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當你餓瘋了,最簡單快捷的飯菜是什麼?

飛豬美文


炒飯或者是煮麵條,我覺得這兩個比較快捷方便,又健康營養。我每次很餓的時候,我就會,洗幾顆香蔥,一點小青菜,生薑切幾片,然後把油放鍋裡燒,把蔥花和生薑放鍋裡爆,然後把小青菜放進去,翻炒,放點鹽和十三香,再鏟一些米飯進去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吃了,我不喜歡吃炒的雞蛋,所以每次炒飯都不放雞蛋。煮麵條也很簡單,黃瓜條切一些,豆角切一些,麵條放開水裡煮,黃瓜條,豆角也放進去煮再放點鹽,煮熟撈出來,用老乾媽拌起來,放點醋,就可以吃了,簡單又方便,味道也不錯的。


敏279556481


省錢湯(神仙湯),上小學時,媽媽如果下班還到田裡幹活的話,回來就晚了,來不急燒菜。我因為年紀小,只能幫忙把白米飯燒好。老爸又因為有大男子主義,無論如何都不肯燒飯,有時候晚了,還得嘮叨老媽幾句。

但逢太晚,老媽就喜歡做這道湯,方便又美味。依稀記得是在碗裡放點鹽,味精,香油,然後切點蔥花,用開水衝,攪勻了喝,非常鮮的。

現在可能是生活條件好了,各式各樣的湯都有的喝,而好久也沒喝過這省錢湯了。現在餓的不得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煮方便麵了,時代在改變,飲食習慣也在改變。


萌寵大咖秀


餓瘋了的時候就“飢不擇食”了,這時候對食物是不會挑的,但求能填飽肚子即可。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因為父母都是雙職工。所以一般午餐都是把昨天晚上剩的飯菜,放在蒸鍋裡。早晨起來給熱一下,然後燜在鍋裡。等我中午放學以後,回家開蓋一般都是溫乎的,就可以吃了。

那天可能媽媽上班著急,菜放鍋裡忘了關火了。等我中午回家一看,蒸鍋鍋底都燒漏了。滿屋子的濃煙。辛虧鄰居家的爺爺,進來幫忙幫助把火關了。

那時候家裡條件都一般,也沒有什麼吃的。不過家裡會蒸很多的兩摻的饅頭(玉米麵和白麵一起蒸的饅頭),因為耐放所以一般熥一下就可以吃。


那天家裡沒有了午飯,我實在也太餓了!就用饅頭扒一個大蔥,就著吃。加上那時候家裡會經常買一些豆腐乳,把饅頭掰開抹上一層豆腐乳,然後就著大蔥白,別說味道也是超級贊!吃的時候就點開水,就是非常美味的一頓飯。


到現在,有時候懶得做飯了!又感覺餓的時候,我都喜歡把饅頭抹上豆腐乳,然後扒顆蔥,就這麼吃。我覺得“餓瘋了”的時候,饅頭就大蔥如果有豆腐乳最好,沒有也可以。一邊吃一邊喝點白開水,就是最簡單快捷的飯菜!有和我一樣這麼吃過的有沒有?


73神牛


想起來初中上網吧包宿,10塊錢攢著中午,晚上不吃飯,晚自習剛打鈴,立刻翻牆出去上網吧。

半夜好幾個家長來找,上網也擔驚受怕的,後來還有家長報警了,網管慫了,退錢不讓包了,回去的時候都11點多了。

宿舍門關死了,4個人去鍋爐房,躺在麻袋上睡覺。

鍋爐房很大,我比較機靈,轉悠一下,裡面還有個小房,有個炕,還有行李,電褥子,我們四個就在那將就一宿。

兩點多,餓的不行,出去找東西吃。

學校牆頭在是戶人家,有顆不算熟了的蘋果樹,半夜我們一人摘兩個大蘋果,又酸又澀,就造上了!

