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楊老師,教齡二十年,初級職稱,有一樣的嗎

楊老師,女,1999年參加工作,初級職稱。2019年,在晉升中級職稱過程中,一個原因被淘汰,是楊老師能力不行,還是另有隱情?

楊老師,教齡二十年,初級職稱,有一樣的嗎

悲催的楊老師

剛剛上班時候,對職稱沒有概念,當時職稱對工資的影響不大,也不知道職稱為何物,更不知道職稱對自己具體意味著什麼。上班十年後才對職稱有點概念,開始準備晉升職稱的業績條件,當時晉升中級職稱需要的業績有五個:

(1)講授過縣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優質課(並獲縣、市二等獎以上)、觀摩課、示範課。

(2)獨立撰寫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在CN刊物上發表或在市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教科研活動中交流2篇以上(均獲市二等獎以上);或獲市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或教育科研項目、教改課題通過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鑑定。

(3)直接指導的學生在縣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規範的本學科競賽中獲二等獎以上,同時本人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楊老師,教齡二十年,初級職稱,有一樣的嗎


(4)擔任班主任工作在3年以上,所帶班級被評為縣以上文明班集體或本人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5)教師節期間,獲得縣以上政府綜合表彰的優秀教師或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或在教育教學工作的某一方面成績突出,受到市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

條件創造夠之後,需要競爭全校每年僅有的1箇中級指標,每一年都差那麼一點點,總不能獲得晉級指標。後來楊老師所在的省又進行了職稱制度改革,晉升中級職稱需要的業績條件變為三個:優質課、科研立項和單項優秀證書。以前的論文不再需要了,但是因為沒有科研立項證書,又往後拖了幾年。

當獲得科研立項證書後,還是競爭不到晉級指標,讓楊老師很鬱悶。2019,楊老師不再需要晉級指標了。楊老師所在的省進行了教師職稱改革,教齡20年的女教師可以走“綠色通道”直接考核認定為中級職稱,楊老師網上填表、做檔案,忙了很長時間。

講課答辯:教的數學,講的語文

楊老師教齡20年,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考核認定為中級職稱,但是所有的晉級材料還是要準備的,並且要參加講課答辯。楊老師是數學老師,曾連續多年擔任畢業班的數學課,並且能夠勝任初中年級的循環教學任務,但是楊老師的教師資格證和任職資格證上的學科是語文,創造的晉級條件都是按語文學科準備的,所以楊老師講課答辯必須按語文學科進行。

楊老師,教齡二十年,初級職稱,有一樣的嗎


縣裡的優質課評比時楊老師講的是語文課,儘管楊老師獲得了語文學科的優質課證書,但是楊老師並不擅長上語文課。晉升職稱講課答辯是非常嚴格的,儘管楊老師做了精心準備,作為數學老師的她並沒有得到評審專家的認可,講課答辯成績不合格,楊老師再次無緣中級職稱。

教齡二十年,楊老師還是初級職稱,是楊老師自己有問題嗎?還是職稱制度不合理?楊老師想明年再次申請晉升職稱,你認為有希望成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