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內蒙古呼和浩特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Josir


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

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

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院。始建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剛座舍利寶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舍利小塔的建築,人們通稱為五塔。塔身高16.5米,為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

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語意為“避暑勝地”。位於大青山以北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國家旅遊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遊景點。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鬥形高33米,佔地二十餘畝,系人工夯築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

大召寺

大召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於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遊區。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

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於1973年發現併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聖宗時所建。

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烏素圖召

位於呼和浩特市區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烏素圖”為蒙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召主要由慶緣寺、法禧寺、長壽寺、廣壽寺和羅漢寺5個毗鄰的寺院組成。烏素圖為其總稱。

清真大寺

位於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迴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後的年代裡,他們漸漸在這裡站穩了腳跟,並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該寺佔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聖地麥加的尊崇。

綏遠城將軍衙署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

席力圖召(小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製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烏素圖森林旅遊開發區

烏素圖森林旅遊娛樂開發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北大青山前山中段,東起哈拉沁溝,西到東棚村,佔地6萬畝。

這裡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緊靠110國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鐵路,距離火車站5公里,距離飛機場10公里。

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心。1957年建館,是自治區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的大樓,造型新穎別緻,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現代意識。

烏蘭恰特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東。2007年建成,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呼和浩特傳遞的起點。

青城公園

青城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部,中山西路,體育場路西,佔地面積48公頃,園內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園內楊柳參天、繁花似錦,百鳥啼鳴,是市內主要遊覽地之一。

據《歸綏縣誌》記載,現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建於1931年,佔地面積1.33公頃,此處原有一座山崗名為"臥龍崗"。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

漢墓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境內渾河北岸。漢墓是一座磚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繪滿了精心設計的壁畫,內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職、車馬出行、生產勞動、城垣府舍、歷史故事等,共約50多組,形象的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極為罕見的漢墓壁畫。

清水河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清水河縣窯溝鄉老牛灣村,是黃河九曲十八灣中風景秀美的一灣。傳說太上老君當年令神牛耕田,行至此處,被前山明燈山上神燈驚擾,逐折回而形成此灣,凌空俯看,灣若臥牛狀。這裡不僅自然景觀秀美,而且因有明代長城與黃河在此交匯,明長城遺址、敵樓、烽大臺、古城堡等人文古蹟又平添了這裡濃郁的人文色彩。


就是愛搞怪


哈素海、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葛根塔拉草原、昭君墓、大召寺、希拉穆仁草原、大窯文化、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1、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

2、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

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院。始建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剛座舍利寶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舍利小塔的建築,人們通稱為五塔。塔身高16.5米,為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


3、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語意為“避暑勝地”。位於大青山以北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國家旅遊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遊景點。

4、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鬥形高33米,佔地二十餘畝,系人工夯築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


5、大召寺

大召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於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6、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遊區。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

7、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於1973年發現併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8、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聖宗時所建。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用戶7750430888591


市區內最有名的就是大召寺了,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前街。大召不僅是一處佛教聖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輝煌的召廟建築、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構成了大召獨特的“召廟文化”。除此以外還有五塔寺、席力圖召、綏遠城將軍衙署等。

市內還推薦一去的是內蒙古博物院,位於新華大街27號,就在萬達廣場的斜對面。2007年內蒙古博物院正式揭牌成立,建築面積15000餘平方米,展廳面積7000平方米,為國家一級博物院。內藏文物珍品達10萬餘件。強烈的現代元素、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展示了草原文明億萬年來的生態變遷與發展史,是國內外遊客瞭解內蒙古的“百科全書”。


綠色發展內蒙古


有關呼和浩特好玩的地方,我給大家粗略介紹一下。

將軍衙署——

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鼓樓西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為加強西北邊防,奏準在呼和浩特舊城(歸化城)東北2.5公里,另築駐屯滿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動工,至四年六月建成,命名為綏遠城。設立綏遠將軍統領,並管轄漠南蒙古王公、歸化城土默特蒙古,調遣宣化大同二鎮綠營官兵。將軍衙署按清工部工程則例規定一品封疆大員級建造,磚木構制,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共有一百三十二間房屋。門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匾額,門側立石獅一對,大門內廳堂凡3進,前為公廨,後為內宅。自大門進入須經過儀門,儀門凡3門,中門形同過殿但不常開,平常出入經由兩旁門。儀門正北為大廳,為議事決策中心;東西各建有廡堂和廂房,為官吏辦公場所。第二進正中建有宅第門房3間,東西各建廂房3間,同是官吏的辦公場所;第三進為將軍宅第,建在正中高臺基上,東西兩側各建配房3間。宅第與配房間並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廳東面建有花園,園內建有亭榭;東南隅建有馬號;大廳西南面建有更房,為衛戍官兵住所。

