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越南黎筍怎麼死的?

平安32687


作為中越關係破裂、乃至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爭爆發的罪魁禍首,黎筍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並不陌生。不過,1986年7月10日黎筍之死倒並沒有什麼出奇,雖然也曾被稱為越南斯大林,但是,黎筍與死亡至今仍撲朔迷離的斯大林並不相同,他是正常的死亡。

黎筍

黎筍是越南共產黨早期的創始人之一,1907年生於越南廣志省兆豐縣,早在1928年,黎筍就參加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黎筍鬧革命時,越南還是法國人的殖民地,此時黎筍等人的目的,自然是讓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取得獨立。在黨內,黎筍當過宣傳委員、也曾被法國殖民當局逮捕,靠著靈活的手法和卓越的能力,黎筍在越南共產黨中地位逐步攀升,並在1951年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越南領導人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胡志明,但是,在胡志明的晚年,越南的實際大權,其實掌握在黎筍等人的手中,胡志明雖然擁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但是在越共中央,胡志明已經開始靠邊兒站,影響力也不斷被黎筍等人排斥。

胡志明

1969年胡志明去世之後,黎筍更是名正言順地成為越南最高領導人。靠著中國和蘇聯的支持,1975年,越南實現了全國統一。然而,經過數10年的浴血奮戰,越南終於獲得統一之後,黎筍並沒有帶領越南走上建設國家、發展經濟的路子,相反,也許戰勝美國這一戰績使得黎筍產生的妄想,他開始變得狂妄自大,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在黎筍的帶領下,開始推行了所謂的印度支那聯邦計劃。

在蘇聯的支持之下,黎筍決定吞併老撾和柬埔寨,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發動了對柬埔寨的侵略戰爭。

越南戰爭之前越南態勢

而對於為越南成立和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中國,黎筍的態度開始變得變化莫測起來。隨著黎筍的野心逐步增長,很顯然,愛好和平且經濟實力較弱的中國,已經無法滿足黎筍的愈發膨脹的野心。黎筍開始親近蘇聯,遠離甚至敵視中國。

其實這一點早有苗頭,早在1974年越南尚未統一之時,根據越南的報紙報道,黎筍就已經表現出反華的傾向。但此時,越南還需要中國的支持,因此,黎筍雖然愈發親近蘇聯,但是,他依然在蘇聯和中國之間搞起了平衡外交。

越南完成統一之後,自覺翅膀硬了、再不需要中國支持的黎筍更是公然翻臉,靠著蘇聯的支持和美國遺留下來數10億美元的軍用物資,最終掀起了與中國邊界戰爭。這場吃著中國大米打中國人的戰爭,由此爆發。

越南地圖

然而,小國終究只是小國,無論他的領導人野心有多大,也無法改變這一現狀。越南掀起的侵略戰爭和邊界戰爭,在中國的堅決反對之下,接連遭遇慘敗和挫折,窮兵黷武的黎筍最終也在1986年因病去世。

而隨著黎筍的去世和蘇聯國勢的急劇衰弱,失去了蘇聯的支持,越南又在對外侵略戰爭中一次次消耗著國力,最終支撐不下去的越南被迫停止了侵略戰爭,偷雞不成蝕把米、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就是越南統一後黎筍諸多行徑最好的形容。


文史鄒鄒


黎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他於1907年生於越南廣治省兆豐縣,1986年因病死於河內。

(黎筍)

黎筍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統治越南長達17年,直到他死去之前,仍然擔任著越共總書記的職務,可見,黎筍是一個權力慾很強的人。

其實,早在胡志明擔任越南最高領導人時,黎筍就極力培養自己的勢力,一步步從胡志明手中奪權。由於胡志明是仁厚之人,所以到後來,胡志明已被黎筍架空,黎筍成為實權派,胡志明成了名義上的最高領袖。只不過胡志明在越南享有崇高的威望,黎筍表面上還要對他表示尊重。

(黎筍和胡志明)

黎筍不僅在國內善於玩弄權術,而且他還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要建立一個印度支那聯邦國家。黎筍夢想中的這個聯邦國家,將把柬埔寨和老撾全部囊括進去,再度實現昔日大南帝國的輝煌。黎筍甚至希望在建立印支那聯邦後,進而成為地區性大國,稱霸一方,並且在世界上都發揮重要影響。

老撾自不必說了,由於力量有限,懾于越南實力的強大,很聽越南人的話,內政外交很大程度上受越南控制。而柬埔寨不願屈服於越南,這就惹惱了黎筍。1978年,越南悍然出兵柬埔寨,佔領控制柬埔寨達11年之久,直到1989年才完全撤出20萬大軍。