竟然沒有反胃,當時感覺特別好吃,也特別的舒服。



冷不冷風


開水泡饃,是地地道道最簡單、最快捷的飯菜。

也許有人會問,開水泡饃也能叫飯菜?是的,我是地道的農村娃,開水泡饃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就是一道美味佳餚。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物質條件相對匱乏,家裡也沒有什麼零食。半晌餓了,家裡也沒什麼吃的,奶奶總會給我來碗開水泡饃。有湯有水,放點鹽巴,加點小磨油放點小蔥花,聞起來香噴噴的,吃起來清香、爽口還易消化。

長大後,去鎮上讀書,有時候一星期的糧票不足,就在灶上買一個饅頭,自己一塊一塊地掰下放在飯缸裡,加點開水,即使不加任何調料也能飽餐一頓。

再後來,去外地工作了,思鄉的情緒便會縈繞在心頭,有時候,即使不餓,也想來碗開水泡饃。模仿著記憶中奶奶做開水泡饃的樣子,把饃一瓣一瓣地掰下來,放在碗裡,放點鹽,加上蔥花和香油,用開水衝一下,饃在碗裡慢慢開出了花,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蔥花和油花,童年的記憶便隨之生動起來。



時過境遷,再吃開水泡饃,怎麼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但開水泡饃卻永遠是我年少時的見證。最普通的開水,最簡單的饃饃,卻是最簡單的幸福的味道。

一碗開水泡饃,還有誰與我同品過此味?


悅爾怡嘉


幾位老師傅對我說道:“你年青腿腳靈活,跑的快,你到各旅店去將人喊過來下車,要快,越快越好,下完還要裝卡車。”我答應了一聲,然後就去喊哪些還在睡大覺的同夥。車皮是半夜甩下來的,因提前了一天到達,所以他們沒在貨場等蜂車,等我跑完幾家旅店後天以大亮,路邊以有賣油條的了,於是買了幾根邊吃邊朝貨場走,等我回到貨場之後,見到接到通知的人都比我早到,他們正在朝車下搬著蜂箱,半個小時後車就下完了,幾個老師傅又分配各組人去找卡車,他們和我留下看著。我去喊人時,他們並沒有閒著,等車下完之後,哪真是又渴又飢,人困馬罰,連走路的勁都沒有了,60噸一節車皮,他們就下了一半,又怎能不累呢?在82年時累點無所謂,就怕餓,只要吃飽喝足就能堅持幹,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有錢買不到吃的,因為養蜂人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前不靠村後不靠店的野外。幾個人正想叫我在跑去給他們買吃的,巧了,正好有一個人挑著一挑豆腐經過,我攔住了他,問他們吃不吃豆腐,他們聽了後就罵我懶,怕跑路,沒油收鹽的白豆腐怎麼吃?我說道,先吃點壓壓。於是買了幾斤,然後每人分了一塊,當他們拿到手中之後,幾口就吃掉了,這一動口才知白豆腐也很好吃嗎?於是說道,在來幾斤,吃完後又說再來幾斤,我以記不清是幾個幾斤了,總之幾個人象餓狼一樣將人家一桃沒動頭豆腐吃的乾乾淨。看的我眼發直,忘了說話,等他們吃完之後,我才說道,你們的手真白啊!他們聽了之後才知下完車之後並沒有洗手,本來黑手以被自己舔成白手了。


書呆子2870


如果很餓,又不想出去買吃的,我就喜歡吃泡麵,簡單,快速,幾分鐘就能吃一口熱氣騰騰的飯。雖然不健康,但是餓了的時候,這種泡麵還是很給力的。

另外一個就是泡米飯。只要有米飯,有熱水,隨時都可以泡一碗,就著鹹菜,又省時間又能糊弄自己的肚子,很餓的時候,馬上就吃了。如果一個人已經很餓,需要馬上吃到食物的時候,還要準備做大魚大肉,我想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感覺我是急性子,等不及了,必須吃點東西先墊墊肚子,不然也會低血糖。