將軍衙署經過修繕現已開放,憑身份證可進入遊覽。

昭君墓——

座落於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又稱"青冢",蒙古語稱 "特木爾烏爾虎" ,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於西漢早期,由人工積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青冢"出自杜詩的註解:“北地草皆白,惟獨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據傳,每到深秋時節,四野草木枯黃,唯有昭君墓嫩黃黛綠,草青如菌。因此歷代詩人常常好用“誰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沒斷碑”之類的詩句寓意。

剪伯贊《內蒙訪古》中說道:“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蹟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團結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公主府——

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將其妹靜宜公主嫁給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長子葛勒旦多爾濟,因公主酷愛歸化城一帶風光,乃建府於此。三十年,康熙帝又將六女恪靖公主嫁給葛勒旦多爾濟前妻所生長子敦多布多爾濟,後遷府於此。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復將多爾袞之孫女和碩格格嫁給恪靖公主長子根札布多爾濟,其後裔遂世居於此。滿蒙聯姻是清政府鞏固西北方統治的國策,因而不斷有公主遠嫁。

公主府按皇族品級營造,佔地40餘公頃,院落五重,殿堂三進。寢殿兩面建花園、馬場,其後為禁衛房和園林,園林內池、山、樓、塔諸景齊備。民國時,公主府幾經改建,但主體建築尚保存完好。現闢為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呼市美岱村旁的大黑河附近土地均屬公主府。恪靖公主死後葬在東郊美岱村,其後裔多居住在這裡。

據史料記載,和碩恪靖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6女,生於康熙十八年五月,卒於雍正十三年三月,終年57歲。和碩恪靖公主深受康熙喜愛,曾3次受封。一為康熙三十年,公主僅13歲,困"既嫻內治,宜被殊榮",即被封為"和碩公主"。二為康熙三十六年,這時公主下嫁敦多布多爾濟已9年,因她"居心柔嘉,婦德無違",故封"恪靖公主"。三為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特賜她金冊,並晉封為"固倫恪靖公主"。那麼"和碩"和"固倫"究竟有何區別呢?據歷史學家介紹,二者反映了公主的級別,皇后嫡出的女兒稱"固倫公主","固倫"是滿語,意為"國家"或"天下",是最高級別的公主;嬪妃和貴人等生的女兒則稱"和碩公主","和碩"也是滿語,意為"一方",後引申為"旗"的意思,和碩公主因自身出色或政績斐然可被晉升為固倫公主。

大召寺——

是呼和浩特玉泉區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黃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區僅晚於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黃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有大範圍的影響。

大昭寺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於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創建,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寺院。大召的平面佈置採用漢廟形式,佔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八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九間樓、經堂、佛殿等,其中經堂和佛殿連在一起,統稱為"大殿",大殿是整個寺廟中唯一一座漢、藏結合風格的喇嘛廟,有雙層三開間的前殿,後衛經堂和佛殿,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銀佛像,因此無量寺又稱為"銀佛寺"。銀佛的前面是通天柱,有飛龍盤於其上,在銀佛的左右分別是宗喀巴和達賴三世、四世的銅像;另外,在大召山門的屋簷下懸有"九邊第一泉"的名匾。"九邊第一泉",是指大召前的玉泉井,相傳康熙皇帝為平息蒙古衛拉特部噶爾丹之亂,凱旋歸來路過大召,馬蹄踏地,有泉湧出。碑文記載:泉水"其性輕而清,其味甘而美"。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大召也因此成為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大召不僅是一處佛教聖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輝煌的召廟建築、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共同構成了大召獨特的"召廟文化"。

