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大學的排名是怎樣的?你如何看待這些大學?

醉青蓮之酒仙


第1名是清華還是北大?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目前國內的大學排行榜非常多,而且國際上的一些大學排行榜也對中國的大學或者是亞洲的大學做了非常細緻的排名,除了整體上的排名之外還有一些綜合性的排名,具體來說真的是非常複雜,而且很多大學在不同的排行榜上,它的表現也差別非常大。

其實目前市場上的排名非常多樣,魚龍混雜,很難說哪一個更權威哪一個更有效,或者哪一個更加精準。但是從專業的角度來看,一所大學的整體實力是由它的學科實力作為支撐的,學科的競爭力才是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小編還是覺得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的第4輪學科評估結果,在組織機構,評價指標的設計以及評價程序的實施方面,應該說是做得非常認真的。

這一次的第4輪學科評估,其實動員了很多學科高水平專家的力量,既考慮到了大學的科研成果績效表現,也考慮到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實際效果,還有大學的社會服務等具體方面,所以個人覺得這個排名應當是最權威的。

從整理的大學排行表現來看,這個學科評估的排行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有些211大學其實它的發展並不是很好。

比如說有3所部屬的211大學,比如長安大學,大連海事大學以及陝西師範大學,沒有一個學科進入A檔,反而有很多的地方省屬本科高校進入了A檔!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省屬的,211大學共16所,包括鄭州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安徽大學,廣西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海南大學,延邊大學,內蒙古大學,西藏大學,貴州大學等。

在一些非211普通高校裡面也有一些獲得了非常好的表現,像上海醫科大學共有三個A+學科,南京林業大學也有2個A+,這種成績甚至超過了很多的985大學!


交大升學小博士


我國有2500多所普通高校(本科和專科),從學校屬性看:公辦、民辦(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等,從高校層次看: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省重點、一本、二本(三本)、高職高專院校等。下面是不同屬性高校綜合排名情況:

寫在前面:關於大學排名,我是這樣認識的,國家從未發佈過高校排名,眾多都是民間版本,由於各評價體系,比例分配不同,高校排名懸殊;另外,高校也處於動態發展中,對於大學排名大家瞭解即可。以下是著名教授武書連2018發佈的部分高校排行榜:

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




中國民辦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



中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排行榜



中國高職高專排行榜(廣州日報社版)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關於中國的大學排名,官方並沒有給出排名。民間倒是有像校友會、武連書、軟科等排名。這樣的排名受到地域因素、地域經濟、個人偏好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不是那麼的客觀公正。對於大學排名,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業都有自己的版本。

我們從A類學科排名、師資力量排名、學生質量、畢業生薪酬幾個方面對比。

依據第四輪學科排名的A類學科排名——部分高校



部分重點大學師資力量排名


一個大學好不好,師資很重要,尤其是大師級的人物,更是學校的靈魂所在。

985學校生源質量排名

生源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認可度。你說某所大學好,可家長、學生不認可,那有能咋樣呢。

學生就業薪酬


2018年中國大學生薪酬TOP100

上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就業,這也是填報志願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同時很大程度上,我們會關注就業後的薪資水平,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脫離基礎的空中樓閣是不存在的。

另對於各種排名,我們理性的看待即可,切莫太過糾結。

最後,以上數據供參考。


曉曉筆記


我心目中的大學排名是這樣: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穩穩TOP2,浙江大學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穩居前五,浙江大學是體量大,上海交大是工科強悍,復旦大學則是人文經濟類很強,三校互有勝負。中國科技大學應該排在第六,中科大國際聲譽非常好,所以usnews和QS排行榜都在中國第三,但是中科大規模太小且畢業生留守國內太少。南京大學應該排在第七,南京大學文科理科都很強大,但是近年來發展不如浙大上交。第八第九,我認為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科學院大學就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ESI排名中國大陸第一,學科評估由於優勢太大被排除在外,它到底是機構還是高校仍然有爭議,只能先排在後面。中國人民大學是文科學校無冕之王,經濟管理專業很好,高考成績屬於南大中科大檔次。第十名應該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它是工信部老大所以每年的科研經費充足,巨大的財力使得哈工大在地理位置不佳情況下,科研實力依舊強悍。

值得一提的還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大換了校長之後反彈極為明顯,在科研人數遠少於華中科大和武漢大學情況下: 國家三大獎全國第五,SCI全國第十,自然科學基金全國第十,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全國第四,ESI工科是中國第七個全球萬分之一學科,ESI總量即將歷史性超越武漢大學,應該是前十的有力爭奪者。




用戶91950089752


中國大學的排名目前最權威的是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它的排名在國際上都有參考價值。

2019年排名前十強的是1)北京大學、2)清華大學、3)復旦大學、4)人民大學、5)浙江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7)南京大學、8)武漢大學、9)中山大學、10)吉林大學。
很多大學是某方面專業特別突出,排名只是作為師資力量的參考,重點大學也未必培養出優秀人才,


每個人要學到過硬知識一看好師資力量,二看遇到怎樣的老師和交什麼樣校友,三要看所學知識和自身發展條件和方向相匹配!


黃蜂二師兄


中國大學分數線排名可作同城大學實力的參考,但不能說明其實力。大學錄取分數線與大學地理位置有關,與所在地政治、經濟地位有關,與專業熱度有關,與招生人數有關。那些分數線高,培養不出卓越人才的大學是浪費人才,浪費錢財,不值得誇獎!





那些高分學子入校者,對得起以上排名嗎?

對於大學排名,有人會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請問哪個學校會十全十美?此類人心理和靈魂醜陋!有人不管什麼標題,每次搬出的都是同一篇文章,一字不差。有人喋喋不休的搬出的就是那一個數據,每次必發,找不出黑某校的其他辦法,僅此而已,可憐巴巴!

