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咱們寨子的親人——雲南瀾滄拉祜族群眾眼中的朱有勇

  初冬,走進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山林裡,拉祜族村民們在熱火朝天地挖土齊壟;田野上,村民們在興致勃勃地種植冬季馬鈴薯。紅色的馬鈴薯地裡一排排長長的土壟,翠綠的思茅松下的一條條整齊的水溝,就像一行行鋪設在大地上的五線譜,譜寫著一個個直過民族擺脫貧困的千年夢想。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和他的扶貧團隊,以及成千上萬追隨他們的瀾滄鄉村各族群眾,便是五線譜上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演奏著邊疆科技扶貧鄉村振興的美麗樂章。

與老百姓成了一家人

  “朱院士與老百姓沒有隔閡,老百姓經常請他到家裡喝茶,親如一家。”竹塘鄉退休幹部趙勇華說,他近兩年在蒿枝壩負責管理朱有勇居住工作的院士工作站和科技小院。他告訴記者,每年年初許多村民家殺年豬,都排隊請朱有勇做客,朱有勇工作忙,村民們就等朱有勇哪天有空時再殺年豬。

  “他看上去就跟我們一樣是普通農民,和我們一起挖地,手把手教我們種洋芋。”瀾滄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二組村民劉明生談起對朱有勇的印象時,正在用鋤頭整理土壟。他身後大片田地上,一條條流線型的整齊土壟已種下了馬鈴薯。這位24歲的拉祜族小夥前幾年在緬甸打工,今年回家,聽說村裡辦院士扶貧指導班,馬上去報名學種冬季馬鈴薯,不交一分錢,還免費吃住。在地裡聽朱有勇講課通俗易懂,他很快學會了種植技術。

  雲山村黨總支書記李明告訴記者,全村種冬季馬鈴薯500畝,其中蒿枝壩3個小組就種了300多畝,3個小組馬鈴薯收入佔了經濟總收入的一半,帶動了今年全村脫貧,所以村民們對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非常感激。

荒地變成聚寶盆

  竹塘鄉的拉祜族村民們深深感受到,朱有勇團隊帶給他們的不僅是經濟收入的增加,還有田野裡、山林中、村莊裡發生的巨大變化。

  “過去我們種田就只在夏秋種一季水稻、苞谷,冬天田地就荒著。現在朱院士教我們種冬季馬鈴薯,全年地裡都有活兒幹,還可以到馬鈴薯和三七基地裡打工。”竹塘鄉募乃村委會主任顯毅傑說。

  過去靜悄悄的山林熱鬧起來了,瀾滄漫山遍野的思茅松,成為朱有勇團隊試驗推廣林下三七的天然聚寶盆。在募乃村荷花塘林下三七種植新基地,記者看到村民們正在松樹林中挖溝壟土。朱有勇科研助理尹兆波正在指導村民施工,他告訴記者,松樹林就是天然遮陽網,林下種三七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採用生物多樣性的原理防病害,松樹長得更好。

  “這個基地的林下三七種了3年,多數都採收了,林地又輪種黃精等中藥材,還留有一片三七作觀察試驗。”竹塘鄉大塘子村小壩子林下三七基地負責人朱相林說,他也是朱有勇的學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5年。基地裡,一群村民正在收攏曬乾的三七,準備在烤箱裡烘烤。村民們來基地打工,又增加了一筆收入。

  如今,蒿枝壩各個村裡處處乾淨整潔,房前屋後、村路兩旁開滿了黃色的炮仗花和紅色的三角梅。劉明生感慨:“2012年政府就扶持蓋了新房,但村裡道路、公廁都很髒。現在大家都主動去打掃衛生,因為院士都住在村裡幫我們脫貧,我們再不搞衛生會害羞的。”

他是我們的榜樣

  在大塘子村的一片田地裡,記者遇到馬鈴薯種植企業的負責人郭鳳偉,他和妻子正坐在地裡教村民們切芽拌料,培育冬季馬鈴薯的種子。郭鳳偉夫妻原來在內蒙古種植馬鈴薯,被朱有勇邀請到瀾滄帶動村民發展冬季馬鈴薯產業。說起朱有勇,郭鳳偉讚不絕口:“朱院士特別實幹,特別認真。前不久我們簡單整理了土地就準備種馬鈴薯,朱院士來地裡看了就批評我,要求我們精耕細作,規範種植,給老百姓做榜樣。”

  在蒿枝壩一組田地裡,竹塘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彭扎發正在拉線丈量,指導村民們規範種植冬季馬鈴薯。他對記者說:“朱院士幫助我們基層農科人員提高了專業技能,是我們的榜樣!”

  朱有勇近年提出在瀾滄興辦一所半工半讀、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的新型職業學校的設想,培養面向農村的技能型致富帶頭人。如今,一所以瀾滄縣職業中學為基礎、可容納6000學生的普洱職業教育分中心即將變成現實。瀾滄縣職業中學校長金秀梅告訴記者:“朱院士讓我們學校的老師參與辦扶貧培訓班,提高了學校老師們的專業素質,對我們如何辦好職業教育促進很大,他給我們樹立了時代楷模的榜樣!”

  “朱院士團隊在瀾滄的扶貧,聚焦素質提升、精準發力、產業發展和科技應用,解決了扶貧工作中不會幹、怎麼幹、幹什麼的問題。剛開始我以為朱院士是個‘怪老頭’,後來他成了我的知心好友,成了我學習的榜樣。”瀾滄縣縣委書記楊中興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