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說鰲拜是第一罪人,這是為什麼?

追逐星星的星星


康熙說索額圖為“大清第一罪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皇太子胤礽的關係。

康熙十三年(1774年),胤礽出生,而在胤礽出生僅僅兩個時辰之後,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赫舍裡皇后去世。出於對赫舍裡皇后的深厚感情,以及為了表彰整個赫舍裡家族對於康熙朝前期、特別是在協助康熙皇帝除掉權臣鰲拜過程中的重要貢獻,康熙十四年(1775年),康熙皇帝冊封年僅13個月的胤礽為皇太子。

對於胤礽,康熙皇帝可以說是傾注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不僅將胤礽帶在身邊親自輔導和培養,給了胤礽諸多的機會去不斷的磨練提升,並且,從朝中選擇了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等飽學鴻儒為其傳道受業。

但是胤礽的表現卻讓康熙極度的失望。胤礽變得極度貪婪,生活奢靡,自己親自並且安排親信向屬下官員索賄,同時,胤礽對於康熙、對於兄弟、對於朝臣都是極度的不敬,完全沒有一個儲君應有的風度。

而康熙認為,胤礽的“變壞”,不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康熙老師的問題,問題出在了與胤礽關係最為密切的外臣,同時也是胤礽叔姥爺的索額圖身上。

特別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走到德州的時候太子病重,康熙急召索額圖趕來照看太子胤礽,索額圖與太子就此朝夕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在此之後,太子的種種惡習逐步的開始暴露了出來。

於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對索額圖已經忍無可忍的康熙皇直接將其拿下,並且圈禁在了宗人府,九月,索額圖被活活餓死,結束了一生。

康熙皇帝本想借索額圖的死,給太子胤礽一個提醒,但是面對索額圖的死,太子胤礽反而產生了濃厚的報復情緒,與康熙的關係也開始逐漸惡化,最終,使得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熱河秋闈期間,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為由,第一次將皇太子胤礽廢黜。

但是伴隨著皇太子胤礽被廢黜,康熙的眾位皇子為了儲位進而爆發了更為激烈的爭奪,為了穩定政局,康熙重新將胤礽復立為皇太子,而此時,為了增加皇太子胤礽重登太子之位的合法性,索額圖也就必須要背下整個“黑鍋”。

“從前索額圖助伊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

而在批判索額圖的同時,康熙將 “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的帽子,扣在了索額圖的頭上,並且將其全部的功勞和功績予以了抹殺,一方面,是因為索額圖與明珠長期進行著黨爭,弄得朝堂之上的烏煙瘴氣,綱紀廢弛,本就讓康熙非常不滿,另一方面,康熙將太子胤礽“變壞”的全部原因歸結在了索額圖身上,畢竟胤礽是康熙花費半生心血和精力培養的儲君,也是康熙的希望所在,康熙的憤怒之情也是可想而知的。


事實上,鰲拜的單從歷史功績上來說,要遠遠超過了索額圖,甚至就連索尼都自嘆不如,康熙不斷批判索額圖,也是為了給鰲拜平反做準備。

鰲拜是清朝前期的功臣,權臣,但絕不是叛臣和姦臣。

首先,鰲拜為大清王朝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皇太極時期開始,鰲拜在皮島戰役、松錦大戰,入關之後與李自成、張獻忠的征戰中,立下了不世之功,這一點就連首輔索尼,都是望塵莫及的。

其次,鰲拜對於皇太極、順治、康熙,都是非常的忠心。

特別是在皇太子死後以及順治在位時期,鰲拜堅定了站在豪格和順治一邊,為多爾袞所記恨,即便是受到了多爾袞的百般排擠和打壓,鰲拜始終沒有向多爾袞屈服,這份氣節也是贏得了順治皇帝的欽佩。

再次,儘管鰲拜專權,但是鰲拜對於康熙朝前期的穩定與發展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順治皇帝死後的大清王朝,處於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也正是鰲拜等人的積極努力,才保障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也維持了全國政局的穩定。

