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殺徐達?

史海閒聊


徐達當然不是朱元璋殺的,因為朱元璋沒有任何殺徐達的理由。我們知道他們兩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並且在起義過程中,徐達還用自己性命交換朱元璋,對於這樣的兄弟,朱元璋雖狠,卻不會下手的。

而且在徐達死後,朱元璋悲痛不已,為了表示對徐達的情誼,還讓他配享太廟,其肖像還入了功臣廟。

對於徐達的死,一直流傳兩種說法,而就是這兩種說法才讓許多人懷疑是朱元璋下的死手。

  • 其一,徐達得了背疽,這樣的病是不能吃燒鵝的,而朱元璋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派人賜燒鵝給徐達吃,最終徐達不敢抗命,吃了燒鵝後就死了。

  • 其二、朱元璋在國家穩定後,開始大殺功臣,在這樣的壓力下徐達每日擔驚受怕,最後自然病死,但這樣的自然死亡,也是因為朱元璋給了他太大的壓力。

那麼徐達到底是不是朱元璋害死的?

上面說過,朱元璋沒有害死徐達,其原因很簡單。朱元璋因為從小就受到到那些朝廷貪官汙吏的迫害,因此他最痛恨貪官、謀反和貴族。

從徐達出生到建功立業的這段生涯中,他不佔上面三點。而跟朱元璋更是從小到大的好兄弟,當初朱元璋參加了起義軍,徐達也是毅然決然的跟隨了朱元璋。

在郭子興攻打和州時,他們的軍隊抓住了孫德崖,而孫德崖卻抓住了朱元璋,在情況危急之時,徐達用自己的性命交換朱元璋,才化解了這次危急。也正是因為徐達這樣的生死兄弟,朱元璋才把徐達當成自己的心腹。後來兩人還結成兒女親家,可以說徐達對朱元璋是絕對的忠誠,而朱元璋對徐達也是百分百的放心。

這樣的生死兄弟,朱元璋的心腹大將,明朝的開國功臣,在徐達犯病時送給他燒鵝,這並不合理。

分析朱元璋沒殺徐達的理由。

《明史》上確實有過徐達得背疽的記載,只是他吃了朱元璋賜的燒鵝而死,是當時那些痛恨朱元璋的人造謠而已。

朱元璋在得知徐達生病後,第一反應是等徐達病稍微好點就準備讓徐輝祖帶著自己的問候信看他。但第二年徐達就病逝,朱元璋在聽到消息後是“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

可以想象朱元璋這麼勤快的皇帝,因為徐達的病逝他不上朝了,這說明他對徐達的感情有多深。

因此以朱元璋對徐達的感情,他不可能下得了手殺徐達,不然也不會賜徐達“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綜上所述,朱元璋賜徐達燒鵝害其死亡,不過是那些陰謀論者造謠朱元璋的為人而已。我們要知道,朱元璋雖然是個暴君,但他並不濫殺無辜,他所殺之人均是謀反、貪官之人,雖然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但在那個時代,他無法確定誰是忠誰是奸,只能寧殺錯勿放過。


大國布衣


從“胡惟庸案”到“藍玉案”,朱元璋多次對開國功臣經行打擊,殺害,但卻唯獨沒有動徐達,這聽起來似乎非常意外。

畢竟朱元璋可是極其的殘暴,對待功臣也毫不手軟,怎麼會輕易放過一個曾經在戰場上廝殺無數,擁有卓越戰功之人,萬一徐達造反的話那後果可不是朱元璋能輕易承擔的。當然,所以大家都不相信這個事實,因此便出現了很多關於徐達被朱元璋下旨殺害的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賜鵝事件。


據民間傳說,朱元璋一直比較忌憚徐達的勢力,再加上他對建朝有著莫大的功勞,萬一哪一天仗著自己有功就開始目中無人,藐視皇威會成為一個麻煩,所以就想找個機會把他殺了。有一天朱元璋就派人給徐達送去蒸鵝全宴,因為徐達患有背疽,吃鵝的話會在身體內產生毒性,導致死亡,所以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除掉徐達,而故事中的徐達也在吃過鵝後去世了。不過野史終究是野史,其可信度是很低的,因為徐達並不是被朱元璋殺死的,而是病死的。


