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就快要扒完了埃及史前歷史。

隨著埃及的歷史正式進入王朝時期(即法老時期),我們本以為迷霧終於會消散,原本那些“大概”、“左右”、“可能是”的詞彙終於不需要再使用了是不是?你們恐怕要失望了。

首先,第1王朝(1st Dynasty)本身的年代就一直無法確認下來。經過多番激烈討論和撕逼大戰,目前公元前約3100年是學術界比較能接受的一個年代。But,注意,這也只是暫時性的。

而更讓人抓狂的是,創建了這個破天荒的法老王朝的人,那個文化英雄+軍事領袖,他到底是誰,甚至他到底有沒存在過,至今都還是有待驗證的……

這還真應了某位作家那句話:“埃及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而是先有了埃及,然後才有了歷史。”

那麼這一次,就讓我們停下時光機,站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孟菲斯城牆上,看著一個偉大的王國讓人激動不已的榮景,一起來說說這個開國之君的事情吧!


傳說

自第一位法老王(先別管他到底是誰)統一了尼羅河谷和三角洲之後,埃及文明就與法老成了同義詞。法老在埃及的歷史中佔據著最大的分量,一連串的文化成就、軍事勝利和建築大計都一股腦兒的被歸功於法老。甚至連埃及的年份也是以“法老某某治下的第幾年第幾個月第幾天”來記錄的。所以無論怎麼說,埃及都是當之無愧的“法老的國度”。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卡納克神廟裡一座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最經典的關於埃及歷史的傳說中,我們經常會聽說這是一個名叫“美尼斯”(Menes)的人創建了這個偉大的文明。

首先,我們的老朋友、旅遊達人希羅多德(Herodotus,古希臘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聲稱他是從埃及的祭司那裡聽到了這件事的,在他寫的《歷史》中,他其實把美尼斯寫作“米恩”(Min),他還說正是這個人建立了孟菲斯城。

公元一世紀時的猶太曆史學家提圖斯·弗拉維奧·約瑟夫斯(Josephus,代表作有《猶太古史》和《猶太戰爭》)則叫他“美納伊奧斯”(Minaios)——這擺明是一個希臘羅馬風味的訛化。

另一位公元前一世紀有名的希臘學者、古希臘歷史學家迪奧多魯斯·西庫勒斯(Diodorus Siculus,代表作《歷史叢書》四十卷)則叫他做“瑪納斯”(Manas),並提到正是他創制了文字。

希羅多德等人固然經常被視為造謠生事的始作俑者(某些特別頑固的學者一直這麼看),但是美尼斯的傳說確實不是他的胡編亂造。

起碼,就連埃及本土的歷史編寫者、那位曼涅託(Manetho,生活在托勒密二世治下的埃及,編寫了《埃及史》,這部書奠定了今天我們劃分法老王朝的骨架,可以說是挺NB的一個人),也在他寫的《埃及史》的開篇把美尼斯描述成這個國家的第一位國王。

曼涅託還提到了美尼斯去世時的場景,儘管這聽起來真的比較扯:“他死後,來了八隻河馬,這些河馬抬著他的遺體離開了,至於去了哪裡,只有諸神知道。”

但是正如埃及的許多其他神話一樣,河馬只是其中一個版本!

在另一種傳說中,這個智勇雙全的文明開創者死於一場嚴重的過敏。

而迪奧多魯斯則聽到了第三種說法:美尼斯不幸被狗追,掉進了一個湖裡,又被鱷魚救了起來……於是後來又衍生出了這個國王是死於被狗咬或者被鱷魚咬的說法……嗯,這樣死了還真是對一個開國之君的奇恥大辱啊!!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美尼斯的死法之豐富可以和俄塞里斯一比了。小俄表示不服!(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


受到公認的開創者

傳說歸傳說,現在我們來扒一扒事實真相。

曼涅託寫歷史的依據,是來自埃及神廟裡保存的千百年來的文獻記錄(儘管埃及人並不會刻意區分傳說和事實……)。

因此我們並不能武斷地認為是曼涅託為了讓托勒密陛下感受到埃及多麼的厲害而一手杜撰出了美尼斯這個角色。

和本芹菜一起檢驗完下面的蛛絲馬跡之後,也許你們對這位疑似並不存在的開國之君能有清晰一點的印象。

目前我們手頭上掌握的有連貫性的法老王朝列表,幾乎全部都撰寫於新王國時期(New Kingdom)——約公元前1550-1070年,也就是說,距離埃及國家的誕生一千多年以後。

