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方星海:儘快填補生豬期貨空白 加快成熟品種國際化

方星海:儘快填補生豬期貨空白 加快成熟品種國際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述紅“證監會將抓緊生豬期貨工作,儘快填補這一空白。在金融期貨期權方面,也將適時推出更多的產品,為各類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加有效和精細化的避險工具。”11月30日上午,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19年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如是說。

他表示,證監會將不斷豐富交易指令,研究推出大宗交易,探索結算價交易機制;研究推出組合保證金,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證監會將逐步推出更多品種、不同類型的期貨ETF產品,儘快實現商業銀行和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今後期貨市場發展的一條主線就是以成熟品種的國際化為引領,對標國際領先市場,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不斷提升我國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實體客戶的能力。”方星海指出。

方星海補充到,在進一步完善市場法律法規體系方面,證監會還將協助推動《期貨法》早日出臺。

中國期貨市場四大方向

方星海提出了中國期貨市場今後的四大努力方向,包括進一步加大品種供給,豐富衍生品工具體系;加快成熟品種的國際化,增強期貨市場國際定價影響力;多措並舉,不斷提高市場運行質量;夯實法治基礎,提升監管能力。

進一步加大品種供給,豐富衍生品工具體系方面,證監會將繼續推出各類符合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的商品期貨,逐步實現已上市期貨品種的期權全覆蓋,加大對商品指數期貨、航運指數期貨等指數類期貨的研究開發力度。

“生豬期貨是在我國特定的生產情況和消費習慣下特別需要的一個期貨品種,我們將抓緊工作,儘快填補這一空白。在金融期貨期權方面,也將適時推出更多的產品,為各類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加有效和精細化的避險工具。”方星海說。

加快成熟品種的國際化,增強期貨市場國際定價影響力也很重要。他表示,我國期貨市場要在現有四個特定品種的基礎上,逐步具備條件的商品期貨和商品期權品種實現國際化。已經國際化的品種,各交易所要加大國際市場推介力度,提升市場運行質量,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國際客戶前來參與交易。在現有特定品種路徑之外,積極探索研究多元化的市場開放路徑。

同時,在改進市場運行機制方面,證監會將不斷豐富交易指令,研究推出大宗交易,探索結算價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做市商制度試點範圍,持續改善合約連續性,提升產業客戶的套保效率。

“在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方面,優化擔保品管理,研究推出組合保證金,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在提高市場流動性方面,逐步推出更多品種、不同類型的期貨ETF產品,儘快實現商業銀行和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提升期貨市場的機構化、專業化水平,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防風險能力。”

進一步完善市場法律法規體系也很有必要。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協助推動《期貨法》早日出臺,優化交易規則,增強相關制度的統一性、透明度和標準化程度。“證監會將認真研究國際上成熟期貨市場法規體系和監管制度,學習借鑑境外市場經驗做法,促進我國期貨市場規則與國際接軌。提高跨境監管能力,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的溝通協調,提升開放環境下的監管能力,為市場開放保駕護航。”

期貨公司前路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保險+期貨”、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基差貿易、場外衍生品業務等風險管理業務模式日益清晰,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正成長為衍生品的專業交易商和服務商。期貨資產管理業務在“去通道、去非標、增能力”的導向下,逐步走上規範化、專業化發展道路。

然而,一方面,長期以來,期貨經營機構發展一直面臨“大市場”與“小行業”的矛盾。期貨公司在資本實力、專業能力、服務水平,以及人才儲備等各方面均存在不足,明顯滯後於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期貨公司將從2020年1月1日取消外資股比限制。這一規則在激發市場競爭活力的同時,也對我國期貨公司經營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

由此,方星海對我國期貨公司提出了四方面建議。

首先是深化改革,促進行業優勝劣汰。目前我國共有期貨公司149家,與國際同行業或是國內其他金融機構相比,我國期貨公司存在機構數量多、行業集中度不高、盈利能力不強等問題。

“因此要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優化牌照管理,逐步建立市場化准入、退出機制;不斷優化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價制度,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扶優限劣,加大對資本實力強、業務能力強、經營管理規範的期貨公司的扶持力度;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上市,鼓勵期貨公司利用市場化手段收購兼併,實現優勝劣汰。”方星海指出。

其次是推動創新,引導期貨公司差異化發展。從美國期貨市場看,其擁有經紀業務資格的機構(FCM)目前僅為63家,而具有CTA(商品交易顧問)資格的機構達1521家,CPO(商品基金經理)資格的則為1390家,此外從事IB(介紹經紀商)業務的有1113家,這些機構中有大型銀行、投行以及貿易商和各類基金機構,期貨市場機構類型多元,業務模式豐富。

隨著我國期貨市場品種和衍生工具的豐富,期貨交易指令和策略的多樣化,以及程序化、高頻交易等技術的應用,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正逐漸發生變化,實體企業、專業機構投資者逐漸增多,必將促進期貨公司差異化的發展。

方星海認為,期貨公司應明確作為期貨及衍生品服務提供商的基本定位,深耕經紀業務,做精做細創新業務。在管控好風險的前提下,加快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差異化發展,擺脫業務單一、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局面,構建適應商品金融、場內場外、期貨現貨、境內境外需求的綜合衍生品服務體系。

第三,要適應開放,提升期貨公司跨境服務綜合能力。目前,實體企業跨境業務越來越多,迫切需要我國期貨公司服務能力跟上企業需求,提供跨境綜合服務。同時,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進入我國的期貨市場。

“期貨公司要充分發揮自身獨有的競爭優勢,儘快建立與各類機構需求相匹配的綜合服務體系和能力,在資本、技術、法律、人才、文化等多方面做好準備,在開放中積極應對境外機構進入我國期貨市場帶來的挑戰。”

同時,期貨公司還要學習借鑑境外機構在產品研發、綜合服務、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通過綜合性的定價服務、風險管理服務,將中國開放帶來的重大機遇轉變為期貨行業發展的優勢,通過服務將全球的市場、資源、產品、產業鏈以及風險管理銜接起來,不斷提高跨境服務能力和水平。”

最後,要堅持合規經營,不斷提升風險防範能力。方星海表示,風險管理公司要儘快提升專業能力,拓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業務,擴大業務規模,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同時要做好自身風險的防範,要時刻牢記業務發展要與資本實力、風控能力相匹配,切忌盲目擴張。”

此外,各級監管機構要堅定不移地支持期貨經營機構圍繞服務實體開展創新業務,期貨業協會要進一步加強自律管理工作,積極推動解決期貨公司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加快推進場外衍生品交易報告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風險分析研判,有效防範化解業務風險。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0AA7ZZRP】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