雖然朱元璋確實以各種藉口誅殺了很多的功臣,但確實沒有針對徐達,這其實和徐達自身是有關係的。就像“胡惟庸案”中的胡惟庸和“藍玉案”中的藍玉是一樣的,說是冤案其實只是因為罪名上的不實,但他們確實也做了很多令皇帝忌憚的事。

胡惟庸因為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才一步步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可是隨之而來卻是他的野心也逐漸膨脹。胡惟庸在做了很多年的宰相以後,權利也越來越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來更是連皇帝也不曾放在眼裡,在官員的生殺廢黜上有時直接有他一人直接定奪,奏章也是先由他過目後再呈給皇帝。

不僅如此,他陷害徐達謀反,在劉基生病之時對其下毒等等,凡是對他不利的人和事都儘可能的剷除,在政治上專斷獨權,功高震主,禍害良臣,恣意妄為,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在疑心重的朱元璋眼皮底下長久的存活呢?


而徐達就不一樣了,雖然他知道和朱元璋是發小的關係,但今時今日已經不同了,朱元璋也不會因為念及小時候的情誼就容忍自己無法無天起來。所以說徐達還是很謹慎的,而他這個人為人低調,做事安穩,帶人寬和,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功臣的原因而做出一些過分之事,不過這並不能消除朱元璋對他的疑心。

一次,徐達在打完勝仗回來後,朱元璋率領文武百官前來接應,還示意徐達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徐達自然料到了這樣做的結果,所以誓死不從,認為君臣有別,這才躲過一劫。徐達如此小心謹慎,對家族之人也要求甚是嚴格,不曾有過錯處,朱元璋自是沒有理由殺害他。

再加上,朱元璋如果真的殺害了徐達,那就不會留著他的兩個兒子了,斬草除根以防在自己所以朱允炆統治時期留下禍患,但事實卻是徐達死後他的兩個兒子還手握兵權,活的安安穩穩。


小姐姐講史


徐達是否被朱元璋設計害死的這個問題(秉燭讀春秋)的答案是這樣的。

徐達是大明朝開國功臣之一,朱元璋晚年屠殺功臣,史書稱唯獨沒有對丞相徐達下手,他們認為徐達為人謹慎雖居功但不自傲,再就是他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徐達的女兒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了,後來朱棣“”靖難”成功稱帝后,封徐氏為皇后。那麼,徐達晚年是病死還是被朱元璋算計害死的呢?對這個問題歷史上頗有爭議,一說病死的,也就是說正常死亡的。一說是被朱元璋設計害死的。下面我們先看下徐達非正常死亡之說吧。

明朝朱元璋從一個出家和尚、放牛娃而逆襲成了一代帝王,從中的曲折坎坷自不必說,單說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心裡總是犯嘀咕,我老朱窮光蛋尚且能做皇帝,別人就不能嗎?加之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一些開國功勳,依仗手中的權利,驕縱無法、滋意橫行,這使老朱日夜不安,於是,當國家安定了下來後,他決定把那些手握大權的功臣統統殺掉。朱元璋知道這些功臣很有威望,不能輕易下手,就下令建造一座功臣樓,設計謀害眾位功臣。

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不明真相,無不深受感動,稱讚皇上英明,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丞相徐達。。唯有劉伯溫憂心忡忡的來到皇宮,見了朱元璋懇求說:“如今王業已成,臣責已盡,但願辭官歸田。”朱元璋再三挽留不得,便取出許多金銀送給劉伯溫,親自送出宮外。劉伯溫出了皇宮,徑直來到徐達府上向丞相辭行。臨別,劉伯溫握著徐達的手說:“有一句話望你牢牢記住,功臣樓慶宴之日,你要緊隨皇上,寸步不可離開。”

