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謀聖”張良是如何死的?死後究竟葬於何處?

彭林靈


張良,字子房,韓國人。他和蕭何、韓信合稱為“漢初三傑”,也被很多人稱為“謀聖”。通過《史記-留侯世家》的記載,張良的定位是“帝王師”,是劉邦身邊的頂級智囊之一。張良從小出生在韓國的貴胄之家,其家族世代在韓國為相,張良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如果韓國不為秦所滅的話,張公子可能會一輩子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就只能見到一個紈絝子弟,而不是謀聖了。



秦滅六國第一個消滅的就是韓國。張良一下子從衣食無憂的貴公子,變成了國破家亡的可憐人,這種落差是巨大的。對於亡韓的秦,張良的內心充滿了仇恨,以至於他並不為死去的弟弟發喪,而是散盡家財,圖謀反秦的大業。從韓國被滅的那一刻起,張良就已經變身為了一個復仇者,他的人生只有一個目標:亡秦。

最初的時候,張良參加了韓國的反秦組織,在新鄭的反秦運動中,張良也應該參與其中,且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比如項伯就是在這個時間認識的。但是秦以強兵滅國,其兵鋒不可阻擋,因此反秦活動被迫轉入了地下,張良此時認為只要除掉了始皇帝嬴政,就可以實現自己的亡秦夙願。這個時候,張良的職業是個刺客,拿到始皇帝的人頭就可以亡秦,這個時候,張良對於亡秦的認知還停留在搞暗殺活動這個層次上,還十分片面和激進。張良傾盡家財,找到了力士滄海君,準備在博浪沙伏擊始皇帝嬴政。但上天似乎和張良開了一個玩笑,致命的一擊並沒有擊中始皇帝的本尊,而是擊中了副車。張良成為了全國通緝的對象,只好開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或許在那個時候起,張良就意識到了光靠武力是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因此,他選擇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亡秦之路。及時改變方向、調整策略,是張良的長處,否則張良的人生將就此定格,身份:刺客,死因:因謀逆大罪,被捕後伏誅。


張良之後九年的經歷讓我們不得其詳,唯一知道的就是那橋下拾鞋,得到《太公兵法》從而實現了華麗蛻變的故事。具體其中的原因正史並沒有記載,但張良從此從一個衝在前面的刺客變成了一個退居幕後的謀臣。謀臣的難處在於擇主,就像范增一樣,由於不善則主,縱有治謀最終也沒有用武之地。在秦末的亂世中,張良開始苦苦追尋真正的明主,他曾經去投靠過很多聲名卓著的人,但經過交談之後,發現這些人不過徒有虛名,不值得輔佐。終於一個有能有為的人出現在了張良的視野中,這個人就是劉邦。在很多人眼裡,泗水亭長劉邦不過一個小混混,既沒才能又沒號召力,在秦末的亂世僥倖拉上一幫人馬,但終究難成大器。


但張良卻發現這個為人不恥的劉邦,居然對自己所談論的《太公兵法》深以為是,評鑑也體現出其極具戰略眼光,這是張良以前所遇到的那些虛有其表的人時,都沒有發生的現象。對於張良,劉邦也十分尊重,初次見面便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但張良的心中還一直以韓臣自居,直到項羽將韓王成殺死,張良徹底對項羽失望,最終選擇了輔佐劉邦同項羽爭奪天下。身份:帝王師,死因:功高震主不得善終。

如果張良一直眷戀自己帝王師的身份,恐怕他會死的很快。在天下已定後,張良再次轉換了身份,首先在劉邦讓他選擇自己選擇封地的時候,張良說道:“我和陛下在留縣相遇,這是上天的機緣,如果陛下一定要賞賜的話,就把留縣封給我吧!”事實上,張良並沒有到他的封地去,而留縣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城,遠遠不能和其他功臣的封地相提並論。張良曾經評價自己說:“我本韓國落魄貴族,因秦滅韓而家道中落,因此我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亡秦,今天下已定,我心願已足,凡世之事皆無可戀,願意不觸功名利祿,隨赤松子求長生之術。”張良再次完成了從“帝王師”到“帝王賓”的轉型,身份:帝王賓,死因:善終。