而這些資料上都非常有默契地把一個名叫“美尼”(M-n-i)的人排在最前頭,這應該就是希臘化的名字“美尼斯”的源頭。

這些王朝列表據說都是法老下令編寫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們視為埃及朝廷對朝代傳承的官方立場。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都靈王朝世系表》(圖片來源:Pharaoh.se)

首先我們來看看《都靈王朝世系表》(Turin Kind List),又叫做《都靈正典》(Turin Canon),現存意大利都靈博物館,是研究埃及歷史的重要文物。

這是一卷長長的紙草文獻,已經支離破碎的不像話了,經過幾個世紀考古學家的努力復原,還只是保存並讀懂了上面的小部分而已。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都靈王朝世系表》上記載的朝代順序(圖片來源:Pharaoh.se)

在最開頭記載的是諸神統治的時代——我們再一次發現埃及人並不嚴格區分神話和歷史,他們把太陽神瑞和荷露斯等等的神祇都正兒八經的寫在了世系表的開頭。

緊跟在諸神後面統治埃及的還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半人半神和類似精靈的角色,然後才到了第1王朝。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都靈王朝世系表》上記載的埃及最早的39位統治者

我們看到第一個人間國王是“美尼”(Meni),這毫無疑問正是那個美尼斯。

另一份非常有分量而且比《都靈王朝世系表》完整得多、保存的也更好的記載,就是第19王朝的法老塞提一世(Seti I)命人刻在阿拜多斯神廟牆上的《阿拜多斯王朝世系表》(Abydos King List)了。

這幅精緻的浮雕上整齊地羅列出了在塞提之前統治過埃及的所有法老的名字,不過這個官方版本和我們所知的歷史有點出入,例如異端法老阿肯那吞【Akhenaten】這樣的大逆不道者,根本沒有上榜。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阿拜多斯王朝世系表》(圖片來源:Pharaoh.se)

追憶祖先是法老們的傳統,在這個浮雕場景的左邊,法老塞提一世帶著兒子拉美西斯(未來的拉美西斯二世)一起閱讀先王們的名字。這既是對國家的悠久歷史表達尊重,也是鞏固自己權力的一種手段。

對於並非出身王室的塞提和拉美西斯而言,慎終追遠可能具有了更加緊迫的意義。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阿拜多斯王朝世系表》上的歷代王名(圖片來源:Pharaoh.se)

《阿拜多斯王朝世系表》上的這份表格從左上方開始。排在第一的那個名字正是“美尼”,放大後是這樣的: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美尼王名(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但是,雖然受到了官方記錄的加持,圍繞著美尼斯的疑雲卻並未消散;正如我們說過,美尼斯這個名字似乎是到了新王國時期才被等同於埃及的開國之君的,那麼我們就值得好好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美尼斯真的存在過嗎?
  2. 為什麼美尼斯被視為第一位埃及國王?
  3. 如果美尼斯真有其人,那麼他是否等同於我們已經知道的那些最早的法老中的某一位?之所以有著第三個可能性,是因為法老們特愛取名字,就好像那位蠍王很可能=納爾邁鯰魚王一樣。如果鯰魚王喜歡,給自己多取一個名字叫做美尼斯也沒啥不可以的……

美尼斯真的存在過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找到的年代最早、寫著美尼斯王名的物品,是一個上了釉的聖甲蟲印章。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刻著美尼斯王名的聖甲蟲印章(圖片來源:Namer.org)

這個印章的底面中間的頂端,就刻著美尼斯(也就是美尼),在它下面是一個振翅的聖甲蟲。而在左邊和右邊則刻上了哈謝普蘇特(Hatshepsut)和她的“養子”圖特摩斯三世(Tothmose III)的王名;一位跪著的神靈形象位於最下方,他雙手各拿著一株紙莎草。

由於哈謝普蘇特的王權來源不太正統,她可能想通過這樣來“捏造”或者“合法化”自己作為法老的資格也說不定?

