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靜下來的力量

很喜歡一句話: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當我們懂得把心靜下來,學會坦然面對一切,自然不會被外界嘈雜的聲音擾亂,感受真正的力量。

有家經常光顧的茶館,老闆是一位老人,不是因為他家味道有多獨特,而是喜歡那裡安靜舒適的環境。

每次推門而入,看到所有人都是輕聲細語或默不作聲,安靜地品著茶。

其實這家店有些偏僻,只有一角露在街面上,恰恰也是因為如此,路過的行人看到這樣寧靜祥和的一幕,就會被吸引進來品嚐。

我曾猜想,這就是安靜的力量吧。

無論生活或者工作中積攢了多大的怨氣,走進這裡,都會瞬間煙消雲散,掃除掉所有的疲憊。

有時候,安靜真的是有種妙不可言的力量。


安靜,於生活、處世,都算是一種積澱、一種境界、一種智慧,靜看人生,靜處人事,自然生長。

唐代白雲子的《坐忘論》中有這樣一句話: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生昏。”

意思就是說,心是身體的主人,也是一切心智活動的“主帥”,當心靜時才能生出智慧,若心遠離了靜而妄動,人就會昏庸不智。

凡成大事者,必有靜氣,心生一種氣場,化解萬難。

還記得三國時,諸葛亮坐在城樓上,孤身面對數萬敵軍,內心平靜,從容的彈奏一曲,嚇退了追兵。

同樣,視諸葛亮為生平大敵的司馬懿在收到女人衣服時,忍住了那個時代最羞辱人的大恥,還親自穿上誇衣服好看,內心平靜到諸葛亮都無計可施。

還有很多的名人,喜歡臨窗觀景,徒步郊遊,看花賞月,追求的都是一種安靜的氛圍,以此來驅散迷惘。

靜下來的力量

靜,最能消弭情緒帶來的災難。

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不大喊大叫,時刻把握自己的情緒,從容面對人和事,不改變自己的節奏。

安靜,也有種很神奇的力量,指引我們未來的方向。

每天都有無數人在壓力、糾結、痛苦中度過,瑣碎的生活遮蔽了內心本來明確的目標,一步步迷失自我。

只有當你放下患得患失,親近周圍的一切,會發現大家的際遇都差不多,區別只在內心而已。


有人問,太過安靜的生活不會覺得寡淡嗎?不,安靜從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單調。

它可以是漫天飛舞的柳絮,可以是隨風而落的樹葉,也可以是歲月流轉中的四季更迭,不慌不忙,豐富而自由。

周國平也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任何我們以為的成功和轟轟烈烈,如果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目標,背後藏著的也是極度的貧乏和空虛。

與其忍受熱鬧後的空虛,不如享受冷靜中的充實。

靜下來的力量

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時刻,內心安靜的盤坐著,傾聽著大自然的聲音,把現在的自己歸還給自己。

當你真正靜下心來,放空自己,激發出直面一切的勇氣,終將走向成熟。

安靜的人都會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花園,看清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實現自己富有意義的一生!

不妨放慢腳步,在靜中審視自己,反思自己,放鬆自己,調整下人生座標,積蓄力量,會走的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