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宋代周敦頤書寫《愛蓮說》以來,蓮花那高貴端莊,雅麗清白的品性,就被樹立在了文人墨客們的心中,蓮花從汙泥里長出來,卻絲毫沒有沾染壞習氣,在清水裡洗滌卻不顯得妖媚。享譽千年的花中君子,清白如此,自成一格,蓮之清名被世人廣為接納。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在宋朝之前,蓮花就已受到了世人喜愛,文人墨客也好,平民百姓也罷,蓮都是人們寵愛的對象,從日常生活到崇拜信仰,蓮花在各個領域盛放。

蓮紋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在較早的時期,蓮花主要是作為裝飾紋樣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蓮花紋是我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最早出現在周朝,但不是在陶瓷上,而是作為青銅器上的花紋出現。陝西鳳翔曾出土的一件西周青銅器虎簋(guǐ),它的造型看起來十分類似於後來的宣德爐等香爐,這一件頂部帶有美麗蓮瓣捉手的青銅器,上面的蓮花有如美麗的出水芙蓉,靠自身的魅力,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令人驚歎。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蓮花紋開始出現在陶瓷上,慢慢的蓮花紋樣成為我國陶瓷裝飾的主要紋樣。到了六朝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蓮花在佛教文化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稱為聖花,所以在許多佛教畫像和石窟文化中,都能看見蓮花紋樣的影子,這時的蓮花已經被賦予了宗教含義。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後至唐代,開放而包容的中華文化,吸收並融合了蓮花的特點。蓮花不再只是單純宗教的象徵,開始變得世俗化、平民化,與其他裝飾題材作為普通的裝飾題材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蓮花紋變成人們崇尚的一種紋樣,出現在貼花、雕塑、繪畫作品之中。蓮花紋的形態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也更加具有藝術特點,越來越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念,同時還出現了很多與蓮花結合而成的吉祥圖案,如蓮年有魚,蓮生貴子等。


栽培小記

,為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又有荷花,蓮花,等名稱,原產於我國,古代的詩詞裡,也有將蓮稱為芙蓉菡萏(花苞)芙蕖等。其根莖植於池塘淤泥之中,蓮葉挺出水面,出淤泥而不染。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蓮花的其品種多樣,夏季是它的花期,花色與雪白、黃、淡紅、深黃、深紅等各種不同的顏色,蓮花也因而成為夏日的一道獨特風景。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蓮花可以用種子或根莖進行繁殖,其種子可存活千年,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它的栽培方式並不困難,居家栽培可以選擇成樹飽滿的蓮子,於每年的5月或7月份左右栽培。栽種之前

,要分辨蓮子的頭尾。有小凸點的為尾,小凹點處為頭部。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在栽種前,直接用剪子在蓮子的頭頂剪開一個圓形小洞,做點小加工之後就可以泡入水中種植,蓮子的外殼非常堅硬,為確保其正常的發芽生長,需要這樣的人工助力。泡水的蓮子生長速度非常快,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抽芽了。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直接浸泡水培,我們可以很好的觀察到它的生長過程。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只要幾天的時間就會發現種子的強大力量,蓮子們以瘋狂的速度瘋長,需要及時將這些發芽的種子栽種到有營養的塘土中。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將發芽的蓮子栽種到水塘土裡,不用擔心水的渾濁,靜置2天水就能恢復清澈了,種子在暗處才會發芽生長,直接水培的前期應該放置於陰暗處才會更好的生長,待發芽之後,就需要確保充足的光照。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生長過程

網絡上常有說要將蓮子泡水發芽後再移植淤泥,但經過實際的操作發現相較之下,之前泡水發芽再種入土中的蓮葉,要比直接蓮子種入土中發芽長出的蓮葉小了許多。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右前方的這片那片小蓮葉就是泡水發芽長最高那一棵。果然也印證了那句“環境的磨練會讓成長更茁壯”的老話。

另外水中若有水藻之類應及時清除,避免水質發臭,另外水中還可以養一些觀賞的小魚,如孔雀魚之類,美觀的同時,還能以防治水有孑孓之類的小昆蟲孳生。


蓮花入詩

從唐朝開始,吟詠蓮花的詩歌題材變得非常普遍,但蓮花的文學意向應當追溯至春秋時期的著作《詩經》,《詩經》裡將蓮作為比興對象,確定了蓮花與女性的關係。漢代六朝“採蓮詩”的出現,才將蓮花代入了吟詠的範圍中,確定了蓮花詩中所蘊含的情愛的主題。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唐代深化了“採蓮詩”的情愛主題,在藝術手法上進一步創新。隨著詩歌的高潮出現,採蓮詩也被大家所創作,大家熟知的李白、白居易、王勃、王昌齡、李商隱等著名詩人紛紛加入了採蓮詩的創作中,並留下了許多大家所熟知的優秀作品,如白居易《採蓮曲》“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就是對初戀少女情愫,生動而傳神的表達。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早期的詩歌作品中採蓮類題材作品,主要是宮廷和一般酒宴之間演唱的歌舞曲,大多數範圍在嬉戲與情色範圍內,唐代的採蓮詩不斷擴展詩歌的意境,加深了詩歌的人文關注。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蓮花在歷史上還被屈原用比興的手法比作香草,認為它美好的品質是文人高潔氣質的象徵。在屈原的詩句中,蓮花成為他對理想的一種憧憬,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離騷》”成為屈大夫在矛盾重重的政治周旋中釋放和緩解壓力的心靈寄託,蓮花的高潔志趣常常被屈原與政治命運相連,奠定了我國文學作品中蓮花與文人、士大夫之間的類比關係,進而產生了中國文學史上發生了美好高潔、遁世自適、政治期望與失意、人格展現、君子蓮等意向的產生。在唐代,不少失意的文人不由自主的將自己與屈原等士大夫連接起來,借用香草美人來表達自己心中的苦悶之情,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素蘤(huā,同“花”)多蒙別豔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唐.陸龜蒙”蓮花詩成為了詩人們自以為懷才不遇的真實寫照,因此,蓮花在唐朝文學史上受矚目的程度遠高於其他的花草樹木。

入畫

在中國傳統美學中,蓮是表意最為豐富的一個意向。歷代名家筆下之蓮,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蓮花的花、莖、葉都可以作為繪畫中的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所以蓮花的形態非常適合入畫。蓮花在五代之前,主要是作為畫作中的背景及陪襯出現,在唐朝時還被作為貴婦頭上的裝飾品出現。五代之後,花鳥畫獨立成科,蓮花畫作開始獨立出現,蓮葉、蓮花、蓮蓬開始成為畫面的主要構成對象,成為主導地位。蓮花畫作也開始走向成熟。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出水芙蓉圖》——南宋.吳炳

《出水芙蓉圖》是南宋吳炳所繪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這幅圖繪出水蓮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襯以綠葉,葉下蓮梗三枝。作者用俯視特寫的手法,描繪出蓮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豔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這幅畫作雖然小,但卻畫的十分精緻生動,表現出蓮花晶瑩高潔、風姿萬種而又無香豔之態,如出於凌凌清水的清姿麗態,體現了畫家精湛的技巧。表達作者理想願望或寄予個人的精神品格,達到詩意與畫境的統一。展現出了古代文人對蓮花畫作的喜愛之情。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蓮花那孤傲高潔的品質,讓人不由自主的迷上它,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在她的身邊,有露珠碧葉,也有清雅之情。


栽培小記:栽一顆蓮子,賞荷塘月色!蓮花:步入凡間的清漣仙子

集匠坊文章均在今日頭條首發,歡迎喜歡盆景的盆友們留言關注分享您的經驗和看法, 與您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