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人老了要學會照顧自己

“父母都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全部,孩子大了大多遠離父母。”——在社會老齡化日趨嚴重的今天,老年人養老問題日益突出,城鄉差異、生活習慣不同等因素導致傳統社會養兒防老的模式難以為繼。

人老了要學會照顧自己

“我老了不太願和孩子住一起,情願存錢去養老院。原因是不想離開生活習慣了的環境,其次是怕時間長了給兒子媳婦添麻煩。”這是很多老年人的心聲……

人老了要學會照顧自己

老年階段,幾十年的光景,我們也要思考如何安逸的度過,人老了要學習的東西卻更多了:適當放手,不要過多參與兒女的事情,老話不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該“自私”一點了,好好照顧自己,身體健康更重要。曾有人這樣比喻到,如果你年紀大了還有一個好身體,腿腳利索牙口棒,那簡直比年輕時遇見一個漂亮姑娘並與她相愛還要幸運。對老年人來說,許多原本看起來只是小頭痛小感冒的疾病,最後卻會變成威脅生命健康的情況發生,定期體檢,合理用藥,合理飲食,尤其是老人的身體機理走向衰敗階段,身體無法再如年輕人一樣做出很好的抗擊疾病的調理,因此老人要健康長壽,就要堅持長期規律的生活。

水乃生命之源,老年人要多注意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但是老年人喝水不宜“牛飲”,飲水要做到多次適量或多次少量,否則容易給老年人的心臟帶來負擔。晨起時空腹喝水,清理腸道內毒素,對腸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三餐前半小時喝水,可以稀釋胃酸,舒緩腸道,增加吃飯胃口。晚上睡前喝水,補充晚間身體所需水分,宜少不宜多。夜間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對預防中風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白開水和淡茶水交替喝,也可以適當喝一點參茶,但主要以白開水為主。

老人養生怎麼選擇飲食?多吃新鮮時令蔬菜,儘量不吃和少吃涼拌菜、醃製過的蔬菜,也不要吃剩菜,飯菜要趁熱吃,煮熟才能吃,冷食生食會給消化帶來負擔,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適當吃大蒜、大蔥、洋蔥類的食物,可以對腸道起到殺菌作用。少吃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各種動物脂肪、肝、心、皮、腦、肚、腸及蛋黃、魚子、墨魚、魷魚等食物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增加血中膽固醇含量,導致老年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以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適當運動有益健康,老年人不適合劇烈運動,但也不能整天坐著不動,可以進行一些快步走、散步等有氧運動。運動時間不能過長,半小時左右最佳,可以短時間多次運動。運動前後中注意補充水份,外出運動最好結伴而行。不要因為年紀大,身體衰老,就否定自己。

要相信自己,就算在家帶孫子,做家務,也是對家庭的一種付出,別太自卑,也別太逞強。你不再是曾經的少年,要注意保養。天氣變了,要為自己添衣服;困了,就早點去休息;累了,就多放鬆放鬆。

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了,這時心情要調整好,子女照顧,進養老院,用人居家養老,量力而行,酌情而辦,不要把自己當做負擔。這一生什麼苦沒經過,要相信人生最後的旅程也會坦然度過。

老年階段,精神陪護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可別小看“精神”二字對於老年人的重要性,老年人就更需要精神安慰,也要學會自得其樂,多培養愛好,保持心情愉悅。

當然,最重要的是,很多時候,想要真的釋放他們的孤獨,並不是子女時刻在身邊噓寒問暖,也不是時刻有保姆跟著,更不是不停地給錢,而是讓他們忙碌、充實,讓他們找回年輕時的自信和“被需要”感,他們真正害怕的,是自己“沒用了”。

他們希望自己在生命的盡頭,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而是內心的充盈與尊嚴。說到底,養老也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體,靠自己內心的充盈。

人生在世,什麼也買不來健康和快樂。看淡一切,看開一切。淡到極致就是絕美,看開了就是新的世界。別去在意別人的看法,只遵從內心的想法,快樂一天是一天,人最終的歸宿還是自己,孰輕孰重,冷暖自知。

人活在世,學會柔軟,學會不動聲色。在安靜中,才能顯示人品的高貴,享受世界的美好。 活到老學到老。人這一輩子,看不完,想不完,唯有淡然。謙虛是美德,裝糊塗是智慧。 學會放下和後退。放下就是自在,後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因老去而憂傷,不因得失而惆悵,做好最簡單的事情,你就學會了真正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