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她婚後生2女兒,丈夫去異地和別人生子,她一氣之下連生6個兒子

她婚後生2女兒,丈夫去異地和別人生子,她一氣之下連生6個兒子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詩經》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句情詩,一句“與子偕老”是多少痴男怨女之間所期盼,“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能夠尋到一個可以與自己長相思守不分離的人很容易,但可以互相扶持,度過人世間的苦難,抵禦人生路上的風雨,手相牽鬢微霜,這才是最為難得的,因為難得所以世人期盼。

多少愛情敗給了時間的消磨,多少愛情敗給了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真愛至上的人生中多的是磨人精力的瑣事,這些瑣事讓愛消減。很多女人選擇被無聲不去抗爭,但卻又一部分女人在婚姻出現危機時,以自己的智慧巧妙化解。她在遇到丈夫出軌出現私生子之時選的是隱忍,到底是不愛?還是另有計謀?

她叫馬佩璋,是當地最具聲望馬家的掌上明珠,眼波流轉,風情無限。父親馬健卿是當地的有名望的士人,身為回族中的佼佼者,馬健卿把女兒馬佩璋盡心培養,只要是能夠配得上女兒的人家都會成為馬健卿的座上賓。

她婚後生2女兒,丈夫去異地和別人生子,她一氣之下連生6個兒子

尋尋覓覓之後的馬健卿一直未能尋到一個合心意的夫婿,外人總說馬健卿太過於挑剔,但只有馬健卿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才可以配上自己的學富五車的女兒。在眾多的人選之中馬健卿尋到了白崇禧,白崇禧十分符合馬健卿的要求,一表人才且還是回族人,更重要的是和馬家信仰相投。

於是白崇禧成為了馬健卿的乘龍快婿,馬佩璋和白崇禧的婚姻在1925年的2月27日進行了,婚禮十分隆重吸引了不少人的觀摩,這場婚姻馬健卿十分滿意,自己的寶貴閨女終於可以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

婚後這對年輕的小夫妻十分恩愛,白崇禧為人脾氣火爆,說一不二很多時候讓人覺得毫無顏面,但馬佩璋卻像極了一壺清泉沁人心脾,化解白崇禧眉宇之間的憂愁。白崇禧身為戰場上叱詫風雲的人物,無暇顧及家中的瑣事,這一切都有賢內助馬佩璋操持著,馬佩璋盡心盡力地為白崇禧穩固後方,讓白崇禧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至展示之中。

兩個女兒的降生讓白崇禧十分疼愛著馬佩璋,

體諒馬佩璋的生育之苦,更感恩馬佩璋的持家辛勞。但其實在白崇禧的心中他十分渴求一個兒子,畢竟在那個時候封建思想依舊存在,但白崇禧並沒有選擇把壓力施加到妻子身上。白崇禧很多時候一走就是很久不歸家,異地讓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

她婚後生2女兒,丈夫去異地和別人生子,她一氣之下連生6個兒子

待到白崇禧再次回到家中,一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向馬佩璋傳遞而來。戰場上孤寂難耐的白崇禧遇到一個和自己情投意合的女子,於是兩人猶如干柴遇到烈火,對不起馬佩璋的事就此做下來。

馬佩璋得知丈夫有了一個私生子,心中悲憤交加。

作為大戶人家出身的女子,她深知三從四德,並非做個妒婦,不願讓白崇禧納妾。但白崇禧卻選擇胡作非為,絲毫沒有把她作為正妻的臉面顧及絲毫,還領回來一個私生子讓自己為周遭人恥笑。在此情形之下,馬佩璋多想和白崇禧宣洩自己心中滿腔的怒火,多想傾訴自己心中的不甘,但聰明的馬佩璋沒有選擇如此低端的處理方式。她不想毀了這個家庭,更不想讓自己在白崇禧的心裡擁有不好的形象,家庭可以挽回,但絕不是以惱羞成怒的方式來挽回,

馬佩璋棋高一招,以退為進,主動選擇接納這個私生子,更願意給予這個私生子以母愛關懷,絲毫沒有把自己的埋怨和怒火遷至到孩子身上。白崇禧看到此情此景,十分慚愧。覺得有愧於如此識大體的夫人,更是做下了錯事讓夫人來承擔一切。

她婚後生2女兒,丈夫去異地和別人生子,她一氣之下連生6個兒子

他身為一個男人竟然還沒有一個女人坦蕩,更是沒有做到在婚前向馬佩璋許下的諾言,白崇禧的愧疚讓他甘願迴歸家庭來彌補對馬佩璋的虧欠。馬佩璋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她所要的就是丈夫的迴歸,一家人重修舊好,而不是山崩地裂般的宣洩發火,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

重回家庭的白崇禧愈加尊重自己的妻子,更是願意萬般討好妻子,才能報答妻子為他犧牲的所有。也許是馬佩璋的隱忍得到了上天的眷顧,一直未有身孕的馬佩璋不久後就好孕不斷,生下的都是兒子,一共六個兒子讓白崇禧渴求兒子的心願實現,馬佩璋就此可以揚眉吐氣一番,這是她戰略的成功,也是上天的恩賜。

美滿的生活就這樣進行著,夫妻二人經歷此前那般磨難,終於願意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並互相扶持一同抵禦人生路上的坎坷。“來如流水逝如風,何處來兮何所終。”在1962這一年馬佩璋與世長辭,臨終前白崇禧沒能守在旁邊,當他連忙趕往病房,聽到醫生宣佈死訊時,白崇禧當即血壓高升,一時之間差點也一同與馬佩璋去了。

她婚後生2女兒,丈夫去異地和別人生子,她一氣之下連生6個兒子

白崇禧無法接受妻子的離去,多年相伴讓彼此已經成為了對方的依靠,“老來伴,老來伴。”如今馬佩璋走了,何人能伴?白崇禧知道斯人已逝,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不讓泉下有知的妻子擔憂。

他曾經征戰沙場,未能好好陪伴妻子,如今他不顧身體的年邁,選擇每天來到馬佩璋的陵墓前陪伴著她,訴說著自己心中最真摯的話語,把那些沒能說出口,還未來得及訴說的泣血真言一同告知長眠於黃土之下的妻子。

不知在陵墓前陪伴妻子的白崇禧是否也在悔恨著曾經對不起妻子的所作所為。

一個家庭多的是愛恨別離和枯燥無味的生活折磨,馬佩璋在遇到人生的岔路口時,選擇另尋其道,她甘願化解心中的怒火,只為這個家庭可以保留下來。不逞一時之強,換來的是丈夫的回心轉意,更是多年相伴不相離的人生之路。馬佩璋的生存之道為人敬佩,也為人感嘆,不是任何人都有肚量做到馬佩璋這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