黎筍不僅以大欺小,加強控制老撾,武力征服柬埔寨,而且還非常囂張地侵犯北方鄰居。當然,黎筍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窮兵黷武,最終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數以萬計的青壯年在戰爭中死去,越南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黎筍把越南領導成這個樣子,心中肯定也很窩火。可這又怨誰呢?明明實力不濟,卻依傍蘇聯虎假虎威,自詡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到最後把一個國家搞的一窮二白,成了世界上的一大笑話。到了最後,黎筍實在無法支撐局面,不得以宣佈停戰撤軍。灰頭土臉的黎筍心情會好到哪裡去?只能鬱鬱寡歡。所以,在越南發起的對外侵略均遭失敗後,黎筍也一病不起,於1986年死於越南首都河內,終年79歲。


高山流水116820061


胡志明之後任職的是黎筍,在越南取得抗美戰爭的勝利,全國實現統一後,著手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一面加緊對老撾的全面控制,一面出兵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此舉造成了中越兩國關係陷入低潮。 他在1976年越黨四大將第一書記改稱總書記後,一直擔任總書記職務。直到1986年7月10日在河內逝世。 黎筍的繼任者是長征。長征原名鄧春區,因對中共領導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仰慕備至,因而改名為長征。 長征是親華派人物,1956年因在土改中的左傾政策,被以黎筍為首的南方派(以後發展為親蘇派)免去總書記職務。1986年黎筍去世後長征再度出任總書記,並且很快就開始改變黎筍的路線,扶持被關押多年的另一親華派大將阮文靈登上越共一把手地位,使越南逐漸擺脫前蘇聯控制,走上革新開發之路。


美食大渝小廚


黎筍是越南共產黨、越南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印度支那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之一,他的地位在越南僅次於當時的胡志明。1969年胡志明死後黎筍作為越共第一書記成為當時北越的最高領導人。1976年,北越與南越合併成為越南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由於胡志明死後當時越南勞動黨不再設主席,因此黎筍的越共總書記就是越南最高的領導人。黎筍在看到越南打炮了美國人身後又有蘇聯撐腰,覺得自己在東南亞就是老大,悍然出兵干涉別國內政,妄想吞併柬埔寨和老撾,還在國內迫害華僑,製造中越邊境爭端。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在1979年發動了自衛反擊戰,雖然反擊戰我們很快就撤回了國內,但是戰爭一直持續到1988年。長年的戰爭使得越南的經濟一蹶不振,越南人民長期處在戰爭的陰影之中。古人云: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句話用來形容越南最好不過了,黎筍也在1986年內外交困中病亡。

越南統一後入侵柬埔寨,欺壓越南華僑,製造中越邊境衝突

對於越南抗法和抗美的情況就不多說了,我們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情況還優先援助越南提供大量物資,武器等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在越南看來好像是理所當然一樣。在實現了全國統一之後,當時的越共最高領導人黎筍並沒有將重心放到經濟建設上來,反而是內心膨脹想要實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妄圖組成一個由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組成大越南。

在1978年派兵入侵柬埔寨,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基本控制了柬埔寨主要城鎮和交通線,扶植起了韓桑林偽政權。波爾布特等民柬領導人被迫率領殘部退入西北部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的山區開展游擊戰。

同時在國內黎筍又壓制和打擊華僑,想法設法迫害排擠越南國內華僑,沒收他們的財產,接管他們的產業等等。黎筍還大量華僑驅逐出境。據統計,黎筍上臺後,驅趕華僑超過二十萬人。

長期窮兵黷武導致經濟一直停滯

黎筍作為越共最高領導人在1976年南越和北越合併,越南統一之後,沒有大力發展經濟反而走向窮兵黷武的路線,侵略他國,製造中越邊境衝突,使得越南的經濟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後來的十年中越邊境衝突又進一步拖累越南經濟,使得越南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態。雖然當時有蘇聯在背後撐腰,但隨著蘇聯自己經濟不行,不可能無限支援越南,在這黃金的十幾年時間裡長期戰爭中,越南百廢待舉,靠窮兵黷武,致使國家遭受重創。即使在黎筍死前的幾個月也就是1986年1月份還到蘇聯去請求戈爾巴喬夫的蘇聯援助,但是由於戈爾巴喬夫著手推動國內的經濟體制改革,需要有一個穩定環境並沒有滿足黎筍的要求。大海航行靠舵手,黎筍這個越南國家的舵手方向走錯了就會使得越南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偏。1986年7月黎筍在河內病逝,他死前留給越南共產黨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越南。