只是鰲拜善政專權的做法,直接威脅到了康熙皇帝的皇權統治,但是鰲拜的功績卻是實實在在的。因而在康熙中期開始,逐步恢復了鰲拜的名譽,但是康熙皇帝礙於情面,沒有親自為鰲拜平反,只是將其家人重新進行的任命與錄用,而時間正是在索額圖被康熙處死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智擒鰲拜,康熙沒有錯,鰲拜也被證明沒有錯,那麼,錯的必然也只有協助康熙除掉鰲拜的索額圖了,於是康熙也是把這樣一頂罪臣的帽子扣給了索額圖,也是為了給鰲拜的最終平反做著鋪墊而已。


所以,綜上所述,儘管索額圖在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徵漠北、抗擊沙俄侵略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作出重要的歷史貢獻,但是因為太子胤礽的關係,功績全部被抹殺,還被扣上了“第一罪臣”的帽子,但是後來的歷史證明,太子胤礽的“變壞”,和索額圖並沒有關係,更多的是應該康熙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康熙貴為天子,不可能對此負責,因而索額圖也就替康熙接下了整個“黑鍋”,再加上康熙對於鰲拜的歉意,索額圖成為“大清第一罪臣”,也就成為了必然。


雍親王府


因為鰲拜和索額圖觸及的康熙核心利益是不同的。

康熙登基的時候,當時滿人入關地位初步穩固,但是,由於康熙之所以能夠登基,主要是因為他小時候得過天花,不那麼容易死,要不然皇位也輪不到康熙來當。

所以對康熙來說,鰲拜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拿康熙當回事。

作為顧命大臣的鰲拜完全不懂得遵守君臣父子的那一套規矩,導致如果鰲拜在世,康熙的權威永遠都建立不起來。即便鰲拜沒有反心,等鰲拜死了,康熙也收拾不了局面。

所以鰲拜只能先下手為強,殺雞儆猴,讓所有大臣都懂如何遵守康熙的規矩。

所以等到康熙的腳跟徹底站穩了,和鰲拜之間的矛盾就不存在了。

但索額圖不是。

索額圖從他老爺子索尼開始,是為康熙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所以,從鰲拜死後,索額圖順利居於高位,但是,索額圖雖然是滿人呢,卻在級短的時間裡學會了漢族大臣才會的招數:

黨爭。

中國古代皇帝對黨爭都深惡痛絕,所以康熙提拔了明珠以制衡索額圖。但不久以後康熙就發現,明珠和索額圖居然神奇的變成了“寡頭”,也就是朝廷上如果不是索額圖的人,就是明珠的人;第三股勢力已經被排擠乾淨了……

所以明珠被罷黜自然不必多說;而索額圖呢?卻在明珠被罷黜後,又參與了太子之爭。

要知道,儘管鰲拜飛揚跋扈,但在骨子裡,鰲拜忠於大清的心是不會變的;但是索額圖呢?連滿族官員都帶壞了,居然開始玩黨爭了?

顯然,在康熙眼裡,除了尼布楚條約外,索額圖所作所為,連滿族官員都教壞了,當然是“大清第一罪人”。


酒騎風


鰲拜的案子,大概是清代前期最大的冤案。

康熙自己設圈套坑的鰲拜,難道他還不知道鰲拜有多冤枉?如果還腆著臉說鰲拜是罪人,那康熙也太不是東西了。

我曾經說過,當時才14歲的康熙懂什麼,最大的幕後黑手是孝莊。

康熙和孝莊,對順治留下來的4個輔政大臣沒一個放心。除了病成廢人的索尼,其他三人都是他們一手安排除掉的。他們給鰲拜暗示,借鰲拜之手除去蘇克薩哈。鰲拜雖貴為太師、一等公,但頭腦簡單,又手握兵權,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康熙就又藉著鰲拜參殺蘇克薩哈的事,硬給鰲拜安上謀反的罪名,將鰲拜下獄。

說鰲拜謀反,康熙自己信嗎?

在除《清史稿》而外的其他史料上,都說鰲拜“忠心事主,始終不渝”“梗直忠義”。鰲拜曾經為了康熙的爹順治繼位的事不惜起兵幫忙,這樣的人,真的有心覬覦大權嗎?