也有一葉障目的井底之蛙,用個別數據粉刷自己,請問有哪個學校無閃光點?這種人情有可原,為了面子而已!

中國大學的排名,最核心的是官方學科評估的成績統計出來的排名

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世界第一的學科



中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必有文科、理科或工科排名前十,其它行業性(醫、農、財、電等)只能作參考。

大學文科排名

大學理學排名



大學工學排名

一般綜合性大學強在文、理、工三科,其它還有行業性學科排名,例醫學、財經、農林等。

大學綜合實力的排名,不宜使用單個機構的排名,它們的排名往往極具片面性,常被人用於抬高或貶低某些大學,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使用各機構排名平均值較為公平公正!



沒有讓所有人滿意的排名,綜合各家排名,我國前十大學為

北清華五武(大)中(山)哈(工大)!

第十名也可哈工大和華科並列!


亭亭玉立104648451


對於國內高校的排名一直都是存在各種版本,並且網友對多種版本的高校排名都存在一些詬病。像校友會排名、科教版排名都不是太被大家所接受,根據網友們的呼聲,要麼按照分數排名、要麼按照科研實力的排名,這次收集了對國內高校根據ESI的排名結果,供大家參考。

一般來說國內像雙一流建設、一流學科建設都會將ESI排名前1%的學科或者說前1%。的學科考慮進去,簡單收集國內部分院校ESI排名1%。的學科排名,供大家參考瞭解!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高校排名僅是一個參考。如果說根據學校排名就來選擇學校這是不現實的,就拿高考填報志願來說,需要看學校的招生分數、考生的分數、學校的地理位置、相關的專業。不能只看排名,所以說選擇學校需要參考各方各面的因素。

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塵歸塵路歸路


中國大學的排名有各種版本,最常見的國內有校友會,武書連、軟科最好大學三種排名。國際上比較權威的排名有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美國的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的QS世界大學排名,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排名的機構不同,評價的指標體系不同,名次變化也很大。因此,不管何種排名,也只能作為參考。

就國內而言,教育部沒有大學排名一說,只有985、211之稱,不過現在985、211的說法已經過時,是否入選雙一流大學,成為衡量一所大學綜合實力的標準。不過,雙一流大學是個動態管理評價體系,從2002年開始,每四年一次。目前我國39所985院校全部入選雙一流大學,只不過36所是A類,還有三所是B類,可見985院校實力之強大。事實也是如此,985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考生來說,最關心的是錄取分數線,從歷年錄取分數線來看,985院校的錄取分數也都是非常高的,當然,有一部分非985院校的211大學,也很厲害,錄取分數線遠超一些985院校,比如“兩財一貿”。也有個別雙非院校實力也很強大,比肩985,一所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不過中國科學院大學從2014年開始招本科生,而且只在全國17個省招收人數不足四百人,分數奇高。再者就是外交學院,被稱為“外交家的搖籃”,學生髮展前景很好。

除了雙一流大學,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也是非常權威的,學科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校的實力。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何種排名,北大、清華、人大、復旦、上海交大、哈工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大等名校,基本上在所有的排名中都處於前幾名,卻是不爭的事實。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口碑,社會的認可度,也是衡量一所大學好壞的標準,老百姓認可985、211就是因為這些院校實力強,當然,這種評價標準不是專業評價體系,看法也不夠全面。

作為考生,學校排名可以作為參考,但還要考慮其他的諸多因素。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祝願考上理想的大學!


靜靜助學


從國家層面的定位的20所大學之中,出現前十,2018年1月1日至1月8日公示,4月20日國內大學地位穩固的頂級20所大學,獲准自主新增博士碩士學位。這20所頂級高校(俗稱G20)有較大的學科設置權,既可自主設置學科目錄規定的一級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還可自主設置交叉學科,按一級學科管理。這些頂級高校每年都可自主增列和調整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這些頂級高校可直接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不再需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專家複審。此次學位授權的意義很大,頗有59年首批確立16所重點大學的味道。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中國人民大學

4、北京師範大學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中國農業大學

7、天津大學

8、南開大學

9、吉林大學

10、哈爾濱工業大學

11、復旦大學

12、同濟大學

13、上海交通大學

14、南京大學

15、浙江大學

1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7、廈門大學

18、武漢大學

19、西安交通大學

20、中國科學院大學

這20所國內頂級高校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前沿趨勢、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本單位學科基礎條件,以及資源配置能力,統籌考慮新增學位授權點。


在路上3624239


中國的大學排名,版本很多,爭議很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是我認為必須把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學科建設,師資水平,畢業生質量等因素作為參考數據,進行綜合的,客觀的評價,才能真正反映出我國大學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千萬不能帶著個人觀點和有色眼鏡,厚此薄彼。

諮詢更多高考問題,請關注有著40年豐富高考志願填報經驗的資深專家(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或者關注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baidu可以查詢,辨別一切真偽)。

現將我認為比較客觀的中國大學的最新排名(校友會版)推薦如下;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鄭州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蘇州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化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長安大學。雲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東華大學,南昌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江南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福州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廣西大學,燕山大學,河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寧波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山西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揚州大學,天津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河北大學,安徽大學,遼寧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新疆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湘潭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江蘇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大連海事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安徽師範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貴州大學,內蒙。內蒙古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江西師範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南大學。海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湖北大學,廣西師範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汕頭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石河子大學,華僑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廣州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杭州師範大學,雲南民族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河北農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延邊大學,大連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東北電力大學,濟南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中北大學,雲南農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貴州醫科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天津科技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