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安倍經濟學遭質疑:消費下降稅收不足,日本經濟豈能走出困境?

基於安倍經濟學的日本政府經濟刺激計劃似乎正在到達一個轉折點,因經濟成長步履蹣跚,且全球需求放緩對出口的衝擊正蔓延至日本經濟的各個領域。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增長,可能需要設計新的刺激方式。所謂安倍經濟學,是通過貨幣寬鬆、靈活支出和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組合來實現經濟復甦和財政整頓的目標。

安倍經濟學遭質疑:消費下降稅收不足,日本經濟豈能走出困境?

安倍首相安倍晉三

基於安倍經濟學的日本政府經濟刺激計劃似乎正在到達一個轉折點,因經濟成長步履蹣跚,且全球需求放緩對出口的衝擊正蔓延至日本經濟的各個領域。

日本經濟放緩使得安倍政府和央行在2020年需要設計新的方式來刺激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增長。分析師預計,只要脆弱的大國貿易休戰協議持續,日本第四季度的經濟收縮就不會成為一場大災難。

所謂安倍經濟學,是通過貨幣寬鬆、靈活支出和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組合來實現經濟復甦和財政整頓的目標。

安倍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辯稱,日本國內經濟並未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陰雲的沉重打擊,外部需求下降對日本出口和工廠活動造成的影響不大。

但分析師質疑日本製造業和更廣泛經濟之間的分化能否持續,因為汽車和百貨商店銷售下滑表明,政策制定者可能高估了消費者需求的強度。

“製造業經濟和國內經濟之間總是有聯繫的。最終,一個國家的弱點將蔓延到另一個國家,“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史蒂夫-科克倫(Steve Cochrane)說。

可以肯定的是,安倍政府實施的通貨再膨脹政策幫助將國內生產總值(GDP)推高至540萬億日元(約合34.6萬億元人民幣或4.9萬億美元),比2012年的水平增長了8.6%,這要歸功於日元的意外疲軟提振了出口商的利潤和股價。

安倍經濟學遭質疑:消費下降稅收不足,日本經濟豈能走出困境?

日本央行大廈

但一系列數據顯示,日本內需正在減弱,勞動力市場狀況正在放鬆。今年10月份,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開始增稅後,百貨商店銷售額的降幅遠遠超過預期。降幅是2014年4月上一次增稅當月的1.5倍。

11月份,日本新車銷量受到增稅的影響而需求回落,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3%。在2014年增稅後的同一時期,市場已經幾乎恢復了元氣。

由於國內外需求疲軟以及一場強大的颱風,日本國內汽車產量下降也壓低了工廠產出,10月份工廠產出以近兩年來最快的速度萎縮。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12月的調查顯示,產出停滯已經導致製造商的就業市場狀況有所疲軟。

一位日本政府官員表示,如果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放緩,工資增長將減弱,這將威脅到消費者支出背後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如果明年第一季度增長不佳,這將是日本經濟亮紅燈。”

日本政府債務不斷增長已堆積如山

報道稱,經濟疲軟正在對該國本已糟糕的財政造成影響,導致稅收在經歷了七年的增長後低於官方估計。

儘管銷售稅上調,日本稅收從2012年的水平增加了近30%,達到60萬億日元(約合3.8萬億元人民幣)以上,但官員們表示,安倍肯定會達不到他最新的收入目標。

這將標誌著安倍指望依靠更高稅收收入的戰略以及日本央行控制不斷增長的債務的低利率政策的挫折,日本的債務規模已達其5萬億美元經濟規模的兩倍多。因此,同時失去提高支出和抑制債務的能力,以及信用評級下調的警告,將對安倍政府推出新的進一步刺激計劃的前景蒙上陰影。

安倍經濟學遭質疑:消費下降稅收不足,日本經濟豈能走出困境?

日本社會老齡化和少子化困擾經濟增長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有跡象表明,日本政府無法採取措施,減輕與老齡化社會相關的長期經濟和財政成本,這可能會促使日本的信用評級下調。”

在此情況下,日本將本財年的稅收預期從最初的目標大幅下調逾2萬億日元,原因是長達17個月的全球貿易爭端導致的出口下滑打擊了收入。為了彌補缺口,日本政府將在本財年的額外預算中額外發行價值2.2萬億日元的赤字覆蓋債券。

但是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對稅收疲軟的現實似乎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次性的。他表示,稅收收入應該會在不久的將來恢復穩定增長。

安倍所在的執政黨——日本自民黨成員、前經濟大臣林義正對記者表示,“我們必須努力同時實現經濟增長和財政改革。這是我們實現財政改革的唯一途徑。”但是這樣的改革何其艱難。

(本文據美國CNBC財經專欄文章綜述,濠江客獨家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