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詹姆斯帶著超強的美國隊輸掉了兩個世界冠軍?

地球修理工軍叔


詹姆斯跟隨美國男籃打過三屆奧運會,一屆世錦賽,兩次奧運奪金,還有兩次第三名;而那兩次第三名的經歷中,在雅典奧運會上,他只是個不折不扣的醬油,那支球隊的核心是艾弗森和鄧肯,其次是馬布裡、傑弗森,詹姆斯充其量是第7、第8人的位置。而在06年那支夢七隊,詹姆斯倒確實是球隊的頭牌了。那為何在04年和06年,美國隊丟掉了兩次世界冠軍?情況是各不相同的。

沒有中鋒+不帶投手,美國隊在雅典重複了02年的錯!

當2002年美國隊在家門口的世錦賽遭遇滑鐵盧,在2003年的美洲男籃錦標賽為了重整美國籃球聲勢,很多大牌球員都選擇為國出戰。但是到了雅典奧運會,由於安全問題,很多大牌球員不太想去打奧運會的;而當時的美國隊主帥拉里.布朗又是出了名的嚴格,有一些球員也拒絕為拉里.布朗打球,這就導致美國隊打預選賽的12人名單,只剩下艾弗森和鄧肯,理查德.傑弗森,在雅典只能上一個殘陣,大名單甚至是在開賽前幾天才湊齊。正是因為這支球隊的組建就是困難重重,根本就不存在磨合,也沒有戰術,他們純粹在靠天賦打球。

當時的詹姆斯、安東尼、韋德、奧卡福、小斯、包括奧多姆、布澤爾看起來都像是拉里.布朗的被迫選擇。而那支球隊的配置也非常的不合理,首發5人組是艾弗森-馬布裡-理查德.傑弗森-奧多姆-鄧肯。

兩個“獨狼”一起上

對於常年關注NBA的球迷而言,看到這個陣容,就發現了不少問題;在進攻端,這支球隊最準的三分手是馬布裡;而在替補席上,唯一一個有穩定射程的安東尼還不被重用,他們根本就沒有穩定的投手。由於FIBA的規則是沒有防守三秒的,各隊很清楚,要是完全一對一跟美國隊打,那根本沒法打,因此所有球隊打美國隊都在玩聯防。當對方往籃下收,鄧肯在內線的優勢就無從發揮。而美國隊的外線就是怎麼投都投不進去,而到了淘汰賽打西班牙,要不是小組賽中,三分球命中率只有13%的馬布裡突然爆發,命中了6個三分,美國隊連銅牌都拿不到。

進攻打的不好,防守端這支球隊存在的問題也不少。首先是兩個後衛艾弗森和馬布裡都太矮了,太容易被對手針對了。而在內線,美國隊沒有傳統意義的強力中鋒,因此碰到歐洲球隊和阿根廷這種有身高、有力量的內線,美國隊的內線根本頂不住,內線防守基本上完全指著鄧肯一人時,所有球隊在那一屆奧運會打美國隊都選擇強行往籃下打;大家都很清楚,只要把鄧肯打下去了,接下來就可以打爆美國隊的三秒區。也正是因為美國隊的內線完全依賴鄧肯,當鄧肯雙拳難敵四手,我們也看到石佛罕見的無奈。

從小組賽首輪,美國隊就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輸波多黎各,輸立陶宛,他們是以小組第四的身份出線;即便跨過了西班牙,但是在阿根廷面前又顯得有些無能為力了。而沒有中鋒,沒有穩定的投手,這個問題其實也是02年,美國隊在家門口被歐美豪強吊打的原因所在;到了雅典,不過是問題的延續。

兵敗日本,美國隊缺統帥和尖刀!

先後在主場和雅典兵敗,對美國籃球造成了極大的觸動時,夢之隊在2005年換了種組建思路,克朗吉洛成為了美國籃協主席;在教練的選擇上,夢七沒有再邀請在NBA執教的名帥,而是請來了杜克大學的老K教練執掌教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美國隊打破了實行多年的為不同比賽臨時挑選球員的做法,而是對夢之隊進行長期規劃組建,早在06年3月,美國籃協就公佈了一分23人的備戰世錦賽的大名單。在那份大名單裡,頭牌是科比,另兩位應該充當領袖的球員是比盧普斯和皮爾斯,但因為手術的原因,科比和皮爾斯沒打世錦賽;而比盧普斯雖然一開始參加了夢七的集訓,但因為老婆即將生產,比盧普斯退出了以後,03一代有些被迫的被推上了前線,詹姆斯成為了頭牌。

即便比盧普斯、科比、皮爾斯沒打,但是最終美國隊的12人搭配也吸取了此前兩屆大賽的教訓。首先在側翼,當年的喬.約翰遜還是個大個投手,巴蒂爾也有穩定的三分球,賈米森是NBA當時最好的空間型4號位,安東尼也有穩定的投籃。在內線,霍華德、布拉德.米勒,他們帶了兩個類型完全不同的中鋒,除此之外還有矮壯型內線布蘭德和瘦高型內線波什也都可以打中鋒,可以說那屆美國隊的內線儲備非常充足。

但是那一屆的美國隊陣容結構依舊存在著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控球后衛太差了。當時的保羅還只是個菜鳥,而辛裡奇職業生涯巔峰在NBA也只能勉強算的上是一個全明星球員。打希臘的比賽,美國隊在控衛的位置上,也確實被對面的斯潘諾里斯給打爆了。同樣是打希臘的比賽中,由於美國隊打的不順,此前一直在強調突分的美國隊,又換回了單打獨鬥的模式,然而在那支夢七隊裡,當時沒有一個能打關鍵球的球員,突然碰到希臘的兇狠防守,整個球隊都有些懵。作為那支球隊的隊長,詹姆斯打希臘的比賽徹底把他只能突,沒投籃的短板給暴露出來了;而在防守端,突然碰上了希臘這群橫衝直撞的內線,霍華德也懵了。

當美國隊在場上沒有人能把大家組織起來,也沒人能打關鍵球,內線還頂不住,這就是06年夢七再次兵敗的原因。而在北京奧運會上,之所以美國能重新登頂,跟基德的加入和科比的迴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如果沒有基德,那支球隊未必能重新被團結在一起,保持著極強的戰術紀律性;如果沒有科比的關鍵球能力,恐怕他們也很難在決賽戰勝西班牙。

而詹姆斯在FIBA的舞臺,既不適合當統帥,也不適合當尖刀使,他的全能性有時候在FIBA的規則下,會暴露出自身打法的嚴重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