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澳洲的面積比中國沒小多少,為何人口還沒中國一個省多?

王先森的volg


有人對加拿大人口只有3731萬表示可以理解。加拿大面積雖然998萬平方公里,但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在北極圈內,氣候嚴寒,不適合人類大規模居住。

而與加拿大很相似的澳大利亞(同為英語國家,奉英國女主為首,居民以歐洲白人後裔為主,地廣人稀),面積達到769萬平方公里,氣候不像加拿大北部那麼極端,為何人口只有2533萬?

要論自然條件,澳大利亞看上去確實比加拿大“溫暖”許多。但如果細看,澳大利亞的很多地方其實也是不適合人類大規模居住的。

加拿大北部嚴寒,不適合住人,那麼沙漠地帶是否就可以住人了?當然也不能。你看撒哈拉沙漠面積那麼大,也沒住多少人。就人的本能來說,寧可住在冰天雪地,也不想住在大沙漠裡。別的不說,沒有水源,你能撐幾天?

澳大利亞面積是大,但以南迴歸線為軸,分佈著面積巨大的沙漠。比如在澳大利亞州的北部,有大沙沙漠,面積差不多有41萬平方公里。大沙沙漠以南不遠處,是面積將近16萬平方公里的吉布森沙漠。吉布森沙漠以南,是狹長的維多利亞大沙漠,面積差不多有30萬平方公里。

西澳大利亞州總面積約252萬平方公里,這幾塊大沙漠相加,差不多90萬平方公里。你會說,西澳大利亞州不還剩下約160多萬平方公里嗎?還多以平原為主,怎麼人口只有區區二百多萬?

這裡就要提到對人類生存來說異常重要的資源——水。別看澳大利亞四面皆是大洋,卻是嚴重缺水的地方。尤其是西澳大利亞州,很多地方都是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在澳大利亞,一些地方遭遇乾旱導致耕地欠收,已不是什麼新聞。在西澳大利亞州的地圖上,標註著很多河流。可惜的是,這些河流全是斷斷續續的。還有,西澳大利亞州的湖泊也是這樣,西澳州的湖泊和河流一樣,也是斷斷續續的存在。尤為需要說明的,這些湖泊多是鹽湖……

像西澳大利亞州這樣的情況,在澳大利亞其他州也差不多,河流與湖泊多是用虛線畫的。比如澳大利亞的北領地(省級)和昆士蘭州的非沿海地區,南澳大利亞州的北部。這樣的自然條件,確實不足以接納更多的人口。北領地面積142萬平方公里,人口竟然只有23萬。

澳大利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澳大利亞的幾個主要城市多在這裡。比如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以及首都堪培拉。悉尼與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兩個超級城市,人口都超過了五百萬,加一起就是一千多萬,佔了澳大利亞總人口的約四成。阿德萊德人口也有135萬,堪培拉人口約40萬。昆士蘭州的首府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擁有約236萬人口。一條名為布里斯班的河流穿城而過,給這座城市提供了相對充足的水源。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集中在東南部,因為這裡有一條“貨真價實”的大河——墨累河。墨累河的總長度為2589公里,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一條河,堪稱是澳大利亞人的母親河。如果不是水量並不算特別大的墨累河的滋潤,澳大利亞的人口可能還沒有現在這麼多。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澳大利亞人口主要是來自歐洲的白人。一般來說,很多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口生育率往往不是特別高,這些國家非常重視人口的綜合素質教育。一家生七八個、十幾個,這樣的情況在白人群體中很少發生。

澳大利亞的人口不斷增長,但主要來自外國的移民,尤以亞洲國家的移民居多。 所以,澳大利亞面積雖然大,但適合人口大規模生存的地方,卻不是很多。


地圖帝


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口數量卻只有2544萬,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然環境不適宜居住,另一個是文化和經濟水平,而且如果沒有大量移民湧入,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會保持穩定。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而中部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根本不適宜居住,澳大利亞70%的領土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帶,全國有11個大沙漠,佔領土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由於降水量少,澳大利亞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開採之後很難恢復這也進一步限制了澳大利亞的人口增長。

澳大利亞的沿海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氣候和亞熱帶溼潤氣候,降雨量充沛,氣候溼潤,適宜居住,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這也是澳大利亞經濟水平最高的地區。澳大利亞中部沙漠人口數量很少,甚至是大片的無人區。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澳大利亞人口數量稀少。


