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唯愛相守4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懷孕末期,胎兒發育成熟,雖然“分娩”還沒開始,但是孕媽的身體已經開始做最後準備了:黃體酮會減少,而雌激素、催產素、前列腺素會增加,使孕媽的骨盆韌帶更加鬆弛、陰道組織更有彈性等,以此讓胎兒順利娩出。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呢,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不少臨近分娩的孕媽會對這個問題還感興趣,畢竟沒經歷過,有些擔心也有些害怕。

但具體的分娩時間“因人而異”,畢竟分娩的整個過程受多方面因素而影響。

不過,初次懷孕的孕媽整個分娩過程從開始宮縮到胎兒娩出大概18-24小時,生育過的孕媽相對快一些,大概在6-12小時。

如果分娩的時間過長,就是“產程遲滯”,對胎兒是有很大風險的,比如缺氧窒息、新生兒併發症等;所以,一旦產程遲滯,醫生會採用側切、產鉗等輔助生產,實在無法順利生產時,醫生會安排剖腹產幫助胎兒順利出生。


分娩的具體過程,孕媽們提前來了解了解

分娩的過程,臨床上分為三個階段,也稱為“三個產程”,而第一產程又分為三個階段(三個時期),具體如下:

✔ 第一產程:子宮收縮使宮頸口完全開放

▶ 第一產程第一階段:初期

疼痛指數:★★

分娩的第一階段,看起來好像還沒有明顯動靜,只是小肚子有一些疼痛,所以我們稱之為“潛伏期”。這個階段,大多數的孕媽這時候還是比較冷靜的,甚至還能像平常一樣活動,比如看書、洗澡、散步等。

▶ 這個階段的特點:

  • 這時候的宮縮還不是太頻繁,大概30分鐘一次,每次30-40秒;

  • 如果你是初產婦,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8小時左右;如果你是經產婦,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4-6小時,而且大多數還出現了見紅、腹痛、尿頻等,少數發生羊膜破裂。

▶ 這個階段產婦身體變化:

宮縮越來越強烈,由開始的20-30分鐘一次慢慢變為10分鐘一次,子宮頸口會隨宮縮強度變軟、變薄,並且擴張,之後會消失50%-80%,擴張到3-4cm。


▶ 第一產程第二階段:活躍期

疼痛指數:★★★★

如果孕媽感覺到“宮縮的強度和頻率已經讓自己喘不上氣,甚至連說話的心思都沒有了”,這就表示進入宮縮的“活躍期”了。

這個階段,孕媽需要調動所有的精力才能應付這種幾乎無法忍受的疼痛;但這種疼痛會持續多長時間?會存在個體差異,很多孕媽活躍期的宮縮是間歇性的,強烈的宮縮與陣痛,然後停止一會,再接著更加強烈的宮縮陣痛。

▶ 這個階段的特點:

  • 活躍期宮縮大約是3-5分鐘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

  • 這個階段初產婦大概會持續3-4個小時,經產婦會縮短到1-2小時。

▶ 這個階段產婦身體變化:

在活躍期孕媽的子宮頸會完全消失,宮口擴張到4-8cm,胎兒頭部開始下降到骨盆,然後壓迫羊膜,導致羊水流出,這時候大腦也會釋放出更多的內啡肽,以緩解這種不斷增強的疼痛感。


▶ 第一產程第三階段:過渡期

疼痛指數:★★★★★

經過分娩的潛伏期和活躍期,產婦的骨盆通道已經打開到4-8cm,這時候就到了過渡期,也就是宮口完全張開的階段,是胎兒準備出生的最後準備階段,也是整個分娩過程中最疼痛的時候。

▶ 這個階段的特點:

過渡期持續的時間很短,就20-90分鐘,宮縮1-3分鐘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

這些宮縮帶來的疼痛,往往讓孕媽們根本沒有機會休息和補充體力,而且在胎兒經過彎曲的產道時,孕媽會感覺到 強烈的骨盆痛和背痛。

▶ 這個階段產婦身體變化:

過渡期孕媽的子宮口會擴張到10cm,子宮肌肉也在超負荷工作,將子宮頸口向兩邊拉扯,使其充分擴張,方便胎兒的頭部通過,並且開始把胎兒的頭向外推。


✔ 第二產程:娩出胎兒

第一產程的過渡期結束之後,會有10-20分鐘的間歇,才會有再次用力娩出胎兒的衝動,這段時期我們稱它為“寧靜期”。主要讓產婦休息片刻讓體力得到最大程度恢復。接下來,孕媽就會產生一股無法控制的力量想把胎兒推出產道,陰道也有一種短暫被撕裂的感覺。