樹欲靜而風不止。張良還是沒有逃脫權力的漩渦,呂雉找到了他,並用武力挾持逼張良為自己和劉盈謀求一條出路。張良迫於無奈,也為了天下計,讓呂后請出商山四皓,穩固太子劉盈的儲君之位。呂雉從其言,果然劉邦見到商山四皓後,知道太子羽翼已豐根基不可動搖,於是放棄了廢長立幼的念頭。呂雉對張良十分感激,見張良辟穀不食,便說:“人生短暫,何必為難自己,剋制慾望讓自己痛苦呢?”張良沒有辦法,只好恢復進食五穀,不久之後,張良病逝。身份:謀臣,死因:因食五穀病逝。

關於張良死後葬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有五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河南蘭考縣、山東濟水之北、江蘇徐州、湖南張家界、山東微山縣。我更傾向於班固在《漢書》裡的記載,即張良死後葬於濟北谷城山下黃石。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功成名就之後的張良選擇了與其他大臣不同的一條道路。當其他大臣都在爭功、爭著當官的時候,張良卻急流勇退,退出了權力的中心,過起了雲遊四海的日子。張良摒棄了了朝堂之事,從此與道家為伍,過起了清靜無為的生活。每天深入簡出研究道家經典,每天過著別人看不懂的生活。當然他也沒有閒著,練起了氣功,希望有一天能達到羽化昇仙的地步。由這就是張良的大智慧,他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他知道急流勇退謂之知機的道理。張良低調做人、低調行事以至於大家都忘了世界上還有張良這個人。當然也沒有人想加害張良。

張良成功之後,他沒有忘記當初的經歷。當年那個老頭的話一直縈繞在心頭,張良是一個相信神話傳說的人。當年老頭說張良十三年之後會在濟北遇到一塊石頭,那塊石頭就是自己。正巧十三年後,張良和劉邦一起路過濟北,張良根據回憶果然發現了一塊黃色石頭。張良這下子驚呆了,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巧的事,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邪門的事。張良當時斷定:答案只有一個,這老頭確實是上天派來幫助自己。這塊石頭就是鑑證,沒有這塊石頭就沒有後來叱吒風雲的張良。張良獲得這塊黃色石頭以後就把它當成寶貝。張良非常看重這塊黃石頭,他把這塊石頭放在祠堂裡面供奉著。

如果不知道其中緣由的人看到這塊石頭在供奉祖先的祠堂裡擺著肯定心中有無限疑問。你說孫悟空家的祠堂裡沒有擺祖先的牌位,擺著一塊石頭大家都能理解,畢竟人家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張良家的祠堂裡擺著這麼一塊石頭總覺得怪怪的。

漢惠帝六年,張良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一生。根據張良生前的遺願,和張良一起下葬的不是他老婆而是擺在祠堂裡面的那塊黃石頭。張良命令後人掃墓祭祀的時候,要連黃石一起祭祀。

張良身體柔弱,手無縛雞之力卻有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成為漢初三傑之一,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謀聖,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張良和陳平不同,張良的所有計謀大多是陽謀,大多是光明正大的計策。所以,他才不像陳平那樣充滿爭議。張良的聰明不僅體現在他出色的謀略,更體現在他懂得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如果漢初的將領都學會張良的急流勇退和明哲保身,也許就不會出現劉邦大殺功臣之事。


依稀說史


據《史記·留侯世家》中所記載:“後八年卒,諡為文成侯。”,也就是說張良應該是在公元前186年病逝的,至於死在何處,並無具體說明,傳說中的張良墓地也有數種不同的說法。不過根據其封地和其死前的一些動態,水一白更傾向於相信其墓在留地附近。

想當年,劉邦封賞眾功臣之時,跟張良說可以在齊國隨便選三萬戶,可張良還是婉言拒絕了,他最後選擇了與劉邦第一次相見的地方——留城,因此,張良被封為了留侯。再加上張良晚年病魔纏身,早已遠離西漢的政治舞臺,無論是高祖劉邦、還是高後呂雉的挽留,都無法改變張良隱退的想法。考慮到張良的身體情況,晚年的張良留城養病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

