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漢景帝陰狠的內心世界,許諾傳位樑王劉武,實際上是為了除掉他

在漢景帝一朝,竇太后主持了皇宮中的一場小型家宴。參加這次家宴的有:漢景帝、他的弟弟梁王劉武,還有竇太后的侄子竇嬰。酒酣耳熱之際,漢景帝有意無意地說:千秋之後,傳位梁王。話一出口,太后歡,太后非常高興。但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很不識趣,他馬上端起一杯酒獻給漢景帝,一本正經地說:父子相傳是漢朝的祖制,皇上怎麼能夠擅自傳位給梁王呢?

漢景帝陰狠的內心世界,許諾傳位梁王劉武,實際上是為了除掉他

緊接著,司馬遷又寫了三個字:太后憎。這一“歡”一“憎”之間,太后的真實心態一覽無餘。太后高興的是傳位於梁王,太后惱恨的是竇嬰阻止。竇嬰是自己的親侄子。就因為這兩句話,竇太后取消了竇嬰出入皇宮的門籍,不允許他自由出入皇宮了。可見竇太后是多麼計較小兒子劉武能否繼承皇位。那麼漢景帝為什麼要選擇在家宴上,說出將來把帝位傳給梁王劉武,究竟是醉後戲言,還是酒後吐真言?

事實勝於雄辯。第二年,也就是景帝前四年,漢景帝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顯然,漢景帝不想傳位梁王,甚至還想除掉他。漢景帝許諾傳位梁王,主要是出於兩點。

第一,討好其母。自古皇帝和太后的關係非常微妙。儘管兒子當政,母親的話語權還是不小的。漢代以孝治天下,景帝對竇太后更是恭順有加,有時到了唯命是從的地步。所以,漢景帝為討老太太開心,才發出如此明顯不妥的信息。

其二,助長梁王的氣焰。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漢景帝酒後的這番話其實是在迷惑竇太后和劉武,可這兩母子卻深信不疑!此後,竇太后的偏心更偏,而梁孝王的野心更大。

漢景帝陰狠的內心世界,許諾傳位梁王劉武,實際上是為了除掉他

家宴之後,同年春天,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平叛的時候,任用漢文帝臨死託孤的大巨周亞夫為將。周亞夫出征前,向漢景帝披露了自己的平叛總方針: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之,許之。就是說,吳楚的軍隊,士氣旺盛;這個時候,我們只能夠避讓它們的銳氣,不能與其正面衝突,怎麼辦呢?把梁國扔給他們!牽制他們的兵力,打亂他們的陣腳。

周亞夫把梁國扔給叛軍,這個計劃十分冒險,可以說“謀國不謀身”。為國家謀劃的多,為個人謀劃的少。梁王劉武可是竇太后的心肝寶貝,如果把梁國扔出去,萬一它叫吳楚軍攻陷了怎麼辦?梁王要麼被俘,要麼被殺,當然這個計劃也有它的可取之處,那就是犧牲局部、換取全局。如果梁國沒有被攻陷,吳、楚軍隊就不敢西進。這樣,周亞夫就有足夠的時間,調動中央軍主力,切斷吳楚軍糧道。這就是周亞夫“丟車保帥”的全國平叛“一盤棋”。

漢景帝陰狠的內心世界,許諾傳位梁王劉武,實際上是為了除掉他

這個謀略提出來以後,《史記》記載三個字:上許之,漢景帝批准了這個計劃。首先是為了平叛,為了整個戰事的推進,漢景帝不得不讓梁王一人“拍著黑暗的閘門”,據國死守。其次,漢景帝想要借刀殺人!如果梁國真要是被攻陷了,梁王被殺,正中漢景帝的下懷,從此之後梁王劉武對皇位的威脅蕩然無存。

面對吳、楚軍的瘋狂進攻,梁軍苦苦支撐,幾方人的軍隊頃刻覆滅。戰爭最緊張之際,梁孝王把韓安國為首的六位大將一一請出,跪在地下,拜託這六位將軍,一定要守住梁地、可見梁國危險到何等地步。梁王每天派一個使者向周亞夫請救兵,周亞夫卻不發一兵一卒!梁王也犟得很,把狀告到漢景帝那兒。於是,漢景帝親下詔書,命周亞夫調兵救梁。此處,《史記》又是五個字:太尉不奉詔。

漢景帝陰狠的內心世界,許諾傳位梁王劉武,實際上是為了除掉他

周亞夫敢不奉詔?這是抗旨啊!罪當殺頭。景帝可以懲治他啊!可三個月平叛結束以後,漢景帝不僅沒有處罰周亞夫,反而重用周亞夫,拜周亞夫為相。這說明,漢景帝對周亞夫“不奉詔”根本不在意。漢景帝這個態度,暴露他狠辣的內心世界。如果梁國被破,那是犧牲局部顧全了大局;如果梁國僅僅被削弱了,也部分滿足了漢景帝的願望。無論如何,今後梁王再向他哥哥漢景帝叫板的實力被削弱了。

司馬遷認為,此次平叛,梁國和中央軍隊的功績各佔一半。而梁王劉武以一諸侯國之人力物力,立此大功,更是功不可沒。但梁王越是戰功赫赫,越是具備競爭儲君的實力,也將越不為景帝所容!

漢景帝陰狠的內心世界,許諾傳位梁王劉武,實際上是為了除掉他

果然,平叛第二年,漢景帝突然宣佈,立慄姬之子、皇長子劉榮為太子。這次立儲,明面上看,漢景帝是順應朝臣要求,當了四年皇帝沒有立太子,國之根本未定;現在立了劉榮,眾愛卿可以安心了。暗裡去想,更是封堵梁王之念:朕決心已定,還是“父子相傳”比較牢靠,賢弟就不必再望著帝位胡思亂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