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濟麥44的特徵是什麼?

我是立新18


濟麥44的特徵是什麼?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說起濟麥44其實是個新生不久的小麥品種,被種植戶們稱為小麥領域的“小鮮肉”。其“母氏”為954072與濟南17雜交後選育而成。兩者都由山東省農科院培育而成。濟麥44在2017年至2018年進入試驗田試種後,平均畝產為540公斤。比濟麥22上增1.2%,瞭解濟麥44的生長特性和特徵,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宜其種植的環境,和更加便於管理。


一:具有超強的分櫱率,奠定豐產豐收的基礎。

濟麥44號分櫱特強,其分藥成穩率相對較高,棵穗相對飽圓混長,且其粒籽克重相對較大。對增收增產穩定性強。

二:抗性好,耐寒性強。

濟麥44號柴葉上貼,植株間通風透光性強,更利於其生長。其抗病性相對較強。尤其對高抗稈鏽病、株期抗條鏽痛、中抗白粉病、和小麥病毒病以及低感麥蚜等都有較好的耐抗性。

濟麥44號成株與同類相比略微高長。約為0.75米至0.80米。其根系張鋪發達,杆往相對粗碩,抗倒伏能力優於同類前期品種及其它部分品種。


其雖屬半冬性作物,不僅抗性好,而且還具有很好的抗寒耐受力。能一次又一次抵禦超低寒潮的到來,而對其後期的拔青拔節影響寥寥。

三:優質優產。

濟麥44號籽粒蛋白質優於一般小麥含量為15.4%;溼麵筋35.1%;沉澱值51.5mL;吸水產63.8mL/100克:穩定時間25.4min;麵粉白度77.1屬強筋麥面品種。

總結,濟麥44號年雖然優特點多,但在其種植管理中也要注意葉鏽病、赤黴病、紋枯病的防治。其它管理與一般小麥無異。


村民小江


你好!飛火流星為你解答。

說起濟麥44的特徵,有人用過這樣的詞彙評價:“名門名品名秀”,“王炸”。這不是什麼溢美,只能說是畫龍點睛吧!

濟麥44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綠色強筋小麥新品種,2018年9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半冬性,生育期233天,比濟麥22短2天。



經品種鑑定和對比實驗種植,濟麥44具有自己的突出特徵——

1、幼苗半直立,葉色淺綠,抗寒性超一流。無論是冬季凍害,還是春季倒春寒,都能很好地抵禦。


2、分櫱率超強,豐收有保障。畝最大分櫱102萬,有效穗43.8萬,分櫱成穩率44.3%,千粒重43.4克,容重788.9克/升。

3、株高75-80釐米,高度適中,根系發達,抗倒伏能力強。


4、旗葉上舉,便於通風透光,抗病性能好。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病蟲害功能研究室2017-2018年度抗病性鑑定表明:濟麥44成株期抗條鏽病,高抗稈鏽病,中抗白粉病,中抗土傳小麥病毒病,低感麥蚜。

5、優質強筋。2016、2017年山東省區域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泰安)測試結果平均:籽粒蛋白質含量15.4%,溼麵筋35.1%,沉澱值51.5毫升,吸水率63.8毫升/100克,穩定時間25.4天,麵粉白度77.1,屬強筋品種。




2019年5月27日,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治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介紹,一般來說,小麥品種很難做到既高產又優質,而濟麥44在產量和品質方面結合的很好。在連續兩年的實驗種植中,濟麥44均達到一等強筋小麥標準,兩年平均畝產603.7公斤,比連續9年全國推廣面積第一的高產品種濟麥22增產了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