等功臣樓建成了,朱元璋擇定日子,邀請在京的一些掌有實權的功臣前來赴宴。酒宴大開,熱鬧非凡。徐達平日酒量不小,今天卻怎麼也不敢多喝,一直盯著朱元璋的一舉一動。酒正吃到興頭,朱元璋忽然站起身來,向門邊走去,徐達連忙隨後跟上。朱元璋發覺身後有人,回頭一看,見是徐達,便問:“丞相為何離席?”徐達說:“特來保駕。”朱元璋說:“不必不必,丞相請回。”徐達哀慼地說:“皇上真的一個也不留嗎?如果皇上心意已決,為臣這就回席上去,徐達垂淚說完,轉身就要回,”劉邦忙說:“快隨我走”。他倆剛走出幾百步,突然“轟隆”一聲巨響,功臣樓柱倒瓦飛,火光沖天,可憐滿樓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事後,朱元璋故意派人捉拿兇手虛張聲勢。朝中一些大臣滿頭霧水,一個個不明就裡。原來,朱元璋為了永保朱家天下,才設下這火燒功臣樓的毒計。還是劉伯溫神機妙算,看透了朱元璋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徐達逃過一劫還多虧了劉伯溫。

徐達雖然從功臣樓死裡逃生,回到家裡,整天飯不想吃,門不敢出,沒有多久, 憂鬱成疾 ,背上還長了個瘩背,人瘦了一圈。據說人處於抑鬱狀態容易患此病。一天,兩名太監帶人抬著一隻清蒸公鵝來到徐達府上,說:“皇上聞知丞相貴體不佳,特命小人前來問安。”徐達知道,公鵝是發物,害了瘩背,再吃公鵝,豈不要命,這是皇上賜死啊。想著想著,兩行熱淚潸然而下,上前謝恩,收下了公鵝。沒有多久,他就含恨死去。



以上是徐達非正常死亡之說的原因和過程,看似合乎朱元璋的脾氣和性格,但這種說法是存疑的,史學家持否定態度。也就是這種說法沒有證據證明其真偽。

那麼,真實的徐達死因是怎樣的呢?

洪武十七年(1384),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這種病不容易好,隨有段時間稍好,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突然加重,隨後去世。


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恩寵,,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秉燭讀春秋


朱元璋肯定是沒有殺徐達,徐達算是開國功勳當中極少數得以善終者之一,至於說徐達病重後,明明不能吃鵝肉,但朱元璋還要給他送去鵝肉,最終吃死的說法,那是野史中的記載,毫無可信之處。

徐達和朱元璋應該算是一同長大的發小,成年之後,很早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驅大元、滅陳友諒、張士誠,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位列開國六公爵之一。實際上,朱元璋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的政治家,他對自己手下這幫人是時刻懷有戒心的,尤其在洪武中後期,太子朱標去世之後,生怕皇太孫朱允炆駕馭不了這幫開國元勳,因此對這幫開國元勳進行了大清理,最後幾乎被屠殺殆盡。

而徐達之所以能善終,主要還是他能夠時刻擺得正自己的位置,絲毫沒有僭越之舉,讓朱元璋抓不到他任何把柄。正如朱元璋曾經稱讚:"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面對自己的赫赫功勳,徐達從不居功自傲,生活作風也毫無問題,不貪財、不好色,處事又公正,沒有絲毫的過失。對於這樣近乎完美的一個人,要挑他的刺也是真不容易。

再加上徐達的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為妃,也算是和朱元璋結了親家,攀上了親戚關係。

其實,朱元璋也不是毫無人性的劊子手,他還是有感情的,對於這樣一個識時務的親家,他實在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基於以上原因,徐達最終得以善終,在他死後,朱元璋親自出席葬禮以示悲痛,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並贈三世皆王爵。


聊史論今


朱元璋並未殺徐達,原因如下:

明太祖朱元璋與徐達是老鄉,兩人情同手足,後朱元璋起義,徐達積極響應,並加入其隊伍一起打天下,滅元朝、大敗陳友諒、張士誠,最終朱元璋一統天下建立明朝,徐達成了開國元首,兩家還聯姻成了親家。