塞上老街——

位於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條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街。興建於明萬曆年間的大召,門前西側有一條橫街,立了牌樓,名為塞上老街。老街其實不老,塞上老街是市政府花兩年時間重新修繕,體現歷史文化名城亮點的一條街道,全長380米,全部建築充分體現明清時期特點,被譽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真正的老街被政府拆掉了。這些古式房子,有三十年左右歷史,很多都是土牆,合適做與舊城相配的古玩、民俗、百貨、土產商店。街上有老銅匠開的鋪子,也有近年發展起來的民族工藝品店。老街守著這曾經達賴三世、五世駐蹕過,如今依然香火不斷的寺院,自然遊人往來熱鬧非常。在老街附近還有一條美食街,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晚上人來人往,煞是熱鬧,是放鬆休閒的好去處,也是拍抖音的新寵。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位於呼和浩特市新華東街2號,成立於1957年5月5日。該館有四項基本陳列:"內蒙古古生物陳列"、"內蒙古歷史文物陳列"、"內蒙古革命文物陳列"、"內蒙古民族文物陳列"。分別展示了內蒙古生物進化的歷程和戈壁的變遷,展示了匈奴、東胡、鮮卑、突厥、契丹、党項、蒙古等八個民族的歷史,展示了內蒙古人民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的革命鬥爭史;展示了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人民創造的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我對博物館裡的古生物化石最感興趣。內蒙古素有"化石之鄉"之稱,通過多年的考古發掘,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化石標本相當可觀:形體龐大的恐龍(最高的有三四層樓那麼高)、猛獁象、披毛犀化石骨架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幾個標準動物群化石,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觀眾。

哈素海——

是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內。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是黃河變遷而遺留的牛軛湖,屬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有"塞外西湖"之稱。過去曾稱陶思浩西海子,俗稱後泊兒。哈素海水面面積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雜草叢生,水質肥沃,盛產草、鰱、鯉、鯽、團頭魴、武昌魚等魚類及河蝦蟹。湖中蘆葦蕩內繁衍著各種鳥類,凌空起飛時盤旋於煙波浩渺的湖面上,岸邊涼亭水榭柳綠成蔭,碧水青山相映成輝,組成一幅十分壯觀的圖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誠不虛也。

湖北為大青山,東南西三面被農田和牧場所包圍。湖內有一座水庫和一個漁場,設置遊船供遊客飽覽湖光山色,並可在船上品嚐鮮魚。哈素海度假村依湖而建,設有多種旅遊項目和服務設施。

南湖溼地公園——

位呼和浩特市於南二環路以南、昭君路以西、大黑河以北、沙梁村以東,屬呼市的地勢窪地。南湖溼地公園規劃面積1165公頃,按功能分為三大區:草原風光區558公頃;溼地景觀區425公頃;濱河項目區182公頃。

其中,草原風光區的景觀規劃以蒙古族的發展史為主線,通過對蒙古族生活方式的變化及經濟發展的展現,讓人領略到內蒙古草原文化、風俗民情的獨特魅力。從蒙古族依水而居的民俗遊覽區到遊牧生活的牧野風光區,對蒙古族餐飲、娛樂、歷史文化作了完美的詮釋,使人們足不出室便能體驗到草原文化。

大青山野生動物園——

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北靠大青山,之所以選址於此,是因為有便捷的交通、獨特的地形地貌。對外它南鄰呼包高速公路,西至呼武公路,東到紅山口,處於高速公路交匯點;對內由市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僅需40分鐘,處於市區的近郊。總體規劃佔地面積約12300畝,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約9100畝,擁有平原、丘陵、山地等獨特而豐富的地形、地貌(平原地貌約2100畝、山地地貌約7000畝),綠化面積約7826畝,達到86%。這些不同而連綿的地形不僅為動物的半野生飼養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也極大的豐富了園區的景色、可觀賞性以及豐富而多樣的觀展方式(步行、乘車、棧道)。裡面動物有:大熊貓、狗熊、老虎、天鵝、野鴨、猴子、鶴等。

小桂林——

位於呼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烏蘭板申村以北的群山溝中,溝內一路有清澈的溪流相伴,植被繁茂,花草相間。再往裡走,兩側山坡被密密的白樺林所覆蓋,非常秀美。夏秋季節前往遊玩尤佳,實為避暑勝地。駕車盤山上下,時而驚險,時而怡人,常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臨溪而棲,可以燒烤美食,可以赤足淌水。遠離俗世喧囂,安享一方悠然。

烏蘭夫紀念館——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新華西街南植物園內,是一座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巍峨建築。烏蘭夫紀念館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館20年來,紀念館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示範基地以及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先進集體,成為黨員幹部瞭解黨史、加強黨性鍛鍊的重要場所,廣大青少年陶冶情操、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課堂,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2016年12月,烏蘭夫同志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阿爾泰遊樂場——

