潭(溫泉)——大萊口省級風景名勝區”獲得省政府批准,1997年又調整為“龍潭——郭洞省級風景名勝區”,把已發現可開發的縣域風景名勝資源儘量連線列入。縣委常委會擴大會確定全縣旅遊資源開發原則是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量力而行、穩步發展。經多次普查論證,武義縣旅遊資源查明有各類單體192個,其中優良級單體42個,溫泉資源在規劃開發上首先進入視野,塔山溫泉開發成為帶動整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引擎。起步階段,縣政府委託杭大編制《龍潭——大萊口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1990——2010)》,後又委託有關部門院校編制《武義縣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和溫泉旅遊度假區、俞源、郭洞、丹霞旅遊區等多個單體開發規劃。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朱連法說,武義旅遊探索性開發,最初在白姆鄉與婺城區箬陽交界的龍潭背下了賭注,可龍潭背地理僻遠、交通落後、山背景區拓展空間也有限,運點建築材料要肩背擔挑爬水渠隧道,所以開發一段就停工了。1995年11月18日,縣委、縣政府為溫泉山莊(唐風前身)開業舉辦首屆中國武義溫泉節。武義旅遊開發從大紅巖、壽仙谷摸索轉到了郭洞、俞源古村落。1996年6月,縣政府撤銷風景旅遊辦改設武義縣風景旅遊管理局。起動階段,時任金華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建築規劃專家洪鐵城身體力行深入兩個古村落田野調查,還介紹中國“古建三遊俠”陳志華、樓慶西、李秋香帶清華建築系研究生入駐測繪調查。做足功課,明確思路,武義旅遊就因為郭洞、俞源的正式對外開放才迎來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從無到有開新篇

朱連法說,武義旅遊開發,整整摸索、蓄勢、鋪墊了8年。1998年7月3日,郭洞景區迎來第一批上海遊客,時任縣委常委、副縣長郭敏到客人下車站點迎接,是謂武義旅遊正式對外開放開篇紀年;同年10月1日,俞源景區初步建成對外開放。1999年7月,壽仙谷景區對外開放,石鵝湖、台山、小黃山景區也在此時段先後進入開發建設。2004年9月,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與開發申報工作啟動;2006年5月,大紅巖景區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10月,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對外試營業。鄉村旅遊和農家樂也在全縣各地蓬勃興起,2008年,全省農家樂現場會在武義召開。2013年,郭洞古村落和溫泉旅遊度假區被列入省農業廳、省旅遊局聯合推廣的12條休閒農業觀光遊精品線之一。2014年,規劃總長120公里,連接河流水系、公園綠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古蹟和城鄉居民區的浙江省首條田園休閒綠道在武義建成。1997年12月,省政府批准成立浙江省武義溫泉旅遊度假區;2002年9月,溪裡溫泉取供水工程通過驗收;2003年10月1日,清水灣溫泉度假村全面建成開業。2010年,武義創建省級旅遊經濟強縣,2011年被列入全省首批6個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之一,2012年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浙江省唯一“中國溫泉之城”,此前提出的“打造中國溫泉名城,構建東方養生勝地”戰略構想跨出實質性步伐。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從1998至2010年,武義旅遊可謂一鼓作氣、高歌猛進、取得突破性成長,這12年謂之武義旅遊首輪創業。從2011年開始,武義旅遊啟動從有到優、從優到特第二輪創業,借全省首批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東風,向多元、智能、全域旅遊推進。隨著旅遊開發思路逐漸清晰漸入佳境,武義把“生態立縣、旅遊富縣”寫入全縣四大發展戰略;提出北部溫泉養生,中部丹霞探古,南部生態風情的全縣旅遊開發三大布局;出臺一系列扶持旅遊產業發展優惠政策。

多元智能全域紅

朱連法說,2012年是武義旅遊具有標杆意義的一年。7月,縣委、縣政府在全會擴大會議上提出“生態景區全域化”;11月,縣政府出臺《關於推進生態景區全域化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全面部署實施生態景區全域化工作。2012年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近41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1.91億元。2013年2月,縣委將大力推進生態景區全域化列入常委會當年工作要點,3月縣政府出臺《關於推進生態景區全域化發展的實施意見》。2015年,實施生態景區全域化進入謀劃實施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大旅遊發展階段,武義旅遊從有到優到特發展取得大飛躍,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857.5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4.63億元。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全國首個全域化生態養生高峰論壇在武義召開

“文旅富縣”吹響資源整合號角。武義、宣平兩個盆地融合錢江、甌江兩大水系詩路文化建立。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及周邊城市客源地宣傳促銷,集政務、商務、體驗、APP、智慧旅遊客戶端和微信6大平臺為一體的武義智慧旅遊上線,為遊客提供上天入地全方位人性便捷智能服務。無論景區提升還是形象包裝,都突出網絡平臺和科技手段融合的重要性,大紅巖景區2018年“五一”和“十一”節慶上了玻璃棧道與玻璃滑道項目,流量人氣馬上提升;這在牛頭山、千丈巖等景區都有成功案例,當下的秘境網紅主題營銷也星火燎原,但智能網紅離不開底蘊根基的夯實支撐。

生態廊道大花園建設是全域旅遊綠色通道,鄉村振興給予全域旅遊道路文化自信。可以讓每個村民在家門口找到活幹有錢賺,村莊開發成景區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大變樣,特別跟下山脫貧政策結合,這樣的事例就更有說服力。不說牛頭山景區了,就說柳城畲族鎮小黃山景區吧,這村原名叫荷葉山頭,1997年全部搬到祝村省道邊叫新荷村落戶了,現在有業主看上荷葉山頭人文山水、古民居和風物底蘊,計劃分期投資3.5億元啟動新一輪開發,豈不是彼此皆大歡喜!

記者|鄢子和

攝影|包劍萍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壮丽70年.辉煌七十事 ㉞| 全域旅游富全民 ——武义旅游开发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