除了自然條件的限制,澳大利亞的文化和經濟水平也限制了人口增長,澳大利亞原先是英國殖民地,深受英國和歐洲文化的影響,而歐洲文化中沒有多子多福的概念,不會為了生育而生育。

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人均為5.7萬美元,遠超德國、日本等,通常而言,經濟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因為經濟發達地區,青年需要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和工作上,而且生活水平高,人們更願意把精力花在享受生活上面,而不是養育子女。


澳大利亞與美國不同,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每年吸引大量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而澳大利亞遠離各個大陸,非法移民很難經過陸路進入澳大利亞,距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澳大利亞之間隔著茫茫大海,很難穿越。另一個與澳大利亞關係密切的國家新西蘭人口數量也不多,而且生活水平不比澳大利亞差,新西蘭人也不會移民澳大利亞。


隨著高科技的興起,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過多的人口反而會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過多的人口只會拉低生活水平。


視野新觀


中國好住養人唄。

從中國歷史來說,中國在整個亞洲佔據了幾乎所有最好最舒服的地方,往北是俄羅斯,苦寒太過,冬天零下30 40度,而往南是東南亞,越南老撾泰國這些,這些地方反過來,夏天長時間35-40度氣溫,溼度90%-100%,幾乎就是活蒸籠,這個日子比我國廣東廣西海南還難受很多,很不好。


中國處於俄羅斯和東南亞之間,溫度溼度都是,所以日子相對好過


中國在亞洲佔據了主要的水源地和最要的溫帶農業主產區,外加人民努力,人口眾多是常理。

中國西部是水源地,東部則是平原,適合大規模種植,日子很好過


而澳大利亞,看著版圖大,大部分是沙漠沒水,你叫人家怎麼活,除了東南,和西部海邊有點降水,人能生活,別的地方沒啥招數。


澳大利亞就北部東部和西南一圈有足夠降水,大部分地區都很乾燥,幾乎都是沙漠,沒發玩,搞事情大部分都在沿海一小圈

當然歷史開發也太晚,不如歐洲美國發達好玩人口眾多


飛機永動機


澳大利亞是一個大洋洲國家,而且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這個大陸又稱澳洲大陸。位於南半球,東南亞以南,是一個被太平洋和印度洋夾著的一個大陸,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澳洲大陸實際上和一個超級大島差不多。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六大國,國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從這個國土面積的數據來看,只比我國小近20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

但如此大的國土面積,澳大利亞的人口卻只有2544萬人(2019年7月份的統計數據)。甚至說澳大利亞的人口還沒有我國的一個省的人口多,只相當於我國的一個超大型城市的人口規模。

澳大利亞的人口的對比座標就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我國的上海市有2423萬人,但面積只有634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我國的上海市的人口和澳大利亞差不多,但面積只有澳大利亞的1/1196。這是為何呢?

其實這和澳大利亞的本身環境和歷史變遷有關。澳大利亞這個地方和美洲大陸一樣,都是新航路開闢後新發現的,當然這麼說只對於居住在澳洲和美洲本土人不公平,我們講的只是文明進程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當年的歐洲殖民者定義的。

1788年澳大利亞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由於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並不是多優越,所以這個地方一直被英國人當做流放囚犯的地方。英國殖民者剛登陸澳洲,澳洲本地土著只有幾十萬人。

後來殖民者又一通屠殺,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已經越來越少了,現在剩下來的澳洲土著基本上和保護動物差不多。隨後的幾百年裡,英國不斷的對澳大利亞移民(流放囚犯),直到今日澳大利亞才有今天的人口規模,而且還是在不斷吸引外來人口的條件下,才形成了2000多萬人的人口規模。

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人口本來就很少,能夠有今天的2000多萬人,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還有澳大利亞別看有那麼大的面積,但是很多的地方是不適合人居住的,中部和西部都有大片的沙漠,澳大利亞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東南沿岸——首都堪培拉周邊地區。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2428259647412265"} --}

大正看世界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但也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面積超過760萬平方公里的澳洲總人口僅僅2000多萬,澳大利亞是個袋鼠比人多、綿羊比人多、牛比人多的國家。那麼,澳洲人口為什麼這麼少呢?