反觀我國在1979就實行了改革開放,對內改革,大力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對外開放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使得我國經濟迅速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這才是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正確道路。


山中茅店


黎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他於1907年生於越南廣治省兆豐縣,1986年因病死於河內。

黎筍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統治越南長達17年,直到他死去之前,仍然擔任著越共總書記的職務,可見,黎筍是一個權力慾很強的人。

其實,早在胡志明擔任越南最高領導人時,黎筍就極力培養自己的勢力,一步步從胡志明手中奪權。由於胡志明是仁厚之人,所以到後來,胡志明已被黎筍架空,黎筍成為實權派,胡志明成了名義上的最高領袖。只不過胡志明在越南享有崇高的威望,黎筍表面上還要對他表示尊重。

黎筍不僅在國內善於玩弄權術,而且他還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要建立一個印度支那聯邦國家。黎筍夢想中的這個聯邦國家,將把柬埔寨和老撾全部囊括進去,再度實現昔日大南帝國的輝煌。黎筍甚至希望在建立印支那聯邦後,進而成為地區性大國,稱霸一方,並且在世界上都發揮重要影響。

老撾自不必說了,由於力量有限,懾于越南實力的強大,很聽越南人的話,內政外交很大程度上受越南控制。而柬埔寨不願屈服於越南,這就惹惱了黎筍。1978年,越南悍然出兵柬埔寨,佔領控制柬埔寨達11年之久,直到1989年才完全撤出20萬大軍。

黎筍不僅以大欺小,加強控制老撾,武力征服柬埔寨,而且還非常囂張地侵犯北方鄰居。當然,黎筍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窮兵黷武,最終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數以萬計的青壯年在戰爭中死去,越南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黎筍把越南領導成這個樣子,心中肯定也很窩火。可這又怨誰呢?明明實力不濟,卻依傍蘇聯虎假虎威,自詡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到最後把一個國家搞的一窮二白,成了世界上的一大笑話。到了最後,黎筍實在無法支撐局面,不得以宣佈停戰撤軍。灰頭土臉的黎筍心情會好到哪裡去?只能鬱鬱寡歡。所以,在越南發起的對外侵略均遭失敗後,黎筍也一病不起,於1986年死於越南首都河內,終年79歲。





卿說


福垊認為黎筍(越南語:Lê Duẩn)就是越南的漢武帝、越南的斯大林,別看人稱他三哥,卻成為越南黨內的二哥,擁有的權力相當於一哥,比他大17歲的胡志明都得靠邊站。黎筍這三哥有點像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的“張”。大哥胡志明真名阮必成,改名阮愛國;二哥長征真名鄧春區,因佩服兩萬五千里長徵而改名;三哥黎筍,真名就叫黎筍。大哥去世後,三哥成為了大哥!1986年7月10日,黎筍病逝,比黎筍還大五六十天的二哥長征成為了大哥。

黎筍之死,儘管是病死的,但福垊認為因氣生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就是說他是氣死的也不為過。黎筍因為野心勃勃而成功,也因野心勃勃而氣死。

野心勃勃——黎筍的發跡

黎筍是越南中部的廣治省兆豐縣人,這個地方在兩漢、吳(三國)、隋朝時,屬於的日南郡。他是農民出身,當過鐵路工人,他這工農身份,加上聰明睿智,不僅多次“進宮“還能多次“出宮”,更關鍵一點在越南黨內地位也是扶搖直上。越南逐漸形成“四駕馬車”的局面,頭號人物胡志明、二號人物長征、三號人物黎筍、四號人物范文同。一般大哥都忌諱二哥的,故而胡志明拉攏黎筍和范文同而打壓長征。

范文同是老實人,對胡志明是唯命是從,但老實人對於二哥而言沒有戰鬥力的。而胡志明的三弟黎筍就很有一套了,黎筍親蘇,這個和胡志明的遠交近防不謀而合。長征親北,既為胡志明所忌又不為胡志明所喜。黎筍一番縱橫捭闔從操作,大哥、二哥紛紛不敵,最終反客為主。連胡志明也被他架空了,成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曹吉利(曹操,本名吉利)。1969年9月2日9時47分,胡志明去世,黎筍上位。這天因為是越南的國慶,越南為了“吉利”,黎筍將國喪日(胡志明去世)的日子改為9月3日9時47分。

