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捨命之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堅固革命友誼,讓我們感嘆,真正的友情是不分國家,不分年齡,不分貧賤富貴的。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管仲和鮑叔牙。

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管仲,名夷吾,字仲,齊國潁上人。管仲相貌堂堂,博古通今,尤其對古代典籍十分熟知,有匡時濟世的胸懷。

管仲年輕的時候就和鮑叔牙交往。管仲的家境比較貧寒,兩人曾經一塊經商做買賣,每次賺了錢之後,管仲總會自己多分一些。時間久了,鮑叔牙的隨從很不高興,認為管仲貪婪,鮑叔牙說:“管仲並不是貪圖這一點點錢財,他的家境困難,是我自願多分給他一些的。”管仲也曾經當兵打仗,但每次到了戰場上,他要麼躲到隊伍的後面不去奮勇殺敵,要麼臨陣脫逃。有人就笑話管仲貪生怕死,但是鮑叔牙卻說:“管仲是因為有老母親需要贍養,所以才那麼珍惜性命,怎麼會是怕死呢?”管仲曾經多次為鮑叔牙謀劃事情,卻反而使鮑叔牙更加困頓,鮑叔牙說:“人都有走運或不走運的時候,管仲只是現在不走運罷了。一旦遇到好的機遇,管仲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

管仲聽說了鮑叔牙的這些話,說:“生養我的是父母,而真正瞭解我的卻是鮑叔牙!”於是,兩人結為生死之交,感情更加深厚了。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齊襄公有兩個兒子,長子是公子糾,次子是小白。管仲和鮑叔牙商量說“齊:襄公有兩個兒子,日後繼位的不是公子糾就是小白。我們各自輔佐一個人,不管將來誰繼位,我們就互相推薦。”於是,管仲去輔佐公子糾,而鮑叔牙去輔佐小白。後來,因為齊襄公荒淫殘暴,公子糾和小白分別逃到了魯國和莒國。

沒過多久,齊國的公孫無知殺掉齊襄公,篡位奪權,但不久就被齊國大臣合力剷除了。大臣們重新安葬了齊襄公,並商議把公子糾從魯國接回來做國君。魯莊公親自帶兵護送公子糾前來繼位。管仲對魯莊公說:“公子小白在莒國,而莒國距離齊國更近一些。倘若他先回到齊國,很可能就會搶先繼承王位。請您給我一些兵馬,我去阻止他。”管仲帶著兵馬日夜兼程地去阻截公子小白。

再說公子小白確實向莒國借了一些兵馬正趕往齊國。到了即墨,管仲聽說公子小白的兵馬已經過去了,於是快馬加鞭去追趕。追了三十多里才追上。管仲見公子小白坐在車子裡,就上前行禮,問他:“公子這是準備去哪裡啊?”公子小白說:“我去奔父喪。”管仲說:“公子糾是長子,理應主持喪禮,您就不必費心了。”鮑叔牙在一旁說:“我們各為其主,你就不要多說了,還是回去吧。”管仲見莒國的士兵各個怒目圓睜,擔心寡不敵眾,便假裝著離開。突然,管仲掏出弓箭,瞄準公子小白,“嗖”的一聲射過去,公子小白大喊一聲,口吐鮮血,暈倒在車上。鮑叔牙立刻跑過去,眾人也大叫:“不好了。”然後就痛哭起來。管仲以為小白死了,就趕忙帶著兵馬飛馳離開。

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誰知道公子小白沒有死,管仲並沒有射中小白,只是射中了他腰帶上的鉤。公子小白知道管仲只有看到他死才會甘心,所以就咬破舌頭,弄得滿口鮮血裝死。鮑叔牙擔心管仲會返回來,立刻護送公子小白抄小路趕到齊國,並說服了大臣們,立公子小白為國君,就是齊桓公。

