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吳王與西施


公元前488年,越王勾踐精心培養的西施與其她美女們,被送往了吳國。西施這一去,並非一帆風順,在她與吳王夫差之間始終隔著一堵牆——伍子胥。

老吳王戰死,臨終託孤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國人,楚王聽信小人讒言,殺害了伍子胥的父兄。此後,伍子胥逃亡到吳國,並受到當時的吳王闔閭的重用。公元前506年,吳國士兵在伍子胥與吳國大將孫武的帶領下,攻破了自己的仇敵楚都城,在以後的日子裡吳王憑藉伍子胥這樣的大將,順利打敗徐、魯、齊,這樣的小國,使吳國成為了當時雄霸一方的諸侯。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戰爭中,被越國的大將斬下腳趾,最終不治身亡。在臨死之前,吳王闔閭讓太子夫差繼位,同時封伍子胥為相國公,指定他為輔政大臣,讓夫差把伍子胥當父親一樣看待。此後的伍子胥,在吳國的地位就是僅次於吳王夫差的存在,同時出於感激老吳王闔閭的賞識之恩,在輔佐夫差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

伍子胥勸諫夫差,殺掉越國進獻的美女

西施一行來到吳國之後,在伯嚭的帶領下進宮面見夫差。吳王夫差只是禮節性的接見了一下她們,僅僅只是這短暫的接見,夫差就一眼相中了西施,只是沒有表明心跡而已。此時的夫差心裡也明白,勾踐這樣做或許是另有所圖,這些美女需要在考察考察。過早說出心裡的想法,恐怕會中了勾踐的圈套,於是他就把這些美女們打發到偏殿休息去了。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夫差接見越國美女的這個消息,有人及時透露給了伍子胥,伍子胥一聽就感覺勾踐送美女是另有所圖。聽罷便快馬加鞭面見吳王夫差,讓夫差一個不留得趕緊殺掉這些美女,以絕後患。

根據梁伯龍《浣紗記》記載,伍子胥上諫:“大王,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眩。桀以妹喜滅,紂以妲己亡;幽王以褒姒死,獻公以驪姬敗。自古很多君主亡國都因美女而起,現在越王進獻這個美女,是想要大王沉湎怠政,自取敗亡。大王千萬不要接受!”

意思就是勸諫吳王,不能沉迷舞樂與美色,古時候很多君主都是由於美色,致使國破身亡;此時越國送來的美女,定是有所企圖,大王千萬不能接受!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勾踐臥薪嚐膽


本來心裡就有所顧忌的吳王,聽了伍子胥的勸諫之後,也覺得這件事很可疑。但是又感覺越國送來的美女,各個都是風華絕代,尤其是那個西施勾人心魄,就這麼殺掉太可惜了。他轉念又一想,不過就是幾個女人,在怎麼著也不會在諾大的吳國掀起什麼浪花,還是先不殺,放著看看再說。

這個時候的西施,生死掌握在夫差的一念之間。在彷徨和無助中,她該怎麼辦?她急切的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近距離接觸夫差的機會,也許是天意,這個機會馬上就來了。

吳王迷戀西施,納為妃子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吳王與西施劇照


夫差為了搞清楚,越國進獻的這些美女到底有何企圖?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夫差沒事就往越國美女們住的地方跑,找機會去接近他們,試圖探知他們是否是勾踐的派來的奸細。其實剛開始,夫差還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來的目的是為了探知這些美女來的目的是什麼?但是久而久之,夫差就被西施給迷住了,一開始的西施還是按捺住性子,冷冷的拒絕夫差,讓夫差這條魚一點兒一點兒的咬鉤,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夫差沉迷在西施的美貌裡,不能自拔的時候。西施才假裝著屈從了夫差,做了他的妃子,來到了他的身邊。

伍子胥一看,夫差非但沒聽自己的勸告,反而現在把西施弄的身邊做起妃子,他感覺這事可嚴重了。於是他又對夫差說了勸誡說:“女人就是紅顏禍水,她可是勾踐安排在您身邊的一枚棋子,大王千萬不要上當,得趕快把這個女人殺掉。”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伍子胥