野心勃勃——黎筍的大業

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海陵王完顏亮

黎筍成為大哥後,將親蘇仇北發揮的極致,就像金朝海陵王一樣,夢想著統一河山、夢想著開疆拓土,他決定實現的目標:統一越南、建立印支聯邦。

  • 統一越南

越南歷來南北分治,胡志明領導越共所建立的國家是越南民主共和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北越(北越南),位於北緯17度以北。而17度以南則是吳庭豔在法國和美國支持下建立的越南共和國(最初命名為越南國)。胡志明在位時,北越就一心想統一南越,可惜胡志明直到去世也沒看到國家統一。在黎筍的主政下,對於南越加以滲透和侵入,終於在1975年4月30日統一了南越。1976年7月2日,南越北越宣佈正式統一,並將國號改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 妄圖建立印支聯邦

近代越南(法國分為東京、安南、交趾)、老撾、柬埔寨成為了法國殖民地,法國稱呼該地為法屬印支殖民地。不知道了黎筍是不是受到了印度的啟發,1975年印度吞併了錫金王國,並且牢牢掌控這不丹王國。而越南對老撾和柬埔寨的控制,也是強有力的。越南一直致力於三國一統,可老撾過於聽話不好下手,而柬埔寨那時正好鬧紅色高棉。而紅色高棉出招太狠,搞得天怒人怨,原本出身紅色高棉的韓桑林、洪森紛紛邀請越南解放柬埔寨。黎筍認為這是吃掉柬埔寨的最佳時機,藉著老大哥蘇聯的支持,也就浩浩蕩蕩攻入柬埔寨。這一次,黎筍的好夢變成了噩夢了。

野心勃勃——黎筍的悲憤

黎筍挑釁行為,不僅遭到了北方的當頭棒喝,大敗而歸,耗費了財政60%的支出,而且還陷入了漢武帝的困惑悲憤。這個自我吹噓的第三軍事大國,又陷入了柬埔寨的游擊戰泥潭之中。北方當頭棒喝,國際譴責甚至支持柬埔寨抗越,越南國家百姓陷入窮困。黎筍大業未成,在國際上碰了一鼻子灰,國內也形成一股支持的長征(鄧春區)勢力。黎筍尷尬地硬撐,可並沒有出現吞併柬埔寨的奇蹟,黎筍很生氣,病情很嚴重。1986年7月10日,黎筍去世。長征接棒,12月召開大會,全面反思黎筍的錯誤政策,收拾黎筍的爛攤子,他們決定實行革新開放,從此越南走入了新時代。越南從1988年越南陸續從柬埔寨撤軍,同年長征去世,直到1991年10月,撤軍全部完成。越南的印支聯邦的春秋大夢,變成了欲罷不能的白日夢!

福垊認為,表面看黎筍是病死的,其實還不如說是氣死的,甚至是鬱悶死的。對此,您怎麼看?還請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福垊


是病死的,即正常死亡,這一天是1986年7月10日。“黎筍”在東方大國曾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不過提到他的國人無不咬牙切齒,因為這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反華派。在他執政的17年時間裡,越南從東方大國親密無間的兄弟迅速演變成勢不兩立的敵人,並進行了長達10多年的戰爭,徹底改變了兩國,尤其是越南的國運。

而可悲的是,雖然越南在黎筍去世後進行了政策的修正,但仍未對黎筍及其黨羽進行全面而徹底的清算,很多時候甚至還對其所謂的歷史功績進行了高度評價,這使得越南不僅無法正視歷史,更無法在未來走出一條屬於越南的道路。

某種程度上說,黎筍,是越南的千古罪人,而大部分越南人則淪為其擁躉而不自知。

作為越南昔日的“Le Dung”、“三哥”,黎筍在越共黨內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作為越共、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印度支那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之一,黎筍有著極其輝煌的“革命經歷”,比如 1928年參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以鐵路工人身份投身共產主義;1930年成為印度支那共產黨首批黨員;胡志明時期進入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並領導南越境內的地下共產黨組織等。

1945年二戰勝利前夕,胡志明在北越發起“八月革命”並取得成功,北越由此獲得獨立。獨立後的北越很快成為美蘇爭霸的角鬥場,胡志明也成為蘇聯人民的好夥伴。

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親華的胡志明地位無可爭議,此時的黎筍地位也不斷上升。隨著朝鮮戰爭的塵埃落定,美國將精力轉移到越南,蘇中越開始成為牢不可破的反美同盟。

