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會遠處轉移嗎?遠處轉移的機率是多少?

別問我是誰185454700


甲狀腺微小癌指的是那些直徑小於1cm的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可以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四大類。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一般預後好,惡性程度也低,所以被很多人稱之為“惰性癌”或者“懶癌”。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的惡性程度非常低,而且因為微小,所以大部分的微小癌都是通過B超檢查發現的。對於微小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會覺得喉嚨長了一個東西不切除不安心,而有些人則認為微小癌惡性程度低、發展緩慢,甚至有些終身不會長大,而且如果採取隨訪觀察,即便長大也可以立刻切除,所以發現微小癌時不需要馬上手術切除。

不過儘管甲狀腺微小癌一般被認為是低危癌,且大部分的甲狀腺微小癌都是發展比較緩慢,惡性程度也低。但是也有部分的甲狀腺微小癌具有明顯的侵襲性,可能會侵犯鄰近的組織或器官、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甚至出現遠處轉移,從而威脅到病人的生命。

事實上,微小癌並不等於“低危癌”,它的治療效果和治療預後未必能比非微小癌好。對於微小癌的處理目前還存在爭議。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病例具體分析,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包括病人的心理狀況等因素進行判斷。對於一些總擔心微小癌轉移或者感覺喉嚨裡長了一個東西不舒服的患者,可考慮進行手術切除。

所以回到問題上,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是否會遠處轉移?需要知道的是微小癌並不等於低危癌,它有相當一部分可發生轉移或者侵犯鄰近的組織器官。而且目前對微小癌的定義一般僅從腫瘤的直徑大小進行界定,還沒有標準的方法去精確判斷甲狀腺微小癌的惡性程度,因此對於微小癌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健康知識可以看我以往的回答!
歡迎關注和轉發!!!

中大腫瘤李秋梨醫生


(2018年7月28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曾醫生也是腺體外科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一般是指癌腫≤1cm,伴或不伴隨周圍淋巴結轉移。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絕大部分是由甲狀腺腺瘤發展而來,我在臨床工作中就遇到很多個這樣的病人,是發現頸部腫塊很多年之後才來就診的,手術中做冰凍病理檢查印證了甲狀腺癌。

值得慶幸的是,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算是所有癌症中比較“溫柔”的,多見於30-45歲女性,惡性程度較低,且有約80%微小癌長在甲狀腺中心,僅有少部分累及兩側甲狀腺。也就意味著手術可完全切除可能性大。甲狀腺乳頭狀癌可以較早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其幾率是多少,因為沒有大宗病例數據支持,目前尚無定論,但手術後的複發率是非常低的。甲狀腺癌往往合併著腺瘤增生,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壓迫徵症狀:吞嚥困難、發音困難、呼吸困難。所以,一經發現,我還是主張手術切除

近幾年我們做的甲狀腺癌患者,每年都定期回院複查,長期吃優甲樂,並沒有復發現象,和正常人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有此疾病的患者,不必太過擔心。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甲狀腺癌是預後最好的腫瘤之一,根據病理類型,可以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甲狀腺乳頭狀癌,濾泡性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發病率最高,預後也最好,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是指直徑小於1cm的甲狀腺癌,絕大部分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沒有任何的症狀和體徵,大部分是通過B超體檢發現的。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的惡性程度非常低,有一些甚至終身不會長大,也不會轉移,所以,有的醫生提出來,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不應該稱為癌,這樣會增加患者的恐慌,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

儘管甲狀腺乳頭狀癌惡性程度非常低,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與患者的年齡,原發灶的數量,腫瘤大小,生長部位都有一定的關係。

正是由於甲狀腺微小癌的惡性程度低,所以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的治療有爭議,有的醫生主張觀察,有的醫生主張手術治療。對於直徑小於5mm,沒有頸部淋巴結轉移,沒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患者心理壓力不大,可以配合治療的患者,可以選擇定期觀察。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大部分醫生認為甲狀腺微小癌屬於癌症的早期,也會出現淋巴結轉移和全身遠處轉移,還是建議手術治療。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的治療效果很好,手術切除後,不需要化療,只需要定期隨訪,長期口服優甲樂即可。


