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般家庭出身,考公務員上正處級有可能嗎?

Cats貓


一般家庭出身,沒什麼背景,考公務員上岸後,上正處級有可能嗎?

平臺決定你的高度。公務員想達到正處級,兩條路:一條是提拔任用,概率極小;另一條是靠新《公務員法》的“職級並行”制度,省級以上相對概率較大。

如果是國考,進部委,40歲前上個正處,應該還是很容易的。部委的內設機構是司局級,也就是正廳級。每個部委下設二十多個內設司局,廳級幹部有幾十、一百,處級幹部有二百多,二十多年提拔個正處級幹部,應該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即使提拔不了,按新《公務員法》職級並行政策,單是拼工齡,大學本科工作3年晉升四級主任科員,第11年晉升四級調研員,就是副處級待遇,再有2年晉升三級調研員,然後3年晉升二級調研員,就是正處級待遇。大學畢業算23歲,16年工齡晉升正處級,也才39歲,還正年輕。部級單位一至四級調研員不超過綜合管理崗位的65%,部委機關一般有行政編制400多,不算處級以上實職,還有200多個一至四級調研員,根本不存在名額比例限制,因此對於二級巡視員以下的職級,根本不會存在因名額限制晉升不了的現象。

如果是省級公務員考試,進省直黨政機關,50歲前上個正處級,也有很大的可能。省直機關為廳級,內設機構為處級,一般有十幾個、二十個處,單是正副處長應該有50個左右。新《公務員法》職級並行,理想狀態下同樣16年可以晉升二級調研員。只不過對於省廳級來講,一至四級調研員名額不超過綜合管理崗位的45%,廳級單位一般有200多個行政編制,一至四級調研員名額為100個左右。雖然相比部委會有競爭,但相信在50歲之前,即使不能提拔任用實職崗位,也完全能等到一個二級調研員的名額。

如果是省考公務員進的市直部門,能不能上正處級,就很難說了。到了市直部門,一把手才是正處級,新《公務員法》實施之後,沒有了“非領導職務”,整個部門也只有一個正處級名額。想在市直部門靠提拔任用,上正處級,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非常優秀,能得到組織部門的高度認可,還需要有其他各方面的條件。除了提拔,還可以靠“職級並行”上正處級,不過難度又提高了一個大臺階。市直部門的一至四級調研不得超過綜合管理崗位的20%,其中一二級調研不得超過一至四級調研員總數的40%。也就是說,一個市直部門有行政編制100名,一二級調研員也只有8名,相對來說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能不能在退休前靠職級並行晉升到二級調研員(正處級),是非常不確定的事情。因為除了職級並行晉升,還有副處級實職套改職級也會佔一二級調研員的名額,如果不能提拔任用,單靠職級並行政策,晉升二級調研員,應該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市直部門如此困難,對於縣區黨政機關來講,如果想靠提拔任用,晉升副處級幹部,根據統計只有4%不到,正處級就更少了。縣區黨政機關人員要靠職級並行,晉升正處級,基本不可能,除非已經是副處級實職。但縣區黨政部門才是正科級,如果提拔正科級時間早,到退休晉升三級調研員,也許還有可能,因為縣區三四級調研員名額是綜合管理崗位的10%,加上參公人員,一個縣區最起碼有100多個。但二級調研員只有2%的名額,幾等於無。

縣區如此,鄉鎮和縣直部門是一樣的,也是聊勝於無。

綜上所述,公務員晉升正處級,如果考的是縣區和鄉鎮的公務員崗位,基本上也就只有1%的概率。如果考的是市級黨政機關的公務員,概率會更高一些,估計也不會超過10%。到省級以上部門,要先提拔,再靠職級並行晉升,到退休達到正處級才有可能。到部委機關,正處級並不是很難。


職言管語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潤友用簡短的四句話來回答:

一、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參加國家部、委、辦等部門的公務員招考並被錄取,你只要安心的工作,不犯什麼錯誤,幹到退休時有50%左右的概率能提撥為司(局)級領導幹部,有100%的概率可以當上縣(處)級幹部。因為國家部、委、辦等部門的行政級別為正部級,其所屬部門的正處級以上職位編制數足以讓幹到60歲的公務員解決處級職務;

