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水城泰州話稻河(上)

泰州,古稱海陵,處於長江尾閭、淮河下游、大海之濱,是一個江、淮、海三水匯聚,清、渾、鹹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正是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古時泰州又別稱為“三水”。

泰州是一座名副其實水城。是水滋潤了泰州,使泰州成了鍾靈毓秀之地,孕育了泰州獨特的水文化。環抱著州城的是一彎寬闊的護城河,城北有三條白練似的草河、稻河、滷汀河,向北通往裡下河水網;城南有從西向東穿城而過的運鹽河、向南通向口岸的南官河、東至海安西通揚州的老通揚運河,以及周山河、鳳凰河…;東面有直達東臺的泰東河、老東河、智堡河…;西面有引江河、九里溝等。泰州不僅城外有多條河流圍繞,城內也是河道如網,水系縱橫。由南而北有東市河、中市河、西市河,一條橫貫東西的河象腰帶一樣,稱玉帶河。此外,在城裡城外還星羅棋佈地分佈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池塘、溼地,如昭昭汪、夏家汪、打牛汪、打狗汪、百花潭、荷花池、扁豆塘……

稻河是條流淌著泰州歷史文化的河,它的誕生、發展、繁華、衰落和再興,許多人文故事幫助人們穿越歷史,感知泰州。

最富古城特色和水鄉韻昧的稻河。

稻河是明清時泰州經濟的主要命脈之一。

《說文》釋"稻"作"稌也","禾"與"餘"會意為"不在日常食譜中的穀類"。舊時百姓日常食用多為小米,即"粟",稻及大米仍屬貴稀。泰州其時為紅粟產區,漢初劉濞於此建海陵倉,左思《吳都賦》雲"酈海陵之倉,則紅粟流衍",駱賓王一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更是氣勢如虹。隋唐以後,植稻面積漸多,《隋書》中有"海陵盛產桃花米"之句,不知是稻是粟,及至與泰州有些淵源的陸游戲作"香粳炊熟泰州紅"時,則是稻無疑了。"粳"是稻屬,"泰州紅"則是以"泰州"命名的水稻品種了,南宋寧宗時期《嘉泰會稽志》所列當地水稻品種中即有泰州紅,《乾隆烏青鎮志》亦載"泰州秈,種自泰州來,其色赤,俗名赤秈"。由粟及稻,紅赤不易,聲名依舊,《道光泰州志》列"物產·穀類"時,"泰州紅"仍排粇稻(即粳稻)第一。當然其時稻種已豐,尾其後有"馬尾赤、鶴腳烏、雀不知、隨犁歸、救公飢、六十日白、觀音秈、駝兒白、小香、早香、黑早……"其名近百種。

泰州稻田,多在裡下河一帶,《退庵筆記》中有云"下鄉居什七八,俗呼為小湖廣,甚言產稻之多也"。來自裡下河四鄉八鎮的農民,把一年中“風吹雨打太陽曬”裡換得來的糧食,全都彙集到稻河。船載稻花香,相隨鹽船,北運河上的糧船亦是"水行滿河"。與食鹽官營不同,糧食可以流通買賣。洪武年東西二壩築成後,下鄉糧船亦阻在稻河頭,以經營糧食為主的陸陳行在稻河兩岸日漸增多,至清中後期達到極盛。所謂陸陳行即糧行,"陸陳"指大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六種糧食,可見稻河的"稻"應是"糧食"之泛稱了。

稻河自南邊壩口向北有板橋、通倉橋、清化橋、金明橋、揚橋、孫家橋、演化橋和韓橋。除一兩座磚鋪的拱橋外,其餘都是石拱橋。它們留給人的印象是:簡潔、穩定、堅固、牢靠,便於橋下舟船通過。

水城泰州話稻河(上)

從壩口向北過板橋到通倉橋,稻河兩岸都是鹽棧和數十家過載行,再向北就是一家挨著一家的糧行了。清人趙瑜記曰"清化橋南為孫家橋,通倉橋,皆沿河米市也,其米由下河七邑裝載而來",七邑之糧一水買賣,《吳陵野記》述其時"兩岸終日量升斛鬥生涯極盛,勞工邪許聲不絕於耳,露天之粟一望如雲"。及至民國後期,稻河兩岸糧行達六百多家,佔泰城商號四分之一,《泰州商業志》中雲其時糧食最高到貨量日達萬擔以上,江南江北糧食行情,均以泰州糧價為準,視其漲落而漲落。

稻河東岸和橋的兩側是一溜邊兒臨河的連家店;一開間的小門面,幾乎家家都向屋後伸出幾條長柱腳,踩半截到稻河裡,再把木柱頂頭裝上欄杆配上窗,安上棚面蓋好瓦,搭成形式各具、風格不同又一眼望不到邊的吊腳樓。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稻河猶存吊腳樓,稻河整治時才拆除重新砌建新仿古式沿街營業用房。

位於孫家橋西的廣勝居是稻河邊的"糧食交易所",每天早晨人們多集中於此品茗議價,談買談賣講的都是"暗舌子",一到十在他們口中變成"州關市鎮鄉街橋井殿州",外人乍聽莫名其妙。光緒三十四年(1908),稻河邊的糧行成立了陸陳公所。

水城泰州話稻河(上)

稻河孫家橋

稻河孫家橋

水城泰州話稻河(上)

水城泰州話稻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