更何況,鰲拜手握重兵,直至被抓,從未曾擅自調動一兵一卒。他有兵不用,卻拿那些他本來就搞不定的文職事務謀反?吃撐了吧?

之後,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累累傷痕和對上兩代皇帝的功績,終於勉強使他保住了性命。

還有另一個輔政大臣遏必隆。他原本“屢乞罷輔政,許之。”本來人家都辭職了,但鰲拜事件後,還是以“緘默不加阻,亦不劾奏”為罪名把遏必隆削職奪爵下了獄。這不叫雞蛋裡挑骨頭?可見康熙和孝莊有多歹毒。

但康熙也知道自己實在不要臉,不光他知道,連兒孫們也知道。所以,康、雍、乾三朝,每一代都給鰲拜平反。康熙晚年給鰲拜平反,雍正乾隆給鰲拜追封。

不然的話,晚上睡覺不踏實啊。

但索額圖可就不冤枉了。

索額圖涉進了黨爭,下場再慘也不值得可憐,“成者王侯敗者賊”嘛。且不論他是不是真的“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單就他的地位來說,在明知胤礽有篡位野心的情況下,從來沒有向康熙言語過一聲,而是縱容胤礽,死罪就不可免。他當的是皇帝的官還是太子的官呢?吃康熙喝康熙,卻不跟康熙一條心,康熙不恨死他?

再加上,康熙本身對胤礽還是很喜愛的,不然也不會在有長子的情況下立了胤礽,而且在胤礽犯了大錯後還多給胤礽一次機會。在康熙的心裡,本來是有機會能把胤礽教育好的,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索額圖添亂。兩度罷黜了自己喜愛的兒子,不遷怒於索額圖才怪。

另外,康熙年間國虧民貧,而索額圖自持有功,不僅奢侈得過火,還縱容家人為惡。當然他的家人也都是索黨,不僅影響當朝政治,同時也有貪瀆的行為,名聲很惡劣。

再者,既然鰲拜是冤枉的,索額圖也就沒什麼功勞可言。一個沒什麼功勞的人卻居功自傲,還有比他更該死的嗎?


純鈞LHGR


首先說明鰲拜不是大清的罪人,相反鰲拜是大清的第一功臣,沒有鰲拜的存在,清廷註定將陷入更加激烈的黨爭。

鰲拜的倒臺,只是因為當初鰲拜的權勢過盛,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在高位的鰲拜,註定不能獨善其身,勢必會在眾官員的趨炎附勢下形成自己的黨派。

但是鰲拜這個人對待康熙,他是沒有反心,雖然鰲拜動過專權的心思,但最後都由於各種原因,使得鰲拜不願意背叛康熙。

很多人認為要不是鰲拜年老,估計鰲拜還是想當皇帝的,人一旦老了就容易念舊情。

年老之後,鰲拜的野心確實消退,並且面對高位,鰲拜未嘗不是如履薄冰。鰲拜自己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就是對皇權最大的挑戰。

當康熙親政之後,鰲拜選擇了稱病,其實也就是為了自保,但是其黨羽還在,康熙怎能放心。

所以康熙扳倒了鰲拜,但是在其死後又追封他,又為其平反。只能說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只有孑然一身才不會被猜忌懷疑。

而索爾圖則真正是清朝的一大罪人,因為他差點斷送了康熙征討葛爾丹的大業,差點使得大清王朝再度丟失對漠北地區的控制。

當年索爾圖同明珠兩個人搞黨爭,其實這暗地裡卻是關於奪嫡之爭,因為大阿哥和太子,是明珠和索爾圖在朝野最大的王牌。

大阿哥是明珠的外甥,而太子胤礽則是索爾圖的外孫,至於為什麼不是大阿哥為太子,這涉及到赫舍裡皇后。

當初康熙為了獲取索家的支持,娶了索尼之孫女,也就是索爾圖的女兒赫舍裡,正因為有了這一層關係,才使得康熙能夠順利親政。

而皇后生胤礽的時候難產去世,康熙為了索家的繼續支持,不得不立尚在襁褓中的胤礽為太子。

這就埋下了奪嫡之爭,因為當時的大阿哥已經是三歲,也就是說這其中不經意間就將明珠和索爾圖帶入了皇子奪嫡之中。

明珠和索爾圖在朝搞黨爭,其背後就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能夠享受未來至高無上的榮耀,這也是就使得他們各自扶植各自的皇子。

