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宋王朝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是北方遊牧民族政權和中原農耕文明政權同時並存的時代,宋王朝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北宋,在這一時期是和

遼國、西夏、大理並存於中華大地;二是南宋時期,在這一時期除了遼國被金滅亡,金取代了遼國,其他國家的政權早期沒有變化,到了金國末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脫離了金國。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兩宋時期勢力圖


對於大宋而言,主要的軍事敵人是遼和金,而在兩宋期間和遼金的戰爭也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這期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包括戰略和戰術的安排,大宋的變法圖強,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和遼金之間的戰爭取得主動權,可是偏偏“天不遂人願”,大宋的策略“一步錯,步步錯”,雖然說大宋王朝的經濟指數是當時的世界第一,但是在外交、軍事等方面確實不值得一提。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大宋王朝忘記了“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這句出自《戰國策》的古訓,在“海上之盟”後採取了“聯金滅遼”的軍事策略,遼的確亡於宋金,可是反過來不過五年時間北宋就發生了“靖康之難”,最終亡在金國手中。南宋王朝帶著恥辱苟延殘喘的延續了一百來年,終於又重蹈覆轍,南宋統治者宋理宗為了以雪“靖康之恥”,採取“聯蒙滅金”的軍事策略,最終的結果是金國這道屏障徹底地消失在了歷史的煙雲中,蒙宋之間直接相連,而後南宋被蒙古滅掉。

一、北宋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的錯誤戰略?

●●●歷史原因:

北宋與遼國之間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幽雲十六州”的統治權,當年“兒皇帝石敬瑭”為了奪取政權而去拉贊助,將“幽雲十六州”獻給了契丹人

,契丹人也履行諾言助兵石敬瑭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可是自此中原王朝的大門就徹底地向契丹人打開了。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幽雲十六州”在包括今天津、北京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東北部


從石敬瑭之後的五代國家,後漢、後周無不時刻將收復“幽雲十六州”作為最重要的軍事目標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之後,他和他的弟弟太宗皇帝出於對未來國事的考慮,也是日夜擔驚受怕,畢竟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就等於北宋失去了屏障,使得北宋分秒都在受著遼國的威脅,這是非常被動的。

尤其是北宋太宗皇帝趙光義在位期間兩次發動北伐,意在收復失地,可惜兩次北伐全部失敗,而且趙光義的死也是因為北伐而受的箭傷,這使得北宋王朝倍感恥辱,而且也正因為太宗皇帝北伐失敗,而令北宋王朝開始“畏懼遼國”,軍事戰略由進攻轉向防守。

●●●舊恨新仇:

宋真宗時期,遼國覬覦中原發兵南下,並且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大軍壓境,北宋朝堂之內“畏敵如虎”,連真宗皇帝都嚇得要逃跑了,正是“一代名相”寇準力諫真宗皇帝親征,才挽回敗局,可是真宗皇帝卻在軍事上明明勝利的情況下,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以“歲幣”來買平安,這個盟約雖然換來了遼宋邊境多年的和平,並且在經濟上雖然繳納給遼國

“歲幣”,可是在貿易上大宋和遼確是佔了很大上風,但是在感情上而言北宋王朝確實是很屈辱的。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大宋王朝通過用“歲幣”的方式來買平安


宋仁宗時期和西夏發生了戰爭,這場戰爭結束後,西夏和北宋簽訂了“慶曆合議”

,西夏向北宋稱臣,但是這個合議本質上和“澶淵之盟”沒什麼區別,依然是北宋王朝用“歲幣”來買平安。而在此時遼國卻冒出來“敲竹槓”了,遼國趁著宋夏戰爭消耗巨大,找了四個理由來“興師問罪”,當然北宋王朝能人還是很多,一一將其“懟”了回去,可是遼國的軍事壓力仍然沒有解決,最後北宋以增加“澶淵之盟”的歲幣給遼國,才換得的平安,這下宋遼的仇怨更深了。

●●●君臣昏悖:

宋徽宗時期,採取了向西北拓邊的軍事策略,而且還頗有成效,最終使得西夏賠款求和,這在北宋王朝一直被北方政權壓著打的軍事局面中還屬於有了那麼一絲亮點。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的宋徽宗