第一,自然地理原因

澳洲最早是土著人的家園,人口本來就不多,隨著殖民者的到來,自然會挑選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進行開發居住,然而澳洲整體上並沒有那麼優秀。

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五分之一的土地被沙漠完全覆蓋,70%以上地區屬於乾旱與半乾旱地帶。如果除去人為介入因素,澳大利亞天然就適合蓄牧耕種的土地僅僅30萬平方公里。

所以澳洲才是世界上真正最乾旱乾燥的大陸,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就算是耕地條件最優越的墨累達令盆地地區,其生態脆弱性與蒙古高原類似,需要不斷人為干涉介入才能夠遏制沙漠化。

第二,澳大利亞的移民歷史

最早的澳洲非常荒蠻,所以歐洲殖民者並不願意踏足這裡,沒辦法,英國人只能流放大量的罪犯開發這裡,澳洲東南沿海條件優越地區逐漸形成了城鎮。

然而,澳洲開始的經濟主要依賴於畜牧業與採礦,這麼單一粗放的經濟結構並不足以支撐那麼多的人口,歐洲人也挺嫌棄這裡,所以人口一直都不是很多。

後來,隨著澳洲金礦的發現,加上兩次世界大戰澳洲遺世獨立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移民,澳洲人口瘋狂增長。然而隨著澳洲實際的獨立,澳大利亞聯邦人為移民數量要加以控制,否則會影響澳洲整體的環境與生活水平,所以再次遏制外來移民。


澹奕


澳大利亞本來就不是住人的地方,這地方只適合草木動物生長,是動植物樂園。本來世界各國想把澳大利亞建成一個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類似南極那樣的人類公園,但是當年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不同意,把澳大利亞當成流放犯人中心和監獄,英聯邦各地犯罪分子全部押往遙遠的澳大利亞服刑。後來英國沒落,在澳大利亞服刑的犯罪分子和看守們一合計,咱獨立吧,都自由了,別理英國了。於是澳大利亞獨立了,成為一個國家。


孫戰2016


沙漠多,沒水,少淡水的大河大江。



生命輪迴大師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面積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其陸地面積約769.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80%左右,位居世界第六。雖然澳大利亞是國土面積大國,但澳大利亞目前只有2500萬人口左右,和我國的上海市差不多,其人口主要分佈在環海地帶。為什麼澳大利亞人口那麼少?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是因為歷史原因,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很長一段時間裡只生活著少量的土著居民,到了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岸並宣佈此地屬於英國,後來這裡成為英國的囚犯流放地,直到1790年才有英國自由民宜居此地。作為移民社會,澳大利亞人口超過70%是英倫三島的移民後裔,澳大利亞土著人不到其總人口的1%。其實澳大利亞人口增速不算慢了,相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目前人口已經增加了5倍,在所有發達國家中增速是最快的。

雖然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大,但適合居住的地方卻不算多。澳大利亞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區,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其中沙漠佔澳大利亞國土的20%左右。澳大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居住,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整個澳大利亞可耕地面積只有45萬平方公里左右,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與西南一隅,因此澳大利亞環境所承受的人口和中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其實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情況差不多。加拿大國土面積約9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但加拿大人口只有3600萬左右,並不比澳大利亞高多少。但不可否認的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雖然地廣人稀,但它們都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GDP超過萬億美元,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日子過得比我們舒適愜意。


錦繡中源


澳大利亞又叫澳洲,面積76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才2300多萬,確實是少了點,可以說是寥若晨星。

這個問題反映的其實就是人口密度,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8人,中國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44.3人,差了接近五十倍。比較之下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的確有點小。但是天外有天,沒有最小,只有更小。在這世界上,澳大利亞還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

格陵蘭島人口 56,916,面積2,175,6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0.026人/平方公里。如果說格陵蘭島還不是一個百分百的獨立國家,納米比亞人口 2,031,252,面積824,29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兩個半,夠少了吧?

還有比它還少的,蒙古國面積1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才300來萬,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76人。

為什麼世界上有的國家人口密度高,有的密度低呢?