而大阿哥無疑是優秀的,因為有軍功在身,替康熙南征北伐,在軍中也有威名。

太子則顯得不爭氣,在孝期作樂,氣的康熙憤怒不已,有了廢除太子的意思。

只不過這個時候葛爾丹戰事再起,康熙不得不三徵葛爾丹。

意識到太子失寵的索爾圖,居然決心造反,透露情報給葛爾丹。使得清軍糧草被焚燒殆盡,差點康熙就死在了三徵葛爾丹的戰場上。

而且索爾圖已經準備好了各項事宜,打算等康熙一死,便封鎖京城,尊太子登基。

所以康熙回京之後,失望至極。想到當初索尼的忠心耿耿,康熙淚流不止。將索家上下,按律全部處置,太子也就此被廢!


小司馬遷論史


鰲拜和索額圖同為權臣,兩人都曾對康熙的帝位造成威脅,並先後被康熙問罪。但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並不是說鰲拜是第一罪人,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鰲拜和索額圖的地位和功勞不同

鰲拜是蘇完部族長索爾果的孫子,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

出身將門的他跟隨皇太極攻察哈爾部,徵朝鮮,屢建戰功。

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中,更因戰功赫赫封爵,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

在皇太極去世後,在皇位之爭中,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繼承皇位的呼聲很高。手握重兵的鰲拜對抗多爾袞,擁立皇太極之子福臨(順治帝)即位。在順治遺詔裡,他又是康熙四大顧命大臣之一。

他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個朝代,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

鰲拜的地位顯赫,連康熙也忌憚他。

索額圖是大學士索尼的第三子,是孝誠仁皇后的叔父。他憑藉皇親國戚的身份,服務於康熙王朝。

索額圖從侍衛做起,輔佐康熙計擒鰲拜,得到康熙的信任。後來在平三藩、簽訂《尼布楚條約》、從徵準噶爾等重大事件中運籌帷幄,發揮了重大作用,得到康熙的賞識,成為康熙手下重臣。

索額圖因參與皇太子之爭被問罪,除了《尼布楚條約》外,他的其它功勞都被悉數抹殺。

論資排輩,鰲拜把索額圖甩出好幾條街。康熙可以抹殺掉索額圖的功勞,卻抹不掉鰲拜在前二朝的功績。也鑑於此,康熙給鰲拜定罪也會慎之又慎。

二,鰲拜和索額圖的性質不同

鰲拜雖是三朝元老,但晚年卻專權驕縱。他權傾朝野,大肆排除異己。

鰲拜殘害朝中大臣,為所欲為,就連同為顧命大臣的蘇克薩哈也不放過。

鰲拜欺康熙年幼,在御前對康熙不敬重,康熙雖親政卻沒有話語權,這使得他和康熙的矛盾更加激化,也更堅定了康熙除掉他的決心。

功高蓋主,一直是皇家大忌,必除之以絕後患。鰲拜註定會成為炮灰,而他的所作所為正好成為誅殺他的藉口。

康熙經過周密的計劃,在康熙八年,鰲拜被康熙智擒,列罪30條,將其幽禁牢中。

鰲拜雖專橫跋扈,但卻沒有篡位之心。

以他的實力,分分鐘就能上位。他的手下也曾勸他篡位,他都沒有答應,他對大清還是忠心的。

他只是利用自己的資深和戰功,想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寵和權利。

如果說鰲拜是想要權,而索額圖則是想要命。

康熙為防一家獨大,就同時重用納蘭明珠和索額圖,兩人互相制衡,時稱“明相”、“索相”。

索額圖是能臣,很有謀略,也立下不少功勞。但後期卻結黨營私,參與了皇太子之爭。

他是太子胤礽的外戚,自然是太子派。

本來勝算較大,但因政敵納蘭明珠老使絆,再加上康熙在位時間長,唯恐夜長夢多,在太子有病侍疾時,和太子密謀大計。他有意讓太子早日繼位,生出篡弒之心。

而康熙對他早有防範,先下手為強。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康熙拘禁。

索額圖是康熙信任的重臣,是康熙一手提拔的,卻背信棄義,背叛了康熙,康熙對他的痛恨可想而知。

三,鰲拜和索額圖造成的影響不同,導致他們的結局不同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鰲拜事件發生在康熙王朝早期,正是朝臣大換血時,所以影響不大。