然而史料記載,朱元璋當了皇帝后,開始大肆屠殺功臣,尤其是那些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幾乎都未放過,作為開國第一功臣的徐達又怎會逃過此劫呢,可事實就是如此。因為根據時間推算,朱元璋殺功臣是在太子朱標去世後,為了給年幼的皇長孫朱允炆清除障礙,使大明江山長存永固,才以各種理由屠殺那些功高蓋主的股肱之臣。可在此之前,徐達已生病去世,也有野史記載,徐達當時背後生了瘡,因為條件有限,沒有可以治癒的藥物,但是需要忌口,尤其是一些發物碰都碰不得,可朱元璋偏偏這個時候給他送了蒸鵝,這可是最大的發物,但為了不違逆聖命,徐達含淚吃下,最後病發生亡。然而這只是民間的一種傳說,不值得信,況且朱元璋做事向來都是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絕。他若真想對徐達不利,又何必大費周章呢,一句話的事就可以辦妥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朱元璋沒有殺徐達。


遊子dream


朱元璋最終沒有殺死徐達。

但是歷史上對於嗜殺成性,特別是更喜歡屠戮功臣的朱元璋為何放過徐達很是費解。要知道,在朱元璋的治下,軍功第一人當為徐達莫屬。甚至在當時明初軍隊之中,徐達的威望還要高過朱元璋一些。

按照朱元璋的性情而言,既然已經將外姓功臣幾乎殺盡,那麼更不該留下一個威望堪與自己相提並論的徐達。

那麼朱元璋真的從來未有對徐達起過殺心嗎?答案是否定的。功高震主的道理大家都懂。無論你作何想法,但是對於一國之君而言,有一個功勞甚大的手下,並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所以,願與不願,皇帝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疏離他。而以猜忌心聞名於歷史各朝各代的朱元璋,看到徐達積攢的軍功,自然心中也會擔憂。所以,在歷史上,幾次試探徐達。

第一次是在明初,作為明軍中的首號功臣,朱元璋準備將一座王府賜給徐達。

按道理而言,皇帝賜給擁有莫大軍功的部下,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作為被賜者,必然也是心中欣喜。

但是徐達卻堅決不受,甚至不惜長跪不起,也要懇請朱元璋收回成命。原因無他,若是其他宅院,徐達接受也就接受了。但是這座王府,原來朱元璋曾經住過。所以,聰慧如徐達,自然寧死也不敢從命。

第二次是一次慶功宴。

在徐達平定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後,朱元璋在宮廷之上大設宴席。席間,文武百官輪番敬酒。朱元璋也盡得君臣之樂。徐達就多飲了幾杯。

喝多了的徐達醉的不省人事,朱元璋見狀,便招身邊侍衛將徐達扶上龍床休息。徐達酒醒之後,發現竟然是在龍床之上,甚是驚訝。立刻翻滾下床,對著龍床不住的叩頭,大呼死罪。

而此時朱元璋在屏風中看到這一切,才略略放下心來。

第三次是徐達平定朝鮮的叛亂。

朱元璋親自帶著隨從數千人不顧路途,於京城之外等待班師回朝的徐達等人。為了給徐達一個驚喜,朱元璋特意囑咐不許聲張。

徐達帶兵返回,見到朱元璋竟然已經等候多時,心中大驚。不顧征途勞累,下馬狂奔到朱元璋面前,大聲告罪。朱元璋不以為忤,讓徐達平身,將他拉上車。卻將馬伕趕下去,要親自為徐達趕車。

這一出又把徐達驚的滿身冷汗。趕緊翻身下車,苦苦請求多次,才算是讓朱元璋打消了這個念頭。

從這幾件事就能看出徐達的智慧過人,同樣也能看出他為人低調,不願張揚。而朱元璋經過多次試探之後,明白徐達是真心忠誠於自己,也就放過了徐達一馬。

所以很多人說徐達沒有被殺,是因為和朱元璋有著發小之誼。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在已經成為了帝王的朱元璋眼裡,所謂的友誼和自己的皇位相比,根本即輕若鴻毛。徐達能夠保全自己,關鍵還是靠著自己聰慧的頭腦和低調的行事風格。


Crazy歷史


徐達 ,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同時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作為當時的皇帝朱元璋,為了穩固江山,殺了不少開國功臣。那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殺徐達?

