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艾青,中國當代著名的詩人。

他的詩作中,僅僅一部《大堰河——我的保姆》,就足以奠定在中國當代詩壇的位置。

他熱愛寫作,一生創作頗豐,深受讀者的喜愛。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艾青對大堰河的感情,真摯熱烈,讓人感動不已。

這個大堰河,是養育了艾青的乳母。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雖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但比起親生父母,艾青更愛她。

在大堰河那裡,艾青得到了愛的養育,而在親生父母那,他連爸媽都叫不得,只能叫嬸嬸叔叔。

一、黎明醒來的農夫

艾青是當代文壇上,一位很特殊的詩人和作家。他的作品總是以現實為題材,飽含了敢於批判的戰鬥精神。他對五四新文學的貢獻,不可忽視。

而這一切都得益於他特殊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的養母大堰河。

艾青,本名喚作蔣海澄。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1910年,他出生在浙江金華的一個地主家庭。出生時,父親給艾青算八字,得知他是剋星之命。於是,在他尚且年幼之時,父親就把他送到了鄉下的一個農婦處寄養。

這個農婦目不識丁,家境也很清苦。

但這段時光,卻滋養了艾青的文學素養。

因為他在農民的撫養下長大,他的血液裡浸透了農民的淳樸和勤勞。

當他進行文學創作時,他總是自稱是“黎明醒來的農夫”,渴望著永遠創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大堰河——我的保姆》創作於1933年,艾青因此一舉成名。

當時他被捕入獄,在獄中,他靈感迸發,一揮而就創作了這篇不朽之作。

在投稿之前,艾青去掉了自己名字中的“蔣”字,而以艾為姓氏。又因海澄在他的家鄉話裡讀作“青”,他索性以艾青為筆名,給這篇詩稿署名。

二、乳母“大葉荷”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詩作中,艾青以沉重的心情,寫下了命運對於乳母大堰河的不公,及他對她的懷念、讚美和同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大堰河是中國舊社會時,一個典型的受盡苦難的農婦。

她勤勞善良,但始終逃不掉社會的不公。

實際上,大堰河應該叫做大葉荷。

艾青不清楚這個名字的寫法,按照家鄉讀音誤寫作了大堰河。

大葉荷,是中國舊時農村婦女的一個縮影。她生育了多個孩子,受盡了生活的艱辛。她與前夫生育了三個孩子,日子本該和和美美。哪知天不遂人願,前夫英年早逝,她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舊社會的女子,沒有丈夫只能受人欺凌。

大葉荷身體不是很好,也無法一個人養著三個孩子。不得已,她在隔壁村招贅,與第二任丈夫又生了倆個孩子。

兩個人養育5個孩子,即使是現在,也十分困難。

因為負擔太重,大葉荷操勞過度,不到40歲,就丟下了一眾兒女,撒手人寰。

艾青在大堰河的關愛下長大,大葉荷於他,感情更深過親生父母。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在艾青心中,大葉荷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兒女付出了一切。

三、陌生的親生父母

被大葉荷養育到5歲的艾青,被親生父母接了回去。

雖不是親生骨肉,大葉荷還是十分不捨,哭碎了心。而回到親生父母身邊,艾青也高興不起來。

在他眼中,父母和妹妹,都太過陌生。

艾青是地主的兒子,但卻是大葉荷養育了他。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艾青的身體和情感,都被她的愛滋養。

所以,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後,艾青越發覺得大葉荷對他的重要性。

艾青的親生父母是封建的,自私的。

他們不僅沒養育過艾青,也沒有關愛過他。艾青回到他們身邊後,他們仍然顧忌他的“剋星”身份。

他們不讓艾青叫他們爸媽,只能以叔叔嬸嬸稱呼。

在這樣沒有溫暖的家庭中,艾青越發思念大葉荷。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18歲成年後,他離開了那個“家”。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艾青悲痛地回憶了大葉荷去世時的場景。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意識迷糊的大葉荷,仍在呼喚離開了自己的艾青。

大葉荷是一個悲慘的女人,很小就被賣給別人當了童養媳。

《大堰河——我的保姆》,藏著艾青的無助:父母不認,認保姆當媽

她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好以出生地大葉荷村為名。

養育之恩,重於泰山。

艾青唸了大葉荷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