而康熙則是大贏家,從此真正親政,在位達六十一年之久。

康熙誅鰲拜詔:“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並列罪30條,判斬立決。

鰲拜沒有反抗,只是脫下衣服讓康熙看他身上的傷疤,希望康熙念他以往的功勞,不要牽連他的家人,而他也如願以償。

其實康熙對鰲拜是愧疚的,畢竟鰲拜的赫赫戰功擺在那,而且其並無謀反之心。但鰲拜必須誅,這是康熙立威的好時機。也因此,後來康熙為鰲拜平了反。

索額圖做為人臣,理應忠心為國,但他晚年卻參與皇太子之爭,為自己惹上禍端。

索額圖兩次告病辭朝,第一次得到康熙的讚賞,第二次讓康熙對其心生警惕。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外戚,和太子往來甚密。在為太子侍疾時,被康熙拿到要謀反的證據。

康熙痛恨索額圖的背叛,就以""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將索額圖圈禁宗人府,後活活餓死。其子孫和黨羽也被牽連,或殺或流放。

後來太子又想為索額圖復仇,迫使康熙二次廢立太子,這讓康熙對索額圖更為痛恨。

皇太子之爭影響很大,不但讓朝局動盪,而且讓皇家兄弟失和,最終導致九子奪謫的事情發生。

索額圖觸碰了康熙的底線,說他是本朝第一罪人也不為過。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誠邀,如題。在各種版本的野史和小說中,康熙的確說過“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不過小編也確實沒有在正統史書中看過有關此的記錄。按照索額圖一生的功績而言,作為大清第一罪人也是名符其實了。


索額圖,歷經順治康熙兩朝,父親索尼是順治朝的首輔大臣,深受順治帝和孝莊的敬重,得益於父輩的庇護,索額圖的官位一直順風順水,做到了康熙的國丈,領內大臣,他的女兒是康熙的皇后,他的外孫是康熙的太子,這樣一位皇親國戚,為何成為了康熙口中的第一罪人呢?


實際上這與太子有關

剛才已經說到,索額圖的外孫是康熙的太子。為了穩固太子的位置,索額圖不斷的對政敵明珠,陳廷敬等人做對。為了籠絡人心,索額圖大肆收受賄賂,結交朋黨,事發後為了讓太子提前登基,甚至於敢刺殺康熙,把康熙爺氣的啊,差點沒背過去。所以康熙稱他為本朝第一罪人,這也是有道理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啊,還是要有點敬畏,有些良心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康熙幼年登基,順治帝死後可憐孤兒寡母就派了四位顧命大臣(索尼、蘇克沙哈、鰲拜、遏必隆),希望在長者索尼的領導下輔佐幼年的康熙治理好國家,本來想法是美好的,可惜索尼太懦弱,處處忍讓鰲拜,搞得鰲拜誅殺蘇克沙哈後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康熙帝時間一久就十分不爽鰲拜想把他除去,康熙少年英雄用了個妙計就把鰲拜給剷除了,只能說鰲拜只是康熙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讓其變得更加成熟。

而索額圖就不同了,康熙前期非常看重索額圖,索額圖作為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自然而然,索額圖與皇太極胤礽的關係非常不錯,而太子胤礽非常受到康熙帝的寵愛,每次康熙外出就留太子監國,基本上就是下一任儲君的人選。可惜這個太子越到後面越讓康熙失望,康熙念在其幼年就失去母親,對他十分忍讓,不惜廢了在立,希望其改過自新,可是太子依舊結黨營私,太子黨越演越重,康熙痛恨其不知自己的苦心,而索額圖偏偏是太子黨的頭號人物,又有唆使太子造反的居心,這樣康熙就受不了了,把他殺了,還說其是本朝第一罪人。