另據唐朝《括地誌》中記載“漢張良墓在徐州沛縣東六十五里,與留城相近也”,又提及“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五里,今城內有張良廟也”。可見,張良很有可能就是在留城病死,而在留地安葬的。

不過,不管最後張良到底仙居何地、葬在何處,都體現了張良的人生哲學以及政治智慧。

身為韓國貴族之後的張良,早年立志推翻暴秦,後助高祖劉邦得償所願,心願已足。他對高祖講:“韓滅之後,我已成為一介布衣,能夠誅滅暴秦,又能被封為萬戶侯,還有什麼不能滿足的呢?”歷史上,確實有很多功臣,在打下江山以後,被君主所殺或者強制隱退,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他們讓君主感到了威脅,而張良在劉邦還沒感受到威脅的時候,就先行隱退了,不能不說是一種大智慧。

然而,不幸的是張良的留侯爵位在張良死後沒多久就被劉邦的兒子漢文帝劉恆拿回去了。

張良在史書記載中一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張不疑,次子張闢強。

張良死後,由長子張不疑繼其爵位。可僅僅過去了十四年,即公元前175年,張不疑便因為參與謀殺原楚國舊貴族,而犯了不敬罪,被削去了留侯爵位,國除。

而關於次子張闢強的記載,主要在惠帝死後。因為呂后見惠帝死哭而不泣,眾臣都有些不知所措,這時,張闢強便向丞相陳平獻計,說呂后之所以哭不而泣,是因為她有所擔心,只要將呂氏外戚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呂后自然就高興了,我們也可以避免殺身之禍。陳平依計行事,呂后果然很高興,呂后的哭也變成真哭了。


水一白聊歷史


我是史憶小史官,對於“謀聖”張良是如何死的?死後究竟葬於何處?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秦末漢初傑出謀臣,字子房,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張良的先輩,在韓國五世位相。張良早年曾因刺殺秦始皇不成而隱居躲避;後追隨劉邦,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張良雖體質羸弱,卻才氣過人,投奔劉邦後,為其出謀劃策,為漢王朝的建立裡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漢王朝建立後,張良去以“運籌帷幄只中,決勝千里之外”只功,被封為留侯,繼續為漢王朝的鞏固而效力。

而這麼優秀的一位謀臣是怎麼死的呢?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漢高祖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張良為劉邦打下漢家天下之後功成身退,最後求仙學道,逍遙而善終。史書上雖沒說他怎樣死的,應該是病死的。據說死時60多歲,不應該算是老死。

那麼張良死後究竟葬於何處?

關於張良的墓地,人們曾有多種猜測。有人認為,張良墓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蘭考縣城西南六公里的三義寨鄉曹辛莊車站南側,緊靠隴海鐵路確有一座張良墓,墓冢高10米,周圍長100米,保護區面積35000平方米。周圍古柏環繞,鬱鬱蔥蔥,似有一定來歷。又據傳說,劉邦死後,呂氏專權,張良便託病隱居於東昏縣(今河南蘭考)西南的白雲山,死後就葬於該地。

我是史憶小史官以上就是我對本問題做出的回答,歡迎留言討論。


史憶小史官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以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著稱天下,冊封留侯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

張良是病逝的,毋庸置疑

儘管劉邦晚年變得猜忌心很重,呂雉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殺人立威,但兩人都沒有動張良的理由,只因為張良做了以下兩件事

(張良)

第一,看透世事,早早放權

公元前205年,劉邦率軍東出,再次佔領關中(今陝西省中部),拉開楚漢之爭的序幕後,張良就多次稱病不出(本來身體就不好),隨著楚漢之爭局勢越來越明顯,劉邦的地位越來越高,張良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逐漸有意降低自己的影響力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此時張良已經從“帝師”變成了“帝賓”,劉邦論功行賞,張良自請降封地為沛縣(劉邦老家),並表示自己無意繼續做官,從此閉門謝客,專心研究黃老之學,直至劉邦去世