在王文龍《龍興慈記》載,徐達因病無法吃鵝,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但是我覺得皇帝不會在這個時候用這種奇葩的方法來殺他。徐達的確患有重病,但是,不至於說吃了一隻蒸鵝就會死。朱元璋雖然殺人無數,滿手沾血,但是,他並不是濫殺無辜,而是出於自己的政治目的。


他不像李善長、藍玉,他們都覺得整個大明江山,就是他們打下來的,沒有我們你朱元璋能做皇帝?我們能把你捧上去,也能把你扯下來。朱元璋感覺到威脅了,感受到他們已經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了,這樣的一群人豈可留?但是徐達不一樣,他平時為人低調,謹慎,對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朱元璋沒有理由殺他。

朱元璋殺功臣基本上是在洪武初期,以及後期為了給太子鋪路。而徐達死於洪武中期,那個時候朱元璋正準備拿下蒙古,非常需要徐達這樣的名將帶兵征戰,根本就沒有理由殺他。而且在徐達死後,他那日悲痛萬分,連上朝都取消了,追封中山王,諡武寧,這個爵位可以世襲三代,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這給他了何等的尊榮。而像藍玉等人死後都是削爵。足以看到徐達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有人想這都是做給天下人看的。但是他有必要這樣做嗎?這些年他殺的功臣還少嗎?他已經不需要什麼美名,少殺個徐達也不會換得什麼好名聲。

所以朱元璋根本就沒有殺徐達,徐達的死因只有一個,就是自然死亡。


8090看看


徐達病死,朱元璋沒有對徐達下手,金樽同汝飲,白刃不相饒,朱元璋都是要麼不做,要麼做絕,徐達很乖,而且病死的很早,還沒等朱元璋猜疑,已經病死。朱元璋對徐達很賞識,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明朝開國功臣,只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鄧愈、沐英六人,保全身名,死皆封王。但徐、常、李、鄧四公,都死在胡藍黨獄以前,沐英留鎮雲南,在外無事,得以考終。湯和自死最遲,他是絕頂聰明,見太祖疑忌功臣,便告老還鄉,絕口不談國事,所以享年七十,壽考終身。敘明六王生卒,是用筆綿密處。這也不必細表。且說太祖既迭誅功臣,所有守邊事宜,改令皇子專任。



一隻鹿耳朵兒


關於徐達之死,一直是一個謎底,在明朝的正史中徐達是病逝,後世野史傳聞徐達是被朱元璋所賜的燒鵝毒發而死。“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古代封建王朝開國皇帝多數的一個共性。其中,在開國皇帝屠戮功臣最多當屬劉邦與朱元璋。這兩位皇帝都是草根白手起家的皇帝,在稱帝之後,為了鞏固統治,都誅殺開國功臣,劉邦主要剷除其他異性王。朱元璋則幾乎是把跟隨自己打江山的開國功臣屠戮殆盡。洪武年間,“胡藍案件”被牽連的屠戮的人員數萬人。至於徐達之死,貝勒認為,朱元璋有毒殺徐達的可能性。

朱元璋生性多疑的秉性,以及嗜殺成性性格。

熟悉明朝的粉絲或者看過《朱元璋》影視劇的朋友,相對對於朱元璋的秉性有一定的瞭解。朱元璋原本出身草根,曾經為了活下去做過和尚、乞討過。在參加農民起義之後,憑藉自己的努力,創建大明王朝。

朱元璋參加起義軍,是湯和介紹入伍的。在電視劇《朱元璋》中,有這樣幾個片段,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依照軍功封賞各位開國功臣,其中,唯獨對於湯和的爵位,進行打壓,起到震懾作用。當年,在朱元璋剛入伍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個馬伕,湯和已經是千總了。