有的孕媽在這個階段可能不用怎麼費力就可以把胎兒生下來,有的孕媽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分娩,這取決於產道、產力、胎兒大小三大因素。一般來說,初產婦的平均時間為1.5小時,經產婦因為有過分娩經歷,再次分娩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 這個階段孕媽身體變化:

隨著胎頭拉扯陰道和骨盆底部肌肉,這些部位中的神經末梢接收器會刺激大腦發出全身用力的信號,並刺激產婦身體釋放出更多的催產素來刺激子宮收縮。

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力,醫生就可以看到胎兒起皺的頭皮,但宮縮停止時胎兒又會縮回去,再次宮縮時又會出現,反覆幾次以後,產婦就會感覺到會陰被胎頭慢慢撐開,這樣僵持幾分鐘再經過幾次收縮,胎頭就會隨著肩膀向下轉動,繼而被推出產道,脫離媽媽身體。


✔ 第三產程:娩出胎盤

疼痛指數:★★★

胎兒出生以後,產婦會有一種虛脫的感覺,但是寶寶的出生會讓媽媽們感到很有成就感,所以在聽到寶寶啼哭時也是非常驕傲的。不過這時候的分娩還沒算結束,子宮還在繼續收縮,但收縮強度已經變得很小,然後娩出胎盤。

胎盤的娩出大概就10-20分鐘,如果超過30分鐘沒有娩出,那醫護人員會手動剝離胎盤,以免造成產婦大出血。

▶ 這個階段孕媽身體變化:

胎兒娩出之後,由於腎上腺素的作用,產婦會有些發抖,而且機體功能已經開始進行分娩後的調節,產婦會有飢餓的感覺。

由此可見,分娩是極具消耗產婦體力的,將其形容成“生平最艱苦的工作”一點也不誇張,一個最少5斤重的寶寶要從媽媽的肚子裡出生是非常吃力的,而這個過程只能靠產婦和胎兒一起努力才能完成。

所以,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後除了要注意休息外,還要注意減輕心理壓力,先不要擔心寶寶出生後是否有被細心照顧,應該先調養好自己,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為身體補充能量,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母乳餵養打下基礎。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

分娩時間因個體存在差異,導致分娩時間方面有長有短,並沒有明確的標準。 就像我,我2個孩子都是順產,頭胎順產的時間12小時左右,二胎順產的時間3個多小時,差異是不是很大,所以並沒有明確的時間。

我在生頭胎時,我隔壁病床有位初產婦,20個小時都還沒有順利分娩的,這產婦又堅持順產,讓人看著都著急,也感慨這產婦的頑強,痛了這麼久,還始終堅持順產。另外,也發現有些分娩很快的,有個經產婦1小時內便順利生下了寶寶。

總之,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沒法給您明確的答覆。

分娩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總產程超過24小時臨床上稱之為滯產,這可能就是您所說的分娩時間長的情況,分娩時間長肯定會存在危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胎兒缺氧:順產分娩過程中為了利於胎兒娩出,子宮處於不斷的收縮與縮復狀態,子宮收縮過程中會不斷的擠壓胎兒,如果時間過長,胎兒在子宮內不斷的被擠壓極易造成胎兒缺氧,甚至出現窒息現象。

子宮破裂:分娩時間長會導致子宮一直維持著收縮、縮復狀態,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狀態,會將子宮壁拉的又長又薄,這好比一個氣球,長時間的打氣、放氣,極可能會導致爆裂,子宮其實也是一樣,宮縮時間較長,也可能會引起子宮破裂。

母嬰感染:胎兒在子宮內如果長時間未娩出,極易讓新生兒感染肺炎,產婦也易出現產後出血,易發生子宮感染等。

當然,如果醫生髮現存在滯產的情況會及時的提醒產婦進行剖腹產,以儘可能的降低風險。因此,在分娩過程中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聽從醫生建議。

分娩時間也不是越短越好

分娩時間長會有危險,但分娩時間也不是越短越好。總產程小於3小時,臨床上稱之為急產,急產也同樣存在危險。

胎兒缺氧:急產通常伴有強烈的宮縮,並且宮縮的頻率較快,在強烈宮縮的情況也易讓胎兒缺氧,甚至窒息。

產道裂傷:急產由於存在強烈宮縮,胎兒快速娩出,而此時可能產道來不急擴張,易導致產道裂傷。

寫在最後

針對您的問題,分娩時間由於個體差異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但總產程宜大於3小時、小於24小時,否則會給產婦、新生兒帶來危險。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01我家仔仔的出生,分娩時間大概12小時