(劉邦與張良)

第二,順勢而為,幫助呂后

公元前197年,劉邦要改立太子,大臣們都表示反對,卻絲毫改變不了劉邦的態度。呂后沒辦法只能請閒賦在家的張良幫忙。張良看大家都支持現在的太子,就出了個主意,讓呂后去找“商山四皓”(四個80多歲的老頭,很有名望,劉邦找了好幾次,都不搭理),之後這四個老頭天天跟在太子左右,劉邦知道後,覺得太子的位置已經穩固了,就打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呂雉)

之後,呂雉勸張良迴歸朝廷,張良也一直是掛名不參與政治,於公元前186年(漢高後二年),病逝,諡號“文成侯”

對於張良的墓地在什麼地方,眾說紛壇,大概有以下四種說法

一,傳說

劉邦死後,呂氏專權,張良便託病隱居於東昏縣(今河南蘭考)西南的白雲山,死後就葬在這裡,有好多戲曲、小說都是這麼寫的,並且將張良神話,說他是幻化而去

二,遊歷途中病逝,並埋於該地

《漢書》記載,張良死後葬濟北谷城山下黃石(今山東濟水之北)

《仙釋志》及《陵墓誌》記載,在湖南張家界

三,埋於封地

唐代《括地誌》記載,張良的墓在沛縣(算是落葉歸根,小編認為可信度較大)

四,墓碑為證

(張良墓碑)

微山縣微山島西南部微山南麓發現一個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題“漢留侯張良墓”

小編覺得,張良作為兩千多年前的人,又功成名就,流芳千古,其後人之多,涉及地域之廣,建墓以紀念先祖是很正常

總結一下:成人的世界只有利弊,從張良數次獻策可以看出,其做事,不在於脾氣秉性,正確與否,而是著眼於未來,這類人總能做出最長遠且有利的安排(小編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 如果覺得小編說的挺對,就關注轉發一下唄!

  • 如果覺得小編說的不對,就留言討論一下唄!


飛哥講歷史


"我張良本來就是一個韓國落魄貴族,因為秦滅韓國從而家道中落。就因為這個,我活著的目標就是讓秦朝滅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的心願達到了。世上的功名利祿我張良不再留戀,只想追隨赤松子求長生之術,多活幾年就足夠了。"張良如此對漢高祖劉邦說。

劉邦讓張良自己在齊國隨便挑一塊地作為封地,張良說不要。他只要了當初第一次與劉邦認識的留縣作為封地,留縣很小。劉邦就封了張良為留侯。

留侯張良就不再參與朝政了,他知道皇帝現在已經用不上他的策略了,管理國家還是蕭何內行。直到呂后和太子劉盈出現危機,又找到了張良,在張良的謀劃下,保住了太子之位。

劉邦死了以後,張良前來弔喪。事後,呂后請張良吃飯,張良不肯。

呂后說人生就象白駒過隙一般短暫,何苦這般折磨自己,不就吃個飯嗎,強勸張良。

張良沒辦法,就吃了。

完事之後,張良回去沒多久就死了。於是就有人說,呂太后害死了張良。理由是,張良那時候已經得道成仙,不食人間煙火。而呂雉請他吃山珍海味,破了他的仙氣。當然呂雉也不是有心為之,畢竟張良是她母子的恩人,她只是表達謝意而已。

為什麼張良吃了一頓山珍海味,沒過多久就死了呢?你看看張良乾的事,可能就知道答案了。

秦滅韓國,老張家一落千丈。巨大落差的張良憤恨不已,張良為了行刺始皇帝,整天生活在高度緊張之中。

到了行刺失敗,又開始逃亡,逃亡擔驚受怕,飢飽難定,肯定會落下胃病。

後來天下大亂,他又操心復國。

本來秦朝一滅,韓國一復,張良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可是項羽又殺了張良的主公韓成,導致張良不得不又投奔劉邦來對付項羽。