朱元璋之後,依靠自己的軍功與心機,娶了郭大帥的養女馬大腳,因此得到重用,這也成了朱元璋發家起步的資本。從這個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個非常有心機的人。

在朱元璋佔領應天,相繼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之後,隨後北伐,推翻元朝,朱元璋有稱帝之心。但是當時天下的的義軍首領是小明王。朱元璋派自己的心腹去接小明王到應天主持大局,實則是在路途中除掉小明王。這樣就剷除自己稱帝路上的絆腳石,又可以堵住天下百姓的口。從剷除小明王這點,可以看出朱元璋作為帝王心。

朱元璋在吏治方面是出了名的嚴苛皇帝,為了懲治貪官,朱元璋發明了許多殘酷的刑法,如:剝皮、梳洗、貼加官等等都是極度殘酷的刑法。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之後,然後派遣湯和統兵南征。當湯和統領的南征軍剛剛告捷的時候,兵部的文件隨機到來,火令湯和交出自己所統領的兵馬,交於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派遣徐達、藍玉統兵多次北伐,消滅元朝的殘餘勢力。當北伐軍隊班師回朝之後,朱元璋就開始籌謀讓這些淮西勳貴將領解甲歸田,頤養天年。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秘密建立錦衣衛,直接對皇帝負責。錦衣衛專門負責監察百官的言行舉止,私下來往。錦衣衛可以隨意逮捕任何官員,包括皇親國戚,也不需要經過其他部門的審判。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生性多疑的性格。

在朱元璋晚年時期,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胡藍案件”,名義上雖然是胡惟庸、藍玉觸犯謀反、結黨營私的等大罪,實則是朱元璋為了剷除對後繼之君政權威脅的功臣,確保大明朱家的天下。

“胡藍案件”前後歷時十餘年,前後牽連著數萬人,其中多數跟隨朱元璋的開國功臣被牽連,都被朱元璋屠戮殆盡。

從“胡藍案件”歷史的時間上以及牽連的人數看,可以看住朱元璋嗜殺成性性格。

徐達作為明朝的開國功臣,軍中威望甚高;在朝中也是位高權重。

朱元璋對徐達評價: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從朱元璋對徐達的一生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徐達作為明朝的開國功臣,無論是在朱元璋的心中地位,還是在朝廷中的地位都非常高。

熟悉明史粉絲,都知道,徐達、湯和等都是自幼跟朱元璋一起長大的兄弟。在跟隨朱元璋起義,建立大明朝的過程中,功勳卓著。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徐達因為戰功被封為兵馬大元帥。在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時期,徐達在軍中,軍令一旦發出便不改變。各位將領遵奉其令都凜然畏懼。由此可見,徐達在軍中的威望之高。

徐達是死於病死,還是死於朱元璋所賜的燒鵝毒發而死。

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到次年二月,徐達背疽病情加重,之後病逝。在徐達去世後,朱元璋為其舉行隆重國葬,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從朱元璋對徐達去世後種種高度追封,看出徐達在朱元璋心中地位。

但是,在王文龍《龍興慈記》、徐禎卿《翦勝野聞》記載,徐達因為背疽病情,不能吃葷腥東西,尤其是雞、鴨、鵝。朱元璋在聞之後,還特地賞賜給徐達一隻燒鵝,徐達吃後病情加重而死。

貝勒說:以朱元璋生性多疑、嗜殺成性的性格,徐達作為開國功臣,無論在朝廷中還是在軍中地位甚高,朱元璋完全有可能賜燒鵝給徐達,害死徐達。


梅花三弄說歷史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人,他原來是個農民,後來為反抗元朝統治參加起義軍,遇到朱元璋後一直跟在朱元璋之後為他打天下,最終攻陷了元朝,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可以說元朝就是被徐達攻陷的。

這樣一位有才能的武將,在傳說中是被朱元璋陷害殺死的。說道朱元璋設計陷害,就不得不說那個盡人皆知的故事,朱元璋賜徐達吃燒鵝。野史中的記載是徐達病了以後,朱元璋知道是背瘡,不能吃發物,於是就賜給徐達吃燒鵝,燒鵝是發物,吃了以後會將體內的毒發出來,於是徐達毒發身亡,所以徐達是被朱元璋設計陷害致死的。

