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我們知道,劉邦在起兵反秦之前,就是一個掛著亭長小官的混混無賴,整日裡和一幫賭徒屠戶打得火熱。從哪方面看,玩世不恭的劉邦和溫文爾雅的儒生都那麼格格不入,更不可能聊到一起去。但是劉邦這個人有志向,從看到秦始皇那天就立志,要做那樣的男人,最終,幸運加努力的劉邦實現了夢想,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靠征戰得天下的劉邦

讓人不可理解的是,成就帝業後的劉邦,不再對身為讀書人的儒生嗤之以鼻,而是慢慢的收斂起傲氣,開始尊重和依賴儒生,重視儒學文化。這些改變,是什麼原因促使的呢?

劉邦早期用兵爭利,無儒家表現機會,看不起儒生

劉邦自沛縣起兵時,靠的就是平時一起玩耍的夥伴,賣狗肉的樊噲,賣蠶具的周勃,管監獄的曹參,夏侯嬰等人,沒有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只有一個蕭何干的文職,類似於當今的縣府會計,一幫人就靠征討打仗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在沒有任何積累的前提下,你想劉邦去接受學習儒家那一套,是不可能的。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看不起儒生的劉邦

劉邦非常現實,沒有好處的事,他是不會幹的。比如他多次在逃跑途中拋棄兒女;為了籠絡人心他不得不封雍齒為諸侯,雖然他恨他恨得牙根疼。在稱帝之前只需要一幫兄弟賣命打仗,根本無儒生用武之地,既然沒有,又何必重視尊重呢?

不僅不重視,對於儒生,劉邦最初打心眼裡是瞧不起甚至厭惡的,班固的在《漢書》中這樣記載劉邦”不喜儒“,“諸客冠儒冠來者,輒解其冠,溺其中。常大罵之”把儒生們自視尊貴無比的儒帽給人家解下來,往裡面撒尿,一言不合就破口大罵,可見他對儒生的倨傲和輕視。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成就霸業的劉邦

儒生不戰而勝的戰爭技巧為劉邦信服

真正讓劉邦對儒生開始轉變態度的,首先是自號狂生的酈食其,最初投靠劉邦時,劉邦並沒把他當回事,說話都不正眼看他,就差解其帽當尿盆了。直到酈食其獻計破陳留、攻武關;劉邦才對其肅然起敬,對儒生態度有了轉變,後來在平定齊國時,酈食其又主動請纓出使齊國,竟然憑一張嘴說服齊王投降,不費一刀一兵,這一下完全把劉邦折服了,可惜他被搶功的韓信坑死了。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狂生酈食其

儒生由攻轉守的治國方略為劉邦所認可

陸賈是劉邦手下的謀士,常在劉邦面前吟詩談書,劉邦很不耐煩,開口大罵道: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老子靠馬上打得天下,不用什麼《詩書》陸賈反唇相譏:“馬上得之,寧可馬上治之?上不怪,面有慚色”確實,靠武力打下江山,不可能還靠武力治天下,劉邦聽了覺得有道事,沒有責怪陸賈,從此開始向陸賈商計討治國之策,劉邦按照他定的《新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當初的不耐煩責罵,到最後“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可以說,陸賈是在治理江山上讓劉邦對儒生髮生根本轉變的人。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陸賈

儒家思想的禮儀之尊讓劉邦重用儒生

劉邦初稱帝時,每次和樊噲,盧綰,周勃這些沛縣兄弟在大殿上飲酒,這邦武夫總是“群臣飲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就是沒有一點禮儀,喝著酒當著劉邦能大呼小叫,攀比功勞,喝醉了又故言亂語,動不動還拔劍對著柱子一頓亂砍,劉邦又不好發作。這時儒生叔孫通挺身而出向他進言,給百官及朝殿制訂禮儀制度。自此以後,朝賀儀式莊重嚴肅,秩序井然。參加朝賀都“無敢譁禮者”,劉邦這下才感慨“吾及今日方知皇帝之貴也”。

從此以後,叔孫通開始為自己的弟子和其它儒生討官做,劉邦悉以為郎。這樣,西漢的官吏隊伍中開始成批的引進了儒生。

把儒生帽當尿盆的劉邦,為何對儒生從輕視到重用,他經歷了什麼

叔孫通

其實劉邦以利益現實為中心的態度並沒有變化,只是因為他看到了儒生們給他帶來了好的方面,使他能有所裨益,他才開始放下身段敬重儒生。轉變了之前輕視儒生的態度。

從劉邦整個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從單純以武鬥狠的小團隊到大型軍事集團,再到一統江山,治國思想由攻轉守,儒生們利用儒家思想給他帶來一個個可喜的變化,使他慢慢認識到儒家的精妙作用,他也開始主動依靠儒家理論整治朝綱鞏固政權。對儒生的態度才有了根本的轉變。

參考史料:班固《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