他為劉邦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思慮過甚就會傷脾,本來胃就不好,結果脾又傷了。

脾胃為後天之本,古人早就說過: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張良最終殫精竭慮,脾胃虛弱,經常生病。當了留侯之後總算閒了下來,於是就隨赤松子學習辟穀術。

脾胃虛弱,再學辟穀導引之術,就是練功不調膳,純屬瞎胡練。

脾胃需要谷氣調養,張良卻辟穀,雖然減輕了脾胃負擔,但造成脾胃進一步功能弱化。

假如一直都不再大吃大喝,也能維持一個平衡。結果遇到呂雉,一定要他吃,結果打破了平衡。一頓豐盛的宴席,提前結束了張良的命。

張良就這麼死的,死後葬於黃石。


乙丙丁6


劉邦做了皇帝之後,誅殺了不少功臣,或者親自操刀,或者藉助呂雉之手。其實,劉邦也沒有辦法,若想給子孫後代一個安穩的江山,必須將那些潛在的定時炸彈提前引爆。



劉邦拆了哪些炸彈呢?

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盧綰。其中韓信、彭越和英布被誅殺的理由都是謀反。

謀反,這是歷代皇帝運用最為熟練的招數,百試百靈,百試不爽。皇帝想殺人,就可以把“謀反”這個帽子扣在其頭上,然後找幾個大臣做做偽證,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殺人了。

輕者只斬殺父子,其餘家人流放,算是皇恩浩蕩;重的滅其九族,男女老幼一個不留,算他點背。



劉邦雖然殺了這麼多人,但他殺的都是武將,文臣一個沒動,在他心中,武將是老虎,文臣是小鹿;武將是炸彈,文臣頂多算是小炮仗。

劉邦帳下的三大謀士,陳平、蕭何和張良三人的結局都很圓滿,全都壽終正寢。

張良應該是三大謀士之中,智謀最多的,立功最大的。劉邦大封諸臣之時,給了張良格外的照顧,讓他在齊國之地隨意挑選三萬戶作為食邑。

然而,張良直接推辭掉了。他選擇了初次與劉邦相遇之地—沛縣,作為自己的食邑之地,而且僅僅選擇了一萬戶。

張良是個知足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和個人目標已經實現了,已別無他求。

這樣容易滿足的人,劉邦自然非常放心。



張良怎麼死的呢?

《仙傳抬遺》記載,張良得到黃石公授書之後,不僅參悟應變之道,幫助劉邦平定了天下。而且,還從書中悟到了成仙之道。最終,大徹大悟,羽化成仙。

赤眉軍起義時,挖掘張良墓穴,發現墓穴之中空空如也,只有一塊黃石和一本書,遺骨消失不見。

傳說,張良死後到了天宮,成了太上老君的得力弟子,道號太玄童子,後來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也得道成仙了。

當然這都是傳說,真實的張良活了64歲,壽終正寢。



那麼,張良葬於何處呢?關於他的墓葬之地,有五個說法。

說法一,葬於河南蘭考縣。張良是河南人,死後魂歸故里,葉落歸根,乃人之常情。這個說法可靠性最大。

說法二,葬于徐州沛縣。張良封侯的時候,就封在了沛縣。既然封地於此,死後葬於此處也合情合理。這種說法可靠性較大。

說法三,葬於湖南張家界。張良晚年辭去一切職務,一心向道,曾經在張家界青巖山上隱居學道,死後葬在此處,可能性也是有的。

說法四,葬于山東微山縣。在山東微山縣也有張良的墓葬,墓葬東側還有張良祠堂,後來在文革中拆除。這個說法可能性最小。


一半秋色


這裡是歷史有點酷,以下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一些觀點。

張良算是“漢初三傑”中結局比較好的,功臣名就,晚年退隱,一心潛心修行。那張良是如何死的呢?死後葬於何處?古籍中沒有具體說明。當我們可以推斷出他是終老病死的。葬於何處也沒有具體的位置,現今國內有考證的張良墓有二十幾處。



人有生老病死,這是誰也不能逃脫自然規律。連大漢孝文皇帝劉恆在遺詔中也說到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誰也不能跳脫出來。

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宮。遺詔曰“朕聞之:蓋天地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著,奚可甚哀!”

