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三去學習機構好還是在學校學習好?

尾巴1314


我覺得家庭環境只要足夠好,孩子成績不是特別差的學生可以去培訓機構好,但是這種機構必須是人數特別少的小班。而文化成績中等和文化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在學校在學習好。

我這裡重點說一說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只要家庭經濟好,還是可以在高三一年進入培訓機構學習的。

我們當地就有專門為高三學生服務的培訓機構。根據我的瞭解,這些培訓機構都是當地退休教師辦的。這些退休教師都是當地的名師。每個學生收費一年4萬, 小班教學,每個班人數最多10個。在收費的時候他們要對學生進行摸底,只有達到一定標準才能進入學習,並且和學生家長簽訂承諾協議,考不起二本以上的學校包退學費。據我所知,在他們小班教學的學生,就沒有沒考起大學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家庭經濟好,能甄別好培訓機構,成績不好的學生完全是可以在高三一年進入培訓機構學習的。

1.成績差的學生進入培訓機構,具有經驗的老師指導更有針對性。

高三的學生成績為什麼差?一般來說,就是努力程度不夠,學習習慣差,學習方法欠缺,學習效率低下。一般這種情況,學校的老師是不能有效解決的。這並不是說,班上老師沒有能力,只是班上老師要顧全大局,他們要兼顧大部分成績好的和成績一般的同學,所以說精力有所分散,最後不得不放棄成績差的極少部分同學。

而在培訓機構,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因為人數少,培訓機構的老師就有精力對成績差的同學對症下藥,對這部分學生知道就更加有針對性。學生的文化薄弱環節在哪裡,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老師都可以想出好辦法,使這些文化 差的學生成績能得到很高的提升。

2.成績差的學生進入培訓機構,文化知識能得到更好的查漏補缺。

文化成績差,說明以前的基礎知識存在很大的漏洞。而這些漏洞,在學校的老師因為沒有更多的精力,就兼顧不到這部分學生,而且老師兼顧到這部分學生,也會造成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吃不飽,造成班上教育的不公平。而在教育機構,因為有升學的壓力,這些教師會更加有心,會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找出學生欠缺的地方,並且會想法設法的讓學生把這些基礎知識補上來,做更多習題也好,講更多專題題目也罷,都會讓學生把自己學習的漏洞補上。

我為何說文化成績中等和文化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在學校在學習好呢?

一般來說,高三的老師的教學就是為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服務的。老師們對於教這些學生都是得心應手的,為了班上高考的升學率,老師們會下大力氣使這些學生成績能提高上來,假如哪個學生掉隊了,老師也會了解原因,想出方案讓學生成績好起來。再加上學習都比較不錯的學生在一起,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家會在一起討論自己的學習經驗,會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所以說文化成績中等和文化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在學校學習好。

總而言之:我覺得文化成績只要不是特別差的學生可以進入上面我講的培訓機構學習,當然,這需要家長和學生的仔細甄別。而且在這裡也不是說學校老師不負責任,學校老師因為沒有更多的精力,只能說是為了大部分學生,逼得不得不如此罷了!

我是高三探長,關注教育熱點,關注孩子成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歡迎關注,留言評論。記得點贊喲!

憂優縱橫侃教育


高三留在學校好,還是去課外輔導機構好?

這個問題要區分不同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第一、學生情況。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去課外輔導機構?

孔子云: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中而知之。就是說,最聰明的不需要教,最笨的很難教會,這兩類人我很難影響,中間層次的,我可以教。

同理,我不建議成績最好的學生和成績最差的學生,去課外輔導機構。一方面是這兩類學生去了輔導機構也未必有提高,另一方面是課外輔導機構整體師資水平與公立學校差距明顯。

課外輔導比較適合中等、或者中等偏下學生。因為公立學校高三從教學安排上,基本上以習題訓練為主,講授基礎知識時間不多。如果基礎知識薄弱,可能趕不上教學進度。如果去私立學校,可以報小班輔導、或者一對一輔導,便於因材施教 。

第二、家庭情況。現在公立高中每年學費只有幾百元。如果去課外輔導機構學習,半年的學費為幾萬元(中小城市3-5萬元)。如果家庭沒有足夠經濟實力,很難承受。

第三、學校和輔導班情況 。要認真分析去哪裡可能讓自己提高更快。

就學校來說,如果對現在就讀學校不滿意,可以到更好的學校借讀。或者去類似高考工廠的私立中學做插班生。例如,河北衡水的中學。

就課外輔導機構而言,要了解這個機構的師資水平、辦學業績、培訓經驗和模式。課外輔導機構很多,質量參差不齊,比選擇學校難度更大。

總之,無論去哪裡就讀,都要看最終的效果。尤其是去課外輔導機構,投入高,一定要考慮對應收益。


陶遠明


選擇學習機構還是學校,目的都是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取得更理想的成績。從家庭、學情、性格等三個方面仔細分析,再做最後的選擇。

1 家庭經濟條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做如何選擇的基礎。校內的學費是必須繳納的,校內學習涉及考試信息、高考報名、班級管理等諸多內容,所以孩子是不可能完全脫離向內的學習的。