我家仔仔的分娩時長,按從見血開始計算的話,大概是12小時。

生我家仔仔的時候,下午四點多見紅,但是沒有宮縮現象和陣痛,由於之前產檢醫生有說過如果是見紅,沒有宮縮和陣痛現象,家裡距離醫院近的話,可以不急著上醫院,醫院床位緊張,寶寶沒有發動的話也還是要回家等的。因此我沒有急著上醫院,趕緊洗澡洗頭,等到晚上九點多,開始有點宮縮跡象了,和老公拎上待產包就去醫院了。

等醫生檢查完之後辦理了住院手術。晚上十一點多宮縮很明顯,痛得都受不了了,像特別想用力拉大便的感覺,醫生給我從待產室轉到了產房。在產房經過四個多小時疼痛,才把仔仔生下來。

生仔仔的過程用了產道擴張氣囊,醫生說怕胎兒缺氧,要趕緊生下來。生下仔仔的時候,還造成了會陰撕裂。

02我好姐妹的分娩,大概24小時

我的好姐妹當初生寶寶的時候,是先肚子痛住進醫院的,但是痛了很久,沒有見血,宮縮也不頻繁。

直到過了一天一夜,宮縮現象才稍微開始規律,最後見血,直到寶寶出生,是24小時之後了。

因此,分娩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


分娩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通常分娩過程分為三個產程。

一、第一產程需要的時間最長,從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直到子宮頸口開全為止。

子宮收縮時,產婦一般會感到子宮變硬,小腹或腰部有疼痛和下墜感。產婦自己無法感覺到子宮頸口張開的程度,需要醫生做檢查進行判斷。子宮頸口接近全開或全開時,胎膜往往會自然破裂,有羊水流出。

二、第二產程時間短,從子宮頸口全開到胎兒分娩出來為止。

三、第三產程是分娩結束的階段。

寶寶出生之後,醫生會用夾子夾緊臍帶,然後把臍帶剪斷,胎盤和胎膜會隨著子宮收縮而排出產道。



產程時間長短有個體差異,決定因素有哪些?

產程是指從間隔5-6分鐘,持續30秒的規律性子宮收縮開始,到胎兒、胎盤娩出所需的時間。一般來說,初產婦約為12-16小時,經產婦為6-8小時。

產程長短有個體差異性,在骨盆狀況良好,胎兒大小適中的情況下,產程時間長短取決於下面因素:

一、產婦的精神狀況

如果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可能會使產婦不會利用宮縮間歇休息,容易疲勞,造成分娩時間延長。

二、產婦的年齡

高齡產婦機體軟組織彈性較差,子宮頸口不易擴張或擴張慢,會延長產程。

三、胎兒在骨盆裡的位置

正常枕前位的胎兒有利於順產,分娩時間會相對較短。其他胎位的胎兒不利於順產,可能延長分娩。

四、子宮頸口與骨盆底組織的鬆弛程度

經產婦的子宮頸和骨盆底組織比初產婦鬆軟,子宮口開得快,分娩時間會比較短。



因此,分娩時間的長短,是有個體差異的,產婦身體狀況不一樣,分娩的時長也會大有不同。

我是仔仔媽咪,願和你一起分享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點點滴滴,一起探討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感觸,歡迎點贊後轉發、留言、關注,謝謝!

媽咪V我愛你也喜歡你


每個人情況不同,我生大寶從宮縮到進產房用了8小時左右,二寶則是進產房後5分鐘就生出來了。二胎媽媽生寶寶更快一些。分娩時間太長會有危險的,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生大寶的時候,旁邊有位媽媽,一直生不出來,疼了三天三夜,最後胎心不穩,被拉去剖腹產了。還有個朋友是從感覺疼痛到寶寶出生,只用了3個小時,還好趕得及時,差點生在電梯裡。

關於自然分娩

我們常說的分娩,一般是指自然分娩,也就是順產,它分為三個產程。初產婦的整個產程時間在14小時左右,二胎媽媽則在6~8小時左右。

第一產程也就是宮頸口擴張的時間,從開始有間歇性規律宮縮開始(5~6分鐘一次),一直到宮頸口完全擴張到10cm,被推進產房準備分娩。

這是整個分娩過程中最煎熬的,很多產婦承受不住最後選擇剖宮產。初產婦可能需要10~12個小時,經產婦需要6~8小時。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家裡或者是待產室,媽媽們不要太過緊張,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營養,以免分娩時沒有力氣。

