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紅廟鎮特色產業扶貧成效顯著

蕪湖日報·無為週刊 訊(通訊員胡春雷)近年來,無為縣紅廟鎮發揮農業大鎮特色產業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構建特色產業發展體系,依託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紅廟鎮用足用活扶貧政策,結合本鎮實際,制定《紅廟鎮特色種養業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實施方案》,建基地、強產業、創品牌,增強特色產業發展後勁。截至今年6月,全鎮共創建特色產業示範基地24個,示範基地主要以土地流轉得租金、入股合作得紅利、就業務工得工資、示範引領增收入等形式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近三年來,全鎮累計帶動2109戶貧困戶增加收入430萬元,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為有效擴大特色產業種養規模,幾年來,紅廟鎮結合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基地項目、“一村一品”資產收益項目、“三無”貧困戶產業發展引導資金項目、田園綜合體試點及小額信貸抱團發展等項目,積極鼓勵和引導貧困村、重點非貧困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種養大戶發展油料作物、花卉苗木、畜禽養殖及稻漁綜合種養等特色產業。整合和投入項目資金2417.6萬元,加大扶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發展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6860畝、菊花鬱金香等珍品花卉苗木1640畝、畜禽養殖6.2萬隻(頭)、稻漁綜合種養4300畝,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近1100萬元。目前,該鎮正在對8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的特色產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新發展薄殼山核2000佘畝,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700戶。

近年來,紅廟鎮堅持實施“產業興鎮產業強鎮”戰略,加快構建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的新路子。該鎮編制了特色農業產業項目發展專項規劃,按照規劃佈局抓好實施指導,合力引導產業集聚發展。為解決鎮域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統一組織、各自為戰的狀況,該鎮成立由村“兩委”參與的村級專業合作社8個,共吸納貧困戶1318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3個,初步形成了“村級專業合作社十新型經營主體十示範基地十農戶”的組織體系,有效帶動了眾多農戶致富,同時也壯大了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實力。為爭取金融對涉農企業的支持,該鎮積極推進農業信貸擔保貸款、特色農業政策性保險等工作進程,僅2018年,金融部門就發放給該鎮各類涉農小額信貸1350萬元,有力支持了新型經營主體和部分農戶的產業發展,涉及的貧困戶共收益81萬元。同時,該鎮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更多工商資本、社會資本投入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共引入10個主體入駐,投入資金近3個億,加快推進全鎮特色產業步入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