Sylar弈



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說鰲拜是第一罪人,我覺得他們兩人罪的性質不一樣,其中有一個人比較關鍵,也就是皇太子胤礽。

索額圖是皇太子的母親孝誠仁皇后的叔叔,也就是皇太子的爺爺。孝誠仁皇后12歲時嫁給康熙,兩個非常恩愛,但不幸在生育胤礽時因難產而死,年僅22歲。康熙帝為緬懷愛妻在天之靈,遂決定立其遺孤為皇太子,對其最為重視與寵愛,從皇太子歷經兩立兩廢也可以看出。康熙對皇子間互相算計殘害極為痛恨,更不用說結黨謀權篡位。

而索額圖的所作所為剛好觸犯了康熙的大忌,康熙四十二年,將索額圖處死,除了與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外,索額圖的一生所參與的軍政大事全部予以否定。康熙帝曾說:"從前索額圖助伊(皇太子)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皇太子)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並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說的就是,索額圖曾從旁挑唆太子篡奪皇位之事被發現而遭處死。《雍正王朝》中太子效仿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發動兵變,企圖逼宮,但是被康熙覺察,兵變失敗。太子再度被廢,關進宗人府。



再來看鰲拜,鰲拜是三朝元老,清軍入關之前,跟隨皇太極奪取皮島之戰、松錦之戰大捷,直升為護軍統領,;入關之後,又大戰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與張獻忠的大西農民軍,為大清一統中原,立下赫赫戰功,是當之無愧的清初開國功臣。

另外,鰲拜對皇太極與順治帝也是忠心耿耿,毫無二心。皇太極逝世後,出現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皇位,朝政動盪,形式嚴峻。這時手握重兵的鑲黃旗護軍統領鰲拜的站位,便十分關鍵。鰲拜一向對皇太極忠心不二,他自然擁立皇太極的嫡親血脈繼承大統。他與兩黃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於豪格府邸,"共立盟誓,願死生一處",密謀擁立豪格為新帝。在討論繼承人選時,鰲拜與效忠皇太極的將領曾說:“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鰲拜對豪格全面武力支持,多爾袞衡量利弊之下,做出讓步,提出由皇九子福臨繼位,這一折中方案為雙方所接受。

順治帝繼位之後,多爾袞為攝政王,權傾朝野,開始打擊政敵,鰲拜被三次論死。順治親政後,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重臣。

不過,晚年的鰲拜極為猖狂跋扈,之前共事的索尼、蘇克薩哈或病逝或被殺,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這說明此時的鰲拜對康熙的權威構成了嚴重威脅。

但鰲拜與索額圖的罪性質不一樣,康熙誅鰲拜詔:"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乾隆四十五年諭曰:"鰲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跡多端,難以枚舉。"說明,鰲拜只是竊弄威權,傷害了康熙的皇帝威嚴,而索額圖慫恿皇太子逼宮則是謀反的大罪。


蔡駿


鰲拜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三朝(皇太極、順治、康熙)元老,康熙四大顧命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之一。隨皇太極南征北戰,一生功勳卓著。先後參與攻察哈爾部、徵朝鮮、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鎮壓李自成、剿滅明朝餘黨、征剿張獻忠等,被稱為“滿清第一勇士。”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劍拔弩張,勢同水火,各不相讓,手握重兵的鰲拜對抗多爾袞,擁立皇太極之子福臨(順治帝)即位,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后多次打壓鰲拜,順治帝親政後,對鰲拜極為敬重。

索額圖顧命大臣索尼的第三子,是孝誠仁皇后(太子胤礽生母)的叔叔父。索額圖世襲一等公,從侍衛做起,助康熙扳倒鰲拜;收臺灣;沙俄勘定邊界,簽訂《尼布楚條約》;隨康熙親征噶爾丹;裁撤“三藩”等重大事件中運籌帷幄,發揮了重大作用,得到康熙的賞識,成為康熙手下重臣,被譽為“本朝第一功臣”。

康熙八年,鰲拜被康熙設計擒下,列罪30條,大多都指向了他專權驕縱、結黨專權、把持朝政,大肆培植親信、大肆排除異己,隨意任免官員;肆意妄為,無視聖上,不遵人臣之道,驕橫跋扈等等。