同時野史還列了朱元璋這麼做的原因,首先是徐達功高震主,像徐達這樣的猛將,只有朱元璋能壓得住,朱元璋死後他的兒子是不能管束的,所以要殺死;其次就是朱元璋是個猜忌心很強的人,他害怕徐達謀反,或者給自己的繼任者帶來麻煩,所以趁早殺了以絕後患。

這樣的理由表面上是有道理的,實際上是非常沒有道理的。首先它就經不住歷史的推敲,因為在正史中沒有記載這樣的故事,也沒有朱元璋賜燒鵝的說法;其次是朱元璋一直對徐達頗為信任,還有是徐達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相比而言朱元璋的身體反而很好,他沒有必要這麼做。

歷史記載的徐達,由於常年征戰,身體已經嚴重透支,所以開國不久就病倒了,一直就沒有好,慢慢病情越來越重,終於在洪武十七年病死了,所以徐達並不是朱元璋設計陷害殺死的。

朱元璋為什麼殺徐達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對於徐達朱元璋也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說朱元璋得天下,徐達居功至偉。而這樣一位名將,傳說是被朱元璋賜死的,為什麼朱元璋要殺徐達呢?

現在比較流行的證據有這幾點:首先是徐達立的功勞實在太大,所謂功高震主,朱元璋怕自己的兒子掌控不了他所以要殺他;其次是朱元璋在得天下以後已經用不到徐達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的猜忌心理是很重的,所以要殺徐達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野史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徐達病了,大夫為徐達看病之後回報朱元璋說病的比較嚴重,是背部長瘡,尤其不能吃鵝肉。於是朱元璋派人為徐達送去了一隻燒鵝,徐達看見以後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就將這一隻燒鵝吃光了,不久就死了。

這個故事的真假我們不知道,實際上史書中沒有記載朱元璋殺徐達,因為徐達為人正直忠勇,他對朱元璋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同時他為人十分低調,在明朝建國以後雖然他功勞最大,但是從來不張揚,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徐達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兩家聯姻在一起。

所有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來看,朱元璋是沒有殺死徐達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就是因為徐達的功勞太大,再加上他英年早逝,很多人不相信是病死的,但是在實際的史書中記載,由於常年征戰,徐達身體在建國以後一直不好,最終病死。

徐達有多麼厲害

徐達是明朝的第一名將,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但是徐達到底有多厲害,為了明朝的建立都有哪些功勞?

徐達是朱元璋兒時的夥伴,也是一直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將軍,在朱元璋還沒有成為主公的時候徐達就是他的得力干將。在朱元璋攻下應天以後,一邊是陳友諒,一邊是張士誠,這兩個人的勢力都比他厲害。

朱元璋定下戰略,先打陳友諒再打張士誠,於是徐達開始跟隨朱元璋打擊陳友諒,在這場戰爭中徐達率軍擊潰陳友諒,可謂功勞不小,然後又跟隨朱元璋打擊張士誠,最終將張士誠活捉,其中徐達也是以大將的身份征戰的。

這次戰爭之後就成為徐達自己表演了,在此之後朱元璋已經不統軍,軍權都交付到徐達手中,徐達揮軍北上,開始向元朝軍隊進攻。打敗了元朝的諸多名將,活捉了很多王公大臣,直至打到北京城下。

這時候徐達和元朝名將王寶寶開始決戰,並最終打敗了這位元朝第一名將,將元朝的政權徹底推翻。攻下北京城以後徐達繼續進攻陝西和山西一帶,在這裡和元朝十萬大軍相遇,並擊敗元朝軍隊。徐達還在明朝建立後作為統帥進入蒙古復地作戰,在那次戰役中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可以說朱元璋指揮軍隊打下了南方地區,而徐達則幫助朱元璋指揮軍隊打下了整個北方的廣袤領土,這樣的功績不能不說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