二、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參加省級行政區所屬部門的公務員招考並被錄取,你只要好好工作,不犯什麼錯誤,幹到退休時有10%左右的概率能提撥為廳(局)級領導幹部,有80%的概率可以當上縣(處)級幹部。因為省屬部門的行政級別為正廳級,其處級以上職位編制數可以讓幹到60歲的公務員解決80%的處級職務;

三、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參加市(州、盟)所屬部門的公務員招考並被錄取,你只要努力工作,不犯什麼錯誤,幹到退休時有30%左右的概率能提撥為縣(處)級領導幹部;

四、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參加縣(市、區)所屬部門的公務員招考並被錄取,你只要勤奮工作,不犯什麼錯誤,幹到退休時有2%左右的概率能提拔為縣(處)級領導幹部。


潤友


本人做了八年的公考講師,見證了我的很多學生,家人,朋友的公務員之路,接下來我想通過幾個真實的故事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故事一:小Q(涉及個人隱私,故事中的名字我都用代號)30歲的女副處。小Q是我的研究生同學,比我大5歲,她是在畢業後工作5年考得研究生。小Q大學畢業那年公務員選調生的招聘在全國選調生考試才起步,小Q可以說是比較早的一批選調生,當時被分配當鄉鎮,工作雖然辛苦但很鍛鍊人,兩年就被提拔為副鎮長,小Q家庭出身一般,但為人處世不錯,工作能以也強,三年被提拔為縣團委書記。後來小Q自學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當時在我們學校上研究生可以申請定向委培,可以在職讀全日制研究生)小Q學思想政治,她報的研究生導師是省委的某領導,當時在我們學校掛職研究生導師(據說後來在她的副處級領導幹部的領選中給過她幫助)小Q研究生畢業後剛好趕上副處級領導幹部選拔,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基層工作7年以上的正科級領導幹部,所有條件小Q都滿足,於是順利晉級。成了當時她們市最年輕的女副處,最近我們聯繫時她已經是正處。

故事二:小H,30歲的男副縣長。我家親戚。博士在讀是就在大學當老師,後來博士畢業剛好某少數民族自治州高學歷人才引進公務員,小H順利通過考試,成了一名公務員,當時的人才引進是說博士學歷去了之後就是正科,小H在一年後真是成為正科崗位的小領導。不到兩年時間通過內部考核,提拔為某縣副縣長(之所以提拔如此之快是因為當時該自治州急需高學歷,年輕領導幹部)我想用不了多久他應該就是正處了。

故事三:小C,我的學生。曾經90後的大學生村官現在的副鎮長。小C大學畢業後參加了大學生村官考試,成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後來有通過了村官定向招聘公務員考試,成了一名鄉鎮公務員,再後來參加副鎮長的選拔考試,成為副鎮長。這一路小C花了5年時間。當然小C是一個官二代,父親副處,母親正科。小C說這麼多考試,父母對他的幫助並不大,否則他也不用報培訓班,辛苦備考了,不過也不是沒有幫助,他說在副鎮長選拔考試時,因為是當地組織的考試,他父親幫他打聽到了考試的形式,和往年的真題僅此而已,其他的都靠他自己。

這三個真實的故事我是想告訴你,從普通的科員成長為正處有很多因素,自身實力,學歷,機遇,人脈,家庭出身等等,有多少人出身寒門卻能出人頭地,也有多少人出身高貴卻跌入谷底,有些因素我們註定無法改變,但很多條件是我們可以創造的。


Teacher石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有能力有才華就能實現這願望,甚至更高(前提是在地廳級以上機關)。我有一朋友,30年前他是通過考試進入到的副省級城市的機關,工作踏實,業務精良、為人磊落、能力出類拔萃,經過自己不懈努力,從副處長、處長都是競聘上來,後來組織培養成為一名廳級幹部。想說的是,有能力不在出身,當然有背景也會有捷徑,但作為寒門弟子只要比他人更多的付出努力,成功也不是遙不可及的。


志說志話


太有可能了。

我的中學同學馬龍原來在我們市的皮革廠工作,後來他參加了公務員考試。

幸虧被錄用了,幾年後他原來所在的皮革廠就破產了。而他由於工作出色,不斷升級。剛到四十歲就已升到社保局的正處長了。已天天被人叫為”馬處“了。他的家庭我是清楚的,就是個普通家庭,學習也一般,否則那時也不會到皮革廠上班。考了公務員,從此人生有了巨大變化。真是知識改變命運啊!