康熙用庫布擒拿鰲拜時,鰲拜束手就擒沒有反抗,只是掀開自己的衣服,讓康熙看看他滿身傷痕。並質問道:“為何誅殺大清功臣?” ,希望康熙念他以往的功勞,不要牽連他的家人,而他也如願以償。

鰲拜只想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寵和權利,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與皇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鰲拜雖專橫跋扈,但卻沒有篡位之心。


索額圖的身世決定他的命運與廢太子胤礽緊緊聯繫在了一起,索額圖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輔佐皇長子胤褆,倆人在朝中相互傾軋,廣結黨羽,爭權奪利。致使諭令不達,朝臣分化,形成“太子黨”和“長子黨”, 不但讓朝局動盪,而且讓皇家兄弟失和,最終導致九子奪謫的事情發生,嚴重動搖了康熙的統治根基。

更可惡的是康熙北征期間患了瘧疾,索額圖竟然唆使太子胤礽提前登基除掉自己的父親,真可謂是十惡不赦、膽大包天,後來太子又想為索額圖復仇,迫使康熙二次廢立太子。皇太子之爭影響很大,不但讓朝局動盪,而且讓皇家兄弟失和,最終導致九子奪謫的事情發生,康熙對他的痛恨可想而知。

康熙年間國虧民貧,而索額圖自持有功,不僅奢侈得過火,還縱容家人為惡。當然他的家人也都是索黨,不僅影響當朝政治,同時也有貪瀆的行為,名聲很惡劣。

康熙痛恨索額圖的背叛,將索額圖圈禁宗人府,後活活餓死。其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其同黨或被殺,或被拘禁,或流放。

綜上:鰲拜和索額圖的罪過有質的區別,鰲拜只是防礙了康熙的乾坤獨斷,而索額圖是要謀反。因此,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


美麗青春您真痘


要說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從這兩個人物說起;

鰲拜:

清光緒年間有個叫徐珂是這麼評價鰲拜的;"鰲拜當國,勢甚張,以帝幼,肆行無忌。"其實我們刨除歷史主觀的分析,只記錄客觀事實,再加上人物所處環境來考慮,就會發現,鰲拜被滅那是早晚的事;不是說他有多大罪,而是他影響到了康熙皇帝對於整個清朝的把控力。我們都知道,順治帝退位,由於康熙帝少年所以設置四位輔政大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四位?相互制約嘛!順治爺自己就深有體會,當年他少年登基的時候設立兩位輔政大臣: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本來是相互制約的,但是濟爾哈朗太慫,一直說了不算,沒過多久就被找個理由搞掉了;剩下多爾袞一家獨大,那順治爺的日子可想而知;現在到他兒子了,那就得多個心眼了;所以設了四個,當然也可能是孝莊老太后設的;

四位輔政大臣: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這樣搞有利於年輕的康熙帝統治啊,首先,這四個人雖然都是滿八旗人,但沒有姓愛新覺羅的;其次,這四個人中間關係錯綜複雜,其中索尼屬於正黃旗,鰲拜和遏必隆屬於鑲黃旗;而蘇克薩哈是正白旗;當時滿八旗並不是同等地位的,它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正黃、鑲黃、正白就是上三旗,每旗一到兩個,雨露均霑;另外蘇克薩哈和鰲拜有姻親。這樣搞,這四人基本沒法抱團;

但是後來,局勢發生了變化,首先索尼是個三不管,你們愛咋整咋整,反正我也老了;其次,蘇克薩哈先被鰲拜搞掉了;又沒過多久索尼也撒手人寰了,只剩下鰲拜和遏必隆了,完事遏必隆還是個慫貨;孝莊和康熙一看,我去、這不和順治爺當年一樣一樣的嘛?我猜當索尼死之後,孝莊太后一分析局勢,估計都得一哆嗦;再加上鰲拜是個武將出身,估計做事不怎麼低調,整天張揚的要死,換了你你試試當時康熙帝得什麼感受?就好像你應聘到一家公司當部門經理,結果部門之前有個副經理,能力雖然比你強,但整天看不上你,遇到啥決策都得他說了算;你說你會不會想法把他調走或者辭退?