下面這尊雕像便是女王哈謝普蘇特,第18王朝鼎鼎有名的“女法老”。她的事蹟在這裡就不詳述了,以後肯定會講到的。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女王哈謝普蘇特(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有學者提出“美尼”一詞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名字,在古埃及語裡,m和n字符連在一起可以表示“某某人”或“諸如此類”的意思,因此,“美尼”或“美尼斯”這個名字的真正翻譯,可能相當於我們今天的“佚名”。

也就是說,到了撰寫那些王朝世系表的時代,書吏、法老和祭司們其實已經不太記得清楚誰是這個國家的開創者了,於是乾脆直接把“佚名”寫進了王名圈裡……好吧,貌似也蠻有道理的。

不過同樣值得說的是,在這些世系表上,很多國王的名字倒是真的能跟我們已經掌握的考古證據相互印證的!

所以……嗯也許只有第一個國王那麼不幸的被人忘記了……


為什麼美尼斯被視為第一位埃及國王?

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被視為隨著埃及國家一起出現的那些東西,其實早在這個國家被文明的曙光照亮之前很久就存在了。

例如,在希拉孔波利斯和阿拜多斯,涅加達文化的社會精英們就已經擁有了華麗的墓葬,並且開始以精美的壁畫、奢侈品和進口葡萄酒為自己的來世做準備了;傳統上總是和法老聯繫起來的王宮造型——“舍瑞克”,早在涅加達2期就出現在了塗鴉中;而典型的用來襯托法老的神勇形象的“擊殺”場景更是在第1王朝出現前好幾百年就已經為人熟知了。

在另一份頗為有名的王朝世系表即神秘的《巴勒莫石碑》(Palemo Stone)上,王權確實被追溯到了比美尼斯更早的時期。

這份世系表上最上面的一行是一些難以查證的、可能是史前統治者的名字,他們被稱為“上埃及之王”或“下埃及之王”,然後從第二行開始才到了那個我們熟悉的“第1王朝”,似乎這些才都是些真正的“國王”。

但是!!非常遺憾地,第1王朝的第一位國王那部分偏偏缺損了,而排在他後面的那位“哲爾”(Djer),是真有其人——他的石碑已經在阿拜多斯被發現。

因為那些難以考證的“上埃及之王”和“下埃及之王”們只給出了名字,而從哲爾開始,還記錄了每個國王各自統治的年限。我們推斷,排在哲爾前面的那位國王,就是開國之君。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巴勒莫石碑(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巴勒莫石碑》已經碎裂成六塊,這是其中最大的一塊,據推測這可能原本是一個石碑,被豎立在埃及某座神廟裡面。

《巴勒莫石碑》是我們研究第1-5王朝的珍貴資料來源。自1877年至今,這個重要的文物都存放在西西里島的巴勒莫考古學博物館。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巴勒莫考古學博物館(來源:網絡圖片)

雖然“第1王朝”這個命名應該是在曼涅託才開始的,但是顯然在我們檢視過的這幾份資料裡面,這位美尼斯,或者可能是“佚名”,確確實實被視為第一位統治了兩片國土的人。

而順帶一提的是,《巴勒莫石碑》也佐證了埃及是由上埃及和下埃及統一而成的這個傳統觀點……儘管這種觀點似乎也帶有濃烈的杜撰成分。

接下來就說說“統一兩片國土”這回事吧。

我們已經知道一個事實,從尼羅河谷到三角洲這片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帶,從史前時期就開始了文化和思想上的交流,當然期間他們肯定是沒少打仗的,但是如果想說只單憑一次戰爭就統一了兩片國土,這就有點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儘管如此,我們也的確看到,從納爾邁鯰魚王開始,每一位法老都視此為自己的頭等使命,作為法老,要讓“兩片國土同呼吸”,並維持國家的穩定統一。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你們已經看膩了的納爾邁鯰魚王(圖片來源:Pinterest)

那麼美尼斯呢?其實希羅多德也好,曼涅託也罷,都沒有說“是美尼斯統一了埃及”這句話。不過至少從新王國時期——好吧,又是新王國——開始,他就被奉為第一個完成了統一偉業的國王了。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拉美塞姆(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位於底比斯西岸的拉美西斯二世祭廟——拉美塞姆(Ramesseum)牆上,刻著這樣的一隊祭司:他們正用肩抬著一系列先王的雕像參加遊行。

每個先王的雕像旁邊都配了名字,因此我們能知道,排在最前頭的三個依次是:美尼斯、蒙圖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 II)和阿赫摩斯(Ahemose)。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拉美塞姆的浮雕局部(圖片來源:Namer.org)

那麼這三位有什麼共通點呢?