吳王闔閭託孤的時候,他就叫夫差把伍子胥當父親一樣看待。所以夫差雖然很喜歡西施,但伍子胥的話,他也得聽一聽。但此時他已經被西施,迷的是七葷八素,一時間根本下不了手,只是把西施冷落在了一邊。夫差的態度發生的這些變化,讓西施感覺到了危險。面對伍子胥這樣一個大麻煩,西施覺得自己很被動,這個時候得想辦法主動出擊了。

西施“以德報怨”三連擊,夫差逼迫伍子胥自殺身亡

西施第一擊:由於伍子胥始終放心不下,西施在宮中陪伴吳王夫差。這天伍子胥又來到夫差面前,逼迫夫差殺了西施。這一切真好被路過的西施,看在眼裡!西施以伍子胥的勸諫都是為了吳國的霸業著想為藉口,拔劍就要自殺!夫差手疾眼快奪下了西施手中的刀劍,並向伍子胥解釋到,西施如此的深明大義,絕不是勾踐派來的奸細,就這樣救下了西施。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西施美女圖


吳王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西施的計謀。經過這段時間跟吳王的朝夕相處,西施已經完全掌握了夫差的脾氣,只有這麼說,這麼做,才會打消吳王對自己的懷疑,同時也可以離間吳王跟伍子胥的關係,只要伍子胥跟吳王不在親密無間,滅亡吳國就有希望,同時西施也能更好的在吳國生存下去。

西施第二擊:西施的演戲雖然騙過了吳王夫差,但是在伍子胥眼裡,西施演的這麼明顯,起的伍子胥提起寶劍朝向西施砍去。在這關鍵時刻,吳王夫差隨手拿起了寶劍替西施擋住了伍子胥的砍殺。夫差這一動作嚇壞了作為相父的伍子胥,為了一個女人,夫差竟然在皇宮跟伍子胥拿著刀劍對峙。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西施歸越》照


就因為這件事,夫差和伍子胥的關係有了很大的裂痕,伍子胥和夫差之間再也不是鐵板一塊了。西施雖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取得了吳王服務差的信任。但是作為一個弱女子的西施,想要幹掉吳國的支柱談何容易!

西施第三擊:前面已經講過,伍子胥原本是楚國人,因父親和大哥都被楚平王殺害,他孤身一人逃到了吳國。逃到吳國後,伍子胥被前吳王闔閭賞識和重用。在伍子胥在吳國站穩腳跟之後帶兵,打回了楚國,還攻陷了楚國國都,為了報滅門之仇,伍子胥挖出了楚平王的屍體,一陣鞭打,以解心頭之恨。這也就是成語“鞭屍三百”的由來。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西施浣紗


伍子胥的極端行為激起了諸侯國的不滿,西施也趁機發動了攻擊。然而歷史就給了這麼一個機會:有一次伍子胥出使吳國的敵國齊國,同時伍子胥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齊國的大臣,並且說吳國快要滅亡了,自己不希望兒子和吳國一起滅亡,所以要兒子留在齊國。

這也是吳王夫差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好像吳國一定會滅亡一樣,你都已經給自己安排了後路。西施知道夫差的真實想法之後,馬上覺得這可真是天賜的落井下石的好機會,還沒等伍子胥回國。西施就給夫差吹起了枕邊風。聽了西施的話,本來就很憤怒的夫差,對伍子胥更是怒不可遏了,等伍子胥一回來,夫差就叫侍衛送了一把寶劍去,勒令伍子胥自殺。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殺。


作為越王勾踐的政治工具,她是怎樣一步步幹掉伍子胥的?

伍子胥自殺 劇照


根據《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死前他對門客說:“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

意思就是說,我死了以後,一定要在我的墓上種上梓樹,讓他長成之後可以拍用場,把我的眼睛摘下來,懸掛在都城東門之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寇的入侵,吳國的滅亡。

至此,一代豪傑伍子胥在西施的“三連擊”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臨終前的預言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參考資料:《浣紗記》 《史記·伍子胥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