第二產程也就是胎兒娩出的時期,初產婦大概需要1~2個小時,經產婦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有些需要一小時左右。

在分娩時,助產術會告訴產婦,不要用力過度。而且會跟產婦配合,如何呼氣和吸氣。因為用力過大可能會造成嚴重撕裂。分娩有困難的,醫生會建議側切。

第三產程也就是胎盤的娩出,大概5~10分鐘(一般都在30分鐘內),如果胎盤未能及時娩出,需要做手取胎盤術。

關於剖腹產

如果沒有順產指徵,醫生會建議剖宮產。剖宮產是直接打開腹壁以及子宮取出寶寶,產婦可以免受分娩前的宮縮鎮痛之苦,並且,如果有其他疾病也可以一起處理。

剖宮產相對來說,對身體的損傷更大一些。但如果沒有順產指徵,剖宮產是對產婦和胎兒都非常好的一種分娩方式。

產程過長會有哪些危險?

產程過長會有一定的風險,孕媽可能會因此而失血過多、體力不支等,有些還會出現分娩併發症。

對寶寶來說,在分娩時產程過長,可能會有胎內窘迫、胎兒缺氧的現象發生,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在分娩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並且徵求產婦和家屬的同意。


總之,不管你選擇哪種生產方式,在分娩時都要配合醫生,這樣才能分娩更快一些。


IF枕邊育兒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每個人的分娩情況都會不一樣,比如我這個鄰居半夜出現宮縮,第二天中午就已經生完了;還有個表姐,在醫院待了兩天才生了寶寶,還是順轉剖的。



產婦分娩一般要多久?時間越長會有危險嗎?

1. 分娩的時間

初產婦,正常的分娩時間一般在12-16個小時甚至是大半天都有可能。而經產婦在6-8個小時,會相對快一些。

這個分娩時間是從孕媽媽開始宮縮那刻起到生完計算的。

2. 分娩時間越長,寶寶會越危險

分娩的時候,用的時間越長,代表寶寶還得在子宮多待一下,而子宮裡的羊水會慢慢流失,變混濁。那麼寶寶多待一刻就危險一刻,會因為羊水流失過多或者羊水混濁而缺氧,造成呼吸系統有影響。

所以,正常時間裡分娩,寶寶一般危險不大,但是很長時間寶寶都還沒有生出來,那麼危險係數就會增加了。




順產屬於自然分娩,需要經歷3個產程,每個產程要用的時間跟產婦的身體情況有關

1. 第一產程:經產婦一般6-8個小時,初產婦一般11-12個小時;

第一產程就是指宮縮的時候,而宮縮是產婦分娩最痛的時候。

剛開始宮縮會很緩慢,痛感不大,但是每隔一個小時,就痛上一分,越到後面頻率越高,也越痛。

宮縮它不是持續性的痛,是痛一會,停一會,像波浪一樣,一波比一波痛,非常折磨人。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痛感頻率,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2. 第二產程:經產婦一般是1個小時,初產婦均超過2個小時;

進入第二產程後,會被送去待產房待產或者直接在產房裡等待宮口開全,這個時候一般已經是開了7指左右了。

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產婦可能會很緊張,因為這個時候家屬是不能陪伴的。所以,孕媽媽要做好心理準備,聽醫生的話,配合醫生,才能更快的生完寶寶。



3. 第三產程:即胎兒、胎盤娩出的過程,經產婦和初產婦一般均不超過30分鐘。

最後的產程就是指寶寶已經出來了,再過幾分鐘胎盤就會自己滑出來,然後讓助產護士處理就好。這個時候,孕媽媽就真的御貨了。然後待在觀察室兩小時就可以去母嬰房休息了。



最後總結,每位孕媽媽的體質不同,分娩寶寶的時間也肯定不大相同,總得來說初產婦要12-16個小時,經產婦相對早一點。正常情況下,寶寶越快生肯定越好,寶寶多待在子宮一刻就多一分危險,甚至最後需要順轉剖。所以,產婦生寶寶的時候一定要配合醫生哦!