但隨著1960年蘇中關係交惡,北越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雖然蘇中為爭奪在共產主義陣營地位,爭相對越南援助,但騎牆的越南明顯難以招架。胡志明作為越共最高領導人多次居中調和但難有成效,蘇中裂痕反而越來越大,這讓越南不得不面臨選邊站的尷尬局面。

由於此時的黎筍地位上升並不斷排擠胡志明,加上抗美戰爭的需要,越共逐漸向蘇聯靠攏,與東方大國的關係逐漸惡化。

雖然此時的胡志明黨內地位最高,但卻高過了頭,在黎筍等人的捧殺下,“封神”的胡志明反而逐漸被架空,失去了實權,黎筍則趁機攫取了大權。

黎筍之所以選擇蘇聯而非東方大國,一方面是因為只有蘇聯才有與美國針鋒相對的能力;另一方面越南自古以來就有稱霸東南亞,構築印度支那聯邦的野心。而東方大國國力雖不如蘇聯,但絕不允許越南如此僭越。

1969年,胡志明去世,黎筍順利接班,越南進入黎筍時代。

在蘇中兩國的大力援助下,越南的抗美戰爭高歌猛進,美國則在經濟危機、國內反戰浪潮等一系列因素的掣肘下接連敗退。

在黎明前的黑暗,黎筍多次北上訪問東方大國,要求提供更大規模的援助幫助北越統一越南,但遭到內憂外患的共和國的拒絕。此時的共和國為對抗蘇聯的需要,正在謀求與美國關係的正常化,這讓黎筍集團愈發不滿。於是黎筍徹底倒向蘇聯,兩國關係迅速惡化。

1974年1月,西沙海戰爆發,東方大國以弱勝強擊敗南越奪回西沙群島,但此時的黎筍政府卻公開發布聲明,感謝東方大國幫其收復西沙群島,激起東方大國強烈反感。不僅如此,黎筍還推翻了此前胡志明承認的東方大國南海部分島嶼主權,並在北方陸地上對東方大國提出野蠻的領土要求。

1975年,美國撤出南越,北越隨即統一越南,黎筍也開始了雄心勃勃的印度支那聯邦計劃。

為爭取更多支持,黎筍不僅在北方邊境頻繁挑釁,更在國內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排華浪潮,蘇越關係迅速火熱,越南和東方大國關係則跌入冰點。

1978年11月3日,蘇越正式結盟,越南加快了膨脹的腳步。1978年12月,趁HONGSEGAOMIAN在柬埔寨天怒人怨,黎筍下令侵略柬埔寨,邁出了印度支那聯邦夢想的第一步。隨即東方大國震怒,1979年2月17日兩國戰爭爆發,並持續到90年代,徹底將越南打回了原形。

因為黎筍集團堅定不移地親蘇反華,並極力排擠武元甲等親華派,整個80年代兩國關係始終冷若冰霜。在共和國參與中越戰爭的10多年時間裡,改革開放也隨即鋪開,邊境戰爭成為檢驗部隊實戰能力的訓練場。而越南也因為戰爭的巨大威脅,加上北方工業基礎全毀,被拖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剛剛在抗法和抗美戰爭中積累起來的威望也蕩然無存。

雖然在蘇中交惡、美中緩和的國際大背景下,黎筍的選擇有現實的不得已,但將整個國家置於自己的野心之上,黎筍對越南而言是真正的罄竹難書。

黎筍死後,長征扶持阮文靈繼位,阮文靈即刻調整外交策略,謀求與東方大國關係的正常化。鑑於此時的蘇聯戈爾巴喬夫當家,已經內憂外患自顧不暇,所以越南積極北上求和,兩國終於停戰。

但由於未徹底清算黎筍集團,使得越南高層內部依然難以形成強有力且成熟的領導班底。特別是在蘇聯解體後,越南為了所謂的國家安全,一方面繼續推行革新開放全面效仿東方大國,另一方面又謀求與美日等國家搞好關係尋求自保,這無疑又會使越南陷入更大的深淵。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一直懷疑一個問題:如果在胡志明活著的時候,實現了越南統一,他會不會反過來,直接對中國反目並且倒打一耙。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因為越南這個更加實在是一條養不活的白眼狼。

而黎筍,就是這個白眼狼的典型代表。

在越南民族獨立和統一過程中,黎筍對越南做出了巨大貢獻。越南獨立統一以後,利令智昏的黎筍,對越南的發展和未來做出了致命的錯誤判斷,嚴重影響了越南與其鄰國中國的關係。

