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薩卡什維利已經入烏克蘭籍,現狀如何?為何澤林斯基不給他一個職位?

新文化街男孩


薩卡什維利本來是澤連斯基總統手中的一張王牌,震懾作用已經基本達到了,下一步還要打出去,將派上更大的用場。所以,薩卡什維利——是獅娃滾繡球,好戲在後頭。

世上本沒有免費的午餐。澤連斯基剛剛上任10天就恢復了薩卡什維利的烏克蘭國籍,這本身就是矯枉過正,是給前總統波羅申科臉上貼眼藥,同時也是未雨綢繆,想利用薩卡什維利的人脈和政黨力量,在下一步的議會選舉中對付前總統波羅申科勢力。當然由於之後的政治形勢變化比較快,薩卡什維利暫時退了出去。但他仍在積蓄能量,以備急需之用。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5月份剛剛上臺後,面對的政治形勢非常嚴峻——以前總統波羅申科為代表的寡頭政治勢力,處處制肘,時時挖坑,作為新總統,連起碼的人事任命都在最高拉達沒法通過,檢察總長盧岑科甚至公開和澤連斯基叫板。前總統波羅申科整合了歐洲統一黨,準備在議會選舉中與澤連斯基的人民公僕黨決一雌雄。

形勢嚴峻之際,澤連斯基總統面臨被架空的危險。情急之下,澤連斯基被迫打出了薩卡什維利這張王牌——用來震懾對付前總統波羅申科勢力。因為薩卡什維利是波羅申科的死敵,太知道波羅申科的軟肋和七寸了。這位曾經是格魯吉亞前總統者,與波羅申科曾經是同學關係,後來加入了烏克蘭國籍,並且出任德薩州州長。但很快兩人就鬧翻了,2017年波羅申科削了其國籍把薩薩卡什維利趕出了烏克蘭。從此兩人結下了死仇。用薩卡什維利這個老江湖對付波羅申科這個老油條,真可謂是“以毒攻毒”,確不失為一著妙棋。



當然,有“國際流浪兒”之稱的薩卡什維利,在烏克蘭國內還是有相當的鐵桿粉絲,他的“新力量運動黨”在烏克蘭還是有很多支持者。所以澤連斯基當時的考慮是:想在議會選舉中結成統一戰線(聯盟),以對付歐洲團結黨。只是後來人民公僕黨獨家拔得了頭籌而已,薩卡什維利也比較知趣的退出了競選。

當時有消息說,澤連斯基給薩卡什維利準備了兩個新職務——總統顧問或新的國家調查局局長。總統顧問主要是讓他協助澤連斯基分管外交工作,這是薩卡什維利的最長項;當然讓薩卡什維利去抓腐敗,也是發揮他的特長,薩卡什維利在格魯吉亞任總統時,反腐敗工作就卓有成效。

薩卡什維利今年才52歲,正是搞政治的黃金年齡段。由於他本人是一個天生不安分的主,是天生的不甘寂寞者。加之烏克蘭複雜多變的政治氣候,決定了薩卡絕不會長期地沉寂下去,他終將會走上前臺,要麼在澤連斯基任內再次被重用,要麼在下次烏克蘭大選時捲土重來。



眼下,薩卡什維利就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或將出新出山。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通烏門”事件引起的連鎖反應。由於雙方電話內容的曝光,澤連斯基總統是狐狸沒打著惹了一身騷——得罪了德、法兩國領導人。烏克蘭夢想要加入歐盟,一旦得罪歐盟的雙引擎,那還了得?所以必須要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或被西方高度認可的人去圓這個場。薩卡什維利或是最佳人選。

再者,“通烏門”事件也使得美烏之間的關係更加微妙和不確定。只要這位美國高度認可的薩卡什維利出場,或可變被動為主動。總之,薩卡什維利是澤連斯基總統手中的一張王牌——對外可以遊刃有餘地和美歐國家打交道,對內可以震懾和對付前總統波羅申科勢力的死灰復燃。所以,並不是不重用薩卡,而是先把他養起來,以備急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