張良有著“謀聖”的稱號,用慣了計謀,看人之道也不在話下。他在看到劉邦對開國功臣一個一個的下手後,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自然保持低調,儘量不參與到其中的爭鬥中而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後來在廢立太子中為呂后出謀劃策,保住了劉盈的太子地位,呂后對他恩寵有加。在看淡了功名利祿後他毅然歸隱深山,一心修煉道教法術,雲遊四海,終老而死。

至於張良死後究竟葬在了哪裡,眾說紛紜。原因是一是他的時代距離現代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年代久遠,無從考證。二是據說張良死之前為自己選取了一百零八處墓址,並打造了一百零八口棺材,分別下葬。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張良墓有幾十處之多。張良可能死後下葬的地方有幾處。



  1. 第一處是今天的河南蘭考縣的白雲山。
  2. 第二處是據《漢書》所說濟北谷城下黃石。
  3. 第三處是在他的封地留城即今天的江蘇沛縣微山湖附近。

個人認為在張良封地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他隱居只能去自己的封地。像他晚年隨赤松子雲遊四海,極有可能在生命的盡頭在封地再次歸隱,這裡是他和劉邦相遇之地,也是他功臣明就的開始。一切從此開始,就應該再次終結,有始有終!

大家認為張良能過擔當起"謀聖"這個稱號嗎?


歷史有點酷


張良是漢初的奇人



當是時,六國被秦所滅,始皇帝在位時,威力震懾天下,六國遺緖流落民間,許多人在秦國的高壓統治下,戰戰兢兢,苟且偷生,也有不少人,不甘心國破家亡,潛伏民間,伺機而動,張良就是其中一個。

張良父親、祖父,是韓國五代君王的丞相,家室可謂煊赫,韓滅亡後,他一個文弱書生,立志滅強秦,報國仇家恨,矢志不渝。

張良跟隨劉邦之後,全心全意為劉邦出謀劃策,多次在關鍵節點輔佐劉邦,屢出奇計,功成身退,不貪名,不貪利,堪稱千古帝王之師。



張良是怎麼死的?

秦末天下群雄並起,許多人捨生忘死,追隨劉邦,大抵都是為了功成名就,享富貴榮華,唯獨張良不是,他選擇劉邦,往大了說,是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他相信劉邦能為天下帶來清明。

張良淡泊名利權勢,劉邦打敗項羽,稱帝后,他謝絕了劉邦三萬戶的封賞,只保留了“留侯”的尊稱,從此閉門謝客,幽居修道,也就躲過了漢初“功臣遭屠殺”的劫難。

民間有傳說張良後來追隨赤松子雲遊四海,羽化昇仙了。 當然這只是傳說。

據我推測,張良應該是病死的。《史記》和《漢書》都多處記載張良體弱多病。

第一處:“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第二處:“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

第三處:“留侯病,自強起。”

《史記》記載張良曾經向劉邦請辭說:“我家幾代相韓,到韓國滅亡時,不惜花費萬金,為韓國向強大的秦國報仇,天下震動。 現在憑三寸不爛之舌作帝王的軍師,封賞萬戶,位至列侯,這是平民百姓能到達的極點,對於我已經足夠了。希望拋棄人間俗事,跟隨赤松子去遨遊。”於是他學習道家的辟穀法,導引輕身仙術。



什麼是辟穀? 說的明白一點就是不吃五穀雜糧,靠吸納吐氣修行。

辟穀是先秦乃至秦漢道家修行的一門仙術,如同莊子描寫的神仙:“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大家會說,不吃五穀,那不餓死嗎?怎麼可能?