密度高低主要跟自然條件有關,一般來說越是自然條件優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人口密度越大。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發展前途好,好找飯碗,好實現夢想。

在中國,北京人口密度高,經濟繁榮,全國的人才都想往北京跑。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口密度達到2萬多人,也是世界上富得流油的地區。

在世界上,摩納哥人口密度高,每平方公里15142人,跟裝沙丁魚一樣的擁擠。但摩納哥也是地球上的首富國家,人均GDP十一萬三千美元,全球第一。

人口密度第二的新加坡,每平方公里達到了7000多人,新加坡也是高度發達的國家,富得流油,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人均GDP也不含糊,達到6萬多美元。

澳大利亞人之所以富裕是因為它的自然資源豐富,稀有金屬儲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澳大利亞的畜牧業也比較發達,澳大利亞人薅資本主義羊毛,擠資本主義牛奶,賣資本主義的礦產、黃金和鑽石,就帶來源源不斷外匯。既然澳大利亞這麼富裕,人為什麼這麼少呢?

一言以蔽之,自然環境不行。

我們知道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格陵蘭島是個大冰川,面積雖然216萬平方公里,但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被冰雪覆蓋,別說人在上面生活,就是其他動物也很難生存。

我們再看人口密度最小的蒙古,四分之一的國土都是戈壁,剩下就是高山,人能居住的地方面積小的可憐。說到這裡有朋友說了,澳大利亞可不是像你說的那樣是個窮山僻壤,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15大經濟體,GDP達到1400萬億,人均GDP五萬美元,一點也不含糊。

不錯,澳大利亞不貧窮,但也跟格陵蘭島一樣,宜居地方太少。

澳大利亞有沙漠之國的稱號,境內十有七八的地區都是茫茫沙漠,有名有姓的大沙漠就有10多個,這些地方常年不下一滴雨,而且溫差特別大,早上穿棉襖,中午穿汗衫,傍晚就要穿秋衣。

澳大利亞除了大沙漠,就是火山和佈滿懸崖峭壁的山脈,人們可以來旅遊,但完了就走,因為不能落腳,留不住人,更別說繁衍子孫了。澳大利亞能夠耕種和放牧的土地也少的可憐,只有20多萬平方公里,僅僅是國土面積的30分之一。

綜上所述,澳大利亞之所以地廣人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澳大利亞降水少。水是生命起源的必然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水人類很難繁衍發展。

二、沙漠多,大多數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不能落腳的地方太多,能夠立足的地方太少,人總不能都擠在一起疊積木吧。

三、耕地少。耕地少,糧食少,民以食為天,沒有吃的,養活不了那麼多人。

四、相比其他歐美強國,科技不夠發達。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國家,如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科技發達,世界各地各種人才趨之若鶩。澳大利亞靠賣資源致富,科學並不發達,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去移民。

五、人口基數少。澳大利亞原來原住民人口基數就少,加上因為種種歷史原因,原住民已經所剩無幾,只剩下了百分之一左右。

現在澳大利亞的居民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世界各個地方的移民,最初是英國後裔,後來有意大利、愛爾蘭、也有德國後裔,也有不少華裔和印度裔,總之,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移民國家的人口基數本來就小,增長自然都緩慢。

看到這裡,你一定知道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原因所在了吧。


歷來現實


澳大利亞面積大,人口少,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和地理原因。

早在幾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那時候主要是東南亞土著過來捕魚留下來的,人口很少,也是澳大利亞土著的來源。1770年英國宣佈擁有澳大利亞主權,才開始移民和開拓澳大利亞,那個時候基本上是移民歐洲人為主,特別是英國人,更多的是一些犯人,他們被流放到遙遠的澳大利亞,所以來源地單一,人口來源結構也單一,而且在當時,更多的歐洲人喜歡移民去美國,這樣的情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使得澳大利亞的人口一直不多,這些都是歷史原因。

第二就是地理原因。澳大利亞面積雖然大,佔據整個南大陸,但它內陸大部分都是沙漠地區,只有東南面可以住人,沙漠化非常嚴重,非常缺水,後來發現了金礦,西部才慢慢有了一些各地來的礦工,就算是東面和南面的陸地,基本上也是靠移民,而且當時包括現在,移民的目的都是為了工作或求學,不像加拿大和美國這樣的生活目的國,所以很多去澳大利亞的人,生活了一短時間可能又是返回來源國,最後可能在澳大利亞的人還跳過澳大利亞去了周圍的島國生活,比如新西蘭等等,這樣子的情況,真正留下來長居的所謂居民基數當然就少,發展下來,人口的增長也非常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