眾所周知,沒有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全力支持,越南的民族獨立是不可能達到其預定結果的。就是這個國家在中國的支持之下完成了抗法抗美,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他們的獨立和統一,是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無私幫助取得的,我相信,這一點會得到全世界任何有一點良知的人的承認,不管是越南人,中國人,還是越南的敵人美國人,法國人。


但是就是這個白眼狼,剛剛顧過命來,一轉身,就想背靠蘇聯的大樹,對他昔日的恩人狂吠,呲牙,其白眼狼的特點,在黎筍的領導之下一覽無餘。

黎筍根本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戰略家和政治家,他只是一個反覆的小人。一個典型的有奶就是孃的機會主義分子。在黎筍當政時期,中越交惡發生了著名的邊界戰爭,將兄弟般的兩個國家終於推向了對立,直到今天,這種對立都沒有完全消除。這種實質上的對立對越南國家和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深深刺痛了中國黨和政府以及中國人民的心。中國官方被逼無奈,最終將黎筍領導下的越南黨和政府定性為“黎筍集團”、“越南黎筍反動集團”。


罪惡的黎筍死了。像一條狗一樣的死了。至今越南黨和政府依然把黎筍推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可以講,任何時候,只要越南黨和政府不能認清黎筍的功與過,不能認清其在越南統一後,其對越南發展以及對中越關係造成的致命影響,中越關係都很難再真正回到過去那種同志家兄弟的關係。

關注行學組,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行學組


黎筍(1907—1986) 曾任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生於平治天省。1928年參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1931年任北圻黨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委員。同年被法國殖民當局逮捕判20年徒刑,先後監禁於河內、山蘿和崑崙島等地。1936年法國人民陣線執政時獲釋,回到中圻地區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37年當選越共中央委員,任中圻黨委

書記。1939年任黨中央常務委員。1940年再次被捕判10年徒刑,流放崑崙島。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後出獄,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抗法戰爭期間任南方局書記,領導第七聯區的抗戰工作。1953年調回北方工作。1954年日內瓦協議簽署後重返南方局。1957年調回中央工作,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58年任越黨中央委員會代理總書記。1960年越黨三大上當選第一書記。1976年越黨四大將第一書記改稱總書記後,一直擔任總書記職務。1980年起兼任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1960年起連續當選越南國會代表。1986年7月10日黎筍因病在河內逝世。


懮國懮民


黎筍,出生於1907年4月7日 ,越南廣治省兆豐縣人,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也是印度支那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之一,他統治越南長達十七年,1986年7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在胡志明還是越南最高領導人的時候,黎筍就已經展現出了其強大的野心,也開始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希望把越南變成一個“印度支那聯邦”。黎筍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能力,很快就在越南政壇紮根,此後黎筍不斷扶持親信擔任要職,胡志明的權力逐漸被架空。在胡志明執政後期,越南政壇呈現了“挾天子令天下”的局面,胡志明仍舊是越南最高領導人,但真正的掌權者是黎筍。

在越南抗美戰爭結束之後,黎筍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不但想讓越南成為印度支那聯邦,還想讓鄰國柬埔寨和老撾一起併入聯邦體制內,最終建立以越南為首的南亞霸權。黎筍的這種志向在今天看起來有些可笑,但是在上世紀確實行得通,因為他獲得了蘇聯的大力支持。



黎筍上臺後,對內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對外實行“雙重標準”,一重是討好蘇聯,從蘇聯獲得經濟和軍事援助,二重是加強對老撾和柬埔寨的控制。1978年,越南悍然出兵佔領了柬埔寨,雖然八年之後黎筍病逝,但是柬埔寨仍然沒有擺脫被侵略的局面。後來還是因為蘇聯政權快要坍塌,越南擔心西方國家的報復,所以才極其不情願的撤出柬埔寨。


在歷史上,但凡是藉助外人力量發展壯大的國家,都不會實現長期的穩定,越南也沒有逃脫這個魔咒。黎筍對越南的影響,不只是體現在他執政期間,更體現在他病逝後的那些年。黎筍的親蘇政策在蘇聯解體之後讓越南陷入絕望,在他執政期間,沒有安心發展經濟,結果沒有了蘇聯的經濟援助,越南經濟陷入停滯狀態,他也沒有發展軍事,靠著蘇聯的裝備號稱越南是第三號軍事強國,結果蘇聯解體之後,越南到現在還沒有抬起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