我還有一個同學姓石,也是考了公務員。他現在不到五十歲,已是招商局的局長。他的家庭背景也很一般。

現在的體制下,公務員升職主要還是得靠資歷和能力。很多機關單位的升職主要就是靠熬,把領導熬退休了,你就很有可能成為領導。就這麼簡單。

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靠關係升遷。大多數的情況下企事業的升職還都是走正規渠道的。公務員單位沒有你想的那麼混亂,違法違紀的升職還是極少數的。


孟可的思想空間


只要努力就有機會

我就是在直轄市的一個區裡,奮鬥了20年,今年41歲,祖輩農民,完全靠自己幹出來的 已經正處。只要努力就有機會。但是我提醒在這個行業的同志們,一定要做技術和管理型同時具備的幹部,我專科畢業,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這麼多年堅持自學信息化,並不斷用於各種工作實踐,現在從事全區信息化管理。組織部給的評價是遍歷全區,最合適的一個人選,如果沒能力,又不肯付出就什麼也別想了。再有千萬別為當官而當官,幹好組織上給你的每一項工作,你自然就會進步。

正處級和有沒有背景沒太大關係

多少正處級是自己幹出來的!你要說正廳以上那隻要關係了這裡再說個題外話 公務員和事業編是兩個概念 事業編最高只能到副科級,要先繼續往上升 必須再去考公務員。事業編各市每年招幾千名工資3000起(隸屬於地方政府),公務員各市每年招幾個工資5000起(屬於國家編制)。我同校的93年 靠近公務員2年 現在已經是副科級了!這種東西還得看能力,沒能力別人想幫你都幫不了!

對於一般家庭出身的人員來說,可能性會小很多

說說我領導,目前正廳。他純粹是農民的兒子,開始在大隊當會計,然後鄉里面當辦事員,因為是筆桿子,進縣裡當了宣傳部幹事,然後某鄉副鄉長,某縣供銷社主任,然後某縣副縣長,然後某國企省級副處長,地市級局長(正處),然後省局副局長,局長,黨委書記。一般公務員的話看平臺了,省級的話,體制內二十年不犯錯誤,熬年頭就到副處長了(正處還是看能力)。

一般家庭出身,考上公務員能不能到正處級,這個問題與你的學歷,平臺有關係。假設你考入中央丶國務院各部委,你是碩士學歷,只要你肯努力工作,一般十幾年就能到正處級。假如你是博士學歷,那時間就要短几年了。假如你是本科學歷,那就要再長几年了。

假如你是在省級機關,應該和部委差不很多,達到正處是不成問題的。

假如你是在地市級機關,要達到正處,難度就會大一些,但達到正處也是有可能的。

假如你是在區縣級,那難度是相當大,除非你進入了領導班子。否則,正科級還是很可能的。

假如你是在鄉鎮級,到正科級很有可能,但難度也相當大。


尋你and奔跑


完全有可能,就看自己的能力與德行,我弟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我父母就是普通市民,我弟弟通過自身的努力,在89年大學畢業後對口入職在航空部屬下的一個研究所,因個人組織能力見長,實習期後被安然進人事處,工作5年後升副處,當時不到30歲,再2年後轉正處,現在是研究所技術檢驗中心主任,主管8個研究科室。

考上公務員能不能上正處,看你的能力了。不過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熬年頭,年頭到了自然升級,但只是級別職稱待遇,沒有實職實權,這還要看是哪級政府的公務員,省級公務員靠級更高,街道就別想了,正科夠你靠的了


安逸的菜青蟲


有可能,我老家有個猛人,縣電大畢業然後自考本科,川大研究生,博士畢業。33歲時候副處級實職副縣長。現在怎麼樣我沒了解了。他老家跟我同鄉,父母地道的農民很多人都知道,老家勵志人物的典範。很多人說到他都是豎起大拇指。


劍膽清心


不僅能,而且能超越。為簡明實用,我只用一個真實人物回答您。

我的一個親人,河北渤海灣純農村人,八十年代初考上大學,畢業後一直是公務人員,幹到2018年退休,正局級。

最關鍵的是,他只靠忠誠為人,老實做人,認真、紮實、高標準做事,遇事敢擔當,從不攀附人,從不拍馬,更不送禮,完全是靠工作多負出、多政績。

這是個真實的、我眼前的人,信不信在於你,我是真誠的,無半句徦話。


旅行筆記ysj


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