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如果说2019年末华语片有什么口碑之作的话,那就非《误杀》莫属了。长线热卖的票房表现,也证明了观众对本片的普遍喜爱。


更重要的是,《误杀》改变了近几年华语翻拍片普遍口碑不佳的窘状。相比近年来翻拍自韩国电影的《你是凶手》、《“大”人物》、《破局》这些口碑票房双输的华语片,《误杀》完全当得上近几年的“最佳华语翻拍片”之名了。


当然,说《误杀》是近几年的“最佳华语翻拍片”,绝非空口无凭,甚至跟印度原版电影《误杀瞒天记》相比,也能看到中国版在创意方面的独到之处。


中国版吸引观众的商业娱乐性做得更加到位,整部电影类型元素更加鲜明、节奏感更强,矛盾冲突营造得更加激烈。最值得称赞的是,中国版对印度原版的核心悬念框架,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强化升级,从而让影片的悬念更加引人、细节更加精彩。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时间迷局升级:“只用一天”创意赞


印度原版电影《误杀瞒天记》之所以被拿来翻拍,就是因为它在众多悬念片中,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男主角作为一名资深影迷,利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给警察和证人制造时间上的陷阱和假象,从而让家人脱罪。


而中国版《误杀》则通过独到的创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间上的假象,同时也新增了更多具有“迷影元素”的细节,让本片“悬念+电影”的独特个性更为鲜明。


请注意,印度原版在“时间迷局”的设计上,跟中国版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虽说两个版本都是男主角制造2号3号全家不在场证据的合理性,但印度原版是用一家人4号5号的活动来替代2号3号,而中国版则采用了“只用一天”的巧妙设计,放弃了印度原版的“4号5号替换法”,而是仅用3号一天的活动来达成“替代2号3号”的目的。


这种做法无疑让影片的“时间迷局”更加精彩、误导性更强,而且这种“只用一天”的变动绝非字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而是对影片悬疑剧情进行通盘调整的出色创意,采用了在印度原版剧情上“做加法”的巧妙设计。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两部影片关于2号3号的“误杀事件”都是大体一致的,都是富家子2号白天来骚扰男主角女儿,2号晚上被误杀,3号早上男主角去处理富家子的手机和跑车。


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版加入了2号男主角去罗统出差工作,晚上去看新老拳王对决的全新情节。不仅通过平行剪辑的手法,让拳赛的打斗场面,同家人与富家子的搏斗画面融为一体,极大提升了“误杀戏”的紧张和危机之感,让影片在氛围感和节奏感上更加吸引观众。


更重要的是,2号晚上男主角在拳馆外面的ATM机上取钱这一无心之举,后来在男主角的巧妙设计之下,成为欺骗警方和证人的关键证据,也让全家人只用3号一天就代替2号3号这两天成为可能。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而3号这一天男主角在中印两版电影中的做法也是不同的。在印度原版中,男主角用了整整一天去处理富家子的手机和跑车,他早上开车离家,下午才坐大巴车返回,在回家的路上,故意去ATM机上取钱,并让大巴车售票员注意到,后来通过误导制造一家人是3号下午从外地返回的假象。


而中国版的编剧在改编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啥不能缩短男主角处理手机和车的时间呢?于是,在中国版中,男主角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清晨,就出去处理手机和车,然后在8点半前返回家里,接着带全家人一起做大巴去罗统,经过一天周密策划的活动之后,晚上坐大巴车回家。


这样一来,中国版的“时间迷局”的剧情设计,相对于印度原版就显得更加精炼紧凑,同时在合理性上也并无损失,这无疑都是建立在编剧对2号3号剧情“做加法”的精妙创意之上的,都是《误杀》作为翻拍片的独特个性以及值得称道之处。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电影元素升级:“迷影细节”设计妙


悬念精妙的电影有不少,但自带“电影元素”的悬疑片可不多见,这也应该是印度原版《误杀瞒天记》会被中国电影人关注并拿来翻拍的一大原因吧,因为这种自带“迷影气质”的悬疑片,太容易搔到影迷心中的痒处了。


男主角将不同日期的事件,通过巧妙地拼贴组接来误导警方和证人,简直跟导演和剪辑师用蒙太奇的手法组接影片一样,再加上男主角本身就是个影迷,跟观众无疑又有天然的亲近感。中国版《误杀》就在这种“迷影细节”上大做文章,从而取得了比印度原版更加强劲的娱乐效果。


男主角是个影迷,是《误杀瞒天记》的原有设定。虽然印度原版中也有一些他没事爱看电影,以及他受到影片启发做出行动和布局的画面,但“电影元素”远没有中国版《误杀》那样鲜明和丰富,也没有中国版加入的大量讨好影迷的“迷影细节”,而这些新增的内容和细节,无疑也都是中国版相对于印度原版,在商业娱乐性上对观众更有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中国版《误杀》的开场戏,就是男主角给熟人讲述“越狱故事”,很容易就能让影迷看出有《肖申克救赎》和《活埋》的影子,这无疑能从一开始,就调动起观众中的影迷对于影片的兴趣。

接着男主角还跟熟人讲述了“电影蒙太奇”的道理——“这个呢,就叫蒙太奇了,就是镜头剪接加音效,看着刺激,那都是骗人的!”这段台词其实也是在提示观众,他后面也是在用同样的“蒙太奇”手法,来误导警方和证人的。


后来影片甚至用了这样的画面,将2号3号的时间线一一罗列,然后重组出一条男主角误导之下的“全新时间线”,这就是在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告诉观众男主角到底是怎样用“蒙太奇”的手法来创造他的“误导说辞”的。


而印度原版并无这些对于“蒙太奇”的提示和讲解内容,相比之下,中国版增加的这些内容,无疑让剧情显得更加生动精彩。

《误杀》翻拍胜原版,这两大优点你需要知道

此外,在男主角观看影片,以及女警察局长调查案情时,电视机中还出现了好莱坞经典悬疑片《控方证人》以及韩国经典悬疑片《蒙太奇》的画面,这种对于具体影片的重点强调,也是印度原版所不及的优点。


因为这两部影片恰恰是《误杀》“迷影细节”的典型体现,《控方证人》中“偷换时间”的情节,以及《蒙太奇》中“时空错位”的迷局,其实都是跟《误杀》男主角的行为直接呼应的,相当于在暗示观众,男主角是受到了哪些影片启发,才想出了那些复杂的“误导布局”的。只有看过这两部影片的影迷,才能领会到这种细节设计上的妙处,这也是本片的“迷影魅力”所在。


此外,片中那个男警察局长在念出各种悬疑片的剧情简介时,在观影过程中制造出的全场哄笑的绝佳“笑果”,则是《误杀》利用“迷影细节”来制造喜感的独特优点了。(文/列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