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救治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 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近段時間以來,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參與救治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中西醫密切協作、聯合攻關,推出了一批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了較好療效。

中藥湯劑受歡迎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生根據患者病情提供了4種中藥湯劑,讓住院患者做到了應服盡服。目前,配合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投入使用,火神山醫院超過97%的患者服用中藥湯劑。

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王融冰表示,截至2月27日,中藥湯劑——清肺排毒湯已經在全國10個省份66個定點醫療機構開始使用。清肺排毒湯可以用於治療輕型、重型甚至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沒有用過中藥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參與觀察的病人是1183例,現在已經有640例出院,457例症狀改善,療效非常好。

來自山東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12時,山東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56例,治癒出院417例,治癒率達55.16%,中醫藥參與治療率超98%。目前,山東已經構建起中西醫結合會診機制,堅持中醫藥及早參與、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治療。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自1月22日開始,採用由國藥集團旗下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調劑“肺炎1號方”救治患者。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總體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4%。目前,“肺炎1號方”已全面用於廣東省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臨床使用。

中醫醫療隊前線建功

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中醫藥系統抽調人員組建多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雷神山醫院、湖北省中西結合醫院、江夏方艙醫院。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中醫藥系統還選派高級別專家團隊赴武漢,一邊臨床救治、一邊觀察總結,從中醫角度認識疾病、診治疾病。中醫藥界院士、國醫大師紛紛建言獻策,論證研究,形成中醫治療方案,並納入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版國家診療方案,指導全國中醫藥救治工作。

中醫醫療隊針對隔離點,強化中醫藥治療,組建了10箇中醫藥巡診專家組,按照省區市中醫院分片包乾方式,對輕症恢復期患者巡診;針對方艙醫院,每家方艙醫院配備2名至3名中醫專家,推進中醫藥規範化治療;針對定點醫院,建立中西醫會診制度,圍繞救治重症患者,組建12個國家級中西醫結合的重症專家組巡迴指導,制定有針對性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落實細化中西醫結合機制

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症患者,臨床症狀消失時間約可縮短2天,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縮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數縮短2.2天,CT影像好轉率提高了22%,臨床治癒率提高33%,普通轉重症比率降低27.4%,淋巴細胞提高70%。

黃璐琦院士團隊在武漢的臨床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患者,住院天數、核酸轉陰時間平均縮短2天以上,血氧飽和度明顯提升,脫離吸氧時間縮短,淋巴細胞百分數,乳酸脫氫酶等理化指標明顯改善。

由於中醫藥在阻斷輕型患者向重型患者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被納入第三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據瞭解,在接下來的患者治療過程中,將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推進中西醫會診制度,發揮中醫辨證論治優勢和西醫抗病毒、呼吸支持等治療優勢,發揮兩種醫學的疊加效應,減少併發症,降低病亡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君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