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從戒律演變成佛法之爭,各部派如何提出新的理論,解決邏輯問題52

四大分歧上。大家好,我是文忠,繼續咱們的佛教史。

從戒律演變成佛法之爭,各部派如何提出新的理論,解決邏輯問題52

佛教進入了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各種流派各種見解,那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是不是大家都已經暈了?

爭論的焦點的轉移,從戒律到佛法本身

佛教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結集中都出現了僧團的分裂,原因都是在戒律上,而不是在佛法本身上,佛教所說的造成佛教根本分裂的大天五事開始,以及再到部派佛教之間的分歧和論爭,鬥爭焦點已經從戒律上轉移到了佛理本身了。

這是個什麼原因呢?佛教早期的戒律制定,都是根據佛陀生前所到過的地方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傳統而制定的,根據文獻記載,佛陀主要的活動區域就是在恆河流域,總體來講,這些地方的風俗習慣,差別沒有那麼多,所以佛陀就以此制定了最初的戒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教的弘法區域不斷的擴大,甚至到達了印度以外的地方,這些地區之間的現實情況,它們的多樣性,和佛教原始戒律之間的矛盾就爆發出來了,這就是僧團最開始分歧的根源。

從戒律演變成佛法之爭,各部派如何提出新的理論,解決邏輯問題52

戒律之爭的解決方法

對於戒律上的分歧,所謂的調整和適合的方式其實很簡單。第一,兼收幷蓄,求同存異,最後的結果繼續一起往前走,第二,謹守原則,據理力爭,最後的結果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兩種做法說不上誰優誰劣,但是從歷史事實上看,大眾部的處理方式更像第一種,而上座部更像第二種。因此大眾部被認為更加的包容和進取,而上座部更加的保守和嚴謹,而戒律作為一種行為手冊,細化和嚴謹是有一個臨界點的,就是說不能無限制的細化它,要是不停的細化他,活就沒法幹了。就比如說一個公司,每天不幹業務,天天修改員工手冊!因此,就需要在弘揚佛法和護持戒律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一旦達到這個平衡點,戒律的事情就不是最主要的了,剩下的就是微調了。這個平衡點是什麼時候到來的呢?就在孔雀王朝時期。

孔雀王朝把整個印度歸於一統,佛教是國教,因此對於佛教來講,在世俗權力的幫助下,就可以在整個印度範圍內,對於戒律問題上的矛盾進行調解和協調,能合則合,不合則散,不管怎麼說大體有個定論。在阿育王后期,整個僧團在戒律的原則和條款上,基本上就穩定了下來。因此僧團之間爭論的焦點就變成了對於佛陀教法理解的不同,而這種不同一旦爭論起來,那就無邊無沿了。你想想看,那麼深邃廣大的一套思想體系裡面,能發生爭論的點實在太多了。

從戒律演變成佛法之爭,各部派如何提出新的理論,解決邏輯問題52

佛理之爭的前兩個問題

200多年裡,上座部和大眾部前前後後,總共分裂出差不多20個左右的部派,那麼他們爭論最核心的是什麼呢?主要有四點,也就是四個重要的分歧,簡單說就是法的問題,我的問題,心的問題,以及修行道果的問題

第一、法的問題,法是佛教中概括最大,使用最廣的一個概念。凡是有質的規定性,並能引發一定認識的事物或者是現象,都可以稱為法。分歧是法的真假有無的問題,當時主要的觀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種。

1、上座部犢子部,法有我有論,指的是世間法真實不變的存在,以及佛陀所說的各種道理,都是真實的,是有同時也是恆。而組成我們人的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思想善惡等等之類的東西,也是有,也是恆,因此連在一起就叫法有我有論。

2、上座部說一切有部所提出的,法有我無論,他們認為一切事物的本質屬性也就是法性,是真實的永恆的存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是實有,而我,因為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五蘊散去人就沒了,所以無我,這一派的思想,後來就變成了小乘中最大的哲學體系。大眾部系統的多聞部也是支持這個觀點。

3、大眾部提出來的法無過去未來說

,把佛教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兩大類。有為法說的是那些具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變化的事物,但是沒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他們認為是無為法。他們覺得有為法,只是在因緣聚合的剎那才存在,過去沒有未來也沒有,所謂實體的存在,類似點狀的存在。上座系裡面化地部也比較認同這一點。

4、諸法具名論,大眾部的一說部和說出是部,都可以歸為此類。他們認為世界都是幻想。只是一個假名而已。這就意味著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解讀是不真實的,世間法是不真實的,按照一說部的理論,出世間法一樣也不真實,所有用語言要表達的東西都是不真實,語言和實體二者沒法兒契合。

什麼叫唯名論

這套理論屬於只破不立的,他們重點針對的就是說一切有部。但是後來經過龍樹菩薩的整理,就變成了成實論相對比較完整的宗教哲學。此外它還有一個很大的唯名論傾向。唯名論就是你不能通過字面來理解某一個意思。同時任何一個意思的理解,只有你自己能知道,你不能完整地讓另外一個人理解,而且即使你定義給了另外一個人,那他的理解也很難跟你完全一樣。所以就得出一個結論,也就是我們不可能通過語言去把握真理。這也就成了後來大乘佛教裡面空宗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來源。

部派佛教的爭論中,上座部總體上說有,大眾部總體上說空,所以說空道友,就成了整個部派佛教時期的一個爭論的重點。佛教中的“有”指的不是客觀存在,而是永恆不變,佛教裡的“空”指的是運動和變化。所以我們說佛教裡面很多詞兒,你要是望文生義的話,很可能就理解錯了。

從戒律演變成佛法之爭,各部派如何提出新的理論,解決邏輯問題52

第二、我的問題

,說說我的分歧,原始佛教的有情眾生,是五蘊和合而成的,五蘊在我就在,五蘊不在我就沒了,如果結合業報輪迴三世兩重因果,這些同樣非常核心的教義來看,邏輯坑就出現了,那就是如果五蘊離散之後我就完全徹底沒有了的話,那什麼東西去承擔業力呢?又是什麼東西揹著善業惡業進入輪迴?就是載體是什麼呢?這就是邏輯BUG。如果不解決,整個業報輪迴的體系就撐不住了。上座部的犢子,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補特伽羅,翻譯過來就是為人、眾生、數取趣。

各個部派都提出了自己的載體,其實這些所有的概念,誰來承擔業力,誰來進入輪迴這個事情的一種解讀。

由於篇幅太長,後兩個心的問題和修行道果的問題。下次再說。感謝各位的支持,歡迎大家多多的關注、評論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