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你知道東山關帝廟為何有兩週倉嗎?

你知道東山關帝廟為何有兩週倉嗎?

東山武廟,即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碑文記載:“城銅山,以防倭寇,刻像祀,以護官兵。官兵賴之。”到了正德三年戊辰歲(一五○八年),地方士紳嫌祠宇狹小,乃募資擴建,至正德七年壬申歲(一五一三年)二月落成。碑文描述:“廟之地勢,龍盤虎踞,水秀山明;廟之壯觀, 飛鳥革,矢棘歧翼;廟之定製,縱袤百二十尺,橫廣五十一尺;廟之規模,王宮巍巍,廊腰縵回,階級峻絕,中肅閫門,外高華表,傍則僧舍翼然。非昔人之舊矣!”

奇怪的是,普天下的武廟,關帝座前只有兩名侍將,一身持刀的周倉,另一身捧印的關平。唯獨東山的武廟,與眾不同。除了持刀的周倉外,其身後神龕裡還坐著另一身周倉。而且其相貌也不同立著的周倉,是白淨臉龐五綹須。你知道這是為什麼?

你知道東山關帝廟為何有兩週倉嗎?

據年長的漁民道出端詳:先是宋末忠臣陸秀夫奉命附神在帝君神像上,享受民間香火。後來幼主宋帝昺也附神在周倉身上。這一來,陸秀夫大傷腦筋了。按廟裡神位,關帝為主,周倉是侍將;但是,帝昺總是君,自己畢竟是臣,總不能叫帝天天站立在身旁?

左思右想,矛盾難解,只好託夢給廟祝說明情況。地方耆老體恤陸秀夫的苦衷,給宋帝昺附神的周倉安排個座位,另立個神龕於側旁,權免了他持刀的職務。俟關帝出巡時,另備白馬一匹,供其代步。但是,後人總感到帝君座前,僅有關平侍立,不對稱,所以,又塑周倉原形,持刀侍立,這就是東山武廟兩週倉的來歷了。其實,這種傳統,只不過反映漢民族在異族統治下,借關羽不忘故鄉的忠義,寓託人民不忘故國的思想罷了。

無巧不成書,鄭成功東征打臺灣時,在東山誓師那天,向關帝座下求籤卜吉,神賜一“上巳”籤。

籤詩曰:

百千人面虎狼心,賴汝干戈用力深;

得勝回時秋漸老,虎頭城裡喜相迎。

你知道東山關帝廟為何有兩週倉嗎?

首句指斥紅毛番,次句讚揚國姓東征,三句預兆凱旋時機,末句暗示班師地點。鄭國姓得籤大喜,辛丑歲二月初一誓師,初三放洋,抵達澎湖馬公,初八攻打鹿耳門,登陸。圍困赤嵌城八個月,紅毛番終於投降了,正好是這年八月,豈非秋漸老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