普外科曾醫生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是會遠處轉移,但是出現遠處轉移的可能性是極小的,所以不用太擔心。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微小乳頭甲狀腺癌,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在醫學上解釋是指直徑小於一釐米的乳頭狀甲狀腺癌,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甲狀腺癌,佔了甲狀腺總髮病例數的大多數,患上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的更多為女性。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主要和患者的年齡、腫瘤原發灶數量、腫瘤直徑、發病區域等有一定的關係。

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淋巴結轉移多發生在中央組淋巴結上,其次發生在頸深組的淋巴結比較多,初次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對雙側中央組淋巴結進行常規清掃,當腫瘤直徑>1 cm或者出現腫瘤突破甲狀腺包膜、侵犯肌肉時,要同時清掃同側的頸深組淋巴結。

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生長通常很緩慢,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治療,但這並不是說所有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需要手術治療的,根據病情,其實只有部分的患者需要切除。從臨床的病例來看,暫時未發現有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因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而死亡,建議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甲狀腺的情況,預防復發。

擅長:甲狀腺癌,食管癌,肺癌等各種良惡性腫瘤的手術,化療,放療及癌症止痛治療等。


醫聯媒體


點右側關注我 →

乳頭狀甲狀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是一種最常見的甲狀腺癌,佔了甲狀腺總髮病例數的 80%,多發於女性。近年來,由於檢測意識的提高、儀器(超聲)的普及和靈敏度的提高,以及其他未知原因,導致乳頭狀甲狀腺癌的檢出例數飛速提高。

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我不知該怎麼翻譯最標準,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是指直徑小於一釐米的乳頭狀甲狀腺癌(世界衛生組織給的的定義),是一種最常見的乳頭狀甲狀腺癌。在2008年的統計指出,微小的乳頭狀甲狀腺癌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是 11.8%!

(不信?參見權威文獻 Increase of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nd a plea for restrictive treat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391 prospective documented patients. Surgery. 2016;159:503-511.但是這個數字還是有爭議的)

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通常生長很緩慢,可以通過外科手術切除,預後良好。但是,總人口中的比例的 11.8%的人都切除甲狀腺癌肯定是不對的,只有部分患者需要切除。某些三甲醫院過度治療,來一個病人切一個病人,應該是非理智的行為。

有時,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會轉移到附近,主要是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結中。但是,這一般來說不會影響良好的預後:經過手術該除甲狀腺和淋巴結,這種鄰近的淋巴結的癌轉移並不可怕,一般不會致命。當然,到底是部分切還是全切,這些細節仍然有爭議。

雖然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的預後良好,但仍存在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有綜述回顧了14篇過去發表的學術論文,共6839個手術患者,綜合計算了複發率(Recurrence),為2.8%,見下表所示。

另一項長期研究表明,20年和40年內復發的概率分別為 6%和 8%(參見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 study of 900 cases observed in a 60-year period. Surgery. 2008;144:980-987.)。

至於遠端癌轉移,據統計,超過99%的患者不會發生遠的癌轉移,自然也不會因此死亡。(參見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outcom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4;89:3710-3712.)

一個文章研究了18445 名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患者,發現 術後10 年的生存率是94.6; 術後15 年的生存率是90.7%。但是別害怕,這裡面大多數是其他原因致死。真正因為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而死亡的患者很少,微小乳頭狀甲狀腺癌的10年和15年的存活率是 99.5%和 99.3%。(參見Should all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s be aggressively treated? An analysis of 18,445 cases. Ann Surg. 2011;254:653-660.)

有幾篇文章研究表明,淋巴結轉移患者的複發率 高於無淋巴結轉移者的複發率。但是也有文章認為是否淋巴結轉移沒有差異。


司大勇


甲狀腺微小癌是指癌結節小於1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從字面上理解,我們可以知道微小乳頭狀癌只是從大小上區分,所以微小乳頭狀癌並不等於低危癌。總體來說,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幾種類型中愈後最好的一種類型,但甲狀腺乳頭狀癌也分為幾種亞型。其中有幾類亞型相對來說侵襲性比較強,比如瀰漫硬化型、柱狀細胞型乳頭裝癌,這種類型的乳頭狀癌可能在很早期就會發生轉移,但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頸部的淋巴結局部轉移,而身體其他部位遠處轉移相對來說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