管仲得知了這一消息,就在魯莊公的支持下,借用魯國的兵力向齊國進攻。但很快,魯國軍隊就被打得節節敗退。齊桓公派人送給魯國一封信,要求魯國殺掉公子糾,以及管仲、召忽等輔臣,如若不然就會包圍魯國都城。魯國人怕齊國軍隊乘勝包圍,於是就殺死了公子糾,召忽看到自己的主子被殺,就自殺殉主了,但管仲卻沒有自殺,而是求魯國把自己關進囚車,送到齊國來為公子糾申冤。

走到堂阜這個地方,鮑叔牙正在等管仲。鮑叔牙對管仲說要把他推薦給齊桓公。管仲說:“我侍奉公子糾,既沒有輔佐他繼承王位,又沒有自殺殉主,我已經喪失了氣節,又怎麼能去侍奉仇人呢?如果召忽知道,一定會在地下取笑我。”鮑叔牙說:“話不能這樣講。成大事的人不必過分擔憂小的恥辱,建立大功業的人不必拘泥於小的禮節。你有匡時濟世的才幹,只是一直沒有遇到賢明的君主。現在齊桓公志向遠大,如果有你的輔佐,一定能夠使齊國功蓋天下、揚名諸侯,成就一番霸業。這不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嗎?”管仲聽了沉默不語,鮑叔牙替他解開繩索,讓他先留在堂阜。

鮑叔牙立刻趕回臨淄,面見齊桓公,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齊桓公說:“管仲射殺我的箭還在呢,我殺他還來不及,憑什麼重用他呢?”鮑叔牙說:“作為臣子,他也是為主盡忠。如果您能重用他,他一定會為您把天下攬於囊中,幫您成就一番霸業。”齊桓公說:“那我就聽你的建議,姑且免了他的死罪吧。至於任用的事情,以後再說吧。”於是,鮑叔牙就把管仲接到自己家裡,每天和他高談闊論。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齊國的統治秩序逐漸穩定後,齊桓公論功行賞,想要封鮑叔牙為上卿,執掌國政。鮑叔牙說:“大王厚愛微臣,是我的榮幸。但是,治理國家的重任我實在是當擔不起。”齊桓公說:“你的為人我十分清楚,你就不要推辭了。”鮑叔牙說:“你所謂的知道微臣,大概是說我謹小慎微、遵守規範,這是做臣子應該具備的,但並不能以此來治理國家。所謂的治國,就是對內能夠安撫百姓,對外能夠抵抗入侵,使國家安定富強,使大王的功業延續千秋萬代。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本領呢?”

齊桓公靠近鮑叔牙,急切地問:“像你這麼說的話,現在有能擔此大任的人嗎?”鮑叔牙說:“大王如果不想找這樣的人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找,管仲怎麼樣?我有五個方面比不上管仲:寬厚待民,我比不上他;治理國家,我比不上他;忠誠信實,我比不上他;傳播禮儀,我比不上他;鼓舞鬥志,我比不上他。”齊桓公聽了,就說:“那你把管仲叫來,我和他談談。”鮑叔牙說:“大王如果想要重用管仲,就請您任命他為國相,給予他豐厚的俸祿,用對待父兄的禮儀對待他。因為一國的國相是君王的副手,隨便地召見,就是看不起他,看不起國相就相當於看不起國君。不一般的人就應該用不一般的禮儀去對待。大王您應該選個良辰吉日,親自去迎接他。這樣的話,四方的諸侯聽說您不計前嫌、禮賢下士,一定會有更多賢能的人來投奔您。”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選了個好日子,沐浴更衣,親自去迎接管仲。

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齊桓公和管仲一連促膝長談了三天三夜,也完全沒有感到疲倦。齊桓公對管仲的治國才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將管仲拜封為國相,讓他執掌國政。齊桓公得到管仲之後,與鮑叔牙、隰朋、甯越、東郭牙等人勵精圖治,發展經濟,很快就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友誼: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