媛媛媽媽說育兒


分娩時間是根據自身的條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快慢也是不同,我就是到預產期就沒反應,去醫院催產,然後放的宮頸球囊,放進去就開始腰疼,肚子不疼,疼了一夜,第二天還是沒反應,又開始打催產針剛打就開始腰疼,所以我個人經歷是比較漫長,折騰了一天,結果宮口不開,羊水不破,最後都是人工給破的,折騰了一天一夜,疼了一天一夜,最後的第二天,10點多終於生了,這種感覺至今我都忘不了,有的人就比較快,有反應到醫院半個小時就生完了,所以我覺得還是看個人體質




甜甜圈很甜


越久肯定是約危險的,我生第一個的時候痛了很久都生不出來,痛了快十二點小時了都生不出,醫生在那說加油再不快點小孩都有危險了。那個痛是說不出的痛,我都說要破腹產,可我們在鎮上都沒破腹產的要到縣了又遠,不過後面還是生了,現在回想起來還後怕,生二胎的時候就好了很快就生出來了。


農人小董


我生孩子就比較折騰呢,我孕期得了糖尿病,到40周還不發動,醫生就給我打催產針,打了四天沒有任何反應,也沒破水也不見紅,把我愁的,醫生說要在不生就要剖腹產,不然怕孩子有風險。我心裡害怕極了,因為我第一胎是順產,所以我恐懼剖腹,醫生得知我有焦慮症,就安慰我說,咱們試下球囊催產,就是放個球到子宮處,人工催產。如果催產不成功那就要剖腹產了,我只能聽醫生的了,醫生當天就給我放了球囊。第二天醫生給我人工破水,然後掛上催產針,就這樣半個小時出現了陣痛,越來越痛。不到一個小時就生了,我真的很幸運,沒挨那一刀


娟子的Vlog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分娩時間(總產程)包括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第二產程(胎頭下降娩出期),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

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初產婦宮口較緊,一般需要11-12小時宮口才開全。而經產婦宮頸較軟,一般需要6-8小時宮口開全。

第二產程(胎頭下降娩出期):初產婦需1-2小時,經產婦通常只要幾分鐘,少部分需要1小時左右。

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這個是一個特殊的產程,沒有初產婦與經產婦之別,一般會在胎兒娩出後5-15分娩出。胎盤娩出的時間越長,產後出血的概率就越高。

相對而言,宮口開6cm前,產程慢一點並不要緊,如果宮口開6cm後就需要及時出來,評估難產概率。第二產程初產婦沒有分娩鎮痛,最好不要超過3小時,經產婦沒有分娩鎮痛,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施行硬麻外麻醉鎮痛者,初產婦不超過4小時,經產婦不超過3小時。

產程過長會導致生殖道瘻(比如尿生殖瘻),盆底功能障礙,產褥感染,產後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產傷,甚至死產。

專業的產科醫生,專職為孕產婦服務,為了更好的促進孕產婦保健,不定期分享孕期科普知識,孕婦常見問題,解答問答。為孕婦保駕護航,給寶媽們一個完美的孕期體驗。

產科俞醫生


要說產婦分娩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有些幾個小時就可以分娩,有些要歷經一兩天的時間。如果分娩時間長,只要產婦配合醫生,及時告知情況,一般是不會有危險的。



1.分娩時間的長短。

分娩時間的長短跟生第幾胎也有關係,一般頭胎會慢一些,二胎一般會快一些。這是我問過很多產婦後得出的結論。

分娩過程的長短,還跟產婦本身的體質有關係。如果產婦本身體質好,平時也運動多,那麼在生產過程中就會比較順利,時間當然就短。

分娩時間的長短還和產婦與醫生的配合默契度有關係。產婦比較會配合,醫生能聽醫生的指揮,那麼生產過程就會比較速度。



因為大家知道在分娩過程中其實還是靠產婦自己,醫生只是在旁邊做個指導作用。 比如你懂得聽醫生的指揮,懂得用力,那麼寶寶就會出來的快,如果你用錯力或者不懂得用力,那麼就會拖住整個產程。

2.產程太長,會有危險嗎?

只能說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危險的。

在現在醫學條件這麼發達的今天,再加上能在產房負責生產的,一般都是比較有經驗的醫生。



但是分娩是大事,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1)選擇醫學條件好的設備齊全的醫院。

分娩是一件大事情,不能小覷。為了避免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那麼在生產前就應該選擇資質比較好的醫院,或者是對根面比較擅長的有經驗的醫院。

(2)特殊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

產婦本身如果有什麼特殊的情況,比如開過刀或者曾經犯過什麼病,都要把這一些告訴醫生,讓醫生早有準備,也是保全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一步。

總之,產婦分娩的過程,每個人的時長不一樣,但是平時我們可以做好運動,做好產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