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宋徽宗有點膨脹了,眾所周知,這位徽宗皇帝沒有任何政治軍事頭腦,完全是一個玩樂皇帝,他寫的一手漂亮的“瘦金體”,國畫造詣也屬於頂級大師級水平,“吃喝玩樂,琴棋書畫”他是擅長的,他在位期間,朝綱敗壞,任用奸佞之臣,如童貫、蔡京、王黼等阿諛小人,在他即位之初,還能謹記祖宗之法,奉行保守的軍事策略,可是在開拓西邊小勝之後,他不免有些沾沾自喜,原來自己也可以“文治武功”,這種想法是很要命的,再加上童貫等人一直在不停地慫恿,徽宗皇帝飄飄然了,他決心要採取“聯金滅遼”的策略,在滅遼之後收復“幽雲十六州”,光復失地,以雪前恥。

●●● “聯金滅遼”的結局:

宋徽宗急切收復幽雲失地的心理,使北宋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便和金國在“海上之盟”定下了和滅遼國的盟約,雖然在遼國滅亡之後,北宋短暫的收復了失地,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統治者的懦弱也暴露給了金國,金國國勢正是蒸蒸日上的節奏,於是便趁勢南下,攻下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俘虜了“徽欽二帝”,這便是“靖康之恥”。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靖康之恥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宋徽宗最終客死北國,實在是悲慘的很啊!

二、南宋為什麼會有“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 歷史原因:

宋金之間的仇恨要遠大於宋遼之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一首《滿江紅》道出了其中的淵源。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北宋滅亡之後,金國沒有放過宋徽宗,金國人將連同徽宗、欽宗以及宗室後宮、近臣、各種工匠等14000多人押往北國。

到了金國的徽宗等人沒有受到禮遇,過著悲慘的生活,男的被迫勞役,女的成為了金人的玩物,曾經的皇室貴胄在寒冷的北國生不如死,這種事情更是被金人當做笑話來講述,可對於南宋而言,這是奇恥大辱,而且南宋還要向金國繳納大量的歲幣以保平安,所以南宋和金國的仇恨本質上是升級的,只是迫於實力問題而不能報仇罷了。

●●●金國錯誤的決定:

金國強大了很多年,四處樹敵,當蒙古人崛起之後,面對氣勢洶洶的蒙古騎兵,已經衰敗了的金國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錯誤的戰略決定就註定了南宋選擇“聯蒙滅金”。

金國面對的敵人有三個,他們是蒙古、西夏和南宋,本來一手好牌可以翻盤,卻生生讓自己給打爛了,金國沒有選擇和西夏以及南宋結盟,反而玩起了三面受敵。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蒙古鐵騎


西夏人叛變了,時不時的騷擾一下金國邊境,而此時的南宋也因金國失勢,停止了對金國的歲幣,而金國應該“委曲求全”,暫時不要和南宋計較,因為此時的兩國從大局上看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誰知金國當大爺當慣了,南宋小老弟不服管教,必須要讓他們嚐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滋味,而且連年的用兵使得金國鬧起來“經濟危機”,他們要借這次機會,狠狠地敲南宋一筆竹槓,於是金宣宗宣佈要對南宋用兵,這次用兵沒有佔到大便宜,反而陷入了宋金長期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金國已經岌岌可危了。

●●●蒙宋聯手:

對金國長期的恨也使得南宋統治階層失去了冷靜的思考,而金的咄咄逼人更讓南宋欲報“靖康之仇”的想法愈演愈烈,終於南宋感情勝過了理性,儘管此時早已有賢臣提出了宋金結盟的觀點,蒙宋聯手終於滅亡了金國,蒙古消滅了他南下最強的對手,而南宋失去了阻擋蒙古的一道強有力的屏障,滅亡的事也就是個時間的問題了。

總結:

兩宋在滅亡之前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且這種錯誤還能一而再的屢犯,趕走了鬣狗卻迎來了餓狼,北宋銘記歷史,一直以收復“幽雲十六州”為奮鬥目標,而南宋也以雪“靖康之恥”為主流思想,兩宋的統治者都渴望將曾經的仇人踩在腳下,可是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不同的時間和歷史背景下,主要矛盾是會發生變化的,抓不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才是最大的傷啊。

兩宋為什麼會採取“聯金滅遼”而後又“聯蒙滅金”的錯誤戰略?

前英國首相丘吉爾


前英國首相丘吉爾有句名言可以證明這一切,這便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