現在的生活簡單,快捷,叫外賣也不費吹灰之力。還有各種各樣的的零食,只要你經常必備,我想真的餓不著。餓的感覺只要不是刻意減肥的人,那麼其他的人一般都體會不到了。



靈感集散地


開水泡饃,是地地道道最簡單、最快捷的飯菜。

也許有人會問,開水泡饃也能叫飯菜?是的,我是地道的農村娃,開水泡饃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就是一道美味佳餚。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物質條件相對匱乏,家裡也沒有什麼零食。半晌餓了,家裡也沒什麼吃的,奶奶總會給我來碗開水泡饃。有湯有水,放點鹽巴,加點小磨油放點小蔥花,聞起來香噴噴的,吃起來清香、爽口還易消化。

長大後,去鎮上讀書,有時候一星期的糧票不足,就在灶上買一個饅頭,自己一塊一塊地掰下放在飯缸裡,加點開水,即使不加任何調料也能飽餐一頓。

再後來,去外地工作了,思鄉的情緒便會縈繞在心頭,有時候,即使不餓,也想來碗開水泡饃。模仿著記憶中奶奶做開水泡饃的樣子,把饃一瓣一瓣地掰下來,放在碗裡,放點鹽,加上蔥花和香油,用開水衝一下,饃在碗裡慢慢開出了花,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蔥花和油花,童年的記憶便隨之生動起來。

時過境遷,再吃開水泡饃,怎麼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但開水泡饃卻永遠是我年少時的見證。最普通的開水,最簡單的饃饃,卻是最簡單的幸福的味道。

一碗開水泡饃,還有誰與我同品過此味?



豫中阿洋


小時候,爸媽不在家,自己又餓的沒辦法的時候,自己能拿得出手的莫過於炒雞蛋了。簡單易上手,味道還好吃,最主要的是家裡其他吃的沒有,只有生雞蛋。只不過吃完要刷鍋,而且必須要麻溜的,不能被爸媽發現,不然就少不了一頓揍。

慢慢的,長大了,開始要去縣城裡上學了。為了趕車要一大早起來,而且父母也會特地起個大早送我去車站。起的早胃口不是太好,也來不及做飯,這時候母親會拿出拿手飯——水煮荷包蛋。往開水裡打幾個雞蛋,裡面再加一點糖,不能煮太久,蛋黃要帶一點點稀,吃起來口感好極了,也幸福極了!

再後來,上了大學,去了另一個城市!和父母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吃的東西也小時候好了許多,但最難忘的依舊莫過於那幾枚草雞蛋了!

我是小陽同學啦,專注於生活領域問答,如果友友喜歡請點贊關注,小陽同學會不斷地給你帶來更多的優質的生活回答。

小陽同學啦


麵條,我覺得是最簡單的。

蔥薑蒜家裡有,可以直接切成末。然後鍋裡燒水,等水開,煮麵條。趁著這段時間可以將調料在碗里弄好,油可以直接使用提前弄好的辣椒油和香油就可以。再把蔥薑蒜末放在裡面,然後花椒麵,一點醬油,一點醋。

麵條快要煮開的時候放打一個雞蛋進去,然後在放兩根生菜,就煮好了。

稀飯配泡菜,這是我媽經常會做的時候,高壓鍋裡面直接熬一鍋稀飯,然後再從缸裡撿幾根泡菜出來,切段,放點辣椒油和雞精拌好。就可以吃了。很簡單喔。

糖雞蛋,我爸爸的最愛了。小的時候我們早上起來經常吃。直接水開打雞蛋,然後放一些糖在裡面就可以。如果家裡有廖糟還可以在裡面加一些廖糟。因為我超級嫌棄,所以後來家裡也不怎麼做了。我討厭吃甜食。

煎雞蛋,也很簡單,可以稍微作為墊肚子的。我有的時候晚上會煎兩個吃吃,就把雞蛋裡面放一點鹽巴,然後打好。放進鍋裡煎就可以了。

煮雞蛋,不用說怎麼做了,也是非常建單的。

我感覺有雞蛋就是最幸福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