劉邦去世後,呂后感念張良幫助她出謀劃策保住太子儲君之位,曾強迫留侯進食,說:“人生一世,就像白馬過隙,何必自找苦吃到這地步呢!” 留侯不得已,勉強聽從進食。



我想留侯辟穀絕食是有原因的,修仙是主觀意願,腸胃疾病導致纏綿病榻,可能是客觀原因。

試想他年少時是候門貴公子,後來流落江湖風餐露宿,民間的粗糙飲食他肯定吃不慣,指定是有一頓沒一頓,漸漸就得了腸胃病,後來乾脆不吃飯。

大家會說,不吃飯不餓死嗎?

張良雖然不吃五穀,因為得病,就難免不服湯藥,中醫向來藥食同源,再加上導引練氣,或許,反而對身體有好處。



死後張良葬於何處?

公元前186年留侯去世,諡為文成侯。 葬於何處?《史記》和《漢書》都沒有記載。

《漢書》關於張良的死,只說張良追隨劉邦到濟北(山東濟水之北),在穀城山下,尋到當年邳下傳授給他《太公兵法》黃石公幻化的黃石,後來張良建祠祭祀黃石,“及良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就是說張良死的時候,那塊黃石隨葬,張家孩子上墳的時候,那塊石頭也享受祭祀香火。

因留侯晚年深居簡出,他仙世之後葬到哪兒,一直是個謎。 目前有三處,都宣稱是張良墓。



一、隱居地——河南蘭考

在河南省蘭考縣縣城西南6公里的曹辛莊車站南側,有一座張良墓,高達10米,古柏環繞,鬱鬱蔥蔥。據傳,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弄權。從此,張良託病隱居於東昏縣(今河南省蘭考縣)西南的白雲山,卒後便葬於此地。  

二、封地——徐州沛縣

據唐代《括地誌》記載:“漢張良墓在徐州沛縣東六十五里,與留城相近也。”“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五里,今城內有張良廟也。”當初,劉邦封侯之時,曾許張良“自擇齊三萬戶”。然張良以始見劉邦於留城,而求封留。



三、修仙地——湖北青巖山

《陵墓誌》記載:“漢留侯張良墓,在青巖山。良得黃石公書後,從赤松子遊。邑中天門、青巖各山,多存遺蹟。”張家界青巖山風景秀美,張良曾在此修行死後葬在當地。

至於哪一處埋葬著留侯真身,似乎只有等哪天考古發掘才能證實,當然也可能另有其處。

張良一生為人低調,與世無爭,肯定不希望後人打擾他的清淨。


開涮歷史


張良(公元前250-前186年),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是漢朝的開國元勳,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張良是韓國人,在秦滅韓以後,他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未果。逃至下邳。在秦末的農民起義中,投奔劉邦,張良投奔劉邦,展現了他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他的深明韜略和足智多謀,受到了劉邦的器重和信賴,劉邦稱他“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良也為漢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漢朝建立,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食邑,張良不受,最後封為留候。

在太子的問題上,劉邦履次想廢除太子,立趙王如意,呂后很恐慌,就去找張良,張良認為,這不是以口舌之爭能解決問題,建議太子劉盈“卑辭安車”去迎請高帝很想招致但總沒請到的賢人,讓他們跟隨太子入朝,使高帝見到,太子得到民眾擁護。高帝見四皓跟隨太子,看到人心所向,就放棄了廢太子。

張良深悟“狡兔死,有狗蒸;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懼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便自請告退,專心修道,崇信黃老之學,欲輕成仙。呂后感激張良,強勸張良結束脩道生活,回朝做官。據說,有一天呂后去看望張良,張良弱不禁風,聽說張良不吃不喝才成這個樣子,呂后聽了,強令張良停止練功,要他進食,但是這卻害了張良,恢復進食的張良病倒了,他身體以多年不進食,胃也已經萎縮,身體受不了,不就就去世了。惠帝元年,《史記》記為高後二年張良病死,諡號文成候,得以善終。

張良死後葬於何處,世間說法不一,也成千古之謎。有一說張良墓在湖北的張師山,在圮水橋遇黃石公,得授《太公兵法》,張良後來在張師山附近的黃袍山修道,並修建了“良山道觀”,創辦了“伐桂書院”,教授當地孩子文字。黃袍山人為了紀念他,為其修建了圮橋和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