蒙圖霍特普二世是中王國的創立者,他使長年分裂的埃及重新統一起來;阿赫摩斯則帶領埃及人趕走了希克索斯(Hyksos)入侵者,創立了新王國的繁榮盛世。

因此顯然拉美西斯認為這三位都是統一國家的英雄,而其中又以美尼斯為最早的一位。


如果美尼斯真有其人,那會是誰?

目前為止,我們梳理出了這些線索:

  1. 美尼斯很可能是一個名字被忘記了的國王
  2. 儘管佚名,但他受到了多份官方文獻的承認
  3. 他是最早統一埃及的人,是王國的創建者

那麼我們剩下可以做的就是看看考古證據,扒一扒誰有可能是這個傳說中的國王的真實源頭了。

第一個灰常重要的證據是出土於阿拜多斯的納爾邁壓印(Narmer Seal Impression),說白了這就是一塊硬化了的黏土,但是在上面留有有趣的印章圖案,很可能是從某些隨葬品上掉下來的。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納爾邁壓印(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個壓印上,我們看到了納爾邁的荷露斯名——寫在一個方框裡,頂上站著一個神隼。

這是我們講過的法老五王名裡最早的一個——“憤怒的鯰魚”,有一個“水波”字符寫在王名的上面和下面,這個水波的發音正是n。

根據這個壓印,有學者認為很可能納爾邁的小名就是叫做“n”或者“mn”——“美尼”?

但是光是這樣絲毫沒有說服力啊,這些第1王朝的統治者為啥要在自己的荷露斯名旁邊寫上自己的暱稱?在這個久遠的年代中,每個字符的意思和發音又是否真的和後來的一致?這些都還是疑問。

第二個證據同樣來自阿拜多斯。

在清理第1王朝的法老丹(Den)的墓時,考古學家找到了這個墓地壓印。這個壓印上是5位國王的名字:納爾邁、阿哈(Aha)、哲爾、哲特(Djet),丹。每個王名前面都有一隻神隼,但是沒有舍瑞克。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丹的墓地壓印(圖片來源:Narmer.org)

有些學者馬上興奮地視此為第1王朝最初5位國王傳承順序的鐵證,並且它也似乎很符合已知的考古證據,即納爾邁統一了埃及,而阿哈是他的兒子(想象力又開始飛馳了)。

沒錯,可能撰寫王朝世系表的傳統正是在這時萌芽的,而且,起碼在第1王朝那時,最配被奉為開國之君的人物,始終是我們那個很牛的鯰魚王——納爾邁。

最後來看看幾個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出自於阿拜多斯的象牙碎片,原本可能是鑲嵌在一個盒子表面的。最左邊那一塊上面依稀可以看到“鯰魚”字符。這很可能是屬於納爾邁的盒子。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插圖:納爾邁的盒子碎片(圖片來源:Narmer.org)

進貢的外族和被縛的戰俘又一次成為了主題。

如果說統一兩片土地是埃及開國之君的最偉大的功績,那麼我們在歷史中能找到的把這項事業作為終極目標的人,當然就是納爾邁了。

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連善於保存過去記憶的埃及祭司和書吏們都記不清這位先王的名字了,於是乾脆給他改了個綽號叫“佚名”——美尼斯。

一個半神話半現實的文化英雄就是這樣誕生的;在以後,我們還會發現,埃及人記憶中的歷史事件,有很大一部分是一場民族共同創作的產物。

在這一點上,我們完全可以得出結論:埃及人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儘管我們根本沒辦法完美地論證納爾邁=美尼斯。


這次嘔心瀝血的思考好歹結束了,我們該開始探討另一件發生在第1王朝開端的大事了,和埃及的統一一樣,這事一直被說成是開國之君的功勞,那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埃及的第一座首都孟菲斯城的建立。

芹菜負責任地告訴你們,這個城市的面貌並不比美尼斯先生清晰多少,甚至更謎……


未完待續

我們的文章在各平臺同步更新,搜索“尼羅河畔洗爪爪”即可找到我們。

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我們繼續聽故事。

傳說中的古埃及開國之君美尼斯真有其人嗎?

關注我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