久而久之,這顆釘子扎的越來越疼,必須得拔了;其實我們分析鰲拜的所謂三十條大罪,基本沒啥,主要就是結黨營私,剩下的都是說辦事怎麼怎麼不禮貌之類的;大哥結黨營私算罪嘛?現在好多企業內部還站隊呢!要是算罪,不知道砍掉多大一批人,當然那個年代又不是法制社會,康熙爺說算那就算!當然,恨歸恨畢竟人家也沒犯啥實在事,所以康熙爺只是囚禁並沒有殺鰲拜;

總結鰲拜:鰲拜倒主要是權力過大,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另外就是太張揚了,可見為人還是低調點好,有時候該退就退,該讓就讓;


索額圖:

他可不簡單,他的死實實在在就是作死,我們還是像之前那樣,我們結合客觀事實加上人物所處環境來分析;

先說索額圖是怎麼死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發現太子與索額圖密謀篡位的證據,以本朝第一罪人之名將索額圖拘禁,不久便死於獄中;說白了就是索額圖和自己兒子未來皇帝密謀篡位,被發現了所以抓起來整死了;

這就不得不說太子胤礽和索額圖的故事了,太子的母親是孝誠仁皇后,也就是索額圖大哥的閨女,所以也就是說索額圖是太子他三舅老爺,聽起來不算遠哈,胤礽呢,兩歲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子了,初期表現還不錯,很受康熙爺和大家的喜歡,但是人家做太子也就做個十年八年的,由於康熙爺身體比較好,導致胤礽這個太子一做就做了二十年,到康熙二十九年的時候,那時正趕上噶爾丹不聽話,康熙爺親自去懟他,順帶著把胤礽帶上了,估計胤礽做太子時間太長做煩了,說了一些喪氣話;讓康熙給攆回去了,從此康熙爺就不太喜歡這個兒子了,開始各種削權、各種監控,這個大家可以理解,有時候越煩一個人吧,就看他哪都煩;

這時候身為三舅老爺的索額圖本來是打算退休的,看到太子一天天勢弱,哪哪能坐得住啊?都是實在親戚,就開始幫著出謀劃策出鬼點子,結果被發現了,這才被抓,氣的康熙爺給索額圖定了一個本朝第一罪人之名名頭;

那我們就來分析分析,康熙爺是咋被索額圖氣成這樣的?

第一:索額圖和太子密謀還是奉康熙爺命令去的,康熙四十年那時候康熙帶太子南巡,結果太子生病了,康熙爺估計那是時候還沒發現索額圖和太子有一腿,於是拍索額圖去照料探望;估計後來發現他倆有一腿時,氣的活劈了索額圖心都有,在我身邊裝好人,我派你去照看,結果你倆還有一腿;估計心情跟派媳婦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兄弟,結果回頭發現兄弟跟媳婦有一腿的感覺是一樣一樣的;

第二:密謀篡位,先說這事是不是真的,我估計可能是真的,即使沒想真幹,起碼也是想來著,你想啊,太子幹了那麼多年,看樣子還得再幹那麼多年,最關鍵的是眼瞅著還越來越來不得勢了,那不得想點陰招,挽回點局面嘛?這跟《琅琊榜》中譽王謀反是一個道理;但是這事,作為皇帝能忍?絕壁不能啊!

第三:煽動太子,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小時候父母老跟我說別和誰誰玩,把你帶壞了,殊不知可能是我把人家帶壞了,又或者人家父母也是這樣說的。父母其實都有這種心裡,孩子學壞了不是孩子的錯,都是別人教的、別人慫恿的、別人引誘的。太子要謀反,錯的不是太子,是太子身邊的人,身邊的誰呢?他三舅老爺索額圖唄!都是他出的主意,把我好好一個兒子帶成這樣,這要是能忍我就不姓愛新覺羅;

就這樣,三舅老爺索額圖被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總結索額圖:選擇很重要,年紀到了,退休就得了,還非得搞些事情,越老越不著調,再說了,選太子選下任皇帝,那是人家皇帝的事,你沒事在旁邊下巴巴啥?結果導致前半生一頓操作猛如虎,末了一看比分零比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