位於興安北路以東,北鄰康復路,東至呼哈鐵路,規劃總佔地面積80公頃,現完成一期工程70公頃的建設規模,整個建設項目投資6400萬元,包括遊樂區、水上活動區、休閒安靜區、餐飲服務區和廣場。園內設有過山車、自控飛碟、叢林飛鼠、兒童樂園等驚險刺激、趣味橫生的遊樂項目23個。

阿爾泰遊樂園是在北郊防風林,麻花板、三合村沙坑和垃圾場的基礎上改建而成。該項目有效地利用了沙坑和垃圾場的原貌,將其改造成為一座以遊樂為主,集餐飲、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環境優美的大型現代化休閒娛樂場所,以"夢幻的天空,快樂的回憶"為設計理念,營造了一個滿足不同年齡層次娛樂且設施完備、安全的遊樂園。

以上是呼和浩特比較好玩的一些地方,其餘像伊斯蘭風情街、雲中古城、烏蘭夫故居等,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傅清南


第一排:呼和塔拉

第二排:老牛灣

第三排:呼和浩特南湖溼地公園

還有很多,關注我應該能看到











詩文攝影


陰山下白道川萬里茶道驛站“莫尼山非遺小鎮”手藝人建設的家園,呼市文旅新地標,內容豐厚,人文自然景觀獨特,值得體驗品味,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人人有責……











莫尼山的守護人


沙坑公園不錯











Tina122140991


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

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

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院。始建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剛座舍利寶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舍利小塔的建築,人們通稱為五塔。塔身高16.5米,為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

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語意為“避暑勝地”。位於大青山以北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國家旅遊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遊景點。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鬥形高33米,佔地二十餘畝,系人工夯築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

大召寺

大召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於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遊區。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

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於1973年發現併發掘。該遺址包括了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聖宗時所建。

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烏素圖召

位於呼和浩特市區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烏素圖”為蒙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召主要由慶緣寺、法禧寺、長壽寺、廣壽寺和羅漢寺5個毗鄰的寺院組成。烏素圖為其總稱。

清真大寺

位於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迴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後的年代裡,他們漸漸在這裡站穩了腳跟,並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該寺佔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聖地麥加的尊崇。

綏遠城將軍衙署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

席力圖召(小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製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烏素圖森林旅遊開發區

烏素圖森林旅遊娛樂開發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北大青山前山中段,東起哈拉沁溝,西到東棚村,佔地6萬畝。

這裡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緊靠110國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鐵路,距離火車站5公里,距離飛機場10公里。

博物館

: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心。1957年建館,是自治區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的大樓,造型新穎別緻,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現代意識。

烏蘭恰特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東。2007年建成,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呼和浩特傳遞的起點。

青城公園

青城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部,中山西路,體育場路西,佔地面積48公頃,園內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園內楊柳參天、繁花似錦,百鳥啼鳴,是市內主要遊覽地之一。

據《歸綏縣誌》記載,現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建於1931年,佔地面積1.33公頃,此處原有一座山崗名為"臥龍崗"。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

漢墓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境內渾河北岸。漢墓是一座磚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繪滿了精心設計的壁畫,內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職、車馬出行、生產勞動、城垣府舍、歷史故事等,共約50多組,形象的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極為罕見的漢墓壁畫。

清水河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清水河縣窯溝鄉老牛灣村,是黃河九曲十八灣中風景秀美的一灣。傳說太上老君當年令神牛耕田,行至此處,被前山明燈山上神燈驚擾,逐折回而形成此灣,凌空俯看,灣若臥牛狀。這裡不僅自然景觀秀美,而且因有明代長城與黃河在此交匯,明長城遺址、敵樓、烽大臺、古城堡等人文古蹟又平添了這裡濃郁的人文色彩。


天道酬勤


南湖溼地公園 昭君墓 這兩處從火車站坐1路到南湖公園再到終點站換乘44路到昭君墓2.將軍衙署 乘2路到該站3.烏素圖森林公園 乘30路到該站4.樓上所說大青山動物園5.阿爾泰遊樂場 乘58路到6.大召 乘302路到


美女一對一


哈德門高原牧場也不錯,昨天剛去的,風景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