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四川甘孜瀘定縣----古稱大渡

四川甘孜瀘定縣----古稱大渡

瀘定縣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裡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勝利,瀘定也因此成為革命歷史名城。

一、歷史沿革

1、唐儀鳳二年(677年)置大渡縣,屬黎州。長安二年(702年)省入飛越縣,開元前置米川、天寶前置羅巖等羈縻州,明置雜道、巖州、冷邊、沈邊四長官司,屬長河西宣撫司。

2、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撤雜道、巖州入冷邊長官司。四十四年建鐵索橋,康熙帝題名“瀘定橋”,雍正六年(1728年)置瀘定橋巡檢司。宣統三年(1911年)設瀘定橋設治委員。1913年置瀘定縣。1914年屬川邊特別行政區。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於嵐安置區蘇維埃。1939年屬西康省。1950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屬四川省雅安專區,1956年改屬甘孜藏族自治州。

二、地名來歷

瀘定縣因橋得名,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大渡河上建鐵索橋,康熙帝題名“瀘定橋”,“於時誤認大渡河為瀘水,故名瀘定橋”(《西康圖經》)。(注:瀘水為金沙江的別稱)

三、風景名勝

四川甘孜瀘定縣----古稱大渡

1、二郎山。為瀘定縣與天全縣的界山,因1950年解放軍修築公路時一曲“歌唱二郎山”而名聞天下。二郎山整體呈北偏東走向;主峰海拔高3437m,南側的火夾溝公路埡口高2987m。埡口東為天全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啞口西為瀘定北亞熱帶於熱河谷季風氣候區。自火夾溝埡口東望為陰山,那裡潮溼多雨。

四川甘孜瀘定縣----古稱大渡

2、燕子溝。位於蜀山之王一貢嘎山東麓、瀘定縣西南部,距縣城60km的新興鄉境內。屬國家4A級風景區海螺溝的姊妹溝。溝長40km,景區面積100千平方米。年降雨量1200毫升,平均氣溫8.5℃、燕子溝風景區低海拔有現代冰川、森林、山峰和溫、冷泉等。

四川甘孜瀘定縣----古稱大渡

3、海螺溝。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境內,以大型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它融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溫泉、瀑布為一體,構成了壯麗奇特的景觀,是世界上距大城市最近也最易進入的現代冰川。

四川甘孜瀘定縣----古稱大渡

4、瀘定橋。是一座懸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1935年,紅軍長征路過此處,受敵阻擊,經過兩小時激戰,"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因此而名揚中外。解放後,瀘定人民在橋東修建了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在距橋約500米的河西沙壩建成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