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願意住到哪一天,就到哪一天!”

許多婆婆當慣了女主人,你讓她退居二線,她才不肯呢。因為,她覺得自己“寶刀未老”。

婆婆活了大半輩子,對過日子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如果兒媳的生活習慣與她相悖,那麼做婆婆的固執起來,都會試圖用自己的觀念去“改造”兒媳。

說來婆婆是好心,但是當她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兒媳身上的時候,恐怕做兒媳的沒有一個會甘心做“軟柿子”,婆媳矛盾必然會發生。

花蹊見過許多婆媳矛盾,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婆婆插手兒媳的生活習慣才引起的。許多婆婆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為了兒媳好,為什麼兒媳會和自己做對呢?其實,不是兒媳和婆婆做對,而是婆婆對兒媳的生活習慣沒有做到尊重。

婆婆在自己家裡是女主人,但是在兒子和兒媳家裡,婆婆的地位就變了。兒媳才是女主人,是這個家裡的主角,而婆婆是配角。如果婆婆分不清自己在兒子家裡的地位,總是想和兒媳爭著做女主人,那麼家裡就別想有安寧之日了。

所以,做婆婆的一定要想開、看開,要學會放手。雖說兒子和兒媳年紀尚輕,料理家務不如婆婆有經驗,但是孩子們已經長大,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作為長輩也要適時把自己的角色由“家長”轉變為“參謀”。

婆婆和兒媳相處時,不要以家長的作風擺婆婆的架子,進而對兒媳發號施令,自由支配。而要從心裡尊重兒媳,尊重兒媳的生活習慣。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小張和丈夫結婚二年多了,還沒有孩子。丈夫工作的地方在臨城,跑通勤有點折騰人,所以平時住宿舍,只在週末回來住一天。

一年前公公病故,婆婆受了很大的打擊。丈夫於心不忍,就和小張商量把婆婆從老家接過來先住一段時間,等婆婆心情好了再送她回去。小張不願意和婆婆一起生活,但是她知道丈夫孝順,她不願意讓丈夫為難,就同意了。

婆婆年紀不大,五十多歲,但是人愛美,喜歡打扮自己。從老家搬進來的時候,婆婆高興壞了,把家裡的衣服和鞋子全帶過來了。大一包小一包加起來,一共十一個包,看得小張心裡直發毛。

婆婆搬進來的第二天,就當起了女主人。家裡衛生、房間擺設重新整理了一下。小張下班回來,打開鞋櫃發現婆婆把她自己的鞋擺在了上面,而自己的鞋也被婆婆移了位置。看到這裡,小張心裡有點不悅,但是婆婆剛來,她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只能強忍著,告訴自己別去計較。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這一週過得很漫長。週末,總算是盼回了丈夫。小張還沒和丈夫說上幾句話,就被婆婆拉去家長裡短地嘮個不停。小張沒有辦法,就去洗床單。當她把床單從洗衣機裡拿出來,準備晾曬的時候,婆婆走了過來。

“床單,不能這麼曬,你要抖一下,不抖幹了全是褶皺,那多難看啊。做人家的媳婦,要會幹活!哎呀,就你這個小勁能抖平嗎?你要死勁抖,這樣……”

婆婆做了一個示範,但是小張還是學不會。婆婆還是在那裡喋喋不休,小張不言語,但也不聽婆婆的話,直接把床單晾了起來。

婆婆這個人性格一點也不內向,才搬進來不到十天,就和左右鄰舍關係處得不錯。有時,婆婆還會把鄰居請到家裡聊天,這讓小張十分反感。

小張晚上和丈夫微信,想讓丈夫勸勸婆婆,別讓她往家裡帶客人。可是,丈夫卻說,“我媽媽喜歡交友挺好的,這樣她的心裡才健康。再說,她住上一段時間心情好了,就回去了。媳婦,你大人有大量,別和我媽計較。”

丈夫的話讓小張覺得很委屈,但是她又不能讓丈夫做一個不孝順的兒子,於是她選擇了忍。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著,轉眼半年過去了,而婆婆早已把這裡當成是自己的家。

小張洗衣服的時候,婆婆總會去指導,“教你半年了,怎麼還學不會?你是真笨啊……”。小張睡懶覺了,她總是破門而入,“都幾點了還睡,快起床……”

在婆婆所有的挑剔中,小張最討厭、最不能忍的就是,婆婆總是喊她起床。為這事兩人還起過爭執。

“婆婆,你能不能別喊我起床,你知道我睡得正香呢,你這麼一喊,我心臟都受不了!”

“受不了,你別熬夜啊,你不會早點睡嗎?結婚這麼長時間了,肚子還一點動靜也沒有,自己不急嗎?”

“婆婆,你跑題了。我是說你別喊我起床,你能不能就管你自己,別管我啊!你知道嗎,你現在這個樣子好煩!”

“我怎麼煩你了,嫌煩你走啊?”

“婆婆,這是我家,不是你家。我是看你可憐,才讓你搬進來的,你可倒好,還住上好了。”

“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願意住到哪一天,就到哪一天!”

婆媳二人爭得面紅耳赤,也沒爭出個所以然來。

第二天,小張下班以後,開車去了丈夫的宿舍。打這以後,小張再也不回自己的家。過了幾個月後,小張在工作時間接到婆婆的電話,“兒媳,回來交取暖費!”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婆婆,霸佔我的房子不走,你自己交吧!”

不交取暖費,想凍死我嗎?

“你不說是你家嗎,既然是你家,當然你自己交!”

小張說完,就掛掉了婆婆的電話。小張清楚丈夫是孝子,就算她不交取暖費,丈夫也會交。果不其然,後來還真是丈夫交的取暖費。

現在,小張不願和婆婆住在一起。只要婆婆一天不搬走,小張一天不搬回去。婆媳關係就這樣僵持著。

小張和婆婆本來是沒有矛盾的,但是隻從婆婆搬進來以後,婆婆不把自己當外人,還行使了女主人的權利,試圖改造小張的生活習慣。二人才有了矛盾,到後來發生的爭吵,最終把兒媳氣走。

其實,小張和婆婆矛盾的起因,就是婆婆在兒媳家沒有認清自己的角色,她還把自己當作是女主人。她認為兒媳生活習慣和自己不一樣,她就得把兒媳改造成和自己一樣。一張刀子嘴,招來兒媳的不滿,最終婆媳二人產生了隔閡。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婆媳矛盾有一部分原因,是婆婆分不清自己在兒子家裡角色。在家裡只有一個女主人,婆婆要尊重兒媳女主人的地位。

婆媳相處,要分清主次。在兒子和兒媳的家裡,婆婆是配角,而不是主角。到了兒子家,兒媳才是女主人,婆婆的觀點只能做參考,採納與否,是兒媳的自由,婆婆不能強硬幹涉。如果婆婆強硬插手兒媳的事情,婆媳矛盾必然發生。

女人結婚以後,就是家裡的女主人,她有權按照自己的喜好打理自己的小家。作為丈夫要求媳婦孝敬婆婆,也要及時開導自己的媽媽,在自己的小家裡,媳婦才是女主人,媽媽只是“參謀”。婆婆要尊重兒媳的生活習慣,如果看不慣可以提建議,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觀點去“綁架”兒媳的女主人地位。

“兒媳,回來交取暖費”婆婆住兒子家,不把自己當外人,氣走兒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