如果選擇了校外的學校機構,那麼就要繳納另外的補習費用。選擇大班、小班和一對一的價格都不同,班級人越少費用越高。家長必須結合家庭經濟情況,判斷是否能夠無壓力支付起孩子的補習費用。如果只能通過借款的方式繳納費用,可能給孩子帶去不小的心理壓力。


2 孩子學習情況

校內的複習節奏和進度不會因為一部分人而改變,只能由學生適應老師和課堂進度,出現和課堂脫節的情況,學習跟不上課堂的複習節奏、學習基礎較差聽不懂,孩子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考慮到校外補習機構了。

反之,如果孩子的複習進度和節奏大大超出了班級的進度,出現了"吃不飽"的現象,對成績的提高幫助就不大。從學習的針對性角度來看,校外補習的效果肯定比校內班級學習要強。

再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孩子被學校強制離校,也只能選擇校外補習。

除去以上情況,選擇校內跟班學習是中規中矩的選擇,校內學習的氛圍會更強些。


3 孩子的性格

高三生接近成年,但依舊是孩子,在自律性上有待進一步提高。

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發問,和同學和睦相處,這是在校內學習要做到的;學習機構的管控強度不比校內,學習更加需要學生自律能力。

結合孩子性格,是過於外放過於內斂,和同學能夠和諧相處,家長要做出明確的判斷,再做更加適於學習的選擇。


大裴看教育


只要學校稍微負責一點,高三就得去學校!

認真負責的學校所提供的那種學習環境,是任何機構都比不了的。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個小團體,甚至一個老師,都可能讓你的學習更有動力。一次考試,一次排名,都能刺激你變得更強。心態不好了,覺得失意,學校有老師,有知心好友,有同桌,大家都是多年默契,要比機構更瞭解你,也能給予你更友好更有效的疏導。

至於機構,能在高三給與你什麼呢?

我本人在一所省重點高中任教過多年,離職後也短暫待過學習機構,也許待的學校太好的原因,在心裡從來沒有把機構和學校等同起來過。機構,最多就是學校的一個補充,無法取代學校的功能。

我今年暑假離職後,曾在一家專業做高中的機構做過兩個月,這兩個月讓我對機構的學習效率表示懷疑。當然,機構對外標榜的很好,老師要對學生一對一,跟蹤輔導,從心理到學習,全方位關注。但實際情況呢?我平均每天給五六組學生上課,每組兩個小時,也就是說,我每天的上課時間是十個小時到十二個小時,那備課時間呢?不好意思,完全沒有,都是在正式上課前把所有專題準備好,一旦開始上課,就再沒機會備課了。課外追蹤呢?還追蹤啥?我每天忙到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上課,沒時間追蹤,沒時間改作業,沒時間和學生聊天談心,關注他學習狀態。只講題,講知識點都忙不過來......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教學狀態,學生到底能收穫多少?

當然,在一種情況下,我會推薦學生去學習機構。那就是學校實在太差,根本無法滿足你的學習時。

有的學校真的是,大力推薦自家學生走單招,學生成績普遍較差,紀律也不好,老師教學勁頭也不高,尤其到了下半年,走單招的基本都走了,班裡就沒幾個學生了,幾個班級之間還得再拼起來重組班級,老師更是態度隨意,這樣的學校,學生攤上了算你倒黴,趁早遠離吧!


金牌小書童


當然是學校好啊,不是經常有到輔導機構花了十幾萬成績沒有上來反而下降很多的新聞嗎,學校是有規矩的,學生是有怕頭的,而輔導機構如果孩子說好,一般都不行,如果對你家孩子管嚴了,你家孩子肯去嗎!所以國家應該不允許任何對中小學生輔導機構的存在。也希望沒有輔導的家長進行舉報,發現除了沒收所有收入,應該兩到三倍罰款,這樣中國教育就會興盛,也不會出現教師荒了。就因為私立學校和輔導機構他們亂收費,收入高,老師自己辦輔導班比上班賺到錢。


中國好男人3176


看孩子情況和打算,如果成績大概中等而且要求不高的話,就可以在學校學習。如果孩子是比較基礎差,而且想逆襲的話,就要去外面機構一對一突擊,學校的進度已經不適合他,他基礎都不牢讓他怎麼做題?必須補基礎。成績好的話,如果想去更好的學校也是要出去,去一對一,攻得分點,難點。這種情況不要說脫離集體沒有氛圍之類的話,高三的壓力會讓孩子到哪都有氛圍,一定要適合自己。


簿筆吏


要看具體情況,成績較好的同學跟隨學校的安排認真學習就行了。如果基礎不好,或者有弱科,需要針對性訓練,這就需要找老師進行一對一單獨輔導。總之,無論在哪,無論多好的方法,最終還要看學習的人,理解力、努力程度夠嗎。預祝高三學子高考成功。


土地202179942


做一個詳細的提分計劃,精確到每天甚至每小時。比如數學,先分析我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有多少,具體到每天解決幾個。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具體實施方案。英語提分是最快的,當然少不了用iEnglish!這樣分析下來就能知道在校還是去機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